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测试题
学校 ﹍﹍﹍﹍﹍﹍﹍﹍﹍﹍﹍ 姓名﹍﹍﹍﹍﹍﹍ 班级﹍﹍﹍﹍﹍﹍ 得分﹍﹍﹍
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___。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
2.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___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抚顺
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___》。 A北京宣言 B二十一世纪议程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 ___,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系统
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___。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节水日 D爱鸟日
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 D盐酸
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___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 B地震 C水灾 D火灾
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____》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
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___,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___,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___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93 B1980 C1990 D1996
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___保护动物。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3.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___这个环境问题。
A臭氧层破坏 B垃圾境外转移 C海洋污染 D野生物种灭绝
14.目前有张家港、大连、厦门等___个城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A6 B4 C10 D20
15.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___分贝左右。
A120 B140 C60 D90
16.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___。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17.为实现2000年淮河水变清,1995年8月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自___年1月1日起关闭或停业淮河流域所有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
A1998 B1997 C1999 D2000
18.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___,居世界第88位。
A1/4 B1/2 C1/8 D1/10
19.按国务院要求,1997年南京、上海等___个城市已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周报。 A27 B7 C47 D67
20.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1985年,我国分批引进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___。
A麋鹿 B野鹿 C羚羊 D马鹿
21.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___、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 B黄河 C汾河 D大运河
22.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奋斗目标是,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___,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A基本控制 B完全控制 C彻底消除 D部分消除
23.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___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甲基汞 B铅 C黄曲霉素 D农药DDT
24.大量氮、磷等植物胜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营养物质过剩,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___。
A富营养化 B湖泊酸化 C有毒物质污染 D湖泊氧化
25.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__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___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A可持续发展 B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
26.水被污染程度,可由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___(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多项指标综合表示。
A化学需氧量 B浊度 C矿化度 D酸碱度
27.___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违章操作,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A1986 B1996 C1974 D1988
28.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___,还有氯氟烃、甲烷、氮氧化合物,臭氧等气体。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 D氮气
29.1997年3月,全国人大在修改《___》时,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条文,从而大大加强了环保法律的威慑性。
A刑法 B环境保护法 C宪法 D大气污染防治法
30.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汽车在___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量较多。 A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 B高速行驶 C中速行驶 D加速超车
3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3年1月成立,英文缩写___,中国是理事会的理事国。
A UNEP B WWF C UNCHS D APEC
32.1955年,日本富山市出现一种使人痛不欲生的“骨痛病”,是由于___造成的。 A镉中毒 B汞中毒 C铅中毒 D砷中毒
33.下列植物中,___对二氧化硫比较敏感,花的颜色可随周围空气二氧化硫含量的多少而有所改变。
A矮牵牛花 B海棠花 C月季花 D野菊花
34.由于大量蓄引黄河水灌溉和水源地森林植被的破坏,___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A1972 B1969 C1967 D1974
35.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当污染指数为___时,空气质量为3级,属轻度污染。
A101~200 B51~100 C50以下 D201~300
36.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环境保护中心于___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从而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环境人才培训、信息交流、技术与合作提供了一个场所。
A1997 B1994 C1995 D1998
37.1996年,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取缔、关停___类污染严重的小企业6万多家。
A15 B10 C20 D25
38.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___的系列标准。
A环境管理 B食品工业 C健康 D药品
3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___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公民 C环境保护部门 D利害关系人
40.199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___。
A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B气候变化_需要全球合作 C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D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
中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测试题
学校 ﹍﹍﹍﹍﹍﹍﹍﹍﹍﹍﹍ 姓名﹍﹍﹍﹍﹍﹍ 班级﹍﹍﹍﹍﹍﹍ 得分﹍﹍﹍
1.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___。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方法 D工作
2.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指示下,国务院在___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抚顺
3.1991年中国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___》。 A北京宣言 B二十一世纪议程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 ___,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环境标准 B环境认证 C环境质量 D环境系统
5.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___。
A世界环境日 B地球日 C节水日 D爱鸟日
6.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 D盐酸
7.发生于1993年5月5日的西北特大___就是与草场被破坏,土地沙化有直接关系,给西北几个省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A沙尘暴 B地震 C水灾 D火灾
8.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____》一书中,第一个勇敢地站出直言,人类要保护好自己的生息地,开创了善待环境的新时代。
A寂静的春天 B只有一个地球 C环境医学 D我们共有的地球
9.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___,又称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10.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___,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11.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___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93 B1980 C1990 D1996
12.我国有许多世界珍稀动物,金丝猴就是其中之一,它是国家___保护动物。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3.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国际合作保护环境的一个范例。这个议定书主要针对___这个环境问题。
A臭氧层破坏 B垃圾境外转移 C海洋污染 D野生物种灭绝
14.目前有张家港、大连、厦门等___个城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A6 B4 C10 D20
15.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___分贝左右。
A120 B140 C60 D90
16.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___。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17.为实现2000年淮河水变清,1995年8月发布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自___年1月1日起关闭或停业淮河流域所有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
A1998 B1997 C1999 D2000
18.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___,居世界第88位。
A1/4 B1/2 C1/8 D1/10
19.按国务院要求,1997年南京、上海等___个城市已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周报。 A27 B7 C47 D67
20.有一种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的珍奇动物,其野生种群18世纪在我国灭绝。1985年,我国分批引进80多只,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在自然界恢复野生种群的研究,这种动物是___。
A麋鹿 B野鹿 C羚羊 D马鹿
21.为确保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国家重点治理淮河、___、辽河(三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湖)和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两区)的污染。
A海河 B黄河 C汾河 D大运河
22.2000年我国环境保护奋斗目标是,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___,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A基本控制 B完全控制 C彻底消除 D部分消除
23.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___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甲基汞 B铅 C黄曲霉素 D农药DDT
24.大量氮、磷等植物胜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后,营养物质过剩,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水生生物死亡,一般称为___。
A富营养化 B湖泊酸化 C有毒物质污染 D湖泊氧化
25.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__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___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A可持续发展 B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
26.水被污染程度,可由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___(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等多项指标综合表示。
A化学需氧量 B浊度 C矿化度 D酸碱度
27.___年4月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违章操作,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的放射性污染。
A1986 B1996 C1974 D1988
28.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___,还有氯氟烃、甲烷、氮氧化合物,臭氧等气体。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氧气 D氮气
29.1997年3月,全国人大在修改《___》时,增加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条文,从而大大加强了环保法律的威慑性。
A刑法 B环境保护法 C宪法 D大气污染防治法
30.一氧化碳是一种可以使人致死的有毒气体。汽车在___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量较多。 A开着发动机停车等候 B高速行驶 C中速行驶 D加速超车
31.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3年1月成立,英文缩写___,中国是理事会的理事国。
A UNEP B WWF C UNCHS D APEC
32.1955年,日本富山市出现一种使人痛不欲生的“骨痛病”,是由于___造成的。 A镉中毒 B汞中毒 C铅中毒 D砷中毒
33.下列植物中,___对二氧化硫比较敏感,花的颜色可随周围空气二氧化硫含量的多少而有所改变。
A矮牵牛花 B海棠花 C月季花 D野菊花
34.由于大量蓄引黄河水灌溉和水源地森林植被的破坏,___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A1972 B1969 C1967 D1974
35.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三项内容。当污染指数为___时,空气质量为3级,属轻度污染。
A101~200 B51~100 C50以下 D201~300
36.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环境保护中心于___年在北京正式成立,从而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环境人才培训、信息交流、技术与合作提供了一个场所。
A1997 B1994 C1995 D1998
37.1996年,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取缔、关停___类污染严重的小企业6万多家。
A15 B10 C20 D25
38.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有关___的系列标准。
A环境管理 B食品工业 C健康 D药品
3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___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A任何单位和个人 B公民 C环境保护部门 D利害关系人
40.199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___。
A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B气候变化_需要全球合作 C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 D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