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2007年第2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第9卷第2期)               JournalofLiaoningAdministrationCollege

No.2,2007(Vol.9.No.2)

历史研究

论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李艳丽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在其产生之初的唐朝,就显示了其积极作用与影响:一、相对于以往各朝的选官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政治进步;二、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三、推动了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关键词]  唐代;科举制度;政治;文学;教育;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07)02—0122—02

  科举制度,设于隋而盛于唐。千百年来,作为选官制度,它对于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学、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我仅就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与影响略谈一点拙见。

一、唐代科举制度政治上的进步性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它打破了,,为,品中正制,里集中到中央。,也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扩大了统治基础,较好地解决了中央集权与调动地方及个人积极性的关系。其次,它把读书、应试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使培养与选拔任用人才结合起来,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打开了获取高官厚禄、享受富贵的捷径。从而,打破了魏晋文人言论谐谑、举止放浪的所谓“魏晋风气”,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1]造成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刻苦学习的传统;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求知欲,带来了劝勉勤学的社会风气,为求取功名,挑灯夜读者千家万户,正如宋代诗人晁冲之所云“: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再次,它改变了单纯以道德、品行和家世门第录取人才的弊端,在原则上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选才标准。并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内容、标准、程序、步骤,使考试制度化,这有利于评分的标准化与客观化,使科举考试能把优秀人才吸纳到封建政权机构中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为中国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以及其他学问家如宋璟、欧阳修、苏轼、沈括等人,大多都是通过科考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并由此获得了作

[2]

出贡献的社会基础。

从政治上看,科举制度的实行满足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政权的效果,从而加强了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它以考试为统一标准,想做官的人都全力以赴地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公开、平等的仕进之路,刺激与网罗了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从而调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二、唐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3]

“科举”二字具有分别科目、举送人才之意。唐代科考包括制科与常科两种,对文学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常科,尤其是其中的进士科。进士科最初仅试“时务策”五条,唐高宗时,,

颂、表、论、议,且

、声律方面的严格要求,可。但由于其格律体裁,使得试帖诗中的佳作极《诗话总龟》后集卷三十一中引《丹云集》“:王昌龄、钱起、孟浩然、李商隐辈,皆有诗名,至于作省题

[5]

诗则疏矣。”在二百余年的唐代科考中,称得上佳作的省题诗只有钱起的《湘灵鼓瑟》诗和祖咏的《终南山望余雪》。但我们不能因此说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无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作诗既然是士人的进身之阶,就必然促使他们将心血浇灌于诗歌的创作,从而促进讲究、推重诗歌的社会风气。一种文学体裁的兴盛,是不可能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完全割裂开来的。而且,由于省试诗与仕途利禄紧紧相连,这就足以吸引士人毕其精力投身于其中。当他们在日常研习吟咏之时,为寻求诗材与灵感,必然留意观察生活、社会与自然,优秀的诗作往往由此产生。再说,科考是面向全国开放的,这就直接刺激了诗歌作者群体的壮大,拓展了文人的行踪,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云集京师,这就在唐诗中产生了许多送人赴考、贺人及第、慰人落第的作品,当然也有自述科考经历的诗篇。不少诗都写得声情并茂,极富时代气息,成为传世的名作。所以说,士子们奔忙于科考之途对唐诗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

直接从科举中产生出来的精华之作,还应该归功于唐代士人的“行卷”之风。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卷不实行糊名和誊录制度,这就使主考官有对人不对文的录取自由。且录取进士除看试卷外,还要参考考生平日的作品和声誉。因此,考生必须向“先达闻人”尤其是那些决定录取名单者呈献自己平日的力作,争取他们的称颂与引荐,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行卷”。在行卷之作中,作者所表现的是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所抒发的基本上也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所采用的也是自己擅长的体裁,阐发社会、政治、美学思想也较自由。就此看来,以诗赋取士确实有力地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行卷”之作不仅发挥了考生在文学领域内的专长,提高了其创作水平,也产生了一些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等名作都是在“行卷”中产生的。

[6]

“行卷”还推动了古文的发展和唐传奇的繁荣。古文家韩愈等人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时,就以古文(下转第125页)

[收稿日期]2006-09-18

[作者简介]李艳丽(1980-),女,兰州大学文学院元明清方向研究生。

122

2007年2月

第9卷第2期

于连芬:浅谈后进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的培养

Feb.2007Vol.9.No.2

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自信心重塑。”教师要多用表扬少用甚至不用批评,因为学生在自尊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最积极,最有效。在表扬时,不要突出的表扬某个学生,避免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的心理暗示,即自己比别人差。表扬应是多方面的,而不时一味地纠缠与答得对错,成绩好坏。同时,表扬应落在实处,不能虚泛地不切实际地去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点,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的进步方面给予及时中肯的鼓励,细致灵活的肯定。批评可采用单独谈话,写信等委婉曲折的方法,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机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

学生的自我评价。实践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者的积极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注重成绩的高低,所以后进生很少能有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实际上一次的成功和不断的成功体会能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帮助后进生建自我参照标准,建立学习进

(上接第122页)“行卷”获得进士及第。而且当他们在文坛上、社会上成为当世显人时,之士走他们的创作道路,卷”的机会,愈的《答李翊书》、皇浦湜的书》导下,讲“,行卷”推动了唐传奇的繁荣则表现在,的诗作,使它们的阅读者“渐渐对于诗有些厌弃了,,而且竟也可以得名。所以,从前不满意小说的,到此时也多做起小说来,因之传奇小说,就盛极一时了”。(鲁迅《中国小说的

)后人多认为《幽怪录》历史变迁》,《、传奇》中的许多作品都

是当时的“行卷”之作。

总之,唐代的科举考试以及“行卷”之风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三、唐代科举制度对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

唐代科举制度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成为文化教育的有效指挥棒。

唐时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国子监统管京师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从理论上看,唐代学校的任务是兴教化、育人才。但在实际上,则成为官僚的培养基地。学校的全部工作,归结为向尚书省输送参加科考的考生:律、书、算学为明经、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培养的是业务人才;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及州县学则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培养的是统治人才。各类学校都习儒家经典,有统一的教材,为的是统一思想,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及考核制度,并规定各类课程的修业年限,以督促学生。例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皆习儒经,以颜师古校定,孔颖达注疏的《五经正义》为教本;学习《孝经》、《论语》,期限为一年;学习《尚书》、《公羊》、《谷梁》,各一年半;学习《易》《、诗》、《周礼》、《仪礼》,各二年;学习《礼记》、《左传》,各三年。由博士、助教分经讲授,未学完一经者,不得学他经。此外,尚需学习书法,日写一幅;还要学习做时务策。由此可见,当时的学生文化与德行兼修,文学与艺术双收,学校因此为朝廷培养了大批较实用的人才。

朝廷以科举考试来检验学校培养的人才,造成了科举支配学校教育的局面。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是:学校为科举服务,受科举制约。

学校与科举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书法成为学生的必修科目,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唐代书法艺术取得了璀璨的成

步档案。比如写作档案袋的制作过程涵盖了某项写作任务从起始到完成的整个跨度,显示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和进步的轨迹,动态的全面评价学生写作的发展状况。再比如平时测验记录卡可以使后进生展示自己的进步、成绩,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成功,认同自己的成功。

同伴评价。除了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也可为后进生自信心的树立搭建又一个平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赋予每个人发言的权利,既可推动学习的深入,又可以拓展思路,触发灵感,启迪思维的创新。同伴的评价能激起更强的参与性和责任感,提高学习技能。同时,对于评价者来说,评价他人的过程就是促进自己学习的过程。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就是相互认识,重新认识自我表现和他人的过程。

英语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树立自信。◇

[责任编辑:一然]

果,颜真卿、柳公权以及“草圣”张。

,与吏部选官重书法有很大关・选举志》记载,唐代时吏部的铨选标准为:“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

[7]

曰判,文理优长。”可见,在唐代,书法也是士子们走入仕途的考试能内容之一。书法对一个唐人的仕途关系如此重大,不能不引起他们的重视。宋人马永卿《嫩真子》曾评曰“:唐人字画,见于经幢碑刻文字者,其楷法往往多造精妙,非今人所能及。盖唐世以此取士,而吏部以此为选官之法,故世竞学之,遂至于妙。”书判虽是试楷书,但由于崇尚书法的世风使然,学子们习楷之余,也兼工草、隶。正因为如此,唐代书法名家辈出才不足为怪。反过来说,科举考试重书法,故使得学校把书法列为重要科目来设置,也使得统治者把书法作为选拔官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考核。学校与科举的双重作用使唐代书法走向了辉煌,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中的极品。

由以上可知,唐代科举制度对当时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取得一定的官职名位,所以一般中下层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校读书,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使得从学校到社会都重视读书、习文、作诗赋和钻习儒经,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的清谈学风与玄虚思想,造成当时“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都具有积极意义。科举考试中的明法、明算、明字、武举、医科举、童子等科目的设置,对于重文轻武、重文轻算、重成年轻少年的陈规陋习,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冲击,从而,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注释

[1]王德保1《仕与隐》[M]1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2]王通成1《科举史话》[M]1北京:中华书局,1992[3]张崇琛1《中国古代文化史》[M]1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4]禇斌杰1《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5]金铮1《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6]程千帆1《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李锦绣1《唐代制度史略论稿》[M]1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一然]

125

 2007年第2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第9卷第2期)               JournalofLiaoningAdministrationCollege

No.2,2007(Vol.9.No.2)

历史研究

论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李艳丽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在其产生之初的唐朝,就显示了其积极作用与影响:一、相对于以往各朝的选官制度是一个很大的政治进步;二、有力地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三、推动了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关键词]  唐代;科举制度;政治;文学;教育;作用;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07)02—0122—02

  科举制度,设于隋而盛于唐。千百年来,作为选官制度,它对于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学、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我仅就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与影响略谈一点拙见。

一、唐代科举制度政治上的进步性

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它打破了,,为,品中正制,里集中到中央。,也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扩大了统治基础,较好地解决了中央集权与调动地方及个人积极性的关系。其次,它把读书、应试和做官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使培养与选拔任用人才结合起来,为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打开了获取高官厚禄、享受富贵的捷径。从而,打破了魏晋文人言论谐谑、举止放浪的所谓“魏晋风气”,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1]造成了中华民族重视教育、刻苦学习的传统;也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求知欲,带来了劝勉勤学的社会风气,为求取功名,挑灯夜读者千家万户,正如宋代诗人晁冲之所云“: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再次,它改变了单纯以道德、品行和家世门第录取人才的弊端,在原则上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选才标准。并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内容、标准、程序、步骤,使考试制度化,这有利于评分的标准化与客观化,使科举考试能把优秀人才吸纳到封建政权机构中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为中国文化的丰富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以及其他学问家如宋璟、欧阳修、苏轼、沈括等人,大多都是通过科考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并由此获得了作

[2]

出贡献的社会基础。

从政治上看,科举制度的实行满足了君主专制的需要,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政权的效果,从而加强了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它以考试为统一标准,想做官的人都全力以赴地去适应这些标准,这就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公开、平等的仕进之路,刺激与网罗了大批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从而调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二、唐代科举制度对文学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3]

“科举”二字具有分别科目、举送人才之意。唐代科考包括制科与常科两种,对文学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常科,尤其是其中的进士科。进士科最初仅试“时务策”五条,唐高宗时,,

颂、表、论、议,且

、声律方面的严格要求,可。但由于其格律体裁,使得试帖诗中的佳作极《诗话总龟》后集卷三十一中引《丹云集》“:王昌龄、钱起、孟浩然、李商隐辈,皆有诗名,至于作省题

[5]

诗则疏矣。”在二百余年的唐代科考中,称得上佳作的省题诗只有钱起的《湘灵鼓瑟》诗和祖咏的《终南山望余雪》。但我们不能因此说诗赋取士与唐诗的繁荣无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云“: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作诗既然是士人的进身之阶,就必然促使他们将心血浇灌于诗歌的创作,从而促进讲究、推重诗歌的社会风气。一种文学体裁的兴盛,是不可能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完全割裂开来的。而且,由于省试诗与仕途利禄紧紧相连,这就足以吸引士人毕其精力投身于其中。当他们在日常研习吟咏之时,为寻求诗材与灵感,必然留意观察生活、社会与自然,优秀的诗作往往由此产生。再说,科考是面向全国开放的,这就直接刺激了诗歌作者群体的壮大,拓展了文人的行踪,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云集京师,这就在唐诗中产生了许多送人赴考、贺人及第、慰人落第的作品,当然也有自述科考经历的诗篇。不少诗都写得声情并茂,极富时代气息,成为传世的名作。所以说,士子们奔忙于科考之途对唐诗的繁荣起了促进作用。

直接从科举中产生出来的精华之作,还应该归功于唐代士人的“行卷”之风。唐代科举考试的试卷不实行糊名和誊录制度,这就使主考官有对人不对文的录取自由。且录取进士除看试卷外,还要参考考生平日的作品和声誉。因此,考生必须向“先达闻人”尤其是那些决定录取名单者呈献自己平日的力作,争取他们的称颂与引荐,这种行为就是所谓的“行卷”。在行卷之作中,作者所表现的是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所抒发的基本上也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所采用的也是自己擅长的体裁,阐发社会、政治、美学思想也较自由。就此看来,以诗赋取士确实有力地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行卷”之作不仅发挥了考生在文学领域内的专长,提高了其创作水平,也产生了一些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等名作都是在“行卷”中产生的。

[6]

“行卷”还推动了古文的发展和唐传奇的繁荣。古文家韩愈等人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时,就以古文(下转第125页)

[收稿日期]2006-09-18

[作者简介]李艳丽(1980-),女,兰州大学文学院元明清方向研究生。

122

2007年2月

第9卷第2期

于连芬:浅谈后进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的培养

Feb.2007Vol.9.No.2

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自信心重塑。”教师要多用表扬少用甚至不用批评,因为学生在自尊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习最积极,最有效。在表扬时,不要突出的表扬某个学生,避免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的心理暗示,即自己比别人差。表扬应是多方面的,而不时一味地纠缠与答得对错,成绩好坏。同时,表扬应落在实处,不能虚泛地不切实际地去表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点,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过程的进步方面给予及时中肯的鼓励,细致灵活的肯定。批评可采用单独谈话,写信等委婉曲折的方法,使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教师的爱。教师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机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

学生的自我评价。实践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者的积极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注重成绩的高低,所以后进生很少能有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实际上一次的成功和不断的成功体会能使人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可以帮助后进生建自我参照标准,建立学习进

(上接第122页)“行卷”获得进士及第。而且当他们在文坛上、社会上成为当世显人时,之士走他们的创作道路,卷”的机会,愈的《答李翊书》、皇浦湜的书》导下,讲“,行卷”推动了唐传奇的繁荣则表现在,的诗作,使它们的阅读者“渐渐对于诗有些厌弃了,,而且竟也可以得名。所以,从前不满意小说的,到此时也多做起小说来,因之传奇小说,就盛极一时了”。(鲁迅《中国小说的

)后人多认为《幽怪录》历史变迁》,《、传奇》中的许多作品都

是当时的“行卷”之作。

总之,唐代的科举考试以及“行卷”之风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三、唐代科举制度对文化教育的促进作用

唐代科举制度不仅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成为文化教育的有效指挥棒。

唐时中央设国子监主管学校工作,国子监统管京师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从理论上看,唐代学校的任务是兴教化、育人才。但在实际上,则成为官僚的培养基地。学校的全部工作,归结为向尚书省输送参加科考的考生:律、书、算学为明经、明字、明算输送考生,培养的是业务人才;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及州县学则为进士、明经两科输送考生,培养的是统治人才。各类学校都习儒家经典,有统一的教材,为的是统一思想,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学校有严格的管理及考核制度,并规定各类课程的修业年限,以督促学生。例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皆习儒经,以颜师古校定,孔颖达注疏的《五经正义》为教本;学习《孝经》、《论语》,期限为一年;学习《尚书》、《公羊》、《谷梁》,各一年半;学习《易》《、诗》、《周礼》、《仪礼》,各二年;学习《礼记》、《左传》,各三年。由博士、助教分经讲授,未学完一经者,不得学他经。此外,尚需学习书法,日写一幅;还要学习做时务策。由此可见,当时的学生文化与德行兼修,文学与艺术双收,学校因此为朝廷培养了大批较实用的人才。

朝廷以科举考试来检验学校培养的人才,造成了科举支配学校教育的局面。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是:学校为科举服务,受科举制约。

学校与科举的这种相互作用使得书法成为学生的必修科目,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唐代书法艺术取得了璀璨的成

步档案。比如写作档案袋的制作过程涵盖了某项写作任务从起始到完成的整个跨度,显示了学生的写作过程和进步的轨迹,动态的全面评价学生写作的发展状况。再比如平时测验记录卡可以使后进生展示自己的进步、成绩,从自身变化中认识自己的成功,认同自己的成功。

同伴评价。除了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也可为后进生自信心的树立搭建又一个平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赋予每个人发言的权利,既可推动学习的深入,又可以拓展思路,触发灵感,启迪思维的创新。同伴的评价能激起更强的参与性和责任感,提高学习技能。同时,对于评价者来说,评价他人的过程就是促进自己学习的过程。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就是相互认识,重新认识自我表现和他人的过程。

英语教育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树立自信。◇

[责任编辑:一然]

果,颜真卿、柳公权以及“草圣”张。

,与吏部选官重书法有很大关・选举志》记载,唐代时吏部的铨选标准为:“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

[7]

曰判,文理优长。”可见,在唐代,书法也是士子们走入仕途的考试能内容之一。书法对一个唐人的仕途关系如此重大,不能不引起他们的重视。宋人马永卿《嫩真子》曾评曰“:唐人字画,见于经幢碑刻文字者,其楷法往往多造精妙,非今人所能及。盖唐世以此取士,而吏部以此为选官之法,故世竞学之,遂至于妙。”书判虽是试楷书,但由于崇尚书法的世风使然,学子们习楷之余,也兼工草、隶。正因为如此,唐代书法名家辈出才不足为怪。反过来说,科举考试重书法,故使得学校把书法列为重要科目来设置,也使得统治者把书法作为选拔官吏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考核。学校与科举的双重作用使唐代书法走向了辉煌,成为中国文化艺术中的极品。

由以上可知,唐代科举制度对当时的文化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为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取得一定的官职名位,所以一般中下层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校读书,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使得从学校到社会都重视读书、习文、作诗赋和钻习儒经,这对于结束魏晋以来的清谈学风与玄虚思想,造成当时“五尺童子耻于不闻文墨”的风气,都具有积极意义。科举考试中的明法、明算、明字、武举、医科举、童子等科目的设置,对于重文轻武、重文轻算、重成年轻少年的陈规陋习,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冲击,从而,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注释

[1]王德保1《仕与隐》[M]1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2]王通成1《科举史话》[M]1北京:中华书局,1992[3]张崇琛1《中国古代文化史》[M]1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4]禇斌杰1《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5]金铮1《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M]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6]程千帆1《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M]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李锦绣1《唐代制度史略论稿》[M]1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一然]

125


相关文章

  • 科举制度的变更
  • 一. 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影响 产生: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的地位,而士族在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 ...查看


  • 昂扬进去的时代风貌
  • 第4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对唐朝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创新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通过想像唐人的生活,培养丰富的想像力. 过程与方法 想像一下自己作为 ...查看


  • 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及作用
  • Dn  ̄. u l a ,xa 档案・ gz n q u 溯源 l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宋亦 比唐代要高得多 .唐代进 大影响 , 其 始 于隋 6 5年 .亡 于清 10 0 9 5年 的 录取人数上 , 科举制度不仅仅对中国社会发展 ...查看


  • 科举选官制度研究
  • 前 言 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时代就如何选拔,培养与录用人才,封建统治阶级走过 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早在西周时期,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以宗法等级关系 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人们凭血缘或姻亲关系进入仕途.春秋战国时期,奴 ...查看


  • 高一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枣庄八中北校 王永平(364918101,[email protected]) 2013/3/14 [教学目标]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与能力: (1)三省六部制 ...查看


  • 代科举制度对当代公务员制度的借鉴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当代公务员制度的影响及借鉴 [摘 要]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而后一直沿袭到清末,历时1300多年,是我国自隋以后一直沿用的一种选官制度,在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并对近代西方各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建 ...查看


  • 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变化
  • 一. 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变化与影响 产生: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政治上的地位,而士族在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 ...查看


  • 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利弊
  • 史实说明科举制度的利弊 一.科举制度概念: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 ...查看


  • 中国宗法制度
  • 中国宗法制度 1.教学目标: (1)掌握家庭.家族.宗族三个概念的含义. (2)对传统家族观念和基于家族观念的伦理思想进行客观辨析. (3)了解宗法制度的形成.演变和特点. (4)了解宗法制度对封建社会的维系及对国民心理的影响. 2.教学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