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涵义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兴起,取得的成就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兴起
1、理论上的兴起
2、现实、危机上的逼近
3、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所取得成就
1、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进展及成就
2、各个城市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服务型政府
(三)、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法制建设的不完善
2、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只强调政府,主体过于单一化
三、国外政府行政改革以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
(一)、国外行政改革的起源及相关的理论研究
(二)、英美等国行政改革及启示
四、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建议(改进方向)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改进方向
1、完善行政法制建设和政府责任制建设
2、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理念
3、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4、转变行政理念,与民众形成互动与共建局面
5、发展电子政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中文摘要
服务型政府这个概念看似不久,可早在中西方古代已经对其有相关的阐述。在西方,政府服务于民的思想由来已久,古希腊的公共性思想就是这一最好的体现;在我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古代就已为有识之士所宣讲、阐释。而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是在近现代,比较集中的看法都是认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恢复国力、发展经济的需要,出现了“政府管制”时期,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加强干预管理,当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规模经济危机的爆发,可也为20世纪60年代“政府失灵”的出现买下了不安定的种子,由此带来了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而针对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过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由此而带来的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集中爆发,大量的社会问题涌现,再依靠过去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解决眼下社会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完善相关行政法制建设,转变政府的职能及其行政理念,这样才能够面对种类日益繁多的社会发展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由此催生了我国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研究及问题。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服务型政府的相关理论研究、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成就和问题、国外相关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日后的发展方向这五部分来进行分析研究。
总之,构建服务型政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即使像英美这样的发达国家都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本文将通过理论剖析、事实与数据论证,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之路径,对我们更好的理解服务型政府以及构建服务型政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建设、政府责任、公务员
Abstract
It appears that the concept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soon, as early as in ancient Western clarifications related. In the West, the idea of government services to the people for a long time, the public thought of ancient Greece i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in our country,
of the instability, and the resulting Western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China, since 1978,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ic reform has achieved a great breakthrough,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e economy, thus bring the focus on the outbreak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 lot of social problems emerged, no longer rely o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mode, can not solve social problems now,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its administrative concept, so that it can face the increasing varie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hich gave birth to ou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building and problem.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origin of th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ur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foreign-related development, China's development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f significance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is five-part analysis.
In short,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not be completed overnight, even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 lot of aspects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facts and figures demonstration, proposal of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f the path, for 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d to build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will certainly help.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涵义
对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涵义,学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针对我国学术界,如吴敬琏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把“全能型政府”体制颠倒了的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主仆关系校正过来,建设一个公开的、透明的、可问责的政府;谢庆魁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绩效政府;李军鹏则认为,现代政府应该是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只有通过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合法性等。
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于它的涵义该怎么来阐释,不是通过一个或几个专家学者就可以阐释清楚的,是需要在其发展道路中逐步完善,在实
践中进一步探索。
本文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要树立“以民众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在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力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只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模式,其内涵特征自然是丰富的。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其核心就是在公共财政和预算上,要切切实实的关心老百姓的利益,要把钱切实的用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将钱投入“无底洞”或“打水漂”。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有很多方面,比如说公共医疗、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安全等等。这些方面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着政府在社会大众的威信,决定着人心向背。
第二: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科技创新的政府。现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仅老百姓的生活受科技的影响,就连在政府行政制度上,也体现这科技的发展。最典型的莫过于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子政府的建立,不仅可以使老百姓得到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行政陈本,提高行政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腐败现象的作用。
第三: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法治和责任的政府。依法行政是对现代各国政府的要求,只有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才能够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权威,它的公共政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一个政府做到了依法行政,才能够保证公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才是一个负责人的政府。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兴起、取得的成就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兴起
1、理论上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的推动下,出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论推崇经济理性主义,认为政府不仅应该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应该采纳企业的一些价值观——顾客服务、竞争理念、绩效评估、市场选择等。这都极大促进了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改革发展,也对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过后,经济体制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在1998年,我国张康之教授提出“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应当既不同于传统的统治行政模式,也不同于现代的管理行政模式,而是一个全新的服务行政模式。”而后在2000年攥文把政府分为三种类型即“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认为我国应当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这之后,我国学界主要集中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含义、特点、意义和发展进行论证。
2、现实、危机上的逼近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跟随而来的是越来越繁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如若不处理好,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种类很多,比如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等等。这些都催生了要求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
我国经济出于发展时期,更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稍有差错,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在2003年,SARS爆发之初,我国政府在针对这类突发情况的应对上就显得十分错乱无章,出现应对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和工作部门应对危机工作不力,就反映了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很薄弱,相关职能建设不健全,才出现了SARS初期人们的恐慌,以及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当然,除了SARS这类突发情况逼迫我国建立服务型政府,现实的需要也是必然的。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既反映了我国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也促进了我国政府的行政改革。要知道,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绝大多数条款是对政府的束缚和限制,它将政府的作用定位在弥补市场的缺陷以及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上。我国只有建立起了服务型政府,才能够有效规避这些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危机。
3、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2004年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省部级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班上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在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所取得的成就
1、我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上的进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应对SARS危机过后,使得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这一想法得以建立的就是现在的政务公开。在推行政务公开过后,各个地方政府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以此来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比如说:成都市制定《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办法》 、哈尔滨市出台了《哈尔滨市政务公开办法和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监督员制度》等等。
另外在推行政务公开的同时,我国也在竭力发展高效政府。简单地说就是要降低行政陈本,提高行政效率。针对这一举措,最好的体现就是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
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通过发展电子政府,可以促进政府机构精简和办事程序简化,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2、各个城市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服务型政府
近几年带许多地方政府将服务型政府提上呈来,许多城市纷纷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服务型政府。下面就以成都市和南京市为例:
成都市从2000年开始,就首先启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投资融资体制和政府机构三项改革。在2001年,成都市又开展“规范服务型政府”的试点工作,而后又在2003年,成都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意见》。成都市的规范服务型政府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以下几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强政府职能、提高城市竞争力。
相比成都市的规范服务型政府,南京市的则是公民参与模式服务型政府。自2001年以来,南京市提出了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在具体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要尽量可能的加大公民参与的力度,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公民的作用,从而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公民参与模式服务型政府建设。而南京市服务型政府的创新之处就体现在以几点:推行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
(三)、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这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行政法制建设建设的不完善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多流于形式,相关体制机制也不健全。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工作,不能只是像过去张贴大字报一般,走一下过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就是要立法,要制定改善公共服务的相关法律以及修改或删除与公民相违背的一些法律法规;其次就是要切实的推行政务公开,而不是只是在政府网站上公开一些可有可无或者与公众无关的信息;最后就是要建立健全政府责任机制以及公务员的考核机制,要让其对公众、对社会负责,而不只是对自己的上级负责。
2、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只强调政府,主体过于单一化
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政府忽视互动,只强调政府单一主体,忽视建设主体多元化,不形成互动和共建局面,其建设是不会完善的。政府应该把社会组织起来,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有些事务可以不用政府做的,就应该让非政府组织来做,通过它们实现服务职能。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虽然数目增长很快,但质量还不够。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大多由政府创建并由政府主导,在资金、人员、权力上严重依赖政府,束缚了其发展。
三、国外政府行政改革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
目录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涵义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兴起,取得的成就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兴起
1、理论上的兴起
2、现实、危机上的逼近
3、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所取得成就
1、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进展及成就
2、各个城市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服务型政府
(三)、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法制建设的不完善
2、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只强调政府,主体过于单一化
三、国外政府行政改革以及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
(一)、国外行政改革的起源及相关的理论研究
(二)、英美等国行政改革及启示
四、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及相关措施建议(改进方向)
(一)、构建服务型政府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改进方向
1、完善行政法制建设和政府责任制建设
2、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服务理念
3、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4、转变行政理念,与民众形成互动与共建局面
5、发展电子政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中文摘要
服务型政府这个概念看似不久,可早在中西方古代已经对其有相关的阐述。在西方,政府服务于民的思想由来已久,古希腊的公共性思想就是这一最好的体现;在我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古代就已为有识之士所宣讲、阐释。而对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真正意义上的是在近现代,比较集中的看法都是认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于恢复国力、发展经济的需要,出现了“政府管制”时期,对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加强干预管理,当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规模经济危机的爆发,可也为20世纪60年代“政府失灵”的出现买下了不安定的种子,由此带来了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而针对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过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由此而带来的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集中爆发,大量的社会问题涌现,再依靠过去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解决眼下社会的各种问题,迫切需要完善相关行政法制建设,转变政府的职能及其行政理念,这样才能够面对种类日益繁多的社会发展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由此催生了我国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研究及问题。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服务型政府的相关理论研究、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成就和问题、国外相关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发展服务型政府的意义和日后的发展方向这五部分来进行分析研究。
总之,构建服务型政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即使像英美这样的发达国家都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本文将通过理论剖析、事实与数据论证,提出构建服务型政府之路径,对我们更好的理解服务型政府以及构建服务型政府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建设、政府责任、公务员
Abstract
It appears that the concept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soon, as early as in ancient Western clarifications related. In the West, the idea of government services to the people for a long time, the public thought of ancient Greece is the best embodiment of; in our country,
of the instability, and the resulting Western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China, since 1978,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ic reform has achieved a great breakthrough,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in the economy, thus bring the focus on the outbreak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 lot of social problems emerged, no longer rely on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mode, can not solve social problems now,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and legal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its administrative concept, so that it can face the increasing variet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hich gave birth to our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building and problem.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origin of the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ur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th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foreign-related development, China's development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f significance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is five-part analysis.
In short,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s not be completed overnight, even developed countries like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a lot of aspects need to be improv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facts and figures demonstration, proposal of 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of the path, for 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nd to build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will certainly help.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涵义
对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涵义,学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针对我国学术界,如吴敬琏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把“全能型政府”体制颠倒了的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主仆关系校正过来,建设一个公开的、透明的、可问责的政府;谢庆魁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民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绩效政府;李军鹏则认为,现代政府应该是多中心治理模式下的服务型政府。政府只有通过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合法性等。
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于它的涵义该怎么来阐释,不是通过一个或几个专家学者就可以阐释清楚的,是需要在其发展道路中逐步完善,在实
践中进一步探索。
本文认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要树立“以民众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在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力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只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全新的行政模式,其内涵特征自然是丰富的。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向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向社会大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其核心就是在公共财政和预算上,要切切实实的关心老百姓的利益,要把钱切实的用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将钱投入“无底洞”或“打水漂”。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有很多方面,比如说公共医疗、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安全等等。这些方面做得好不好,直接决定着政府在社会大众的威信,决定着人心向背。
第二:公共服务型政府是科技创新的政府。现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仅老百姓的生活受科技的影响,就连在政府行政制度上,也体现这科技的发展。最典型的莫过于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电子政府的建立,不仅可以使老百姓得到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行政陈本,提高行政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腐败现象的作用。
第三: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法治和责任的政府。依法行政是对现代各国政府的要求,只有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才能够在社会公众面前树立权威,它的公共政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一个政府做到了依法行政,才能够保证公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才是一个负责人的政府。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兴起、取得的成就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兴起
1、理论上的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的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的推动下,出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论推崇经济理性主义,认为政府不仅应该采用企业管理的技术,而且应该采纳企业的一些价值观——顾客服务、竞争理念、绩效评估、市场选择等。这都极大促进了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改革发展,也对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过后,经济体制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在1998年,我国张康之教授提出“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应当既不同于传统的统治行政模式,也不同于现代的管理行政模式,而是一个全新的服务行政模式。”而后在2000年攥文把政府分为三种类型即“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认为我国应当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这之后,我国学界主要集中对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含义、特点、意义和发展进行论证。
2、现实、危机上的逼近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跟随而来的是越来越繁重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如若不处理好,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种类很多,比如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等等。这些都催生了要求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
我国经济出于发展时期,更处于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稍有差错,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在2003年,SARS爆发之初,我国政府在针对这类突发情况的应对上就显得十分错乱无章,出现应对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和工作部门应对危机工作不力,就反映了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很薄弱,相关职能建设不健全,才出现了SARS初期人们的恐慌,以及人们对政府的不信任。当然,除了SARS这类突发情况逼迫我国建立服务型政府,现实的需要也是必然的。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入世”既反映了我国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也促进了我国政府的行政改革。要知道,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绝大多数条款是对政府的束缚和限制,它将政府的作用定位在弥补市场的缺陷以及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上。我国只有建立起了服务型政府,才能够有效规避这些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危机。
3、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2004年2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在省部级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班上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并在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二)、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所取得的成就
1、我国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上的进展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应对SARS危机过后,使得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立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这一想法得以建立的就是现在的政务公开。在推行政务公开过后,各个地方政府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以此来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比如说:成都市制定《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办法》 、哈尔滨市出台了《哈尔滨市政务公开办法和哈尔滨市政务公开监督员制度》等等。
另外在推行政务公开的同时,我国也在竭力发展高效政府。简单地说就是要降低行政陈本,提高行政效率。针对这一举措,最好的体现就是电子政府。电子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采用电子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利用这个系统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
和公民提供方便、高效的政府服务和政务信息。通过发展电子政府,可以促进政府机构精简和办事程序简化,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2、各个城市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服务型政府
近几年带许多地方政府将服务型政府提上呈来,许多城市纷纷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服务型政府。下面就以成都市和南京市为例:
成都市从2000年开始,就首先启动了行政审批制度、投资融资体制和政府机构三项改革。在2001年,成都市又开展“规范服务型政府”的试点工作,而后又在2003年,成都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意见》。成都市的规范服务型政府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以下几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加强政府职能、提高城市竞争力。
相比成都市的规范服务型政府,南京市的则是公民参与模式服务型政府。自2001年以来,南京市提出了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在具体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要尽量可能的加大公民参与的力度,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公民的作用,从而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公民参与模式服务型政府建设。而南京市服务型政府的创新之处就体现在以几点:推行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
(三)、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这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行政法制建设建设的不完善
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多流于形式,相关体制机制也不健全。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工作,不能只是像过去张贴大字报一般,走一下过场。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就是要立法,要制定改善公共服务的相关法律以及修改或删除与公民相违背的一些法律法规;其次就是要切实的推行政务公开,而不是只是在政府网站上公开一些可有可无或者与公众无关的信息;最后就是要建立健全政府责任机制以及公务员的考核机制,要让其对公众、对社会负责,而不只是对自己的上级负责。
2、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只强调政府,主体过于单一化
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政府忽视互动,只强调政府单一主体,忽视建设主体多元化,不形成互动和共建局面,其建设是不会完善的。政府应该把社会组织起来,积极培育非政府组织,有些事务可以不用政府做的,就应该让非政府组织来做,通过它们实现服务职能。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虽然数目增长很快,但质量还不够。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大多由政府创建并由政府主导,在资金、人员、权力上严重依赖政府,束缚了其发展。
三、国外政府行政改革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