做一名勤学善思的中学历史教师
——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个人发展规划
彭浦中学 郝海萍
本人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已有十三个年头,一直从事高中历史教育,业已从青涩的见习教师成长为有一定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在步入三十五岁之际,有幸能成为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学员,实在是教师职业生涯又一个新起点。
一、优势与不足
1、优势
对历史教师职业的热爱促使我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争取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有新的突破。
在历史教学诸多领域均有涉猎,取得过一定成绩。工作之初积极投身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先后多次参加区级课件展示和区级信息技术整合课题研究。在学校开设的拓展型课程中,我结合年轻教师的英语优势开发美国历史系列双语课程,并在区级示范课中获好评。在市区的各项教学评比中,我积极磨练内功,在教研员和同行们的帮助下获得些微荣誉。工作至今先后带过四届高三文科班学生,前三届均属不同的高中历史教材,对不同教材的研究使我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能够较好梳理和整合知识。
在历史教科研领域有一定探索,曾参与多个区级课题研究和撰写多篇论文,研究领域涉及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双语教学研究、史料教学应用、美国入学考试世界历史试题研究等。三年的华师大教育硕士的学习使我具有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和研究问题的科研力,现已有学生历史日活动研究、利用档案馆资源延伸历史课堂等课题。
2、不足
首先对于学科德育缺乏系统的认知,仅对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有所了解。一直以来深知,德育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教学中为应付考试更多关注内容的呈现而弱化挖掘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等教学要素。
其次对历史教学诸领域虽均有涉及,但总体缺乏明显的优势项目。在四年一度的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多次与市总决赛失之交臂。近年来较少参加各类市区组织的说课、评课和命题等比赛,教学技能亟待提高。
第三、缺乏中文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写作能力和理论积淀依然较为薄弱。此前研究的论文领域较为广泛,但都未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美国入学考试试题研究、文明史教材研究等。
第四,在专业知识方面,对于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史学研究方法、历史课特色的教学方法等
方面的知识还是认识非常肤浅,需要多聆听前沿专家讲座。对专业书籍和专门期刊的阅读有较大随意性,应定期定量阅读,还要勤于写读书笔记。
二、目标与任务
1、目标
(1)远期目标:
第一、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尤其在学科德育方面须探索出适当方法和经典案例实践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
第二、取得历史学科德育科研的丰硕成果,争取在德育科研领域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并发表至少三篇论文。
第三、争取在历史视野、思维能力、写作水平和教学技能上有较大提升,成长为一名本区有一定育德能力的历史学科名师。
(2)阶段目标:
2011学年度:首先通过大量阅读形成对历史学科德育的基本认识。其次依据自己原有的研究课题内容进行课题申报和立项,如学生历史日活动研究;利用档案馆资源延伸历史课堂研究;国歌中的民族精神研究;高三教学有效性研究。第三、夯实教学基本功,整理七分册电子教案,编写高三一、二轮复习资料,积极准备区级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第四、通过撰写活动体会和读后笔记提升写作技巧和积累教学素材。
2012学年度:首先对已立项课题做资料梳理和中期论证,及时撰写和发表一些课题研究相关的小文章。其次争取运用德育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开设一堂具有研究性质的市级公开课,课后依据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撰写文章。第三、争取联合区重点学校合办一次主题研讨活动。第四、编写高二会考复习资料,进行高二教学有效性研究,积极参与会考和高考的命题研究。
2013学年度:首先从实践和理论层面形成对历史学科德育的深层理解,能在课堂中恰当和自如地渗透德育。其次梳理前两年的课题研究资料并撰写结题报告。第三、对教学实践中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案例做整理并撰写经验类文章。第四、撰写培训小结,反思自己在三年培训的成长与不足。
2、任务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一个勤学善思的好老师,给自己布置以下相应的任务,以此在任务压力下督促和提升自己。
首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认真记录积极交流。班主任周老师思想先进,教学、科研成果累累,为我树立良好的榜样。班上同学也是我的学习对象,他们有的是市课堂教学评优一等奖的获得者,有的是市命
题竞赛特等奖的获得者,还有之前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名师,他们在自己的业务上已有一定的建树,相信在今后教学研讨和互相听课活动中一定会有很大收获。周老师为我们请来的专家都是专业领域的泰斗级教授,讲座内容广泛,有助于掌握最新的学术信息和前沿的教学理论。学习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学习态度认真,课前先做准备熟悉课题,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写出有一定思考的听课体会。
其次深入研究学科德育,积极实践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作为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学员要以德育教育为己任,认真研读相关的理论著作,积极探索历史学科德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积累两纲教育的实证案例,并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延伸历史课堂。在教科研项目的申报中至少争取一年申报一个学科德育课题,一年发表一篇学科德育论文。
再次反复磨练课堂教学,上好家常课开好公开课。教学特色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反复磨练捶打而成。平时注意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抓住与学生思想交流的每一次机会,珍惜激励学生的每一刻。三年中尽量多听公开课,积极参加评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一堂公开课、写一份创新型教学设计,三年开一堂市级公开课。同时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教学评比活动,争取专家和同行们的专业指导。每次公开课和比赛课后须写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第四、编写一套适合本校高二、高三学生的系统历史复习资料,包括知识体系和训练系统两部分,尽力做到知识体系简明扼要,训练体系试题科学围绕考点。知识体系按考纲分为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中国近现代和拓展专题五部分,每部分又分成通史结构、单元结构和课结构。训练体系分为课后练习、单元练习、分册练习、综合练习,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三类。
第五、磨练写作能力,积极申报科研课题,认真完成课题研究。按照周老师的书单认真研读历史类、史学方法类、教材教法类书籍,争取每两周读一本专业书籍完成一份读书笔记,并上网查阅同类书籍的读书笔记,对比改进。积极申报市区教科研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勤于实践,努力积累素材,写出素材详尽论证有力的结题报告。每学年发表两篇文章,至少一篇德育论文,三年至少在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
2011年至2014年这三年的基地培训是一次良好的机遇,众多的活动开拓视野、夯实基础,良师益友伴我成长。35岁到38岁,用踏实的脚步走好教师生涯的下一步。
做一名勤学善思的中学历史教师
——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个人发展规划
彭浦中学 郝海萍
本人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已有十三个年头,一直从事高中历史教育,业已从青涩的见习教师成长为有一定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在步入三十五岁之际,有幸能成为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学员,实在是教师职业生涯又一个新起点。
一、优势与不足
1、优势
对历史教师职业的热爱促使我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和争取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有新的突破。
在历史教学诸多领域均有涉猎,取得过一定成绩。工作之初积极投身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先后多次参加区级课件展示和区级信息技术整合课题研究。在学校开设的拓展型课程中,我结合年轻教师的英语优势开发美国历史系列双语课程,并在区级示范课中获好评。在市区的各项教学评比中,我积极磨练内功,在教研员和同行们的帮助下获得些微荣誉。工作至今先后带过四届高三文科班学生,前三届均属不同的高中历史教材,对不同教材的研究使我加深对历史的理解,能够较好梳理和整合知识。
在历史教科研领域有一定探索,曾参与多个区级课题研究和撰写多篇论文,研究领域涉及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双语教学研究、史料教学应用、美国入学考试世界历史试题研究等。三年的华师大教育硕士的学习使我具有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和研究问题的科研力,现已有学生历史日活动研究、利用档案馆资源延伸历史课堂等课题。
2、不足
首先对于学科德育缺乏系统的认知,仅对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有所了解。一直以来深知,德育教育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教学中为应付考试更多关注内容的呈现而弱化挖掘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等教学要素。
其次对历史教学诸领域虽均有涉及,但总体缺乏明显的优势项目。在四年一度的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多次与市总决赛失之交臂。近年来较少参加各类市区组织的说课、评课和命题等比赛,教学技能亟待提高。
第三、缺乏中文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写作能力和理论积淀依然较为薄弱。此前研究的论文领域较为广泛,但都未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美国入学考试试题研究、文明史教材研究等。
第四,在专业知识方面,对于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史学研究方法、历史课特色的教学方法等
方面的知识还是认识非常肤浅,需要多聆听前沿专家讲座。对专业书籍和专门期刊的阅读有较大随意性,应定期定量阅读,还要勤于写读书笔记。
二、目标与任务
1、目标
(1)远期目标:
第一、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尤其在学科德育方面须探索出适当方法和经典案例实践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
第二、取得历史学科德育科研的丰硕成果,争取在德育科研领域完成多项课题研究并发表至少三篇论文。
第三、争取在历史视野、思维能力、写作水平和教学技能上有较大提升,成长为一名本区有一定育德能力的历史学科名师。
(2)阶段目标:
2011学年度:首先通过大量阅读形成对历史学科德育的基本认识。其次依据自己原有的研究课题内容进行课题申报和立项,如学生历史日活动研究;利用档案馆资源延伸历史课堂研究;国歌中的民族精神研究;高三教学有效性研究。第三、夯实教学基本功,整理七分册电子教案,编写高三一、二轮复习资料,积极准备区级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活动。第四、通过撰写活动体会和读后笔记提升写作技巧和积累教学素材。
2012学年度:首先对已立项课题做资料梳理和中期论证,及时撰写和发表一些课题研究相关的小文章。其次争取运用德育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开设一堂具有研究性质的市级公开课,课后依据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撰写文章。第三、争取联合区重点学校合办一次主题研讨活动。第四、编写高二会考复习资料,进行高二教学有效性研究,积极参与会考和高考的命题研究。
2013学年度:首先从实践和理论层面形成对历史学科德育的深层理解,能在课堂中恰当和自如地渗透德育。其次梳理前两年的课题研究资料并撰写结题报告。第三、对教学实践中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案例做整理并撰写经验类文章。第四、撰写培训小结,反思自己在三年培训的成长与不足。
2、任务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一个勤学善思的好老师,给自己布置以下相应的任务,以此在任务压力下督促和提升自己。
首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认真记录积极交流。班主任周老师思想先进,教学、科研成果累累,为我树立良好的榜样。班上同学也是我的学习对象,他们有的是市课堂教学评优一等奖的获得者,有的是市命
题竞赛特等奖的获得者,还有之前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名师,他们在自己的业务上已有一定的建树,相信在今后教学研讨和互相听课活动中一定会有很大收获。周老师为我们请来的专家都是专业领域的泰斗级教授,讲座内容广泛,有助于掌握最新的学术信息和前沿的教学理论。学习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学习态度认真,课前先做准备熟悉课题,课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写出有一定思考的听课体会。
其次深入研究学科德育,积极实践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作为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学员要以德育教育为己任,认真研读相关的理论著作,积极探索历史学科德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积累两纲教育的实证案例,并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延伸历史课堂。在教科研项目的申报中至少争取一年申报一个学科德育课题,一年发表一篇学科德育论文。
再次反复磨练课堂教学,上好家常课开好公开课。教学特色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反复磨练捶打而成。平时注意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节课,抓住与学生思想交流的每一次机会,珍惜激励学生的每一刻。三年中尽量多听公开课,积极参加评课活动。每学期至少开一堂公开课、写一份创新型教学设计,三年开一堂市级公开课。同时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教学评比活动,争取专家和同行们的专业指导。每次公开课和比赛课后须写一份规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第四、编写一套适合本校高二、高三学生的系统历史复习资料,包括知识体系和训练系统两部分,尽力做到知识体系简明扼要,训练体系试题科学围绕考点。知识体系按考纲分为世界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中国近现代和拓展专题五部分,每部分又分成通史结构、单元结构和课结构。训练体系分为课后练习、单元练习、分册练习、综合练习,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三类。
第五、磨练写作能力,积极申报科研课题,认真完成课题研究。按照周老师的书单认真研读历史类、史学方法类、教材教法类书籍,争取每两周读一本专业书籍完成一份读书笔记,并上网查阅同类书籍的读书笔记,对比改进。积极申报市区教科研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勤于实践,努力积累素材,写出素材详尽论证有力的结题报告。每学年发表两篇文章,至少一篇德育论文,三年至少在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
2011年至2014年这三年的基地培训是一次良好的机遇,众多的活动开拓视野、夯实基础,良师益友伴我成长。35岁到38岁,用踏实的脚步走好教师生涯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