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计算器能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在观察中找到规律并应用。

2、经历观察、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 进一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 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

3、在独立思考和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学习重点:

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

学习难点:

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台计算器.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今天上课之前先做个游戏怎么样?

课件出示: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但别说出来,接下来呢,在你的计算器上连输九次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得到的结果告诉老师,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比如你最喜欢“3”,就输入9个“3”,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算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同学们,相信吗?(很多学生对此持怀疑态度)不信的话,请你试一试。

当学生尝试过后,抽生谈体会。

学生:太神奇了!

教师:确实非常神奇,数学王国中,像这样神奇的事情还特别多,它们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今天就要带着同学们去找找数学王国中的一些规律。好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认识并会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并用规律来计算。

三、出示自学指导。

出示课件上的各种找规律的幻灯片,学生自学找规律。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五、订正点拨。

1、找出规律。

(1)商是循环小数

(2)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3)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根据规律填空

15×15=225

25×25=625

35×35=1225

45×45=2025

55×55=3025

65×65=4225

75×75=5625

85×85=7225

95×95= 学生从计算中找出规律。

3、教师小结

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以后你遇到像上面这样的有规律的问题时,该怎么解决呢?

(1)先观察题目已经给你的算式,从中总结出规律。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去解决接下来的问题。

六、堂堂清作业。

1、探寻奥秘

(1)出示 11×11 =

(2) 111×111=

(3) 1111×1111=

(4) 11111×11111=

(5) 111111×111111=

(6) 111111111×111111111=

教师:先用计算器算出得数。汇报得数

2、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吗?

9×9=__

99×99=__

999×999=__

你们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3)9999 ×9999=

2、数字金字塔

(1)出示:

3× 7 =

3.3× 6.7 =

3.33×66.7 =

3.333×666.7 =

先用计算器计算,汇报得数

(2)填空: 3.3333×6666.7 = ( )

( )×( ) = 222222.111111

3.33„„3×66„„.7=( )

3、考眼力。

1122÷34=

111222÷34=

11112222÷34=

1111122222÷34=

[1**********]222÷34=

4、 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七、课外拓展。

教师:数字是同学们的好朋友,但是自然数经过某种数学运算之后会陷入一种循环的境况,这种境况就叫做数字黑洞,想了解吗?阅读课本“你知道吗” 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教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

八、课堂小结。

教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观察 比较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计算器能独立探索、发现规律,在观察中找到规律并应用。

2、经历观察、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 进一步体验探索数学规律, 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

3、在独立思考和交流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意识。

4、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奥秘和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学习重点:

运用计算器计算,发现算式的规律

学习难点:

运用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台计算器.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今天上课之前先做个游戏怎么样?

课件出示: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记在心里,但别说出来,接下来呢,在你的计算器上连输九次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得到的结果告诉老师,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比如你最喜欢“3”,就输入9个“3”,然后把它除以“12345679”。算完以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是几。同学们,相信吗?(很多学生对此持怀疑态度)不信的话,请你试一试。

当学生尝试过后,抽生谈体会。

学生:太神奇了!

教师:确实非常神奇,数学王国中,像这样神奇的事情还特别多,它们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今天就要带着同学们去找找数学王国中的一些规律。好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认识并会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并用规律来计算。

三、出示自学指导。

出示课件上的各种找规律的幻灯片,学生自学找规律。

四、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五、订正点拨。

1、找出规律。

(1)商是循环小数

(2)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3)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根据规律填空

15×15=225

25×25=625

35×35=1225

45×45=2025

55×55=3025

65×65=4225

75×75=5625

85×85=7225

95×95= 学生从计算中找出规律。

3、教师小结

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以后你遇到像上面这样的有规律的问题时,该怎么解决呢?

(1)先观察题目已经给你的算式,从中总结出规律。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去解决接下来的问题。

六、堂堂清作业。

1、探寻奥秘

(1)出示 11×11 =

(2) 111×111=

(3) 1111×1111=

(4) 11111×11111=

(5) 111111×111111=

(6) 111111111×111111111=

教师:先用计算器算出得数。汇报得数

2、直接写出后3题的得数吗?

9×9=__

99×99=__

999×999=__

你们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3)9999 ×9999=

2、数字金字塔

(1)出示:

3× 7 =

3.3× 6.7 =

3.33×66.7 =

3.333×666.7 =

先用计算器计算,汇报得数

(2)填空: 3.3333×6666.7 = ( )

( )×( ) = 222222.111111

3.33„„3×66„„.7=( )

3、考眼力。

1122÷34=

111222÷34=

11112222÷34=

1111122222÷34=

[1**********]222÷34=

4、 先找出规律,再按规律填数。

七、课外拓展。

教师:数字是同学们的好朋友,但是自然数经过某种数学运算之后会陷入一种循环的境况,这种境况就叫做数字黑洞,想了解吗?阅读课本“你知道吗” 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教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

八、课堂小结。

教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观察 比较


相关文章

  • 五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找规律教案 第五单元找规律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根据排列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根据排列规律,计算排列中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教材简析: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 ...查看


  •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课题 智慧广场--找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2.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圈一圈 ...查看


  • 四年级[简单的周期]教案(参赛)
  • <简单的周期>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内容的例1简单的周期,共一个课时.这节课设计在第二单元学习完除法后,也是对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查看


  •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上教材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描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对后续排列作出判断. 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多种方法解决 ...查看


  • 教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页的例8和练一练,第26页的6-11题.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教学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不变的规律.教材结合 ...查看


  • 乘法分配律教案
  • 第5课时 <乘法分配律>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27-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生解答芍药和牡丹一共多少棵?芍药和牡丹的种植面积一共多少平方米?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乘法分配律,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究 ...查看


  • 第六单元百分数教案
  • 课题: 百分数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 互化.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 ...查看


  • 七年级上册寒假教案3
  • 整式的加减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同类项的相关概念及含义. 2.熟练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 3.懂得寻找规律 教学重.难点:整式加减的运算及规律寻找.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代数式: ...查看


  • 连加连减教案
  •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赤鹫中心小学 代 勤 教学内容: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 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