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国破山河在]

读《国破山河在》有感

七(2)班 李欣怡 21号

拿到这本书有些沉重,没有看书就在想关于战争的各种残忍和无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更应该好好重温历史,回忆先驱们的勇敢和爱国精神。更应该让我们牢记住这段不堪的历史。 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日本的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中国的抗战,以最简陋的武器对抗凶残而装备精良的侵略军,很多时候战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众多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反而因此湮没于血与火中。而在敌方的史料中,虽然纪录的目的不同,却也保存了许多中国人为国死难的可歌可泣的事例。

这本书不是为了呼唤战争,不是为了呼唤仇恨,而是唤醒我们对这些脊梁的回忆。然我们记住,在那样艰苦不堪的年代,依然有那些为了祖国付出生命,付出鲜血,甚至付出自己一生的人,那些为国家义无返顾的人,他们是养育我们的人。

“国破山河在”最早出自于杜甫的是——《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作者并不是从这首诗里找到的灵感,而是从《血染的风采》一歌中的歌词——“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作者的本意是为了纪念那些在战争中奋起抵触,宁死不屈的中国军人。所以中国的山河都被赋予了不屈的灵魂。敌军可以打败我的政府,霸占我的城市,但却永远无法征服我的心。

书中的故事,有的看的我热血沸腾,有的看的我捧腹大笑。比如说在淞沪会战中击伤日本亲王的中国炮兵队,区区几枚炮弹,却战法奇特,神出鬼没,成了日本人最头疼的敌人,让我看得热血沸腾。比如说一个不吃猪肉的日本兵,一个善良、未经世事的城市兵——桥本,为了杀一头猪,而丢掉了象征着日本人尊严的刺刀,为了追回刺刀,被共产党活捉,成了共产党,后来又被国民党游击队捉住,稀里糊涂的又成了国民党,这一事例在日本兵里可是绝无仅有的。哎!都是猪惹下的祸,桥本至今见到猪都怕,从此在也不敢吃猪肉了。

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承载的是更为形象和鲜活的记忆,这是目下不该缺少而被忘却的记忆,承载的既是民族的痛苦和光荣,更加是一种责任,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到的责任!

读《国破山河在》有感

七(2)班 李欣怡 21号

拿到这本书有些沉重,没有看书就在想关于战争的各种残忍和无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想更应该好好重温历史,回忆先驱们的勇敢和爱国精神。更应该让我们牢记住这段不堪的历史。 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从日本的资料中挖掘出大量不为国内所知的抗日史实。中国的抗战,以最简陋的武器对抗凶残而装备精良的侵略军,很多时候战至最后一刻、最后一人,众多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反而因此湮没于血与火中。而在敌方的史料中,虽然纪录的目的不同,却也保存了许多中国人为国死难的可歌可泣的事例。

这本书不是为了呼唤战争,不是为了呼唤仇恨,而是唤醒我们对这些脊梁的回忆。然我们记住,在那样艰苦不堪的年代,依然有那些为了祖国付出生命,付出鲜血,甚至付出自己一生的人,那些为国家义无返顾的人,他们是养育我们的人。

“国破山河在”最早出自于杜甫的是——《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作者并不是从这首诗里找到的灵感,而是从《血染的风采》一歌中的歌词——“也许我长眠再不能醒来,你是否相信我化作了山脉。”。作者的本意是为了纪念那些在战争中奋起抵触,宁死不屈的中国军人。所以中国的山河都被赋予了不屈的灵魂。敌军可以打败我的政府,霸占我的城市,但却永远无法征服我的心。

书中的故事,有的看的我热血沸腾,有的看的我捧腹大笑。比如说在淞沪会战中击伤日本亲王的中国炮兵队,区区几枚炮弹,却战法奇特,神出鬼没,成了日本人最头疼的敌人,让我看得热血沸腾。比如说一个不吃猪肉的日本兵,一个善良、未经世事的城市兵——桥本,为了杀一头猪,而丢掉了象征着日本人尊严的刺刀,为了追回刺刀,被共产党活捉,成了共产党,后来又被国民党游击队捉住,稀里糊涂的又成了国民党,这一事例在日本兵里可是绝无仅有的。哎!都是猪惹下的祸,桥本至今见到猪都怕,从此在也不敢吃猪肉了。

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承载的是更为形象和鲜活的记忆,这是目下不该缺少而被忘却的记忆,承载的既是民族的痛苦和光荣,更加是一种责任,让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到的责任!


相关文章

  • 读[观沧海]
  • 读<观沧海>有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初一读到曹操的诗<观沧海>时,并未能领悟其内 ...查看


  • 抗日读后感
  • 论抗日战争 现在的安逸生活来之不易,回想以前的种种,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令人愤恨的就是65 年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就是抗日战争.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张: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 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从中就看得出日本人的野心.1931 ...查看


  •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 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一) <人生若只如初见>第一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朋友家里的书桌上."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本是不俗的,只是感觉,若写书的人连自已的书名也起不好,要套用一句古诗来给自已的书命名, ...查看


  • 本草纲目读后感
  • 读<本草纲目>有感 <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的错误而编,(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 ...查看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
  • 牢记历史 今天晚上我在家观看了以英雄不朽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节目.一段中国人永远都难以忘却的历史,这个影片不仅体现了抗日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更重现了日军的滔天罪行.我心中不禁涌起澎湃的爱国之情. 2015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20 ...查看


  • [幼童]观后感
  • 纪录片<幼童>观后感 如果不是看过这部<幼童>记录片,我对留美幼童的印象还会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简短的几行字.几幅图中,轻描淡写,不以为然,不为所动.当我真正看完纪录片之后 ,我有很多的感慨. 他们何其幸运,在世界格局发 ...查看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案
  •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段落,感受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2.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 ...查看


  • [红与黑]读后感名著读后感
  •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长篇小说中最优良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展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法国社会的辽阔图景,波及了从法国外省到首都巴黎的很多方面的生活风情; 上写天子首相.王公贵族,下写三教九流.平常庶民; 通过教会.政党以及各阶级 ...查看


  • 转学生作品:[论语]读后感
  • [转学生作品:<论语>读后感] 水之遐想 ----读<论语>有感 伫立水边,凝望悠悠流水,我不禁心绪飞扬,遐想万千„„ 水是时间吧?时间无情,正如流水之无情,转学生作品:<论语>读后感. 子在川上曰:&q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