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起源及其他

佛教的起源及其他

日期:2009-02-24 作者:魏道儒 来源:百科知识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重要宗教。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民情风俗的角度而言,我们都应对佛教知识有正确和基本的了解。

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宗教派别有成千上万种,但是,公认的世界宗教只有三种,即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三大世界宗教中,起源最早的是佛教,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创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所以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这个尊称以后非常流行,以致他的本名很少被提及了。

每一种宗教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佛教的产生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公元前7世纪到前6世纪的古印度,存在着一百多个种族部落,相互之间发生连年不断的战争。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众多部落逐步联合成一二十个独立小国家,习惯上称为“十六大国”。

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发生着变化。古印度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主要以祭祀为业,其一上层具有宗教特权,社会地位最高。刹帝利,主要以打仗为业,其上层掌握军事权利,社会地位仅次于婆罗门。吠舍,主要从事工商业活动,其上层经济实力雄厚。首陀罗,主要从事农业和服务业工作,社会地位最低。在兼并战争中,一部分出身于刹帝利的武士崛起,上升为新兴的王族。伴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部分出身于吠舍的商业人士经济实力增强。这两部分人要扩大自己的权利,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必然与高高

在上的,极力维护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婆罗门祭祀贵族发生各种矛盾。

这些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就是代表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沙门(出家者)思潮”兴起,并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各种沙门教派虽然在哲学思想、政治主张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共同反对婆罗门教奉行的“吠陀(婆罗门教的经典)天启”、“(由婆罗门祭司主持的)祭祀万能”和“婆罗门种姓至上”。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当时也是属于“沙门运动”中的一支。对于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婆罗门教而言,新兴的佛教是作为“异端”出现的。

释迦牟尼创教

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其父是净饭王。

当时的迦毗罗卫只是一个小部落国,位于现在尼泊尔境内的提罗拉科特附近,今天还有城池遗址存在。

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去世较早,他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他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圣典,“五明”指五种学问,即“声明”,音韵训诂之学;“巧明”,工艺技术之学;“医方明”,医药之学;“因明”,逻辑推理之学;“内明”,宗乘大意之学。后来他与觉饭王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罗喉罗。29岁时,由于看到每个人都要遭受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他便离家外出,寻师访友,立志探索人生的解脱之道。

释迦牟尼出家之后,先是跟随两位哲学家学习,然后开始了长达6年的苦行生活。释迦牟尼为什么要苦行呢?这与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认识有关。当时人们认为,摩擦湿木头是不能生火的,摩擦干木头才能取火。同样的道理,人们只有经过一系列的苦行生活,清除了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后来7天才吃一顿饭。他穿鹿皮、树皮,晚上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还睡在荆棘上。

但是,6年之后,他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然没有发现什么人生的真理。他认识到苦行无助于解脱,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冥想。经过7天7夜,他终于悟出了“四谛”,就是四个真理,真正成道觉悟,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到鹿野苑(在今印度瓦腊纳西附近)为情陈如等5人讲说“四谛”的道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3遍,佛教史上称为“三转法轮”。由于是释迦牟尼初次讲法,也称为“初转法轮”:情陈如等5人信仰了释迦牟尼的教义,成为首批僧侣,号称“五比丘”。至此,有了成道的释迦牟尼(佛),有了他所证悟的真理(法),又有了信徒(僧),传统称为佛法

僧“三宝”具足,标志着佛教真正建立。

此后45年,释迦牟尼主要在恒河流域中游一带传教。当时这一带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比较繁荣,沙门运动高涨,新兴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在这里活动。释迦牟尼在传教过程中,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他有两个最重要的说法处所,一处是舍卫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南的祗园精舍,是拘萨罗国富商须达多(给孤独长者)布施的;一处是王舍城(在今印度比哈尔邦)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兰陀长者赠送的,精舍是频毗沙罗王出资建造的。

释迦牟尼每天的生活比较有规律:黎明起床,坐禅冥想,接近

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黄昏时分,或为弟子说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持续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巡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称为“伐沙”(坐夏)。释迦牟尼的生活方武,也就是当时僧侣生活的缩影,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佛教僧团的一些修行生活规则。到80岁时,释迦牟尼在拘尸那迦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内)附近的娑罗林中逝世。

佛教基本教义

与其他世界宗教相比,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色彩浓重,具体表现之一,是典籍浩瀚,教义庞杂。佛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流传过程中,其经典逐渐增加,其教义不断丰富,许多思想和学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说来,在释迦牟尼创教时就重点弘扬,并且被以后绝大多数佛教派别普遍接受,没有发生太大改变的一些学说,就成为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

释迦牟尼创教时最关心的,是解决人生的苦难问题,而不是某些不切实际的抽象理论问题。所以,佛教的基本教义,都是围绕解决现实人生痛苦的主题而展开。这是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四谛和三法印。

“四谛”学说形成于释迦牟尼创教时期,以后不断被充实完善。“谛”有“实在”、“真理”的含义,是印度各派哲学通用的概念。“四谛”也称“四圣谛”,意思是“四条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谛概括了佛教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其内容是列举苦的表现形式,分析产生苦的原因,指出消除苦的方法和途径,描述达到解脱的境界。

“苦谛”是列举苦的种类或表现形式,最常讲的是四苦和八苦。四苦是指生、老、病、死;八苦是在四苦之外再加上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五盛阴。在八苦中,前四种苦是讲人生的自然过程是苦;第五至第七种苦是讲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主观愿望得不到满足的苦。第八种苦是讲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苦。

“集谛”探索“苦”产生的根源。在佛教看来,人生之苦都是由贪欲、嗔恚、愚痴引起。特别是人们的种种渴求和欲望,人们的愚昧无知,会直接引起生死轮回之苦。

“灭谛”描述消除苦难之后的境界,即涅柴的妙乐境界。这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

“道谛”指出消除苦难、达到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一般称为“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考)、正语(正确的语言)、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确的谋生方式)、正精进(正确而不懈怠的修行)、正念(正确的忆念)、正定(正确的禅定)。

“三法印”指衡量是否真正佛教教义的三条标准。即“诸行无常”,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诸法无我”,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因缘和合(各种因素和条件聚合)而形成,没有独立的实体和主宰者;“寂静涅槊”,超脱生死轮回的涅榘境界是永恒清净、没有烦恼的。如果符合这三条标准,就是真正的佛教思想。

佛教的起源及其他

日期:2009-02-24 作者:魏道儒 来源:百科知识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重要宗教。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民情风俗的角度而言,我们都应对佛教知识有正确和基本的了解。

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宗教派别有成千上万种,但是,公认的世界宗教只有三种,即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三大世界宗教中,起源最早的是佛教,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

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创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所以后来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这个尊称以后非常流行,以致他的本名很少被提及了。

每一种宗教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佛教的产生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在公元前7世纪到前6世纪的古印度,存在着一百多个种族部落,相互之间发生连年不断的战争。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众多部落逐步联合成一二十个独立小国家,习惯上称为“十六大国”。

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也发生着变化。古印度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主要以祭祀为业,其一上层具有宗教特权,社会地位最高。刹帝利,主要以打仗为业,其上层掌握军事权利,社会地位仅次于婆罗门。吠舍,主要从事工商业活动,其上层经济实力雄厚。首陀罗,主要从事农业和服务业工作,社会地位最低。在兼并战争中,一部分出身于刹帝利的武士崛起,上升为新兴的王族。伴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一部分出身于吠舍的商业人士经济实力增强。这两部分人要扩大自己的权利,提升自己的地位,就必然与高高

在上的,极力维护婆罗门教、种姓制度的婆罗门祭祀贵族发生各种矛盾。

这些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就是代表刹帝利和吠舍利益的“沙门(出家者)思潮”兴起,并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占统治地位的婆罗门教。各种沙门教派虽然在哲学思想、政治主张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共同反对婆罗门教奉行的“吠陀(婆罗门教的经典)天启”、“(由婆罗门祭司主持的)祭祀万能”和“婆罗门种姓至上”。释迦牟尼所创立的佛教,当时也是属于“沙门运动”中的一支。对于占据社会主流地位的婆罗门教而言,新兴的佛教是作为“异端”出现的。

释迦牟尼创教

释迦牟尼出身于刹帝利种姓,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其父是净饭王。

当时的迦毗罗卫只是一个小部落国,位于现在尼泊尔境内的提罗拉科特附近,今天还有城池遗址存在。

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去世较早,他由姨母抚养长大。少年时代,他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吠陀》是婆罗门教的圣典,“五明”指五种学问,即“声明”,音韵训诂之学;“巧明”,工艺技术之学;“医方明”,医药之学;“因明”,逻辑推理之学;“内明”,宗乘大意之学。后来他与觉饭王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罗喉罗。29岁时,由于看到每个人都要遭受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他便离家外出,寻师访友,立志探索人生的解脱之道。

释迦牟尼出家之后,先是跟随两位哲学家学习,然后开始了长达6年的苦行生活。释迦牟尼为什么要苦行呢?这与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认识有关。当时人们认为,摩擦湿木头是不能生火的,摩擦干木头才能取火。同样的道理,人们只有经过一系列的苦行生活,清除了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后来7天才吃一顿饭。他穿鹿皮、树皮,晚上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还睡在荆棘上。

但是,6年之后,他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仍然没有发现什么人生的真理。他认识到苦行无助于解脱,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印度的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冥想。经过7天7夜,他终于悟出了“四谛”,就是四个真理,真正成道觉悟,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称“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

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到鹿野苑(在今印度瓦腊纳西附近)为情陈如等5人讲说“四谛”的道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3遍,佛教史上称为“三转法轮”。由于是释迦牟尼初次讲法,也称为“初转法轮”:情陈如等5人信仰了释迦牟尼的教义,成为首批僧侣,号称“五比丘”。至此,有了成道的释迦牟尼(佛),有了他所证悟的真理(法),又有了信徒(僧),传统称为佛法

僧“三宝”具足,标志着佛教真正建立。

此后45年,释迦牟尼主要在恒河流域中游一带传教。当时这一带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比较繁荣,沙门运动高涨,新兴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在这里活动。释迦牟尼在传教过程中,一直得到商人和王族的支持。他有两个最重要的说法处所,一处是舍卫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南的祗园精舍,是拘萨罗国富商须达多(给孤独长者)布施的;一处是王舍城(在今印度比哈尔邦)的竹林精舍,竹林是迦兰陀长者赠送的,精舍是频毗沙罗王出资建造的。

释迦牟尼每天的生活比较有规律:黎明起床,坐禅冥想,接近

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黄昏时分,或为弟子说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持续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巡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称为“伐沙”(坐夏)。释迦牟尼的生活方武,也就是当时僧侣生活的缩影,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佛教僧团的一些修行生活规则。到80岁时,释迦牟尼在拘尸那迦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内)附近的娑罗林中逝世。

佛教基本教义

与其他世界宗教相比,佛教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色彩浓重,具体表现之一,是典籍浩瀚,教义庞杂。佛教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流传过程中,其经典逐渐增加,其教义不断丰富,许多思想和学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对说来,在释迦牟尼创教时就重点弘扬,并且被以后绝大多数佛教派别普遍接受,没有发生太大改变的一些学说,就成为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

释迦牟尼创教时最关心的,是解决人生的苦难问题,而不是某些不切实际的抽象理论问题。所以,佛教的基本教义,都是围绕解决现实人生痛苦的主题而展开。这是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四谛和三法印。

“四谛”学说形成于释迦牟尼创教时期,以后不断被充实完善。“谛”有“实在”、“真理”的含义,是印度各派哲学通用的概念。“四谛”也称“四圣谛”,意思是“四条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四谛概括了佛教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其内容是列举苦的表现形式,分析产生苦的原因,指出消除苦的方法和途径,描述达到解脱的境界。

“苦谛”是列举苦的种类或表现形式,最常讲的是四苦和八苦。四苦是指生、老、病、死;八苦是在四苦之外再加上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五盛阴。在八苦中,前四种苦是讲人生的自然过程是苦;第五至第七种苦是讲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主观愿望得不到满足的苦。第八种苦是讲人的存在本身就是苦。

“集谛”探索“苦”产生的根源。在佛教看来,人生之苦都是由贪欲、嗔恚、愚痴引起。特别是人们的种种渴求和欲望,人们的愚昧无知,会直接引起生死轮回之苦。

“灭谛”描述消除苦难之后的境界,即涅柴的妙乐境界。这是超脱生、死轮回,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

“道谛”指出消除苦难、达到解脱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一般称为“八正道”: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考)、正语(正确的语言)、正业(正确的行为)、正命(正确的谋生方式)、正精进(正确而不懈怠的修行)、正念(正确的忆念)、正定(正确的禅定)。

“三法印”指衡量是否真正佛教教义的三条标准。即“诸行无常”,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诸法无我”,一切事物或现象都是因缘和合(各种因素和条件聚合)而形成,没有独立的实体和主宰者;“寂静涅槊”,超脱生死轮回的涅榘境界是永恒清净、没有烦恼的。如果符合这三条标准,就是真正的佛教思想。


相关文章

  • 中国佛教三大派别的起源
  • 一.汉地佛教的起源 自从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随着佛经译介的发展,佛教越来越被更多的中国人所理解与接受.到了南北朝时期(420-589),由于佛经的大量翻译,出现了诸多的佛教学派.这些佛教学派各自以研究一部分佛典佛经为宗旨,独尊一经一论 ...查看


  • 关于中国佛教起源和发展的探讨
  • 关于中国佛教起源和发展的探讨 佛教最早起源于古印度在距今2500多年前的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最早由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 ...查看


  • 南印度起源说
  • Edward Conze 一方面认定大乘佛教起源于南印度, 另一方面也针对 Lamotte  援用的典据反驳其印度西北边境起源说. 在 Conze 看来,Lamotte 的偏差在把指涉大乘佛教弘化期的实例当成大乘佛教起源期的确证.Conze ...查看


  • [导游知识专题]2013
  • 2013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大纲(试行) <导游知识专题>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 ...查看


  • 藏族天葬习俗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6卷第3期2007年6月 JOURNALOFKANGDINGNATlONAUTYCOLLEGIi V01.16No.3 JurL2007 TEACHERS 英珍孙晓青 [摘要]在藏族丧葬习俗中,天葬是藏族人 ...查看


  • 中国龙的传说起源.龙文化与历史上龙年大事
  • 中国龙的传说起源.龙文化与历史上龙年大事西水坡遗址的龙虎图案中国传统的龙年马上就要到了.龙,是中国人心目中特有的一种神物.无论身处何方,一句"龙的传人",会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生自豪:一句"龙的子孙",会 ...查看


  • 江西禅宗的起源与发展
  • 江西禅宗的起源与发展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公元前6世纪到5世纪之间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所创.后世称其为释迦摩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大约在汉朝的时候,佛教传入中国.汉明帝(汉光武帝刘秀第四子)十年, ...查看


  • 中级导游员考试试题
  • 考试方式与题型题量: 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包括单选(4项选1)50题(每题1分).多选(5项选2.3或4)20题(每题1分).判断15题(每题1分).简述3题(每题5分). 专题一:中国传统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资料:茶叶的起源
  • 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木油盐酱醋茶,"足见茶在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虽然今天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出产茶叶,也有饮茶的传统,但最初都源自于中国.中国是茶叶的故乡,陆羽(733-804)<茶经>曰:&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