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大气的运动_教学设计_刘娟

教例选登

教材分析

大气的运动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教材首先介绍了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然后阐述了热力环流的概念和形成过程,并设置“活动”题来解释海陆风的成因。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教材在叙述的基础上,用“活动”题来引导学生探究风在三种不同受力情况下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教学目标

(1)明确热力环流的概念,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2)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3)能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大气运动现象。

教学方法

导、议、讲、练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临沂市民在“诸葛亮旅游文化节”期间放飞孔明灯的影像资料。灯内的蜡烛燃烧后,孔明灯为什么能升上天空?

教师活动:展示孔明灯,让学生猜测孔明灯能升上天空的原因。

学生活动:思考原因1~2分钟。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刘娟

1

热差异,空气会怎样运动呢?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发现A 地受热较多,近地面空

B 、C 两地受热较少,空气冷却下沉。气膨胀上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地面受热不均首先出现的是大气的垂直运动。

(紧扣导入,让学生分析孔明灯为什么能升上天空? )学生活动:孔明灯能升空是因灯内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所致。

教师活动: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在高空,由于A 地空气上升,空气密度与同一高度相比增大,形成高气压;B 、C 两地空气下沉,空气密度与同一高度相比减少,形成低气压。在高空,A 地上空的C 两地。同理,在近地面,A 地由于空气空气流去补充B 、

上升导致密度减少,形成低气压;而B 、C 两地由于空气下沉,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在近地面,空气由B 、C 两地流向A 地。教师强调学生注意等压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比较A 、C 、A ′、C ′四点的气压大小。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地方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低压的地方等压面向低空凸出,简记为“高高低低”。四点的气压大小为C>A>A′>C′。

规律总结:等压面弯曲规律为“高高低低”。

问题探究:①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吗? ②高气压的数值一定高于低气压的数值吗?

强调:高低压是相对于同一个水平面而言的,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的气压值近地面的较高。学生活动: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出答案:①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在垂直面上不是这样的。②不一定,在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近地面低气压的数值高于高空高气压的数值。

(学以致用:播放歌曲“军港之夜”片断。)

(1)海陆风

板块一:有备而来

1. 相关知识铺垫呈现资料:①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产生的压力,单位为百帕(hpa )。②影响气压的因素。高度:地势越

●相炜2

高,空气柱就越短,加上高层空气稀薄,气压越低,所以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温度:同一高度上,气压随气温而变化。③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周围气压的区域。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的区域。④等压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连线。⑤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它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⑥气压差:高压、低压之间的差值。⑦水平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⑧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

学生活动: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倾听领悟,结合多媒体图片理解相关概念(对教材内容给予适当的整合、提炼和

补充,目的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为学好下面内容夯实基础)。

教师活动:在海边,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是多么

富有诗意啊! 那么,你想知道海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让我们一起探究(让学生看课本P 38“活动”,运用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解

释海风和陆风的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交流探究后,一位学生到电脑前操作演示海风和陆风的成因。

教师小结:一天中,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海风对调节气候有很好的作用。这也是人们夏季喜欢到海边旅游的原因之一。

(2)城市风

播放课件图像,让学生课下分析原因。

(3)山谷风

承转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热力

环流,共同探究大气为什么运动?

板块二:高效课堂

播放课件图像,让学生课下探究原因。

归纳小结: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承转过渡:那么,风是怎样形成的?高空中的风向与近地面的风向又有怎样的差异呢?

——风3. 大气的水平运动—

教师活动:让学生读课本P 39“大气的水平运动———风”:①说出图2-2-8中,在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情况下,风向

2. 热力环流

教师活动:让学生读课本P 38“热力环流”,结合2-2-6图分析:①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等压面是如何分布的?②当地面受热不均时空气会怎样运动?③简述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学生活动:先自主探究,后合作交流。教师活动:动画演示“热力环流”过程,当地面受热均匀时,同一个高度气压相同,所形成的等压面是水平的。三地出现受

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②说出图2-2-9中,风向与等压线之间

的关系,③说出图2-2-10中,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指出

289年第5期

教例选登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创新

●段春霞/重庆市实验学校(400013)

●黄京鸿/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400715)

创设情景,引出视点

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列景观,说

作什么?

学生:自然资源。

教师:对!所以自然资源通常有两大

于自然资源?

(学生踊跃在黑板上写出辨识结果,教师及时评价引导……)

强调:可见,把握“自然性”与“有用

一说你看到了哪些地理事物?(呈现有

关自然资源的典型景观)

学生:田野、森林……(教师呼应:广袤的土地、辽阔的森林、聪明的海豚、秀丽的山水……)

追问:它们来自哪里?(学生:自然界)教师:这些物质都是来自于自然界。

突出特征,一是什么?(学生:自然性);二

是什么?(学生:有用性)。今天,我们将在已学“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关注我国的自然资源。

展示课题“: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承转:自然资源与我们有何关系?我国的自然资源有哪些特点?有无问题?如何应对?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析研讨,凸现视点

提问:从前面的学习中,谁能归纳

性”对理解自然资源是很重要的。

提问:是否可以认为现在无用的物质或能量就不是自然资源?请说明理由(学

生回答不一,教师适时评价,引导学生以运动变化、一分为二的发展眼光看问题)。

活动:结合书上图3.1,想一想,我

继续欣赏,又看到什么?(学生:狂风、太

阳、河流……;教师呼应:威力巨大的狂风、普照万物的灿烂阳光、奔腾的江河、多彩而有用的矿产……)

再问:它们又来自哪里?(学生:自然界)

教师:很好!同样来自自然界。但与

们身边有哪些自然资源?联系你熟悉的生产、生活举例(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及

时激励并引导)。

小结:可见,自然资源和我们的关

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学生议论)

归纳小结: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辨识:试判断土地、小麦、甘蔗、铁

系非常密切。所以,我们离不开自然资

源。

典型材料,深化视点

链接:土地、森林、水、生物、矿产及

前面景观相比,更为显著的是表现出巨

大的能量。

启思:这些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或能量,一旦被人们开发利用,通常被称两图中风向差异的原因。

煤矿、森林、闪电、太阳能中,哪些属矿、

板块三:满载而归

风能发电等视频。

启发: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是人类

!!!!!!!!!!!!!!!!!!!!!!!!!!!!!!!!!!!!!!!!!!!!!!!!!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观察思考出示的问题。

铺垫:哪位同学知道风向是什么意思(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播放动画:单力情况下风向的变化。教师:在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情况下,观察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的关系、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学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教师: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不会存在。由于地球自转,风一旦形成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下面以北半球高空为例。

播放动画:二力作用下风向的变化。学生观察动画逐一分析:①地转偏向力与风向的关系如何? ②在此二力作用下,风向将会如何变化? ③最终稳定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如何?

学生总结:①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②在二力共同作用下风向继续发生偏转;③最终稳定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教师补充:近地面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播放动画:三力作用下的风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①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如何?②最终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

①摩擦力与风向相反;②最终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学生:

斜交。

教师: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又是怎样学的?还有哪些疑问? 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讨解决。

学生活动:通过整体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反思,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达标题。

专家点评:这里展示的是2008年10月山东省高中地理优

质课评比中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这堂课的设计和现场展示都是成功的,能取得一等奖的成绩决非偶然。①教材的驾驭处理:备课的首要功夫是准确理解课标,灵活处理教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多且难度大,但处理到位,采取了大板块套小栏目的做法,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②教学设计精彩:怎样通过师生活动把内容完美地展现出来非常关键。各个环节如何设计,怎样导入、承转、过渡、小结,怎样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继承传统教学的一些良方,这节课做得较好。③课件只是辅助手段:有些参赛教师在制作课件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教学设计却不到位,同样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这节课的课件制作不仅新颖,关键是科学、实用,是为教学设计服务的。④关注学生的学:比赛一方面是看教师的教,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这堂课更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口、动脑、动手,改变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当然,从当时的现场看,如果个别细节处理得更到位些,这堂课就更完美了。▲

作者单位:1.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一中(276000)

2. 山东省临沂市教研中心(276000)

期29

教例选登

教材分析

大气的运动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教材首先介绍了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然后阐述了热力环流的概念和形成过程,并设置“活动”题来解释海陆风的成因。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教材在叙述的基础上,用“活动”题来引导学生探究风在三种不同受力情况下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教学目标

(1)明确热力环流的概念,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2)掌握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3)能够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大气运动现象。

教学方法

导、议、讲、练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临沂市民在“诸葛亮旅游文化节”期间放飞孔明灯的影像资料。灯内的蜡烛燃烧后,孔明灯为什么能升上天空?

教师活动:展示孔明灯,让学生猜测孔明灯能升上天空的原因。

学生活动:思考原因1~2分钟。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大气的运动﹄教学设计

●刘娟

1

热差异,空气会怎样运动呢?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发现A 地受热较多,近地面空

B 、C 两地受热较少,空气冷却下沉。气膨胀上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地面受热不均首先出现的是大气的垂直运动。

(紧扣导入,让学生分析孔明灯为什么能升上天空? )学生活动:孔明灯能升空是因灯内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所致。

教师活动: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在高空,由于A 地空气上升,空气密度与同一高度相比增大,形成高气压;B 、C 两地空气下沉,空气密度与同一高度相比减少,形成低气压。在高空,A 地上空的C 两地。同理,在近地面,A 地由于空气空气流去补充B 、

上升导致密度减少,形成低气压;而B 、C 两地由于空气下沉,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在近地面,空气由B 、C 两地流向A 地。教师强调学生注意等压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比较A 、C 、A ′、C ′四点的气压大小。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地方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低压的地方等压面向低空凸出,简记为“高高低低”。四点的气压大小为C>A>A′>C′。

规律总结:等压面弯曲规律为“高高低低”。

问题探究:①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吗? ②高气压的数值一定高于低气压的数值吗?

强调:高低压是相对于同一个水平面而言的,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的气压值近地面的较高。学生活动: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出答案:①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在垂直面上不是这样的。②不一定,在同一地点不同高度上近地面低气压的数值高于高空高气压的数值。

(学以致用:播放歌曲“军港之夜”片断。)

(1)海陆风

板块一:有备而来

1. 相关知识铺垫呈现资料:①气压:单位面积上空气柱产生的压力,单位为百帕(hpa )。②影响气压的因素。高度:地势越

●相炜2

高,空气柱就越短,加上高层空气稀薄,气压越低,所以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温度:同一高度上,气压随气温而变化。③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周围气压的区域。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的区域。④等压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的连线。⑤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它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⑥气压差:高压、低压之间的差值。⑦水平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⑧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力。

学生活动: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倾听领悟,结合多媒体图片理解相关概念(对教材内容给予适当的整合、提炼和

补充,目的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为学好下面内容夯实基础)。

教师活动:在海边,海风轻轻地吹,海浪轻轻地摇,是多么

富有诗意啊! 那么,你想知道海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让我们一起探究(让学生看课本P 38“活动”,运用所学的热力环流原理,解

释海风和陆风的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交流探究后,一位学生到电脑前操作演示海风和陆风的成因。

教师小结:一天中,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海风对调节气候有很好的作用。这也是人们夏季喜欢到海边旅游的原因之一。

(2)城市风

播放课件图像,让学生课下分析原因。

(3)山谷风

承转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热力

环流,共同探究大气为什么运动?

板块二:高效课堂

播放课件图像,让学生课下探究原因。

归纳小结: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承转过渡:那么,风是怎样形成的?高空中的风向与近地面的风向又有怎样的差异呢?

——风3. 大气的水平运动—

教师活动:让学生读课本P 39“大气的水平运动———风”:①说出图2-2-8中,在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情况下,风向

2. 热力环流

教师活动:让学生读课本P 38“热力环流”,结合2-2-6图分析:①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等压面是如何分布的?②当地面受热不均时空气会怎样运动?③简述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学生活动:先自主探究,后合作交流。教师活动:动画演示“热力环流”过程,当地面受热均匀时,同一个高度气压相同,所形成的等压面是水平的。三地出现受

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②说出图2-2-9中,风向与等压线之间

的关系,③说出图2-2-10中,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关系,指出

289年第5期

教例选登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创新

●段春霞/重庆市实验学校(400013)

●黄京鸿/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400715)

创设情景,引出视点

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列景观,说

作什么?

学生:自然资源。

教师:对!所以自然资源通常有两大

于自然资源?

(学生踊跃在黑板上写出辨识结果,教师及时评价引导……)

强调:可见,把握“自然性”与“有用

一说你看到了哪些地理事物?(呈现有

关自然资源的典型景观)

学生:田野、森林……(教师呼应:广袤的土地、辽阔的森林、聪明的海豚、秀丽的山水……)

追问:它们来自哪里?(学生:自然界)教师:这些物质都是来自于自然界。

突出特征,一是什么?(学生:自然性);二

是什么?(学生:有用性)。今天,我们将在已学“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关注我国的自然资源。

展示课题“: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承转:自然资源与我们有何关系?我国的自然资源有哪些特点?有无问题?如何应对?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析研讨,凸现视点

提问:从前面的学习中,谁能归纳

性”对理解自然资源是很重要的。

提问:是否可以认为现在无用的物质或能量就不是自然资源?请说明理由(学

生回答不一,教师适时评价,引导学生以运动变化、一分为二的发展眼光看问题)。

活动:结合书上图3.1,想一想,我

继续欣赏,又看到什么?(学生:狂风、太

阳、河流……;教师呼应:威力巨大的狂风、普照万物的灿烂阳光、奔腾的江河、多彩而有用的矿产……)

再问:它们又来自哪里?(学生:自然界)

教师:很好!同样来自自然界。但与

们身边有哪些自然资源?联系你熟悉的生产、生活举例(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及

时激励并引导)。

小结:可见,自然资源和我们的关

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学生议论)

归纳小结: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辨识:试判断土地、小麦、甘蔗、铁

系非常密切。所以,我们离不开自然资

源。

典型材料,深化视点

链接:土地、森林、水、生物、矿产及

前面景观相比,更为显著的是表现出巨

大的能量。

启思:这些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或能量,一旦被人们开发利用,通常被称两图中风向差异的原因。

煤矿、森林、闪电、太阳能中,哪些属矿、

板块三:满载而归

风能发电等视频。

启发: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是人类

!!!!!!!!!!!!!!!!!!!!!!!!!!!!!!!!!!!!!!!!!!!!!!!!!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观察思考出示的问题。

铺垫:哪位同学知道风向是什么意思(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播放动画:单力情况下风向的变化。教师:在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情况下,观察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的关系、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学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风向垂直于等压线。教师: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不会存在。由于地球自转,风一旦形成马上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下面以北半球高空为例。

播放动画:二力作用下风向的变化。学生观察动画逐一分析:①地转偏向力与风向的关系如何? ②在此二力作用下,风向将会如何变化? ③最终稳定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如何?

学生总结:①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②在二力共同作用下风向继续发生偏转;③最终稳定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教师补充:近地面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播放动画:三力作用下的风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①摩擦力与风向的关系如何?②最终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有什么关系?

①摩擦力与风向相反;②最终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学生:

斜交。

教师: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又是怎样学的?还有哪些疑问? 提出来大家共同商讨解决。

学生活动:通过整体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反思,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达标题。

专家点评:这里展示的是2008年10月山东省高中地理优

质课评比中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这堂课的设计和现场展示都是成功的,能取得一等奖的成绩决非偶然。①教材的驾驭处理:备课的首要功夫是准确理解课标,灵活处理教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多且难度大,但处理到位,采取了大板块套小栏目的做法,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②教学设计精彩:怎样通过师生活动把内容完美地展现出来非常关键。各个环节如何设计,怎样导入、承转、过渡、小结,怎样既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又继承传统教学的一些良方,这节课做得较好。③课件只是辅助手段:有些参赛教师在制作课件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教学设计却不到位,同样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这节课的课件制作不仅新颖,关键是科学、实用,是为教学设计服务的。④关注学生的学:比赛一方面是看教师的教,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这堂课更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口、动脑、动手,改变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当然,从当时的现场看,如果个别细节处理得更到位些,这堂课就更完美了。▲

作者单位:1.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一中(276000)

2. 山东省临沂市教研中心(276000)

期29


相关文章

  • 廉政文化进校园教案刘娟
  • 廉政文化进校园教案<理想催我奋进>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懂得理想就是志向,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懂得树立理想的重要性,认识到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艰辛,唯有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为之奋斗,理想才能变为现实. 情感目标: 愿意做一个 ...查看


  • 可旋转式立体农业支架的设计
  • E冒墨墨墨曩蕾互四墨瑾墨卫函理论/研发/设计/嗣董--■■-■●■--■--●■■--●■■■■●■--■---■■■■●-l 字木交:赢 可旋转式立体农业支架的设计 钱森.刘娟.牛成, 吕高志,王岩,王梦迪,马鹏程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


  • 吕庙中心小学安全责任清单
  • 临清市吕庙中心小学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 1.吕庙中心小学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303号)有关要求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足额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吕庙中心小学安全 ...查看


  • 初二物理简答题30题
  • 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 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 ...查看


  • 日语教学大纲
  •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基础日语>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日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开设的必修课,是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教学为两学年,每学年为两个学期,共四学期(合计528学时,36学分),是日语专业的基 ...查看


  • 婚姻纠纷案例
  • 案例一:婚后父母赠与财产如何分割 案情简介:2001年王晴与小张结婚.2003年,王晴夫妇因购置房屋缺少资金,接受了王晴父母的资助款10万元.后因小张有了外遇,王晴决定与他离婚.但他们就房屋的分割产生了分歧.小张认为应将房屋折价后,由两人平 ...查看


  • 二年级上册体育教学计划
  • 二年级下册体育学期备课 刘娟 一:学生分析 通过经过一年时间的体育教学活动以及体育活动,从中了解到学生的基本兴趣爱好和身体特点,从刚刚入学进校什么都不懂的新生,通过一年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体育的基本队列队形以及掌握基本的常规训练,提高了学生 ...查看


  • 物态变化简答题
  • 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 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 ...查看


  • 感悟母爱(2007年)
  • 感悟母爱(2007年) 一.配乐散文--妈就在旁边(姜凤国.范中晖幕后朗诵,伴轻音乐<春野>第9首<风车>).同时大屏幕打出:母亲节特别话题--感悟母爱(红色康乃馨背景,红色标题). 妈就在旁边 男:在外地开会,很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