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地球的运动

1-3-3地球的运动3

基础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甲(30°N)、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 B.15°S

C.0° D.25°26′N

2.甲地在乙地的什么方向( )

A.正东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3.此时下列说法可能成立的是( )

A.南极长城站正处在极夜期

B.我国华南地区正处在雨季

C.甲地农民正忙着播种小麦

D.开普敦天气炎热干旱

4.下列纬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21°N B.25°26′S

C.0° D.70°N

5.在下图中的太阳光照情况下,加拿大的白昼渐长时,应出现在(

)

A.12月22日至第二年3月21日

B.3月21日至6月22日

C.6月22日至9月23日

D.9月23日至12月22日

(2012·烟台高一质检)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6~8题。

6.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

7.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降水量最大

8.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三江平原因气温低而处于农闲时期

B.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D.中山站上空极光绚丽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9~11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10.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

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据此回答12~14题。

12.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 )

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B地点

B.从A地点出发沿ADB飞到B地点

C.从A地点出发沿ACB飞到B地点

D.从A地点出发沿经线向北飞到北极点,再沿B地点所在经线向南飞到B地点

13.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出,此时刻北京时间是( )

A.16时 B.8时

C.17时 D.5时

14.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落,两个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

A.10°N,60°E B.10°N,150°W

C.10°S,120°E D.10°N,110°W

下列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5~16题。

15.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6.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综合题

17.下图甲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信息,在图乙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

(3)此时,全球处于6月22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____________。

(4)此时,正午日影朝南的范围是__________。

(5)试述A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为6月22日从北极点上空所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部分),N为北极点,弧AB、AC、AD皆与极圈相切于A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该段弧线是________(晨、昏)线。

(2)该日,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C点夜长为________小时,E点早晨________时日出。

(3)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时全球刚好分属6月21日和6月22日两个不同的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5)此季节,罗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19.“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

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____。(单项选择)(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日________点。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1.A 2.B 3.B

解析 由图中数据可知,乙地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地区,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为75°,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15°N。据正午时刻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根据太阳直射点在15°N,则此时可能在6月初,华南正值雨季。

4 B

解析 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5 B

解析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极点附近出现极昼,且加拿大昼渐长时应在春分至夏至时段。

6 D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一年内能有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90°,因此位于热带;又因这两次最大值出现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12月22日前后,故它位于南半球。

7 B

解析 图中C处表示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在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因此正午时旗杆的影子最短,长度为零。此时太阳并非直射在一年中的最南位置,因而该地的黑夜并非最短;南半球一个地方气温的最高值陆地上一般出现在1月,而非图示时间。

8 A

解析 C~E时段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我国纬度最高的三江平原气温很低,农田被积雪覆盖,为农闲时期;其他三个选项均出现在北半球的夏季。

9.D 10.A 11.C

解析 冬至日这天在我国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白昼越长。根据北京冬至日太阳高度H=90°-(40°+23°26′)=26°34′,可用城市④数据计算。

12.C 13.A 14.B

解析 晨昏线上两点间劣弧长度为最短距离。A点日出,60°E为12时,北京时间为16时。A点日落,60°E为0时,120°W为12时,两小时后,太阳直射点西移30°即150°W。同时,晨昏线与80°N相切,则太阳直射10°N。

15.A 16.C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南方,说明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②③;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③②①。

17 (1)如下图

(2)6月22日8时 (3)一半 (4)23°26′N~66°34′S (5)6月22日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以后逐渐变小,至12月22日达最小值;然后逐渐增大,至次年6月22日再次达到最大值

18 (1)弧AC 昏 (2)24 12 3 (3)北半球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4)6月22日8

(5)炎热干燥

19 (1)经度180,南纬23°26′ 12月22日

(2)乙 (3)D (4)16 23 04

(5)亚热带季风气候 寒冷干燥

解析 本组题考查地球昼夜分布图的判读。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图中晨昏线为晨线。第(1)题可判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经度为180°,甲、乙、丙处于相同的月份日期为12月22日。第(2)题,越接近赤道昼夜变化幅度越小。第(3)题,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都相同,都是回归线度数的2倍。第(4)题,根据图示,可判断甲乙丙三地地方时为12时、10时、8时,再过16小时三地才能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地方时为23日4时,丙地经纬度是(120°E,30°N),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附近,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图示季节为冬季。

1-3-3地球的运动3

基础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甲(30°N)、乙两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15°N B.15°S

C.0° D.25°26′N

2.甲地在乙地的什么方向( )

A.正东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3.此时下列说法可能成立的是( )

A.南极长城站正处在极夜期

B.我国华南地区正处在雨季

C.甲地农民正忙着播种小麦

D.开普敦天气炎热干旱

4.下列纬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21°N B.25°26′S

C.0° D.70°N

5.在下图中的太阳光照情况下,加拿大的白昼渐长时,应出现在(

)

A.12月22日至第二年3月21日

B.3月21日至6月22日

C.6月22日至9月23日

D.9月23日至12月22日

(2012·烟台高一质检)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6~8题。

6.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热带

7.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的影子最短

C.气温最高

D.降水量最大

8.C~E时段,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三江平原因气温低而处于农闲时期

B.塔里木河处于汛期

C.巴西高原草木枯萎

D.中山站上空极光绚丽

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9~11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

10.冬至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最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

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据此回答12~14题。

12.飞机从A地点飞往B地点,最近的航线是( )

A.从A地点出发沿纬线向东飞到B地点

B.从A地点出发沿ADB飞到B地点

C.从A地点出发沿ACB飞到B地点

D.从A地点出发沿经线向北飞到北极点,再沿B地点所在经线向南飞到B地点

13.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出,此时刻北京时间是( )

A.16时 B.8时

C.17时 D.5时

14.若图中A地点正当日落,两个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 )

A.10°N,60°E B.10°N,150°W

C.10°S,120°E D.10°N,110°W

下列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读图回答15~16题。

15.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6.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综合题

17.下图甲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信息,在图乙中画出提供相同信息的示意图。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

(3)此时,全球处于6月22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____________。

(4)此时,正午日影朝南的范围是__________。

(5)试述A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为6月22日从北极点上空所见的太阳光照示意图(部分),N为北极点,弧AB、AC、AD皆与极圈相切于A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能表示晨昏线的是________,该段弧线是________(晨、昏)线。

(2)该日,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C点夜长为________小时,E点早晨________时日出。

(3)该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此时全球刚好分属6月21日和6月22日两个不同的日期,则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5)此季节,罗马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19.“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

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____。(单项选择)( )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日________点。

(5)丙地所属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详解答案

1.A 2.B 3.B

解析 由图中数据可知,乙地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地区,根据正午太阳高度为75°,可知太阳直射点位于15°N。据正午时刻可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根据太阳直射点在15°N,则此时可能在6月初,华南正值雨季。

4 B

解析 在回归线和极圈之间的地区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5 B

解析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极点附近出现极昼,且加拿大昼渐长时应在春分至夏至时段。

6 D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一年内能有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90°,因此位于热带;又因这两次最大值出现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12月22日前后,故它位于南半球。

7 B

解析 图中C处表示的这一天太阳直射在C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因此正午时旗杆的影子最短,长度为零。此时太阳并非直射在一年中的最南位置,因而该地的黑夜并非最短;南半球一个地方气温的最高值陆地上一般出现在1月,而非图示时间。

8 A

解析 C~E时段为12月22日前后,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我国纬度最高的三江平原气温很低,农田被积雪覆盖,为农闲时期;其他三个选项均出现在北半球的夏季。

9.D 10.A 11.C

解析 冬至日这天在我国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白昼越长。根据北京冬至日太阳高度H=90°-(40°+23°26′)=26°34′,可用城市④数据计算。

12.C 13.A 14.B

解析 晨昏线上两点间劣弧长度为最短距离。A点日出,60°E为12时,北京时间为16时。A点日落,60°E为0时,120°W为12时,两小时后,太阳直射点西移30°即150°W。同时,晨昏线与80°N相切,则太阳直射10°N。

15.A 16.C

解析 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南方,说明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②③;结合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即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③②①。

17 (1)如下图

(2)6月22日8时 (3)一半 (4)23°26′N~66°34′S (5)6月22日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以后逐渐变小,至12月22日达最小值;然后逐渐增大,至次年6月22日再次达到最大值

18 (1)弧AC 昏 (2)24 12 3 (3)北半球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4)6月22日8

(5)炎热干燥

19 (1)经度180,南纬23°26′ 12月22日

(2)乙 (3)D (4)16 23 04

(5)亚热带季风气候 寒冷干燥

解析 本组题考查地球昼夜分布图的判读。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图示区域为北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图中晨昏线为晨线。第(1)题可判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经度为180°,甲、乙、丙处于相同的月份日期为12月22日。第(2)题,越接近赤道昼夜变化幅度越小。第(3)题,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都相同,都是回归线度数的2倍。第(4)题,根据图示,可判断甲乙丙三地地方时为12时、10时、8时,再过16小时三地才能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地方时为23日4时,丙地经纬度是(120°E,30°N),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附近,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图示季节为冬季。


相关文章

  •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 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和速度: 2. 地球公转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3.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比较多.先讲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包括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两 ...查看


  •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查看


  •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 <谁先迎来黎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球和宇宙"主题的学习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编者意图就是让学生探究地球的运动,基于观察到的现状和事实 ...查看


  •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
  •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①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②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形成,并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③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 ...查看


  •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 1-3 地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深圳市南头中学 李宝强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的概念及其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4.树立宇宙是运 ...查看


  • 高中地理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doc
  •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教学目的] 1.了解地轴空间指向,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 2.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轨道形状.方向.周期.速度. 3.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 ...查看


  • 8-行星的运动 万有引力
  • 知识达标: 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 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处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公式为: =k ...查看


  •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传说课稿
  •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 说课稿 魏庄镇中心学校 何淑荣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地球自转>是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人教版)<地理>第一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框的课文,本节教材的内容有:地球自转和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查看


  •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单元从地球运动所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的现象出发,引 ...查看


  •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5
  • 第五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让学生弄清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四季和五带等基本概念. 2. 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意义: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