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考试材料分析题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指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我们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重要经验。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材料中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说明了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正确和错误,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相结合。

(2)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及我党又开始探索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这条道路是艰辛的。一方面我党在探索中形成了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对在当时指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及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都是我党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果。但是在探索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这些错误的思想是由于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因此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理论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材料中说“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革命实践中才能产生。”只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今天,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①坚持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尤其是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要将马克思原理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②要注重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③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深入了解国情,解决新形势下的新矛盾。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不与时俱进,就会延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④在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就必须用于创新,建设

创新型国家。

(1)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前提和来源。毛泽东思想离开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毛泽东思想体现在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中,这些著作和文献,有的是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有的是深入实际斗争、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有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而作的指示和决议。可见,中国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础,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推动力。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虽然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但他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后来者,却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内容上、理论上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莫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探索上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第二,毛泽东探索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第三,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

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探索是一种开拓,总会有成功和失误,探索本身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毛泽东在一些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为后来者在同一问题上的成功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正如邓小平所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关系。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指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我们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重要经验。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本质要求,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材料中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说明了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正确和错误,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相结合。

(2)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及我党又开始探索了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这条道路是艰辛的。一方面我党在探索中形成了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对在当时指引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及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在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方面都是我党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成果。但是在探索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这些错误的思想是由于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因此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艰辛探索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理论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材料中说“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革命实践中才能产生。”只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今天,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①坚持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尤其是这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方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要将马克思原理与中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反对“本本主义”。②要注重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正确的认识只能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③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深入了解国情,解决新形势下的新矛盾。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不与时俱进,就会延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④在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要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就必须用于创新,建设

创新型国家。

(1)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既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初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艰难地但是成功地认识中国革命规律的这段历史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前提和来源。毛泽东思想离开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毛泽东思想体现在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著作和党的历史文献中,这些著作和文献,有的是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有的是深入实际斗争、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有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和实际工作而作的指示和决议。可见,中国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基础,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直接推动力。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早的探索者和开拓者。虽然最终未能在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但他在探索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对后来者,却具有基础性、铺垫性的作用,从内容上、理论上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莫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毛泽东在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上取得的探索上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第二,毛泽东探索的初步成果.为邓小平理论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第三,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过程中所表现的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理论品格.对

邓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显的示范作用。

探索是一种开拓,总会有成功和失误,探索本身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毛泽东在一些问题的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为后来者在同一问题上的成功探索提供了重要借鉴。正如邓小平所说,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做好。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存在着一种连续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初三政治期末调研考试分析与总结
  • 初三政治期末调研考试分析与总结 何淑艳 一 试卷内容分析 1.布点广泛.重点突出.试题内容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注意覆盖面,是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本试题,考试范围广,涉及七.八.九年级的部分知识点 ,而且九年级与社会热点相关的问题做了重点考察. ...查看


  • 语文试卷分析-期末考试
  • 七(2)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3年秋季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已经翻过一页了,为今后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语文教学,查缺补漏,作为七(2)班语文教师,我在认真分析试卷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期末考试卷面表现,对本次考试情况作一个客观的解析,情况如下: ...查看


  • 初中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2010-2011年初二上历史半期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年段 林丽珍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改错题.填表题 .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识图题 材料分析题..简 ...查看


  • 学校期末工作安排 1
  • 江中小学 期末工作安排 1.各班召开期末考试复习动员主题班会. 2.期末考试.评卷. 3.各年级统计分析期末成绩,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单印发. 4.各班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名单公示. 5.各 ...查看


  • 0132[小学语文教学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 0132<小学语文教学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小学语文教学论>考试题由两种题型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内容的构成及分数分布如下所示: 1. 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 ...查看


  •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 建始县2012年秋季初中思品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建始县2012年秋季学期思想品德期末考试试卷分为七年级试卷.八年级试卷和九年级试卷.试题分别按照学业考试的难度要求和升学考试的难度要求命制,七八年级为学业考试难度,难易度为7:2:1:九年级 ...查看


  • 2013初一下册历史期末考试重点及复习题
  • 2012至2013学年下初一年级历史期末考试双向细目表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题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时间:6月28日 8:00-9:00 考试题型:30道选择题 3道材料分析题 重点复习<初中历史目标教与学>单元测试白皮书以下题目.请所 ...查看


  • 初三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 初三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考试组织情况(命题.监考.阅卷).成绩分析(班级情况 .学科情况)待改进方面(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略 建议及措施 1.要激发学生.教师要关心学生,熟悉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能力.学习方式.班主任 ...查看


  •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试题开放,难易度适中,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学以致用能力,试题体现了情感.能力.知识的测试和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较为简单,易失分的多数在7.1 ...查看


  •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1
  •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一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本试卷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活而不难,立意新颖,类似中考,出题漂亮.试题开放,难易度适中,基本上能够全方位的考察不同层次的学生,考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