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摘 要: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 设施农业 对策

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 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新时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巨大变化,并成为支撑各国农业发展的基石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新的形

势下,我国农业生产正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方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设施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材料、电子、能源、机械、生物、建筑、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速度很快。

一、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设施农业上的投入和补贴较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400万hm ²。设施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荷兰、以色列、美国和日本。 另外,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和韩国等国家的设施农业也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在上述这些国家,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环境综合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

术等具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并在向高层次、高科技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农产品周年生产、均衡上市。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由多学科技术综合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有的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目前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的趋势:①温室建筑面积呈扩大化趋势。大型化扩大每栋温室的面积,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采光率和提高栽培效益。国外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每栋温室的面积基本上都在0. 5 hm²以上,连栋温室得到普遍发展,室高一般在4. 5m以上,最高的有6m 左右。这种大空间可进行立体栽培,便于机械化作业。②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设施内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度、一氧化碳浓度等) 的调控由过去单因子控制向利用环境计算机多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发展。发达国家的温室作物栽培,实现了播种、育苗、定植、管理、收获、包装、运输等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荷兰Petson 花木公司的8000m 盆花栽培从播种、育苗到定植、管理等作业只用了3个工人,年产30万盆花,产值达180万美元。美国开发了移苗作业机器人,可将作物幼苗从穴盘中转栽到苗床上。③向无土栽培发展。在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设施

栽培的传统种植方法,成为当今世界栽培学领域里飞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轻土壤污染、防止连作障碍、减轻土壤传播病虫害等多方面优点,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无土栽培温室的发展在国外发展较快,荷兰超过70%,加拿大超过50%,比利时达50% 。美、日、英、法的无土栽培面积达到250—400hm ²。日本无土栽培作物占温室总产量比例是:草莓66 %、青椒52%、黄瓜37 %、西红柿27 %。已成功开发计算机控制的营养液配制和供给的闭路循环系统。④覆盖材料多样化。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FRP) ,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薄膜(PVC)等常用材料外,现已开发了多种覆盖材料。例如聚碳酸酯塑(多制成波浪板) 透光好、耐冲击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双层或多层聚碳酸中空板(PC板) ,重量轻、保温好,价格比较便宜。国外还研制了多利,缀铝遮阳膜,具有不同的遮光率和保温性能,可供用户根据需要选用。⑤发展温室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施量,发展超低量喷雾设备,开发生物防治技术,使荷兰温室青椒生物防治率达到80%—90 %,日本从1993年也开始发展温室生物防治。⑥温室内部广泛使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二、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

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约。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设施农业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继“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列入国家重大产业工程项目,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进行产业化开发推广后,“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也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设施园艺可控环境生产技术”也被首次列入国家“863”计划。这都反映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发展史 20 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可谓简易的设施农业,然而受制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难成规模。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才初步形成了由简单覆盖、风障、 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由日本引入中国,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也以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

hm ²,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设施园艺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并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要求。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仅试验研究出比 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某些成就,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超越早先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及林果生产等农业的诸多领域。

(二)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施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化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种带根本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地膜覆盖,到单栋塑料大棚产生,发展到今天的温室连栋大棚、智能温室节能温室,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已居世界之首。然而我国的设施农业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 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发展工厂化农业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路线,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温室结构简易,

环境控制能力低;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与数量化和指标化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温室种植品种也大多是从常规品种 中筛选出来的,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2. 设施水平低下。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3.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机械化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4. 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现代设施农业具有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3个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当硬件设施建成后,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机制,仍然以经验的和粗放的管理手段为主。硬件设施是可以靠一次性投资在短时期内建成,而后期管理和运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此外,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着如土地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太明显等诸多问题。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是要靠现代工业管理和生产手段才能充分得以展示。

三、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国应从一个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既不能盲目引进、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对设施农业无动于衷。因此,各地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列入应有的位臵,积极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和企业集团起步发展设施农业。

(二)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的现代设施农业确有独到之处,其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我国应适当引进,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域条件差别大,经济、技术、市场条 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

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各不相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设施农业,而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模式。必须重视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三)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只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才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措施,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进而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

(四)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国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注重培养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五)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设施农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摘 要: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 设施农业 对策

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 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新时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巨大变化,并成为支撑各国农业发展的基石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新的形

势下,我国农业生产正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方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设施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材料、电子、能源、机械、生物、建筑、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速度很快。

一、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设施农业上的投入和补贴较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400万hm ²。设施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荷兰、以色列、美国和日本。 另外,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和韩国等国家的设施农业也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在上述这些国家,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环境综合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

术等具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并在向高层次、高科技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农产品周年生产、均衡上市。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由多学科技术综合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有的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目前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的趋势:①温室建筑面积呈扩大化趋势。大型化扩大每栋温室的面积,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采光率和提高栽培效益。国外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每栋温室的面积基本上都在0. 5 hm²以上,连栋温室得到普遍发展,室高一般在4. 5m以上,最高的有6m 左右。这种大空间可进行立体栽培,便于机械化作业。②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设施内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度、一氧化碳浓度等) 的调控由过去单因子控制向利用环境计算机多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发展。发达国家的温室作物栽培,实现了播种、育苗、定植、管理、收获、包装、运输等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荷兰Petson 花木公司的8000m 盆花栽培从播种、育苗到定植、管理等作业只用了3个工人,年产30万盆花,产值达180万美元。美国开发了移苗作业机器人,可将作物幼苗从穴盘中转栽到苗床上。③向无土栽培发展。在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设施

栽培的传统种植方法,成为当今世界栽培学领域里飞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轻土壤污染、防止连作障碍、减轻土壤传播病虫害等多方面优点,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无土栽培温室的发展在国外发展较快,荷兰超过70%,加拿大超过50%,比利时达50% 。美、日、英、法的无土栽培面积达到250—400hm ²。日本无土栽培作物占温室总产量比例是:草莓66 %、青椒52%、黄瓜37 %、西红柿27 %。已成功开发计算机控制的营养液配制和供给的闭路循环系统。④覆盖材料多样化。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FRP) ,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薄膜(PVC)等常用材料外,现已开发了多种覆盖材料。例如聚碳酸酯塑(多制成波浪板) 透光好、耐冲击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双层或多层聚碳酸中空板(PC板) ,重量轻、保温好,价格比较便宜。国外还研制了多利,缀铝遮阳膜,具有不同的遮光率和保温性能,可供用户根据需要选用。⑤发展温室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施量,发展超低量喷雾设备,开发生物防治技术,使荷兰温室青椒生物防治率达到80%—90 %,日本从1993年也开始发展温室生物防治。⑥温室内部广泛使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二、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

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约。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设施农业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继“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列入国家重大产业工程项目,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进行产业化开发推广后,“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也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设施园艺可控环境生产技术”也被首次列入国家“863”计划。这都反映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发展史 20 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可谓简易的设施农业,然而受制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难成规模。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才初步形成了由简单覆盖、风障、 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由日本引入中国,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也以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

hm ²,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设施园艺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我国长期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并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要求。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仅试验研究出比 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某些成就,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超越早先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及林果生产等农业的诸多领域。

(二)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施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化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种带根本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地膜覆盖,到单栋塑料大棚产生,发展到今天的温室连栋大棚、智能温室节能温室,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已居世界之首。然而我国的设施农业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 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发展工厂化农业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路线,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温室结构简易,

环境控制能力低;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与数量化和指标化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温室种植品种也大多是从常规品种 中筛选出来的,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2. 设施水平低下。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3.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机械化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4. 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现代设施农业具有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3个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当硬件设施建成后,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机制,仍然以经验的和粗放的管理手段为主。硬件设施是可以靠一次性投资在短时期内建成,而后期管理和运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此外,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着如土地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太明显等诸多问题。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是要靠现代工业管理和生产手段才能充分得以展示。

三、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国应从一个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既不能盲目引进、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对设施农业无动于衷。因此,各地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列入应有的位臵,积极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和企业集团起步发展设施农业。

(二)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的现代设施农业确有独到之处,其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我国应适当引进,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域条件差别大,经济、技术、市场条 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

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各不相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设施农业,而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模式。必须重视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三)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只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才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措施,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进而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

(四)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国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注重培养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五)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设施农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相关文章

  •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第33卷第1期2007年2月 农业装备技术 Vol.33№.1Feb.2007 AgriculturalEquipment&Technology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朱德文,陈永生,程三六 摘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 ...查看


  • 浅谈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 浅谈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本 ...查看


  •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_朱惠兰
  • 山东农业科学 2010, 6:120~122Shandong Ag ricult u ra l Sciences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朱惠兰 (烟台市莱山公路管理局, 山东烟台 264003) 摘 要:概述了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查看


  •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现状及对策分析
  • INDUSTRIAL ECONOMY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现状及对策分析 ■ 郭文琦 张雪佳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F304 摘 要 海南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是发展热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 ...查看


  • 社会实践选题 1
  • 农村建设 1.农村发展现状调研 2.农村义务教育问题 3.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农村基层党团组织建设 6.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的调查 7.农村耕地保护 8.农村征地以及农民权益保护 9.农村环境保护 10.农村文 ...查看


  • 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发展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模式:问题:对策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能在一定 ...查看


  • 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 摘要:粮食的安全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所以要保证粮食的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以及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从面临的问题中提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粮食安全:补贴制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关系着人们的 ...查看


  • 加大对农业的推入和支持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 摘要: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从 "三农" 工作. 城乡统筹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三个层面,系统分析中国现阶段发展设施园艺的意义和作用.结果表明: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了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繁荣了农 ...查看


  • 我国蔬菜育苗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科研训练)
  • 青岛农业大学 本 科 生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我国蔬菜育苗产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学生专业班级: 设施农业0901班 学生姓名(学号) 王以宝 20094705 指 导 教 师 陈 宁 完 成 时 间 2012-12-22 201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