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70年代以前主要是围绕军事技术,70年代以后开始超出军事技术的范围。其主要原因是洋务派为了制器不得不翻译西学,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的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
③第三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
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学习“西政”,此后革命派也主张如此,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更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次。
2、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时代特点
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中国人看世界的开端。
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③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③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④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⑤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以此为指导发起了辛亥革命运动。
⑥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彻底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⑦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最终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3、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
②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上多有反映,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
③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
④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如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近现代民主法制建设
1、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伟大尝试。
2、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显示“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
3、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
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为其复辟帝制铺平道路。 5、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明确了新生红色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 6、1946年,国民党伪国大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7、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该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内因)中国封建势力强大,自然经济的阻碍;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受阻碍,人们思想不解放。闭关锁国政策。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施压。
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重 难 点 分 析
1、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①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②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③第三次: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2、国有企业问题
①国有企业的产生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将他们的企业接收过来,归国家所有。
②国有企业的发展
“一五”计划要求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得到发展。国家在对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实行公私合营,使国营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③国有企业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56~1966年,国家建成大型项目500多个,但在发展过程中,屡遭挫折。
1966~1976年在极左路线的冲击下,大批工人、干部离岗闹“革命”,经济工作的机构瘫痪,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克服困难,抵制和部分纠正“左”倾路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
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从1985年起,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例 题 解 析
【题目】试分析中国未赶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及启示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的认识,未能赶上科技革命,实际上是指不具备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③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④科技(直接推动力):科研及取得的成就。⑤劳动力。⑥良好的社会环境
【答案】中国未赶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
第一次:①自然经济限制生产力发展,不能对科技提出迫切要求(推动力);②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主义发展,使之缺乏物质条件。③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脱离生产,不务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研究。
第二次:①民族资本虽有发展,但受压迫,程度不高,不能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提出迫切需求和提供基础。②帝国主义掠夺,使重工业无从发展。③科技水平不高,不具备扩展条件。
第三次:①新中国成立,大批学者归来,使中国具备前提条件;②帝国主义封锁包围,苏联背信弃义,从而限制中国与世界科技的交流。③文革等左倾错误,把对外开放当成崇洋媚外,自我封闭。
认识:①稳定环境(关键)②国家独立(前提)③对外开放(重要)④抓住机遇(主要)
②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探索西学的热点转移到“格致之学”上,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70年代以前主要是围绕军事技术,70年代以后开始超出军事技术的范围。其主要原因是洋务派为了制器不得不翻译西学,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的科学事业都与译书有不解之缘。
③第三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以后
向西方学习开始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次。先是维新派思想家日益认识到西学体系不仅包括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和政治制度,主张既要学习“西艺”也要学习“西政”,此后革命派也主张如此,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更进一步深入到思想文化的层次。
2、中国人民学习西方的时代特点
①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提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成为中国人看世界的开端。
②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③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③早期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技,更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
④资产阶级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传统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⑤资产阶级革命派: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并以此为指导发起了辛亥革命运动。
⑥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彻底批判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⑦俄国十月革命后,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并最终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3、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特点
①从内容上看:近代前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特别是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其实质是追求民主和科学;
②从主题上看:救亡图存是主题。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在文学上多有反映,中国的思想界更是显示出面对危局不断探索的特点;
③从广度和深度上看: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层次”的过程;
④中西文化碰撞激烈,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如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近现代民主法制建设
1、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伟大尝试。
2、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大权,显示“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
3、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伟大成就。
1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中华临时约法》。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为其复辟帝制铺平道路。 5、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明确了新生红色政权的工农民主专政性质。 6、1946年,国民党伪国大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7、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该文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三、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内因)中国封建势力强大,自然经济的阻碍;中国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工商业发展受阻碍,人们思想不解放。闭关锁国政策。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施压。
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重 难 点 分 析
1、建国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①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②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③第三次: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2、国有企业问题
①国有企业的产生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将他们的企业接收过来,归国家所有。
②国有企业的发展
“一五”计划要求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得到发展。国家在对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实行公私合营,使国营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③国有企业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56~1966年,国家建成大型项目500多个,但在发展过程中,屡遭挫折。
1966~1976年在极左路线的冲击下,大批工人、干部离岗闹“革命”,经济工作的机构瘫痪,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克服困难,抵制和部分纠正“左”倾路线。国民经济有所恢复。
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从1985年起,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例 题 解 析
【题目】试分析中国未赶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及启示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的认识,未能赶上科技革命,实际上是指不具备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 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②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③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④科技(直接推动力):科研及取得的成就。⑤劳动力。⑥良好的社会环境
【答案】中国未赶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原因
第一次:①自然经济限制生产力发展,不能对科技提出迫切要求(推动力);②重农抑商政策限制资本主义发展,使之缺乏物质条件。③文化专制使知识分子脱离生产,不务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研究。
第二次:①民族资本虽有发展,但受压迫,程度不高,不能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提出迫切需求和提供基础。②帝国主义掠夺,使重工业无从发展。③科技水平不高,不具备扩展条件。
第三次:①新中国成立,大批学者归来,使中国具备前提条件;②帝国主义封锁包围,苏联背信弃义,从而限制中国与世界科技的交流。③文革等左倾错误,把对外开放当成崇洋媚外,自我封闭。
认识:①稳定环境(关键)②国家独立(前提)③对外开放(重要)④抓住机遇(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