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回采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管理制度:
1、综采队必须高度重视支护材料管理工作,支护材料消耗既直接牵涉原煤生产成本,又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各单位必须加强对支护材料的投入,提高支护材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促进顶板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健全管理机构,由总工全面负责,生产、供应部门要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本队使用的支护材料负直接管理责任,每班要设专职检查工,专职检查工由班组直接管理。
2、要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节奖超罚”制度。
3、科室必须建立健全支护材料使用和备用台账,数字要真实准确,填写要实事求是,账面要整洁清晰,不得弄虚作假,做到帐物相符。
4、必须认真填写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报表,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5、工作面的单体支柱等均应编号管理,实行“对号入座”。
6、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根根试验,符合标准方可入井。更新的单体支柱必须按单体液压支柱出厂验收标准,组织验收。单体支柱原配或更新三用阀,必须按上级规定使用“防飞”三用阀,否则,不许入井。
7、必须切实加强单体液压支柱的维修工作,把好大修质量关,严格按有关标准进行验收、监管好检查,确保完好率不低于在籍数量
的85%。工作面使用的支柱要根根保持完好状态,发现不完好支柱要及时替换并维修。
8、备用的支柱入井前必须将三用阀装配口密封,运至工作面使用时再安装三用阀。
9、必须加强乳化液浓度的配比工作,乳化液浓度不低3%,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器,有现场检测手段。
10、工作面必须配备10%的备用单体液压支柱,地面备用一定数量的支柱(支架),放在安全、干燥、清洁的地点工作面,使用的支柱时刻要根保持完好状态,确保完好率达到100%。
11、备用支柱入井前,必须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柱体有无弯曲、凹陷,柱爪是否齐全,支柱(支架)是否漏液。
12、不合格的支柱(支架)不得充当备用。
13、支护材料搬家转移时,做到轻拿轻放,落实管理责任和验收交接手续,认真进行清点,核对数量。对搬运转移造成严重损坏或丢失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4、备用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必须按规程的规定使用,不得混用或串用。
15、支护材料标志牌齐全,材料存放点各种材料、设备备件应挂牌,标明材料名称、单位和负责人。
16、存放地点要求无积水、无淋头,支护完好,所有设备配件下垫道木两块,与地面离开,靠里帮顺巷排放整齐。
17、所有备用材料配件存放均不影响运输和通风,不得混放,取
用材料时按层搬取,不得乱拿乱扔。
18、长期没有使用的备用支柱,使用前应先排出空气。
19、严禁用锤、镐等硬物直接敲打、碰击柱体和三用阀。
20、工作面发生冒顶,需要使用备用支护材料椒必须及时汇报队组,并做好书面材料记录。使用后及时补充备用量。
21、必须严把进货、验收关,严禁不合格的材料用于采掘工作面。要有产品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22、备用支护材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压力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对试验记录建档登记。
23、各单位要按周作支护材料去向分析表和材料消耗情况表,对超耗尤其是大量超耗要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4、备用支柱后,不再使用的支柱必须将乳化液全部排出。
25、地面闲置、待修的支护材料不得露天存放,要存放在空气干燥、室温在0℃以上检修车间或库房中,并悬挂标志牌。
26、新装备的备用支护材料配件必须集中使用在一个工作面,不得新旧混用,主管科室对新投入的单体支柱使用情况跟踪监督管理。
27、各单位必须加强对支护材料的报废管理,对无修复价值、锈蚀、弯曲变形严重、修复成本太高或直接影响安全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的报废必须按照部颁发的有关规定报废。
28、金属支架应及时回收、修复,加速周转复用。
29、建立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状况评估体系,加大损坏处罚力度,确保支护有效性。
30、工作面备用支护材料进行统一管理。确保钢管无锈蚀、变形。
31、对单体支柱建立正常的投入良性循环机制。
32、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备用支柱必须升井检修维护。
33、规范对备用支柱的管理,应对维修支柱涂色区分。
。34、必须制定支护材料管理办法,要有防止支护材料丢失和无故损坏的各项制度以及奖罚办法。
工作面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回采工作面支护材料管理,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管理制度:
1、综采队必须高度重视支护材料管理工作,支护材料消耗既直接牵涉原煤生产成本,又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各单位必须加强对支护材料的投入,提高支护材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促进顶板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健全管理机构,由总工全面负责,生产、供应部门要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本队使用的支护材料负直接管理责任,每班要设专职检查工,专职检查工由班组直接管理。
2、要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节奖超罚”制度。
3、科室必须建立健全支护材料使用和备用台账,数字要真实准确,填写要实事求是,账面要整洁清晰,不得弄虚作假,做到帐物相符。
4、必须认真填写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报表,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5、工作面的单体支柱等均应编号管理,实行“对号入座”。
6、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根根试验,符合标准方可入井。更新的单体支柱必须按单体液压支柱出厂验收标准,组织验收。单体支柱原配或更新三用阀,必须按上级规定使用“防飞”三用阀,否则,不许入井。
7、必须切实加强单体液压支柱的维修工作,把好大修质量关,严格按有关标准进行验收、监管好检查,确保完好率不低于在籍数量
的85%。工作面使用的支柱要根根保持完好状态,发现不完好支柱要及时替换并维修。
8、备用的支柱入井前必须将三用阀装配口密封,运至工作面使用时再安装三用阀。
9、必须加强乳化液浓度的配比工作,乳化液浓度不低3%,使用乳化液自动配比器,有现场检测手段。
10、工作面必须配备10%的备用单体液压支柱,地面备用一定数量的支柱(支架),放在安全、干燥、清洁的地点工作面,使用的支柱时刻要根保持完好状态,确保完好率达到100%。
11、备用支柱入井前,必须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柱体有无弯曲、凹陷,柱爪是否齐全,支柱(支架)是否漏液。
12、不合格的支柱(支架)不得充当备用。
13、支护材料搬家转移时,做到轻拿轻放,落实管理责任和验收交接手续,认真进行清点,核对数量。对搬运转移造成严重损坏或丢失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4、备用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必须按规程的规定使用,不得混用或串用。
15、支护材料标志牌齐全,材料存放点各种材料、设备备件应挂牌,标明材料名称、单位和负责人。
16、存放地点要求无积水、无淋头,支护完好,所有设备配件下垫道木两块,与地面离开,靠里帮顺巷排放整齐。
17、所有备用材料配件存放均不影响运输和通风,不得混放,取
用材料时按层搬取,不得乱拿乱扔。
18、长期没有使用的备用支柱,使用前应先排出空气。
19、严禁用锤、镐等硬物直接敲打、碰击柱体和三用阀。
20、工作面发生冒顶,需要使用备用支护材料椒必须及时汇报队组,并做好书面材料记录。使用后及时补充备用量。
21、必须严把进货、验收关,严禁不合格的材料用于采掘工作面。要有产品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22、备用支护材料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压力试验,并做好试验记录,对试验记录建档登记。
23、各单位要按周作支护材料去向分析表和材料消耗情况表,对超耗尤其是大量超耗要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4、备用支柱后,不再使用的支柱必须将乳化液全部排出。
25、地面闲置、待修的支护材料不得露天存放,要存放在空气干燥、室温在0℃以上检修车间或库房中,并悬挂标志牌。
26、新装备的备用支护材料配件必须集中使用在一个工作面,不得新旧混用,主管科室对新投入的单体支柱使用情况跟踪监督管理。
27、各单位必须加强对支护材料的报废管理,对无修复价值、锈蚀、弯曲变形严重、修复成本太高或直接影响安全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的报废必须按照部颁发的有关规定报废。
28、金属支架应及时回收、修复,加速周转复用。
29、建立支护材料设备配件备用状况评估体系,加大损坏处罚力度,确保支护有效性。
30、工作面备用支护材料进行统一管理。确保钢管无锈蚀、变形。
31、对单体支柱建立正常的投入良性循环机制。
32、回采工作面结束后备用支柱必须升井检修维护。
33、规范对备用支柱的管理,应对维修支柱涂色区分。
。34、必须制定支护材料管理办法,要有防止支护材料丢失和无故损坏的各项制度以及奖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