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医院医务人员感染管理培训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一传染病患者职业为农民,在传染病报告卡工作单位一栏中应填写(B)A/填写“家庭地址”B/填写“无”C/不填写任何内容
2、发现疑似结核或确诊结核病例后,应(A)填写传染病上报卡报至控感科。A/24小时B/48小时C/2小时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A)实施
A/2004年12月1日B/2003年1月1日C/2009年12月1日
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菌素C/洗手D/隔离传染病人
5、下列哪项可以实验室确诊为丙肝病例(D)
A/HCV阳性+肝功能升高B/有肝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肝功能升高C/HCV阳性+有肝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D/HCVRNA阳性+肝功能升高
6、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B)A≤10cfu/cm2B≤5cfu/cm2C≤15cfu/cm2D≤8cfu/cm2
7、下面几个传染病报告卡中诊断时间书写正确的是()
A/2014年6月20日15:30B/6月20日13:30C/2014年6月20日
8、下面丙肝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ABCD)多选题
A/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B/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C/性传播.D/母婴传播
9、下面丙肝预防正确的有(BCDE)多选题
A/目前有效疫苗预防丙型肝炎,不用怕。B/推行无偿献血推行安全注射。
C/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
D/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E/母婴传播的预防
10、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洗手?(ABCDE)多选题
A穿脱隔离衣前后
B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C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D当医务人员的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
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60分)
1、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2、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3、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
4、医务人员为病人换药前必须进行洗手。()
5、预检分诊处不必记录疑似传染病患儿家长的姓名。()
6、医院发现疑似结核或确诊结核患者要及时上报医院控感科。()
7、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8、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性接触、母婴。()
9、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
10、丙肝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又分为急性、慢性、未分化型病例。()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12、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一、单项选择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未分类
2、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
A性传播B静脉吸毒C输血D母婴传播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A)
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
4、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D)。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C)A35B28C38D40
6、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D)。
A处罚措施B强制措施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7、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B)
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B)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
9、《消毒管理办法》自何时实施?(B)
A2002年1月1日起实施B2002年7月1日起施行C2002年9月1日起实施D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10、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A)
A灭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11、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B)
A无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1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何处理。(C)
A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B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C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D毁形后卖掉
13、《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如何处理?(A)
A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B必须进行消毒处理C必须随时进行清洁处理D必须随时进行灭菌处理
14、《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B)
A用后灭菌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C当一人一用一消毒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15、以下(C)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A煮沸B高压蒸气C优氯净D紫外线
16、甲型H1N1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B):
A冠状病毒B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C猪链球菌D一种甲型H1N1病毒
17、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A)
A专用车B救护车C面包车D大卡车
18、关于处理高危物品和中危物品朊毒灭活方法正确的有(D)
A134℃~138℃8minB134℃~138℃18min
C134℃~138℃38minD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用1h,再121℃60min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AD)
A鼠疫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炭疽中的肺炭疽D霍乱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ABC)
A医源性传播B性接触传播C母婴垂直传播D经媒介生物传播E一般接触传播
3、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包括下列哪些(AD)
A肠道病毒71型(EV71)B柯萨奇病毒B组的16型(CoxB16)
C肠道病毒78型(EV78)D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xA16)E肠道病毒171型(EV171)
4、下列可以灭活肠道病毒的有(CDE)
A75%酒精B植物消毒剂C紫外线及干燥敏感D过氧乙酸E碘酒
2017医院医务人员感染管理培训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一传染病患者职业为农民,在传染病报告卡工作单位一栏中应填写(B)A/填写“家庭地址”B/填写“无”C/不填写任何内容
2、发现疑似结核或确诊结核病例后,应(A)填写传染病上报卡报至控感科。A/24小时B/48小时C/2小时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A)实施
A/2004年12月1日B/2003年1月1日C/2009年12月1日
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菌素C/洗手D/隔离传染病人
5、下列哪项可以实验室确诊为丙肝病例(D)
A/HCV阳性+肝功能升高B/有肝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肝功能升高C/HCV阳性+有肝炎的临床表现及体征D/HCVRNA阳性+肝功能升高
6、手消毒效果应达到的要求: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B)A≤10cfu/cm2B≤5cfu/cm2C≤15cfu/cm2D≤8cfu/cm2
7、下面几个传染病报告卡中诊断时间书写正确的是()
A/2014年6月20日15:30B/6月20日13:30C/2014年6月20日
8、下面丙肝的传播途径正确的是(ABCD)多选题
A/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B/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C/性传播.D/母婴传播
9、下面丙肝预防正确的有(BCDE)多选题
A/目前有效疫苗预防丙型肝炎,不用怕。B/推行无偿献血推行安全注射。
C/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
D/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E/母婴传播的预防
10、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必须洗手?(ABCDE)多选题
A穿脱隔离衣前后
B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C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D当医务人员的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
E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60分)
1、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2、洗手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3、医生为病人查体前可以采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的消毒然后为病人查体。
()
4、医务人员为病人换药前必须进行洗手。()
5、预检分诊处不必记录疑似传染病患儿家长的姓名。()
6、医院发现疑似结核或确诊结核患者要及时上报医院控感科。()
7、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之前可以不洗手,接触之后必须洗手。()
8、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性接触、母婴。()
9、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
10、丙肝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又分为急性、慢性、未分化型病例。()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大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12、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特别是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一、单项选择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管理的(B)传染病
A甲类B乙类C丙类D未分类
2、在我国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是(B)
A性传播B静脉吸毒C输血D母婴传播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布,自什么时间起施行?(A)
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
4、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D)。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
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有多少种?(C)A35B28C38D40
6、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部门协助治疗单位采取(D)。
A处罚措施B强制措施C行政拘留D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7、有关重大传染病的概念不包括(B)
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罕见的或已消灭的传染病D新出现传染病的疑似病例
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B)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
9、《消毒管理办法》自何时实施?(B)
A2002年1月1日起实施B2002年7月1日起施行C2002年9月1日起实施D2003年1月1日起实施
10、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A)
A灭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11、凡是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什么要求?(B)
A无菌要求B消毒要求C清洁要求D卫生要求
12、《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何处理。(C)
A消毒后放入垃圾中倒掉B卖给回收单位或个人C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D毁形后卖掉
13、《消毒管理办法》规定,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应如何处理?(A)
A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B必须进行消毒处理C必须随时进行清洁处理D必须随时进行灭菌处理
14、《消毒管理办法》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的使用要求是什么?(B)
A用后灭菌B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C当一人一用一消毒D应当一人一用一换针头
15、以下(C)不属于物理消毒法。
A煮沸B高压蒸气C优氯净D紫外线
16、甲型H1N1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B):
A冠状病毒B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C猪链球菌D一种甲型H1N1病毒
17、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使(A)
A专用车B救护车C面包车D大卡车
18、关于处理高危物品和中危物品朊毒灭活方法正确的有(D)
A134℃~138℃8minB134℃~138℃18min
C134℃~138℃38minD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作用1h,再121℃60min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疾病是甲类传染病(AD)
A鼠疫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炭疽中的肺炭疽D霍乱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2、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ABC)
A医源性传播B性接触传播C母婴垂直传播D经媒介生物传播E一般接触传播
3、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最常见肠道病毒包括下列哪些(AD)
A肠道病毒71型(EV71)B柯萨奇病毒B组的16型(CoxB16)
C肠道病毒78型(EV78)D柯萨奇病毒A组的16型(CoxA16)E肠道病毒171型(EV171)
4、下列可以灭活肠道病毒的有(CDE)
A75%酒精B植物消毒剂C紫外线及干燥敏感D过氧乙酸E碘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