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成本的计量
李明辉
(厦门大学会计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在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对代理成本的计量,基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直接计量企业的效率损失或额外
支出,另一种是间接地通过影响代理成本的公司因素来代表代理成本。但这些方法都只能反映代理成本的一个侧面或一部分。
【关键词】代理成本;计量;效率损失;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5)lO一0243一03
委托人为了监督代理人的行为而耗费的支出;保证成本是代理人为了取得委托人的信任而发生的自我约束支出;剩余损失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导致的其它损失。
(二)债权代理成本
一方面,负债可以降低股权代理成本,因为引入负债可以降低企业对外部股权资金的需要,间接提高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使管理层与股东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从而缓和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Jetlsen(1986)指出,负债可以通过降低管理者可以随意支配的现金流量从而降低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但是,负债本身也会产生代理成本的问题。债权人和股东享受的风险和收益具有不对称性。股东受到有限责任的保护,破产线以下的损失将完全由债权人承担,而如果获益则所有的超额利润将全部由股东和经理人所享有。为了提高其自身在企业价值中所享有的份额,股东和经理人会(通过先许诺选择选择低风险的项目而后改变债券融资的用途)选择高风险项目,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Jensen
and
Jen鸵nandMeckling(1976)首先提出了代理成本的概念,并
分析了代理成本的具体内涵,但他们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计量方法。那么,如何计量代理成本?本文将结合国外相关文献,对此加以简单的探讨。
一、代理成本的涵义
(一)股权代理成本
Jen驼nandMecIding(1976)首先分析了外部股票的代理成
本问题。在所有者与管理者身份合一的情况下,经理拥有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经理人员会努力地为他自己而工作,这种环境下,不存在什么代理问题。但是,当管理人员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或债务融资,从外部吸取新的经济资源时,就产生了代理成本问题。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经济理性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而外部股东无法观察到经理人员的具体行动,因而代理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管理者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发生偷懒、不当消费等行为,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即产生代理问题。但是,在理性预期的资本市场上,存在所谓的价格保护机制,外部投资者将调整其愿意为购买证券而支付的金额,由于管理者行为而导致的企业价值的下降部分将全部强加给管理者,也就是说代理成本最终将由管理者承担。这不但会降低投资报酬,还有可能降低管理者的收益。为自身利益考虑,管理者就有使监督成本保持最低的动机。Jcnsen
and
MeckIing,1976)。只要有负债存在,业主
and
——经理人员就具有采取减少企业价值行动的动机(watts
zimmeman,1986)。但是,理性的债权人会预料到企业的风险
偏好动机,他们将会在双方订立借款合约时在契约中附加各种贷款使用条款,并且,由于意识到上述监督成本的存在,债权人将会调整其为购买债券而支付的价格,要求更高的名义利息。因此,监督成本最后将转嫁到股东和经理人自己头上。为了使自己承担的监督成本最低,股东和经理人就有承担较低的保证成本以降低监督成本的动机。
债券的代理成本包括:由于债券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而导致的机会财富损失、由债券持有人和企业承担的监督支出和约束支出、破产和重组成本(JenSenandMeckIing,1976)。Fanla
andJellSen(1983)进一步指出.代理成本还包括契约实施的成本
Meckling(1976)指出.如果外部
股东付出监督支出从而迫使所有者——管理者减少对非金钱收
益的消费是可能的话,那么,管理者将自愿地与外部股东缔结一份契约,该契约赋予他们权利以制约他在非金钱方面的消费。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管理者就愿意承担约束活动和签订允许监督的契约。
JensenandMeckling(1976)将代理成本定义为委托人的监
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和剩余损失的总和。监督成本是指
超过收益而造成的产值损失。
【收稿日期】2004一Il一25
【作者简介l李明辉(1974一),男,江苏金坛人,厦门大学会计系讲师、博士后,研究方向:法务会计、公司治理。
就,大越额金的户账些这,此因。报呈假虚被易容其明表也间时的量大费花要需往往目项些这,中程过计审在系。关素的要法成方组量润的计纵利操种者理两管被)易三容是(货存、项款付应、项款收应括包目项计理成本就越大(Franciset3.完善法律法规,改善制度环境。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一个
系统工程,除了会计准则外,还要有相关制度环境的配合和促进。我们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
Fbnd,1992)。
营业费用率法和资产周转率法是从代理成本的定义角度计
量代理成本,而会计文献中经验研究则是以鬈告;霪翼等錾霎ll删鬟磐薯墓蔷蔷哩蠹镒毒譬矗篓鏊娑萋;墨羹冀擎,泓翥蓊袋雾套雾拓巍矍霎型溷。嘲剜璧一齿型囊篓蠢蕊羹婴i鍪娶羹蘸奏算公晏鋈墓妻馒一萋羹写匿§雨蠹狲IIf囊烫藕j萋萋霉墓墨震墓奏萋羹萄蓑氆鹘堰镩。裂曼;螯誊嘤襄嚣篷震囊霉|霎随酮蠡鎏羹羹霾辇瓠
计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知识存量对制度变迁有
【参考文献l
[1]R・科斯,D・诺斯.财产权利与锻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刘峰.会计准则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0.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Ooo.
[4]李长久.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影响[J】.世界问题研究.2003,(15).[5]王松年.国际会计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会计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
2003,(2).
重大影响,如果现有知识存量不充分,有可能导致最终的制度变迁结果不理想。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会计理论研究,加快国内与国际会计界的理论探讨与沟通,提高我国会计理论水平;同时要加强会计教育工作,加快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努力推进会计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科学化、系列化、多层次化,培养出更多高素质财务会计人员。
[7]娆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8]曲晓辉.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3.
(1).
[9】黄世忠.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2,(6).
(责任编辑:X校对:Q)
动性之后,挤兑风潮很快平息。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整个银行体系健康的情况下,个别问题银行的暴露可能对银行体系产生“短板效应”,造成对健康银行的挤兑,出现银行体系危机。避免银行体系“短板效应”出现的关键就是确保储户对健康银行的信心,而确保储户对健康银行信心的关键又是政府对问题银行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援助,充分满足储户对流动性的需求。因此,在面临个别问题银行遭受挤兑而其他银行状况健康的情况下,政府最佳的政策选择就是对问题银行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援助。
【参考文献J
(上接第168页)即(0,0)是严格占优的,这是在正常情况下即没有问题银行和挤兑出现时的情况,社会福利也达到了最优。但是,问题银行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最优状态,使这种严格占优的情况被排除掉了,即考虑政府在第一阶段的选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在第一阶段政府有两种选择即对问题银行提供援助且不发生对健康银行的挤兑和不提供援助且发生对健康银行的挤兑,这就造成了第二阶段只有两种可能性出现即(L,0)和(0,S)。在一般情况下,对健康银行体系挤兑所造成的损失数值远远大于政府提供流动性所造成的损失数值即S>>L。因此,政府从社会总体考虑的最佳选择是对问题银行提供流动性援助以换取健康银行的储户不进行挤兑,即选择(L,0)。
[1]段廷常.私营银行爆发挤兑风潮[N】.国际商报,2003一03—15.[2]韩俊.银行体暴稳定性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蒋殿春.现代金融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宋清华.银行危机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五、启示和政策建议
根据模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缅甸银行危机不断扩大,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原因就是政府没有对问题银行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没有充分满足储户对流动性的需求,造成了储户对整个银行体系产生信心危机以至于对健康银行进行挤兑,从而形成了银行体系危机。在上面所提到的香港银行危机的例子中也可
以看出,储户的流动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对银行体系
[5]苏同华.银行危机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6.
[7]Gerard
l999.
capri0,jr.银行危机的防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的信心丧失,挤兑风潮呈迅速扩大之势;当政府提供了足够的流
(责任编辑:X校对:Q)
代理成本的计量
李明辉
(厦门大学会计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在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对代理成本的计量,基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直接计量企业的效率损失或额外
支出,另一种是间接地通过影响代理成本的公司因素来代表代理成本。但这些方法都只能反映代理成本的一个侧面或一部分。
【关键词】代理成本;计量;效率损失;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768(2005)lO一0243一03
委托人为了监督代理人的行为而耗费的支出;保证成本是代理人为了取得委托人的信任而发生的自我约束支出;剩余损失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不一致导致的其它损失。
(二)债权代理成本
一方面,负债可以降低股权代理成本,因为引入负债可以降低企业对外部股权资金的需要,间接提高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使管理层与股东的目标函数趋于一致,从而缓和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Jetlsen(1986)指出,负债可以通过降低管理者可以随意支配的现金流量从而降低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但是,负债本身也会产生代理成本的问题。债权人和股东享受的风险和收益具有不对称性。股东受到有限责任的保护,破产线以下的损失将完全由债权人承担,而如果获益则所有的超额利润将全部由股东和经理人所享有。为了提高其自身在企业价值中所享有的份额,股东和经理人会(通过先许诺选择选择低风险的项目而后改变债券融资的用途)选择高风险项目,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Jensen
and
Jen鸵nandMeckling(1976)首先提出了代理成本的概念,并
分析了代理成本的具体内涵,但他们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计量方法。那么,如何计量代理成本?本文将结合国外相关文献,对此加以简单的探讨。
一、代理成本的涵义
(一)股权代理成本
Jen驼nandMecIding(1976)首先分析了外部股票的代理成
本问题。在所有者与管理者身份合一的情况下,经理拥有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经理人员会努力地为他自己而工作,这种环境下,不存在什么代理问题。但是,当管理人员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或债务融资,从外部吸取新的经济资源时,就产生了代理成本问题。因为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经济理性人,都是效用最大化者,而外部股东无法观察到经理人员的具体行动,因而代理人不会总以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而行动,具有机会主义倾向的管理者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发生偷懒、不当消费等行为,以牺牲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即产生代理问题。但是,在理性预期的资本市场上,存在所谓的价格保护机制,外部投资者将调整其愿意为购买证券而支付的金额,由于管理者行为而导致的企业价值的下降部分将全部强加给管理者,也就是说代理成本最终将由管理者承担。这不但会降低投资报酬,还有可能降低管理者的收益。为自身利益考虑,管理者就有使监督成本保持最低的动机。Jcnsen
and
MeckIing,1976)。只要有负债存在,业主
and
——经理人员就具有采取减少企业价值行动的动机(watts
zimmeman,1986)。但是,理性的债权人会预料到企业的风险
偏好动机,他们将会在双方订立借款合约时在契约中附加各种贷款使用条款,并且,由于意识到上述监督成本的存在,债权人将会调整其为购买债券而支付的价格,要求更高的名义利息。因此,监督成本最后将转嫁到股东和经理人自己头上。为了使自己承担的监督成本最低,股东和经理人就有承担较低的保证成本以降低监督成本的动机。
债券的代理成本包括:由于债券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而导致的机会财富损失、由债券持有人和企业承担的监督支出和约束支出、破产和重组成本(JenSenandMeckIing,1976)。Fanla
andJellSen(1983)进一步指出.代理成本还包括契约实施的成本
Meckling(1976)指出.如果外部
股东付出监督支出从而迫使所有者——管理者减少对非金钱收
益的消费是可能的话,那么,管理者将自愿地与外部股东缔结一份契约,该契约赋予他们权利以制约他在非金钱方面的消费。只要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管理者就愿意承担约束活动和签订允许监督的契约。
JensenandMeckling(1976)将代理成本定义为委托人的监
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证支出和剩余损失的总和。监督成本是指
超过收益而造成的产值损失。
【收稿日期】2004一Il一25
【作者简介l李明辉(1974一),男,江苏金坛人,厦门大学会计系讲师、博士后,研究方向:法务会计、公司治理。
就,大越额金的户账些这,此因。报呈假虚被易容其明表也间时的量大费花要需往往目项些这,中程过计审在系。关素的要法成方组量润的计纵利操种者理两管被)易三容是(货存、项款付应、项款收应括包目项计理成本就越大(Franciset3.完善法律法规,改善制度环境。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一个
系统工程,除了会计准则外,还要有相关制度环境的配合和促进。我们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加强证券监管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公开化,对企业信息披露加强管理与监督,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
Fbnd,1992)。
营业费用率法和资产周转率法是从代理成本的定义角度计
量代理成本,而会计文献中经验研究则是以鬈告;霪翼等錾霎ll删鬟磐薯墓蔷蔷哩蠹镒毒譬矗篓鏊娑萋;墨羹冀擎,泓翥蓊袋雾套雾拓巍矍霎型溷。嘲剜璧一齿型囊篓蠢蕊羹婴i鍪娶羹蘸奏算公晏鋈墓妻馒一萋羹写匿§雨蠹狲IIf囊烫藕j萋萋霉墓墨震墓奏萋羹萄蓑氆鹘堰镩。裂曼;螯誊嘤襄嚣篷震囊霉|霎随酮蠡鎏羹羹霾辇瓠
计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知识存量对制度变迁有
【参考文献l
[1]R・科斯,D・诺斯.财产权利与锻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
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刘峰.会计准则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0.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Ooo.
[4]李长久.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影响[J】.世界问题研究.2003,(15).[5]王松年.国际会计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6]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会计环境下的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研究,
2003,(2).
重大影响,如果现有知识存量不充分,有可能导致最终的制度变迁结果不理想。我们应该积极推进会计理论研究,加快国内与国际会计界的理论探讨与沟通,提高我国会计理论水平;同时要加强会计教育工作,加快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努力推进会计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科学化、系列化、多层次化,培养出更多高素质财务会计人员。
[7]娆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斯对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8]曲晓辉.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利益关系分析[J].会计研究。2003.
(1).
[9】黄世忠.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2,(6).
(责任编辑:X校对:Q)
动性之后,挤兑风潮很快平息。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整个银行体系健康的情况下,个别问题银行的暴露可能对银行体系产生“短板效应”,造成对健康银行的挤兑,出现银行体系危机。避免银行体系“短板效应”出现的关键就是确保储户对健康银行的信心,而确保储户对健康银行信心的关键又是政府对问题银行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援助,充分满足储户对流动性的需求。因此,在面临个别问题银行遭受挤兑而其他银行状况健康的情况下,政府最佳的政策选择就是对问题银行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援助。
【参考文献J
(上接第168页)即(0,0)是严格占优的,这是在正常情况下即没有问题银行和挤兑出现时的情况,社会福利也达到了最优。但是,问题银行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最优状态,使这种严格占优的情况被排除掉了,即考虑政府在第一阶段的选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在第一阶段政府有两种选择即对问题银行提供援助且不发生对健康银行的挤兑和不提供援助且发生对健康银行的挤兑,这就造成了第二阶段只有两种可能性出现即(L,0)和(0,S)。在一般情况下,对健康银行体系挤兑所造成的损失数值远远大于政府提供流动性所造成的损失数值即S>>L。因此,政府从社会总体考虑的最佳选择是对问题银行提供流动性援助以换取健康银行的储户不进行挤兑,即选择(L,0)。
[1]段廷常.私营银行爆发挤兑风潮[N】.国际商报,2003一03—15.[2]韩俊.银行体暴稳定性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3】蒋殿春.现代金融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宋清华.银行危机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五、启示和政策建议
根据模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缅甸银行危机不断扩大,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原因就是政府没有对问题银行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没有充分满足储户对流动性的需求,造成了储户对整个银行体系产生信心危机以至于对健康银行进行挤兑,从而形成了银行体系危机。在上面所提到的香港银行危机的例子中也可
以看出,储户的流动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对银行体系
[5]苏同华.银行危机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
出版社,1996.
[7]Gerard
l999.
capri0,jr.银行危机的防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的信心丧失,挤兑风潮呈迅速扩大之势;当政府提供了足够的流
(责任编辑:X校对: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