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2014年5月30日
陈庆炎总统本月16日为第12届国会的第二会期主持开幕,在代表政府发表施政方针时说,秉持以国以民为先的建设性政治原则,至关重要。针对建设性政治原则的概念,朝野多名议员各自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李显龙总理前天在国会演讲时,也阐述了政府对“建设性政治”的具体看法,更同反对党议员刘程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执政党与反对党在具体论点上或许要发生争执,但相信都不会反对以国以民为先的大原则。
以国以民为先,首先所要确立的是新加坡的政治文化,必须是以国家和人民为政治的目的,而不是政治的工具。诚如李总理所说:“政治关乎新加坡人的生命和我们的未来。”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唯有先建立了“本”,我们的政治生活才可能有“道”。新加坡所采行的民主体制,不但已经是全球普遍的政治制度,更被很多人当做绝对的真理价值来追求。可是,现实生活里在各国运行的民主政治,却发生诸多弊端。原因或许并非仅仅出在制度,而是制度运行所凭借的政治文化,在根本上出现了问题。
良好的政治文化,以维护国家人民的集体福祉为目的。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是从政者念兹在兹之处。然而,民主政治的先天缺陷,却恰恰在于其大众化的特质。从政者如果缺乏公心,就会以抄捷径的方式讨好选民,争取民意的支持来获得权力。可以想象,这类投机性格浓厚的从政者一旦获得权力,必然倾向于假公济私。在这样的政治文化里,选举势必沦为政客竞相加码,哄骗选民的闹剧。人民在从政者眼中,也必然沦为攫取权力的选票工具。
若没有建立良好的政治文化,一人一票的民主游戏规则,也容易造成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视政治。一旦大多数选民缺乏责任感,个别政客就能够轻易操纵民粹情绪,在财政预算上花未来钱。李总理指出,新加坡目前侧重于社会政策,增加公共支出,但世界上有更多的国家,却因为债台高筑而相继削减财政预算。不难想象,如果越来越多国人在选举投票时,只从个人的利益考虑而不顾大局,下一代人的福利乃至国家的长远之计,都将难以得到保障。
政党政治是民主制度的“必要之恶”,因为政党本来就是为了争取共同利益的人聚集的平台。无论在朝在野,政党都有其独立的利益,但是这些利益未必时时都同国家和人民的集体利益相契合。有良好的政治文化,才能鼓励政党在不违背国家人民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争取本身的正当利益。文化影响人的行为与价值,人的行为价值也不断塑造文化。从政者的品质,因而绝对关键。李总理说从政者反躬自省的第一个问题,必须是“我能为新加坡人做什么”,无疑点出了核心所在。《荀子》说:“有治人,无治法。”缺少贤能者(治人)投身政治,良好的政治文化(治法)就无从建立。
既然是一人一票的民主政治,良好的政治文化尤其少不了成熟理性的选民。这并非不可能。瑞士选民刚在5月18日的公投里,否决了全球最高——近乎每小时25美元——的最低工资。瑞士人也追求社会公平,但是他们更知道这必须同经济竞争力做出平衡。要大多数选民具备类似的政治智慧,有能力独立思考而不轻易听信政客的花言巧语,国民从小的公民教育就必须教导他们关心公共事务,讨论公共事务,参与公共事务。从当中产生的从政者,将更可能具备正确的品质。只要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文化,建设性政治也将水到渠成。
[buy English translation]
社论
2014年5月30日
陈庆炎总统本月16日为第12届国会的第二会期主持开幕,在代表政府发表施政方针时说,秉持以国以民为先的建设性政治原则,至关重要。针对建设性政治原则的概念,朝野多名议员各自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李显龙总理前天在国会演讲时,也阐述了政府对“建设性政治”的具体看法,更同反对党议员刘程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执政党与反对党在具体论点上或许要发生争执,但相信都不会反对以国以民为先的大原则。
以国以民为先,首先所要确立的是新加坡的政治文化,必须是以国家和人民为政治的目的,而不是政治的工具。诚如李总理所说:“政治关乎新加坡人的生命和我们的未来。”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唯有先建立了“本”,我们的政治生活才可能有“道”。新加坡所采行的民主体制,不但已经是全球普遍的政治制度,更被很多人当做绝对的真理价值来追求。可是,现实生活里在各国运行的民主政治,却发生诸多弊端。原因或许并非仅仅出在制度,而是制度运行所凭借的政治文化,在根本上出现了问题。
良好的政治文化,以维护国家人民的集体福祉为目的。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是从政者念兹在兹之处。然而,民主政治的先天缺陷,却恰恰在于其大众化的特质。从政者如果缺乏公心,就会以抄捷径的方式讨好选民,争取民意的支持来获得权力。可以想象,这类投机性格浓厚的从政者一旦获得权力,必然倾向于假公济私。在这样的政治文化里,选举势必沦为政客竞相加码,哄骗选民的闹剧。人民在从政者眼中,也必然沦为攫取权力的选票工具。
若没有建立良好的政治文化,一人一票的民主游戏规则,也容易造成只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视政治。一旦大多数选民缺乏责任感,个别政客就能够轻易操纵民粹情绪,在财政预算上花未来钱。李总理指出,新加坡目前侧重于社会政策,增加公共支出,但世界上有更多的国家,却因为债台高筑而相继削减财政预算。不难想象,如果越来越多国人在选举投票时,只从个人的利益考虑而不顾大局,下一代人的福利乃至国家的长远之计,都将难以得到保障。
政党政治是民主制度的“必要之恶”,因为政党本来就是为了争取共同利益的人聚集的平台。无论在朝在野,政党都有其独立的利益,但是这些利益未必时时都同国家和人民的集体利益相契合。有良好的政治文化,才能鼓励政党在不违背国家人民集体利益的前提下,争取本身的正当利益。文化影响人的行为与价值,人的行为价值也不断塑造文化。从政者的品质,因而绝对关键。李总理说从政者反躬自省的第一个问题,必须是“我能为新加坡人做什么”,无疑点出了核心所在。《荀子》说:“有治人,无治法。”缺少贤能者(治人)投身政治,良好的政治文化(治法)就无从建立。
既然是一人一票的民主政治,良好的政治文化尤其少不了成熟理性的选民。这并非不可能。瑞士选民刚在5月18日的公投里,否决了全球最高——近乎每小时25美元——的最低工资。瑞士人也追求社会公平,但是他们更知道这必须同经济竞争力做出平衡。要大多数选民具备类似的政治智慧,有能力独立思考而不轻易听信政客的花言巧语,国民从小的公民教育就必须教导他们关心公共事务,讨论公共事务,参与公共事务。从当中产生的从政者,将更可能具备正确的品质。只要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文化,建设性政治也将水到渠成。
[buy English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