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纬度:60º——90º 三、经线和经度
定义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形状:半圆
1、经线的 相互关系:都相交于两极点 作用:指示南北方向 长度:都相等
间距:纬度不同间距不同 2、东西经的划分:以0º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º,0º经线以东至180º为东经度,0º经线以西至180º为西经度
3、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的度数越靠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靠西越大 4、东西半球的划分:分界线20ºW和160ºE,20ºW经线以东至160ºE为东半球,20ºW经线以西至160ºE为西半球 5、特殊的经线:0º(本初子午线),180º,20ºW,160ºE
地球知识(4)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常识。
2、掌握经纬度的划分。
重点、难点:1、经纬度的划分,重要的经纬线, 2、地理坐标的确定
3、东西经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4、南北纬的划分。
自主学习
一、地球概况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周长为4万千米
四、经纬网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实际上不存在),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不变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作用:确定地理坐标 4、两极:北极(90ºN)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地理坐标书写要求:用逗号把经度和纬度间隔开,如北京(40ºN,116ºE) 南极(90ºS)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合作探究 5、赤道(0º):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
6、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探究一、将下列各项的代码填写在图1-3中相应的横线上。
二、纬线和纬度
A.地轴 B.经线 C.北极 D.赤道 E.南极
定义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 F.北回归线 G.南回归线 H.北极圈 I.南极圈 形状:圆圈 1 相互关系:相互平行 作用: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大小不一 间距:相等 20º纬线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为90º, 0º纬线以北为北纬度, 0º纬线以南为南纬度。
3、纬度的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 4、南北半球的划分 0º——90ºN为____半球 0º——90ºS为____半球 5、特殊纬线:0º,23º26''S/N(南北回归线),66º34'S/N(南北极圈),90ºS/N(南北极点) 6、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º——30º
图1-3
中纬度:30º——60º
探究二、根据图1-4中两幅经纬网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__。 (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_____。
图1-4
限时训练
1.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2.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 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
3.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一条是( )
A.80°N B.40°N C.60°S D.10°S 4.下列纬线中,按由南向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30°S、15°S、15°N、30°N B.30°N、15°N、15°S、30°S C.10°S、20°S、30°S、40°S D.40°N、30°N、20°N、10°N
5.下列经线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20°E、0°、20°W、40°W
B.160°E、180°、160°W、140°W C.120°E、100°E、80°E、60°E D.80°W、100°W、120°W、140°W 6.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
A.20°E和160°W的经线圈划分 B.0°纬线圈划分
C.0°和180°经线圈划分
P D.20°W和160°E经线圈划分
7.关于图1-2中P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P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南半球
二、填空题
图1-2
1.在地球仪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_________线,它与地轴_________,并环绕地球一圈,其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_______________,到两极成_________。 2.在地球仪上,指示南北方向的是_________线,它是连接__________并且与_________垂直相交的半圆。
3.组成同一经线圈的两条经线,方向________,经度数之和为________。
本节知识框架
高纬度:60º——90º 三、经线和经度
定义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形状:半圆
1、经线的 相互关系:都相交于两极点 作用:指示南北方向 长度:都相等
间距:纬度不同间距不同 2、东西经的划分:以0º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分180º,0º经线以东至180º为东经度,0º经线以西至180º为西经度
3、经度的变化规律:东经的度数越靠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靠西越大 4、东西半球的划分:分界线20ºW和160ºE,20ºW经线以东至160ºE为东半球,20ºW经线以西至160ºE为西半球 5、特殊的经线:0º(本初子午线),180º,20ºW,160ºE
地球知识(4)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常识。
2、掌握经纬度的划分。
重点、难点:1、经纬度的划分,重要的经纬线, 2、地理坐标的确定
3、东西经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 4、南北纬的划分。
自主学习
一、地球概况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周长为4万千米
四、经纬网
3、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实际上不存在),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不变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1、作用:确定地理坐标 4、两极:北极(90ºN)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2、地理坐标书写要求:用逗号把经度和纬度间隔开,如北京(40ºN,116ºE) 南极(90ºS)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合作探究 5、赤道(0º):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
6、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探究一、将下列各项的代码填写在图1-3中相应的横线上。
二、纬线和纬度
A.地轴 B.经线 C.北极 D.赤道 E.南极
定义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 F.北回归线 G.南回归线 H.北极圈 I.南极圈 形状:圆圈 1 相互关系:相互平行 作用: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大小不一 间距:相等 20º纬线为界,向南、向北各划分为90º, 0º纬线以北为北纬度, 0º纬线以南为南纬度。
3、纬度的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 4、南北半球的划分 0º——90ºN为____半球 0º——90ºS为____半球 5、特殊纬线:0º,23º26''S/N(南北回归线),66º34'S/N(南北极圈),90ºS/N(南北极点) 6、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º——30º
图1-3
中纬度:30º——60º
探究二、根据图1-4中两幅经纬网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__。 (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_____。
图1-4
限时训练
1.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2.关于地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是北极点和南极点 B.地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轴 C.地球上有一根巨大的地轴 D.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线
3.下列纬线圈中最长的一条是( )
A.80°N B.40°N C.60°S D.10°S 4.下列纬线中,按由南向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30°S、15°S、15°N、30°N B.30°N、15°N、15°S、30°S C.10°S、20°S、30°S、40°S D.40°N、30°N、20°N、10°N
5.下列经线中,按由西向东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20°E、0°、20°W、40°W
B.160°E、180°、160°W、140°W C.120°E、100°E、80°E、60°E D.80°W、100°W、120°W、140°W 6.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
A.20°E和160°W的经线圈划分 B.0°纬线圈划分
C.0°和180°经线圈划分
P D.20°W和160°E经线圈划分
7.关于图1-2中P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P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南半球
二、填空题
图1-2
1.在地球仪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_________线,它与地轴_________,并环绕地球一圈,其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_______________,到两极成_________。 2.在地球仪上,指示南北方向的是_________线,它是连接__________并且与_________垂直相交的半圆。
3.组成同一经线圈的两条经线,方向________,经度数之和为________。
本节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