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张雅莲探访系列之三
感统训练——让感统失调消灭在萌芽期
《今日消费》 文=见习记者 连子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贝贝的妈妈早年不育,很大年龄才有了贝贝。也因为这样,贝贝的妈妈比一般的妈妈都更要宝贝孩子,对贝贝的各个方面也特别注意观察和留神。即便这样,在家的时候,妈妈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
贝贝上幼儿园之后,每天回家妈妈会问孩子老师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啊,和小朋友做了什么游戏啊之类……慢慢妈妈发现,贝贝每次都回想不起来任何内容。
等到幼儿园上公开课的时候,妈妈发现:当老师提问的时候,贝贝第一个举手,可是等老师请贝贝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贝贝的回答却是典型的所答非所问。若说是孩子还太小吧,可问题是别的同龄孩子就不这样。妈妈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贝贝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 妈妈于是努力去查找各种书籍,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专家的帮助。到后来贝贝的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郑州感统训练营,经过测试,确定孩子是感觉统合失调症——
到底什么是感统失调呢?专家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这时候就要依赖感统训练改善这种失调。
智灵童早教专家荣合灵女士根据美国爱尔丝博士的感统试验得出结论:对问题孩子而言,感统训练不啻为雪中送炭;对正常孩子而言,感统训练则意味着锦上添花。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美国一所幼儿园,专家们用三年时间对一部分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另一部分孩子则维持正常幼儿园生活。三年下来,做感统训练的孩子证实比不做感统训练的孩子大脑发达得多。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根源是来自幼儿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人长大以后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如果不足说明幼儿时期运动思维能力不足。因为人长大之后思考问题学习生活所用的神经就是小时候运动所练的那个神经。
感统失调意味着什么
随着剖腹产儿童的增多,都市化生活和“非常6+1”的养育环境(意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对一个孩子的家庭养育环境) ,使得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除了早产剖腹产以及胎位不正等引起婴儿触觉和平衡失调外;类似过度保护;父母太忙碌、对幼儿感觉刺激少,抱得多爬得少,过早使用学步车,与小伙伴交往太少等等都使孩子不同程度地感觉统合失调。
有多年感统施教经验的师岱郑老师介绍:过度保护的家庭剥夺了孩子发育过程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听话,做事不积极,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刚好相反;七八个月没爬的孩子前庭不好;剖腹产的孩子,触觉和本体感不好,娇气难伺候,对很多事情易起过激反应……
另外,视觉统合失调儿童会出现读书跳行、抄错题目等等;听觉统合失调儿童上课时老师讲授内容听不进去;前庭平衡统合失调儿童上课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人们看做是有“多动症”;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对触摸过分敏感、易受惊、缺乏自信;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不会跳绳、动作不协调、发音不准、口吃等……
爱因斯坦说:孩子生来就是天才, 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 错误的教养方式扼杀了他们的天才。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出现障碍,许多应该优秀的才能却表现不出来。在学龄前可能表现不太明显,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
感统失调矫正要趁早
在美国,感觉统合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最基础的概念。在台湾,也已列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常规教学内容。
从一些孩子家长那里,我们了解到:进行感统训练的孩子,身体协调而敏捷;情绪稳定,自信心强;反应能力快,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学习效率高;语言表达能力好,专注力好。像前边的贝贝小朋友, 经过半年的训练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了, 其他方面也改观很大。
郑州目前设置感统训练课程的亲子机构主要有“智灵童”、“聪明兔”、“真爱”和“小海豚”……每家都有专事感统教学的专业老师。并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大班制和小班制区分。具体到大
小班,又分别有针对不同失调状况制定的不同训练项目,孩子上感统课之前必须经过正规严格的测试。专家认为:对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训练以3-7岁为最佳训练时机,7-13岁是最佳矫正期,一旦超过13岁就会定型……
基于此,建议爸爸妈妈们都去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也不妨到亲子机构为孩子做个测试,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取适合自家宝宝的训练模式;还可以从网络中和相关的书籍中去寻找帮助。一些用心的妈妈们发现,除了选择亲子机构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开发一些感统游戏让孩子练习——
总之,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有了性格和学习问题再想办法亡羊补牢哦!
可以在家进行的感统游戏
刷子脱敏( 1-2岁 )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刷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1. 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3. 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 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感统训练应注意
1 在训练前的接触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孩子和你的距离缩短拉近,这样才能让孩子容易适应训练。让孩子觉得是在与喜欢的人做游戏!
2 在训练中孩子刚开始接触训练会有不良情绪,即使他们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这时要做的就是保持最好的情绪和精神面貌,耐心的带孩子进行训练。当然在训练中对于孩子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可以进行惩罚。在新孩子训练中要及时给予奖励,以强化孩子的训练热情,提高孩子对于训练的接纳.
3 在训练中不要过分依赖器材,要适当的添加游戏内容,避免枯燥厌烦情绪产生。
4 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尽量说简单的语言,便于孩子理解。这需要有语言训练的知识。 5 其实在机构里的许多训练项目是相联系的,除了需要有语言训练的知识外,还要熟悉其他训练内容和方法。因为其中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要与负责其他训练项目的老师打好关系,及时沟通!
我园席园长已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学习(剪影及详情可见园内公告或访问我园网站即可),我园正在紧张筹备将在下半年对所有的幼儿不定期的进行专业系统的感统训练。希望各位家长给予孩子鼓励及支持。
春蕾双语幼儿园
中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张雅莲探访系列之三
感统训练——让感统失调消灭在萌芽期
《今日消费》 文=见习记者 连子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贝贝的妈妈早年不育,很大年龄才有了贝贝。也因为这样,贝贝的妈妈比一般的妈妈都更要宝贝孩子,对贝贝的各个方面也特别注意观察和留神。即便这样,在家的时候,妈妈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
贝贝上幼儿园之后,每天回家妈妈会问孩子老师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啊,和小朋友做了什么游戏啊之类……慢慢妈妈发现,贝贝每次都回想不起来任何内容。
等到幼儿园上公开课的时候,妈妈发现:当老师提问的时候,贝贝第一个举手,可是等老师请贝贝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贝贝的回答却是典型的所答非所问。若说是孩子还太小吧,可问题是别的同龄孩子就不这样。妈妈发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贝贝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 妈妈于是努力去查找各种书籍,通过各种渠道寻求专家的帮助。到后来贝贝的妈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郑州感统训练营,经过测试,确定孩子是感觉统合失调症——
到底什么是感统失调呢?专家认为: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孩子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使整个机体不能和谐地运作。这时候就要依赖感统训练改善这种失调。
智灵童早教专家荣合灵女士根据美国爱尔丝博士的感统试验得出结论:对问题孩子而言,感统训练不啻为雪中送炭;对正常孩子而言,感统训练则意味着锦上添花。为什么这么说呢?在美国一所幼儿园,专家们用三年时间对一部分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另一部分孩子则维持正常幼儿园生活。三年下来,做感统训练的孩子证实比不做感统训练的孩子大脑发达得多。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及教育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根源是来自幼儿期的感觉及运动发展,人长大以后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如果不足说明幼儿时期运动思维能力不足。因为人长大之后思考问题学习生活所用的神经就是小时候运动所练的那个神经。
感统失调意味着什么
随着剖腹产儿童的增多,都市化生活和“非常6+1”的养育环境(意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对一个孩子的家庭养育环境) ,使得感统失调的孩子越来越多。除了早产剖腹产以及胎位不正等引起婴儿触觉和平衡失调外;类似过度保护;父母太忙碌、对幼儿感觉刺激少,抱得多爬得少,过早使用学步车,与小伙伴交往太少等等都使孩子不同程度地感觉统合失调。
有多年感统施教经验的师岱郑老师介绍:过度保护的家庭剥夺了孩子发育过程的感觉,这样的孩子听话,做事不积极,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刚好相反;七八个月没爬的孩子前庭不好;剖腹产的孩子,触觉和本体感不好,娇气难伺候,对很多事情易起过激反应……
另外,视觉统合失调儿童会出现读书跳行、抄错题目等等;听觉统合失调儿童上课时老师讲授内容听不进去;前庭平衡统合失调儿童上课爱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往往被人们看做是有“多动症”;触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对触摸过分敏感、易受惊、缺乏自信;本体统合失调的孩子不会跳绳、动作不协调、发音不准、口吃等……
爱因斯坦说:孩子生来就是天才, 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 错误的教养方式扼杀了他们的天才。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出现障碍,许多应该优秀的才能却表现不出来。在学龄前可能表现不太明显,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慢慢表现出来。
感统失调矫正要趁早
在美国,感觉统合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最基础的概念。在台湾,也已列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常规教学内容。
从一些孩子家长那里,我们了解到:进行感统训练的孩子,身体协调而敏捷;情绪稳定,自信心强;反应能力快,接受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学习效率高;语言表达能力好,专注力好。像前边的贝贝小朋友, 经过半年的训练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回答问题了, 其他方面也改观很大。
郑州目前设置感统训练课程的亲子机构主要有“智灵童”、“聪明兔”、“真爱”和“小海豚”……每家都有专事感统教学的专业老师。并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有大班制和小班制区分。具体到大
小班,又分别有针对不同失调状况制定的不同训练项目,孩子上感统课之前必须经过正规严格的测试。专家认为:对感统失调的孩子进行训练以3-7岁为最佳训练时机,7-13岁是最佳矫正期,一旦超过13岁就会定型……
基于此,建议爸爸妈妈们都去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也不妨到亲子机构为孩子做个测试,从专业人士那里获取适合自家宝宝的训练模式;还可以从网络中和相关的书籍中去寻找帮助。一些用心的妈妈们发现,除了选择亲子机构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家长也可以在家里开发一些感统游戏让孩子练习——
总之,不要等孩子长大了,有了性格和学习问题再想办法亡羊补牢哦!
可以在家进行的感统游戏
刷子脱敏( 1-2岁 )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
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刷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表现
1. 前庭功能失调: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很难与其他同学相处。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2. 视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认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抄错题等。
3. 听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4. 本体统合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消极退缩,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到,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系鞋带、骑车、跳绳、拍球、手脚笨拙等。
5. 触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生殖器等。
感统训练应注意
1 在训练前的接触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孩子和你的距离缩短拉近,这样才能让孩子容易适应训练。让孩子觉得是在与喜欢的人做游戏!
2 在训练中孩子刚开始接触训练会有不良情绪,即使他们已经适应了一段时间,这时要做的就是保持最好的情绪和精神面貌,耐心的带孩子进行训练。当然在训练中对于孩子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可以进行惩罚。在新孩子训练中要及时给予奖励,以强化孩子的训练热情,提高孩子对于训练的接纳.
3 在训练中不要过分依赖器材,要适当的添加游戏内容,避免枯燥厌烦情绪产生。
4 重视与孩子的沟通,尽量说简单的语言,便于孩子理解。这需要有语言训练的知识。 5 其实在机构里的许多训练项目是相联系的,除了需要有语言训练的知识外,还要熟悉其他训练内容和方法。因为其中某一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要与负责其他训练项目的老师打好关系,及时沟通!
我园席园长已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学习(剪影及详情可见园内公告或访问我园网站即可),我园正在紧张筹备将在下半年对所有的幼儿不定期的进行专业系统的感统训练。希望各位家长给予孩子鼓励及支持。
春蕾双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