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研究信息3篇

郑衡泌、陈文龙:“民间信仰地域分异的微观分析——泉州三个村庄神祇生态位宽度测量和比较”,《地理研究》04期,2010年。

祝幸安、袁德新、丁涛:“浙江省舟山市积极做好民间信仰场所管理工作”,《中国宗教》03期,2010年。 李秋香:“近30年来的汉代民间信仰研究”,《史学月刊》03期,2010年。

孟和套格套:“民间信仰田野调查研究——以蒙古族的阿尔山信仰为例”,《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10年。

大拙:“鄂崇荣著《土族民间信仰解读》出版”,《中国土族》01期,2010年。

马新:“关于民间信仰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01期,2010年。

沈刚:“汉代民间信仰的地域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10年。

韩秉方:“论民间信仰的和谐因素”,《中国宗教》02期,2010年。

张晓宾、陈宏之:“潮汕民间信仰的窥探——以潮汕传统建筑工艺嵌瓷为视角”,《社科纵横新理论版》01期,2010年。

范正义:“社会转型与民间信仰变迁——泉州个案研究”,《世界宗教研究》01期,2010年。

王健:“明清江南民间信仰活动的展开与日常生活:以苏松为例”,《社会科学》02期,2010年。

周加才让:“青海塔尔寺酥油花灯会中的民间信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02期,2010年。

赵宏勃:“隋代的民间信仰——以巫觋的活动为中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10年。

刘晓春、王维娜:“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化遗产》01期,2010年。

向柏松:“神话与民间信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1期,2010年。

仇王军:“明清时期宁夏的民间信仰”,《宁夏社会科学》01期,2010年。

“民间信仰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中国宗教》01期,2009年。

张祝平:“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演变与依存逻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6期,2009年。 叶舟:“民间信仰的多元图景——以武烈帝陈果仁为例”,《民俗研究》03期,2009年。

张祝平:“民间信仰:当下状态与应然路径”,《广西社会科学》01期,2009年。

艾潇:“当前我国民间信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思考”,《云梦学刊》06期,2009年。

徐姗娜:“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一个社会资本的分析框架”,《东南学术》05期,2009年。

沈刚:“汉代民间信仰层级性特征述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01期,2009年。

张祝平:“民间信仰60年嬗变:从断裂到弥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1期,2009年。

袁松:“民间信仰的情感之维与村庄公共生活的整合——以桂北村落为考察对象”,《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全泰源、黄凤琼、陈玉芳:“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文化空间构建——以花都狮岭盘古文化为例”,《文化遗产》01期,2009年。

王宪昭:“论民间信仰中的„小人物‟崇拜”,《韶关学院学报》11期,2009年。

王晓燕:“民间信仰对我国偏远农村体育影响之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08期,2009年。

文忠祥:“土族民间信仰中的洁净观念初探”,《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1期,2009年。

王健:“民间信仰的权力之维”,《博览群书》11期,2009年。

马宁:“中国西北民间信仰研究综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白晓霞:“民间传闻对土族信仰民俗的文化意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1期,2009年。

刘冰清:“武陵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特点及社会功能”,《求索》10期,2009年。

刘叶华:“从民间信仰看中日民间结社的载体差异”,《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张维佳、余植:“浅谈道教三官与民间信仰”,《大众文艺理论》01期,2009年。

张舒、张正明:“山西民间信仰研究的一部力作——评《诸神与众生:清代、民国山西太谷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沧桑》05期,2009年。

鄂崇荣:“民间信仰、习惯法与生态环境——试析青海藏族生态观念对保护草原环境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

04期,2009年。

陈友冰:“民间信仰与岛民心态”,《两岸关系》01期,2009年。

刘丽、卫钰:“苗族的民间信仰及其区域差异”,《沧桑》05期,2009年。

沈刚:“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的秦时民间信仰活动探微”,《西安财经学院学报》01期,2009年。

王文明、王铁环、刘景慧:“托口镇民间信仰文化及其保护与旅游开发”,《怀化学院学报》10期,2009年。 刘道超:“论我国民间信仰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郭平坦:“台湾民间信仰扎根中华文化”,《台声》06期,2009年。

刘畅:“论民间信仰情怀与关汉卿杂剧的精神境界”,《戏剧文学》10期,2009年。

黄达远:“清代新疆北部汉人移民社区的民间信仰考察”,《宗教学研究》02期,2009年。

杨序:“试论民间信仰对我国民间文学之影响”,《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林先建:“青岛崂山道教民间信仰状况探析——以太清宫周边地区为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期,2009年。

谢国先:“民间信仰与官方意识”,《韶关学院学报》10期,2009年。

张佑周、戴腾荣:“闽西与台湾客家民间信仰的传承及变异”,《龙岩学院学报》03期,2009年。

秦海燕:“试论民间信仰文化与旅游开发——基于广西灵川县长岗岭村民间信仰的调查”,《柳州师专学报》05期,2009年。

郭琼珠:“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探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06期,2009年。

姚向奎:“小冀背妆:民间信仰映照下的民间舞蹈”,《寻根》05期,2009年。

万静:“关于„九井十八庙‟的乡土调查报告——兼论商业与民间信仰的互动”,《民俗研究》02期,2009年。 刘健:“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述论”,《才智》28期,2009年。

李浩:“民间信仰的屈服与融合——以魏晋南北朝为例”,《民俗研究》02期,2009年。

彭恒礼:“皮影VS 电影——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信仰问题”,《南阳师范学院学报》07期,2009年。 范正义:“华侨华人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评李天锡《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八桂侨刊》03期,2009年。 周建新、温小兴:“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国内客家民间信仰研究”,《民俗研究》02期,2009年。

王健:“明清以来江南民间信仰中的庙界:以苏、松为中心”,《历史教学高校版》07期,2009年。

俞黎媛:“论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以福建张圣君信仰为例”,《莆田学院学报》06期,2009年。

邱国珍、陈洁琼:“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吴欣:“正祀与杂祀:明清运河区域的民间信仰研究——以张秋镇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黄彩文:“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以双江县一个布朗族村寨的祭竜仪式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王守恩:“论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世界宗教研究》04期,2009年。

王健:“明清江南地方家族与民间信仰略论——以苏州、松江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高飞、孟令国:“石塘民间信仰文化特色论析”,《社会科学战线》06期,2009年。

李建宗:“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甘肃陇中汉族民间信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3期,2009年。

贾艳红:“汉代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探析”,《民俗研究》04期,2009年。

矫凯、司汉武:“民间信仰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考察”,《商业时代》15期,2009年。

刘丽敏:“中西之„神‟再辨——以中国民间信仰与天主教为例”,《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郭晓虹:“„於菟‟的民间信仰仪式音乐阐释”,《青海师专学报》04期,2009年。

许效正:“试论袁世凯对民间信仰态度的转变”,《宗教学研究》04期,2009年。

王星:“狂欢视角下的民间信仰导控与乡村和谐”,《传承》10期,2009年。

苏全有、葛风涛:“近十年来民间信仰功用问题研究述评”,《大连大学学报》02期,2009年。

褚智慧:“浅论《搜神记》中的民间信仰”,《才智》19期,2009年。

王存奎:“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民俗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期,2009年。

吴小曼:“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文化透视——以文昌市会文镇沙港上旗村的民间信仰为例”,《新东方》05期,2009年。

苍海平:“土族民间信仰及其仪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02期,2009年。

朱海滨:“民间信仰的地域性——以浙江胡则神为例”,《社会科学研究》04期,2009年。

汪德明、张葆珺、朱玲琳:“和谐社会中的民间信仰问题研究——兼谈武汉地区民间信仰状况”,《长江论坛》06期,2009年。

何其敏:“民族民间信仰研究的视角和意义”,《中国宗教》05期,2009年。

汤洁:“民间信仰、仪式行为、仪式音声互动关系之研究——以博爱县北石涧村丧葬仪式为例”,《美与时代上半月》04期,2009年。

王文科:“海峡两岸三山国王信仰及文化意义”,《莆田学院学报》03期,2009年。

陈传善:“论民间信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宿州学院学报》06期,2009年。

耿羽:“一个民间信仰的生成——基于福建崇武解放军烈士庙的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曹春婷、邵雍:“探析民国前期泰山神民间信仰的特点”,《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09年。 肖向明:“„五四‟新文学与民俗学运动——以民间信仰为中心”,《学术研究》06期,2009年。

肖向明:“„鬼域-人间‟的政治寓言——论20世纪40年代„民间信仰‟的文学想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期,2009年。

陈勤建、衣晓龙:“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西北民族研究》02期,2009年。

朱海滨:“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江汉论坛》03期,2009年。

耿静:“羌族的民间信仰——以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为例”,《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2期,2009年。 郭占锋、冯海英、李小云:“由中国民间信仰复兴现象反思现代化理论逻辑”,《青海社会科学》06期,2009年。 “庙会•民间信仰与文化的非絮语”,《西北民族研究》02期,2009年。

皮庆生:“材料、方法与问题意识——对近年来宋代民间信仰研究的思考”,《江汉论坛》03期,2009年。 黄建铭:“悠悠茶俗 欣同神知——福建民间信仰与茶俗之缘”,《中国宗教》11期,2009年。

贾艳红:“浅析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产生的心理背景——以汉代民间信仰为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高长江:“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02期,2009年。

刘博:“民间信仰与和谐杭州的构建”,《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1期,2009年。

唐金培:“闽台民间信仰的„光州固始‟情结”,《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祝松、陈支平:“宗教与风俗史的细部考察与多角度审视——评朱海滨的《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01期,2009年。

吕文杰:“花山岩画传说中所反映的民间信仰观念”,《中国商界上半月》11期,2009年。

魏长领:“民间信仰及其与道德信仰的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朱钦胜、凌焰:“区域社会与民间信仰——萍乡张相公信仰的初步考察”,《江西社会科学》02期,2009年。 李凡, 司徒尚纪:“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对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以明至民国初期佛山神庙为视角”,《地理研究》06期,2009年。

袁松:“民间信仰的情感维度与村落公共生活的整合——以桂北村落为考察对象”,《广西民族研究》03期,2009年。

朱和双:“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性禁忌及其信仰习俗”,《贵州民族研究》01期,2009年。

高峻:“当代河北乡土社会汉民族民间信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领导之友》06期,2009年。

荣国庆:“金元时期泽州宗教、民间信仰的演变”,《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5期,2009年。

骆婧:“浅论民间信仰为民间戏曲营造的文化环境——以闽南打城戏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9年。

王晓丽:“民间信仰的庞杂与有序”,《西北民族研究》04期,2009年。

杨宗红、蒲日材:“敬惜字纸信仰的嬗变及其现实意义”,《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刘明君、郑来春:“经济视野中农村民间信仰的几个问题”,《农村经济》12期,2005年。

马莉:“中国民间信仰在现实中的生长力及文化价值初探”,《兰州学刊》06期,2005年。

东泽民:“直东交界一带民间信仰与义和团运动”,《邢台学院学报》04期,2005年。

王雄伟:“自我生存保障的建构——对于农村民间信仰兴起的社会学分析”,《河西学院学报》06期,2005年。 黄建铭、方宝川:“马祖列岛民间信仰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中国宗教》05期,2005年。

刘海燕:“„关索‟形象的文化意蕴——历史、文学与民间信仰互动之个案浅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06期,2005年。

李云华:“信仰体现民族性格——土家族民间信仰漫谈”,《中国宗教》04期,2005年。

仕心:“„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民间文化论坛》06期,2005年。

陈瑶:“试论当代民间信仰的变迁”,《哈尔滨学院学报》08期,2005年。

张士闪:“当代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活动的艺术化趋势——以山东潍坊地区青州市井塘村为个案”,《民间文化论坛》02期,2005年。

李萌:“论旅游与中国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1期,2005年。

王志清:“„东北亚民族民间信仰高级研讨会‟召开”,《民间文化论坛》06期,2005年。

张世花:“门源汉族的民间信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3期,2005年。

朱和双、李金莲:“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性禁忌及其民间信仰”,《宗教学研究》01期,2005年。

黄素敏:“民间信仰的象征意义与传承过程——明溪莘夫人崇拜的历史考察”,《民俗研究》04期,2005年。 王川:“试论近代昌都地区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1840~1949年”,《西藏研究》03期,2005年。

梁家贵:“试论民间信仰与会道门的关系”,《贵州社会科学》02期,2005年。

黄洁琼:“唐宋闽南民间信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探”,《龙岩学院学报》04期,2005年。

高师宁:“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浙江学刊》02期,2005年。

王丹:“《灵性高原——西藏民间信仰源流》简评”,《民族文学研究》03期,2005年。

唐力行, 王健:“多元与差异:苏州与徽州民间信仰比较”,《社会科学》03期,2005年。

刘志强:“越南的民间信仰”,《东南亚纵横》06期,2005年。

郭红雅:“《药》中的民间信仰及主题分析”,《零陵学院学报》03期,2005年。

吴巍巍:“造神缘起:论经济建设热潮与福建民间信仰兴盛之关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S1期,2005年。 巫仁恕:“民间信仰与集体抗争:万历承天府民变与岳飞信仰”,《江海学刊》01期,2005年。

林立强:“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民间信仰”,《世界宗教研究》02期,2005年。

郭春梅:“当代中国社会的传统民间信仰”,《沧桑》01期,2005年。

罗彩娟:“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5年。

陈摩人、郭凤翔:“冼太夫人与俚族女权社会——兼谈民俗与民间信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02期,2005年。 朱爱东:“国家、地方与民间之互动——巍山民间信仰组织„圣谕坛‟的形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期,2005年。

鄂崇荣:“村落中的信仰与仪式——土族民间信仰的宗教人类学田野个案调查”,《青海社会科学》06期,2005年。 范正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研究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期,2005年。

张富春:“先秦民间祈财信仰研究——以睡虎地秦简《日书》为中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期,2005年。

钟晋兰:“论民间信仰的正统化与地方化——以宁化河龙的伊公信仰为分析对象”,《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0期,2005年。

周俐、周建新:“从民间信仰看粤闽赣山区开发和客家族群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5期,2005年。

汪毅夫:“从福建方志和笔记看民间信仰”,《东南学术》05期,2005年。

陈明文:“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对民间信仰的批判引导及其启示”,《理论学习与探索》05期,2005年。

李霞:“民间信仰的社会凝聚机制:性别角度的初步探讨”,《天府新论》05期,2005年。

谭小军:“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新干县萧公庙的个案研究”,《宜春学院学报》01期,2005年。 陈必昌:“佛教核心教义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民俗研究》03期,2005年。

谭必友:“作为组织话语的民间信仰与秘密结社——话语群视阈里的古村社会变迁调查之一”,《经纪人学报》01期,2005年。

程德华:“论民间信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01期,2005年。

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史学月刊》01期,2005年。

余丰:“连城四堡的宗族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2期,2004年。

林国平:“福建民间信仰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东南学术》S1期,2004年。

罗勇:“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07期,2004年。

王明霞:“满族当代民间信仰——以四平地区为例——满族民间信仰调查之二”,《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6期,2004年。

蔡少卿:“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以关帝、观音和妈祖为例”,《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期,2004年。

邢莉:“从游牧文化、女性民俗到民间信仰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04期,2004年。

余美珠、李爽、袁书琪:“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 分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期,2004年。

梁杏云:“壮族麽教挂图与壮族民间信仰”,《经济与社会发展》10期,2004年。

宋德剑:“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03期,2004年。

叶涛:“泰山后石坞元君庙与邹城西关泰山香社——当代民间信仰组织的个案调查”,《民间文化论坛》03期,2004年。

丁玲玲:“泉州民间信仰的多元化和功利性”,《经济与社会发展》06期,2004年。

吴滔:“清代苏州地区的村庙和镇庙:从民间信仰透视城乡关系”,《中国农史》02期,2004年。

朱霞:“盐井与卤龙王:诺邓盐井的技术知识与民间信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2期,2004年。 谢金森, 张国栋, 张鼎如:“民间信仰误区的解读与矫正——新时期农民信仰问题的调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4年。

段凌平, 张晓松:“漳州地区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4年。 徐芳:“民间信仰的恢复与重建——以侯村女娲信仰个案研究为例”,《民俗研究》01期,2004年。

高贤栋:“北朝时政谣谚与民间信仰”,《民俗研究》01期,2004年。

“民间信仰书目辑录”,《民俗研究》01期,2004年。

蒋立松:“从汪公等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贵州民族研究》01期,2004年。

王永平:“论唐代山西的民间信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4年。

唐吉思:“藏传佛教对蒙古族民间信仰习俗的影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4年。 苑利, 顾军:“从龙王信仰看研究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与意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1期,2004年。 韩卢敏, 李爽:“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以闽台地区为例”,《亚太经济》01期,2004年。 吴保春:“赣西民间信仰的初步考察”,《南昌高专学报》01期,2004年。

袁书琪、李爽:“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构想”,《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3期,2004年。 张开祝、李效杰:“从《元和郡县图志》看唐代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实质”,《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4年。

李云华:“民间信仰与宗教”,《中国宗教》09期,2004年。

郑春元:“伍家沟故事中的民间信仰”,《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期,2004年。

樊树志:“江南市镇的民间信仰与奢侈风尚”,《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05期,2004年。

李浩, 范学辉:“宋代山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秘密宗教”,《民俗研究》04期,2004年。

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3年。 黄建铭:“闽台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作用”,《中国宗教》05期,2003年。

范立舟:“宋元以民间信仰为中心的文化风尚及其思想史意义”,《江西社会科学》05期,2003年。

王晓莉:“顾颉刚与民间信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03期,2003年。

温秋明:“福建民间信仰探析——佛教俗神定光古佛在闽西”,《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2期,2003年。 井上彻:“魏校的捣毁淫祠令研究——广东民间信仰与儒教”,《史林》02期,2003年。

张鸿石:“论传统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术交流》03期,2003年。

陈明文:“论当前我国民间信仰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湖湘论坛》02期,2003年。

向柏松:“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1期,2003年。

吴鸿丽:“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与泉州的民间信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01期,2003年。

王健:“祀典、私祀与淫祀: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考察”,《史林》01期,2003年。

刘大可:“台湾的福州移民与民间信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06期,2003年。

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6期,2003年。 王永平:“论道教法术与唐代民间信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期,2003年。

李爽:“浅谈闽台民间信仰文化与旅游开发”,《亚太经济》04期,2003年。

谢明礼:“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差异及开发”,《亚太经济》04期,2003年。

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与两岸关系的互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04期,2003年。

施云南:“略论黎族苗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意义及其功能”,《琼州大学学报》04期,2003年。

袁霞:“从《荆楚岁时记》看魏晋南北朝荊楚民间信仰的特征”,《黄石教育学院学报》03期,2003年。

项目组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亚太经济》03期,2003年。

袁书琪, 郑耀星, 陈维平:“论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对促进祖国统一的作用”,《亚太经济》03期,2003年。 余美珠:“闽台民间信仰文化的特征及开发对策”,《亚太经济》03期,2003年。

施云南:“黎族苗族民间信仰习俗文化浅析”,《琼州大学学报》03期,2003年。

贾艳红:“略论汉代民间的西王母信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3期,2003年。

丁贤勇:“明清灾害与民间信仰的形成——以江南市镇为例”,《社会科学辑刊》02期,2002年。

范荧:“沪上民间信仰刍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2年。

徐杰舜:“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2年。

周建新:“客家民间信仰的地域分野:以许真君与三山国王为例”,《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02年。 徐杰舜:“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2年。

何方耀、胡巧利:“岭南古代民间信仰初探”,《广东社会科学》06期,2002年。

翁泽琴:“民间信仰与社区整合——以仙圃寨风雨圣者信仰为中心的调查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04期,2002年。

袁同凯:“文化心理与人类行为:以民间信仰为例”,《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S2期,2002年。

杨甫旺:“口头神话与民间信仰——云南彝族马樱花神话个案研究”,《柳州师专学报》04期,2002年。

江沛:“近代华北城乡民间信仰述评——以冀东诸县为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2年。 赵德利:“20世纪民间信仰思维审美建构的功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2年。 吴世旭:“吴村民间信仰活动调查”,《民俗研究》04期,2002年。

王世光:“前清儒者视野中的民间佛道信仰”,《宗教学研究》03期,2002年。

余险峰:“不可忽视民间信仰问题”,《中国宗教》05期,2002年。

梁羽:“福州市民间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福州党校学报》03期,2002年。

陈泽泓:“广东历代祀典及其对民间信仰的影响”,《广东史志》03期,2002年。

金泽:“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西北民族研究》02期,2002年。

陈心林:“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变迁——以拉西峒村为个案”,《涪陵师范学院学报》03期,2002年。

李秋香:“官方祀典与民间信仰中伏羲女娲地位探微”,《洛阳师范学院学报》03期,2002年。

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的由来及发展”,《台湾研究》02期,2002年。

冯贤亮:“明清江南的正统寺庙、民间信仰与政府控制”,《江苏社会科学》03期,2002年。

马强:“诸葛亮崇拜与古代蜀汉地区的民间信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期,2002年。

魏云:“人神之间•巫术仪式•精灵鬼魅——处在民间信仰之中的云南甲马”,《民族艺术研究》02期,2002年。 陈心林:“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以拉西峒村为个案”,《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02期,2002年。 林国平:“论闽台民间信仰的社会历史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2年。

黄辉全:“海峡两岸民间信仰的纽带——唐山神”,《统一论坛》02期,2002年。

张先清:“试论艾儒略对福建民间信仰的态度及其影响”,《世界宗教研究》01期,2002年。

詹石窗:“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作用”,《世界宗教研究》04期,2001年。

方文桃:“海峡和平女神群像雕塑记——兼谈民俗信仰题材雕塑如何提升质量”,《雕塑》S1期,2001年。 钟敬文:“民间信仰研究的新成果──序《甘肃天水的农事禳灾研究》”,《民族艺术》04期,2001年。 洪:“应建立民间信仰的引导机制”,《资料通讯》11期,2001年。

朱迪光:“民间信仰的影响与《西游记》故事的定型”,《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期,2001年。

郑振满、陈春声:“国家意识与民间文化的传承——《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导言”,《开放时代》10期,2001年。 陈明文:“建立民间信仰引导机制 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湖湘论坛》05期,2001年。

刘晓明:“试论以巫啸、符法为中心的岭南民间信仰”,《世界宗教研究》03期,2001年。

叶春生:“民间信仰的升华与超越——冼夫人信仰透析”,《广西民族研究》03期,2001年。

朱迪光:“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化精神研究”,《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期,2001年。

范涛:“林美容教授在民间信仰研究中的开拓与创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期,2001年。 蒲文成:“宁玛派的民间信仰”,《中国藏学》03期,2001年。

范正义:“拒斥与接纳——基督教在华传播与中国民间信仰关系的文化透视”,《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1年。

杨树喆:“壮族民间师公教:巫傩道释儒的交融与整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04期,2001年。

丁毅华:“汉代的类宗教迷信和民间信仰”,《南都学坛》04期,2001年。

麻健敏:“从文化层面透视福建民间信仰”,《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06期,2001年。

聂德宁:“新马早期华人社会的民间信仰初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1年。

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组:“社会转型期河北民间信仰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领导之友》03期,2001年。 刘朝晖:“乡土社会的民间信仰与族群互动:来自田野的调查与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1年。

林盛根、张诺夫:“宗教和民间信仰对福建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02期,2001年。

吕艳利:“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法律的态度”,《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1期,2001年。

饶明奇:“论清末民初民间信仰的特征”,《平顶山师专学报》03期,2000年。

吴杰:“溇水流域土家族民间信仰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2期,2000年。

王耕:“源远流长:浅谈台湾的民间信仰”,《两岸关系》04期,2000年。

张晓虹:“明清时期陕西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01期,2000年。

徐晓望:“福建佛教与民间信仰”,《法音》01期,2000年。

徐杰舜:“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0年。

刘仲宇:“道教对民间信仰的收容和改造”,《宗教学研究》04期,2000年。

顾希佳:“汉族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关系”,《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期,2000年。

姗艳塔娜:“锡伯族的民间信仰习俗”,《满族研究》04期,2000年。

黎跃进、邓寒梅:“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视角──读《民间信仰影响下的古典小说创作》”,《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05期,2000年。

欧阳小松:“„乡国情结‟与福建民间信仰在台湾的植根”,《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09期,2000年。

郑立勇:“关于民间信仰特性的几点思考”,《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04期,1999年。

吴杰:“溇水流域土家族民间信仰初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1999年。

徐赣丽:“多元浑融的壮族民间信仰文化——《布洛陀经诗》文化意蕴之三”,《广西民族研究》03期,1999年。 顾希佳:“浙江民间信仰现状刍议”,《浙江社会科学》05期,1999年。

石奕龙:“闽台民间信仰的表层差别及其原因”,《台湾研究集刊》03期,1999年。

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与民俗信仰”,《宗教学研究》02期,1999年。

华方田:“妈祖崇拜:澳门的民间信仰”,《世界宗教文化》02期,1999年。

黄陵渝:“„北京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课题结项”,《世界宗教研究》02期,1999年。

林正添、李敬焕:“民间信仰与社会问题──析福建妈祖信仰文化的功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02期,1999年。

徐心希:“闽台地区汉民族民间信仰的源流、现状与特点探讨”,《中华文化论坛》02期,1999年。

陶思炎、铃木岩弓:“论民间信仰的研究体系”,《世界宗教研究》01期,1999年。

李天锡:“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世界宗教研究》01期,1999年。

陈小冲:“台湾民间信仰中的义民爷与义民庙”,《岭南文史》02期,1993年。

杜荣佳:“明代中后期广东乡村礼教与民间信仰的变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03期,1992年。

陈小冲:“台湾民间信仰若干史事辨误——与台湾学者商榷”,《福建学刊》02期,1992年。

过伟、韦坚平:“京族民间信仰与神谱初录”,《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1992年。

张小军、胡鸿保:“蒿洋民间信仰与宗教一瞥”,《民俗研究》03期,1991年。

袁珂:“羌族神话与民间信仰——兼序《神秘的白石崇拜——羌族信仰习俗之研究》”,《文史杂志》06期,1990年。

王宗昱:“加强对民间信仰的研究——读《扶箕迷信底研究》有感”,《群言》08期,1990年。

汪维玲:“浙江民间信仰概述”,《东南文化》06期,1989年。

凌树东:“壮族的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冲突——靖西„祭月请神‟活动反思”,《广西民族研究》03期,1989年。

张桥贵:“剑川县马登区白族的民间信仰调查”,《云南民族学院学报》04期,1988年。

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百年回顾

王庆德

内容提要 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已逾百年。在已有研究成果当

中,学者用力最深的涉及四个问题———民间宗教概念的界定、民间宗教体系的划分、民间宗教与明清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民间宗教的田野调查。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对民间宗教研究过于陷入“宗教起源”的探讨,同时文本传统与田野调查两种研究方法的不协调性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民间宗教史的深入研究。借助田野调查和民俗学的成果,拓宽民

间宗教研究的视野,视民间宗教为文化变迁现象将成为未来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民间宗教;文本传统;田野调查

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民间宗教史的研究从最初的无人问

津到其后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建制,几起几落,颇耐人寻味。追述其源头,是由荷兰

汉学家格鲁特(1854-1927)开启先河。在1892年到1910年间,他先后撰述六卷本

的《中国的宗教体系》和二卷本的《中国的教派宗教与宗教迫害》,弃当时众人趋

之若鹜的儒释道于一隅,专注于中国民间存在的非制度化、非系统化的信仰与仪式,

试图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关中国民众宗教的体系。自此之后,这一学科不再被目为边

缘,渐得学界认同。许多学者视民间宗教为研究中国社会、民众思想的一个重要的

着手处,在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位。更为有意义

的是,格鲁特在开创这一学科的同时,也为后人研究中国民间宗教提供了两种截然

不同的方法,即历史学、宗教学的文本传统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式,他在研究伊

始就把这两种方法成功地结合在一起。这颇类似于时人所倡“二重证据法”。但遗

憾的是,自此之后,这两种传统便走向疏离,历史学家、宗教学家偏执于从文本的

角度考证梳理民间宗教的内在发展理路,而人类学家则更多地强调田野调查的民族

志方法。研究方法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内容的分野,出现了历史学

意义上的民间教派史的研究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民俗宗教研究,特别是前者的研究,

自格鲁特的《中国的教派宗教与宗教迫害》之后,一直是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主流。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王国维、陈垣、陶希圣等人从历史学意义上对摩尼教、白

莲教的研究推出一个高潮,到六七十年代,这种历史考证方法延续至明清两代民间

宗教的研究,特别是对白莲教、八卦教、罗教等教派的研究蔚然成风,成果斐然,

大有一统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阵势。直到80年代中后期以后,国内学者才开始重

新重视田野调查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汇流始终没有得到贯彻。

一、“民间宗教”的界定

中国有没有宗教?是否存在一个宗教体系?对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初,格

鲁特就给予肯定的回答,他名之以“宇宙神教”体系[1](P3)。80年代,秦家懿、

孔汉思提出,在“一部人类宗教史”里,中国宗教作为世界第三大宗教的“河系”存在着,它与“亚伯拉罕系宗教河系”和“印度宗教河系”相比,其中心形象不是先知也不是神秘主义者,而是圣贤,因此被称之为“哲人宗教”体系[2] (P3)。

对于这一宗教体系的内部划分,根据宗教学传统的看法,认为中国宗教体系包括儒释道三教。而有些学者则以为这样的分类并不能反映中国宗教体系全貌,于是便提出了一种偏向社会科学范畴的分析方法。20世纪40年代,陈荣捷指出:“与其将中国人的宗教生活分为儒释道三部分,还不如将它分为两个层次来的正确。这两个层次一个是寻常百姓的层次,一个是知识已开者的层次。”他把前一层次上的宗教称之为民间宗教[3] (P137)。这大略类似于Robert Rdefield所言“大传统”和“小传统”(即great tradition和small tradition)之分[4]。60年代,杨庆堃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中也相仿地区分出宗教的两种基本形式:制度型

(institutional)和普化型(diffused)。他指出,制度型宗教对宇宙人生有独立的神学或宇宙论的阐释,包含象征物(神祗、灵魂及其形象) 与仪式的独立的崇拜形式,有独立的神职人员组织以佐助诠释神学观念并从事教派崇拜活动。而普化型宗教则表现为其宗教要素密合无间地扩散到一种或多种世俗社会制度之中并变成后者观念、仪式及结构的一部分而并无明显的独立存在。他补充道,“宗教成分渗透于中国所有主要社会制度内及所有乡里的有组织的生活之中,是通过普化形态,民众与宗教保持着极为密切的接触”[5](P294-295)。

陈、杨等人对中国宗教体系的社会学分类法实际上是把宗教学意义上的儒释道三教归为制度化宗教一类,与之对立的便是民间宗教,从而在社会中给定了民间宗教本应有的位置。两类宗教之区别一方面表现在两者信仰的社会阶层的差别;另一方面表现在仪式和信仰上儒释道的制度化和系统化,而民间宗教的信仰与仪式则流于弥散和非系统。徐小跃进一步解释道:“采用‘民间宗教’一词与其说是基于它是一种有别于为上层所接受和信奉的正统、贵族宗教(佛教、道教) 而流行于下层民间社会的宗教组织,毋宁说是基于它是一种更能迎合下层民间社会人士心理需要的宗教教义和信仰。换言之,我们所谓的民间宗教不仅就其传播流行的对象和范围而言,而且更重要的是就其教义信仰更具有为下层民间社会人士所接受和信奉的功用而言。”[6](P2)

但是,具体到实际研究时,民间宗教便被罩上了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例如马西沙虽然同样承认民间宗教的存在是因社会阶层差异的原因,“所谓民间宗教,是指流行于社会中下层、未经当局认可的多种宗教的统称。”但同时他认为,“就宗教意义而言,民间宗教与正统宗教之间没有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民间宗教与正统宗教虽然存在质的不同,但差异更多地表现在政治范畴,而不是宗教本身。前者不为统治秩序所承认,被污为邪教、匪类、屡遭取缔镇压,往往只能在下层潜行默运;后者从整体上属于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受到尊崇、信仰和保护”[7](P5)。可以看出马西沙在界定民间宗教时更多地倾向于政治学意义上的区别,国内学者研究明清民间宗教时也大多认同此种观念,把民间教派概指为流传于社会下层即民间的各种此类教派的总称,这些教派的思想信仰与社会的正统观念有所抵触,其组织独立于一体化的社会体制,有的教派还充当反政府的民众运动的主角,遭到官方和法律的禁止,无法公开合法活动,被迫长期保持秘密活动状态。故民间宗教有了更多的其他名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民间秘密宗教、秘密宗教结社、秘密教派、秘密教门、新兴民间宗教、下层宗教等等。而所有上述名称,明清两代统治者都称之为“邪教”。

这样一种对民间宗教的概念的界定,已经不是在与制度化宗教相对立意义上的,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与国家、政府对立的政治组织了。这在欧美研究中国民间宗教的学者中尤为明显,在那里“民间宗教”一词也被具有政治色彩的“教派”(sect)所替代。教派一词是基于基督教神学分类,源于与基督教对立的异端。“教派(sect)是意识形态的运动,具有明确宣布的目标即维护甚或传播某些意识形态观点”

[8](P399)。由“教派”(sect)推导出的“教派主义”(sectarianism)按照美国学者Richard Shek的解释,指在官方神职传统主流以外运作的一系列范围广泛的持不同见解的宗教团体[9]。格鲁特最早把教派的提法应用到了中国宗教研究中[10],韦伯特别强调了它们是为了“追求政治目的的”[11](P277)。后进者如欧大年、韩书瑞同样采用“教派”一词来指代明清时期流行于下层民间的宗教。欧大年说:“我使用教派(sect)这个词,意指‘一种旨在个人得救的既存的自发结社。它是对应于一种规模更大的既存的宗教体系而兴起的,这种宗教体系尽管获得了公认,但其在设立之初也是自发的。’”他认为,“宣称普渡众生的民间教派存在于许多文化中。其教主自称秉承天意,倡导以地方语言布道,简化仪式、经文以及集会组织制度,

从而形成了各个民间教派的独特风貌。最著名的民间教派运动就是十三世纪日本的净土宗,十六世纪欧洲的路德宗和中世纪印度教中的守贞专奉派。在中国历史上,同样出现过类似的团体”[12](P153)。

日本学者采用“宗教结社”指称明清民间宗教,其政治意味也很明显,他们认为明清存在的宗教结社中,宗教实际上只是一个表面的形式。由于参加者都是那些求生存、要吃饭的穷人,宗教结社的目的在于为了更好地活下去,所以他们提倡内部的互帮互救,要求成员们努力奋斗。为此,他们的目标就是破坏一个社会,同时又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另外,参加宗教结社的人们与结社的理想是共鸣的。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对现状的不满。所以不难发现很多宗教结社活动都是以农民运动的形式出现的。在很大意义上讲,宗教结社是农民运动的一个环节。正是因为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结社,其言行是反社会体制的,其行动是与国家权力直接对抗的,故而被以儒教为统治思想的官府视为非法组织,惨遭镇压[13](P164)。

囿于政治学意义上界定民间宗教虽然能比较确切地反映明清民间宗教与农民运动联系密切的特点,但却隐含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或褒或贬的价值判断,认为宗教只是一种形式,本质上仍是一种对抗正统政权的政治势力。所以欧大年在使用“教派”一词时非常谨慎,他提醒说:“一些学者早已承认在中国存在民间宗教教派,但往往将它们与一些自愿结社如秘密会社以及不时爆发的农民起义等混为一谈。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民间各种结社进行更为准确的分类,不仅要注意其政治功能,而且应该重视其内部的历史和宗旨。在此前提下,还应根据源流、教义和实践把各种不同的宗教运动形式区分开来”[12](P154)。实际上,教派起源与“大传统”(Great Traditions) 的关系及与非教派的民间宗教之间的关系,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要内容。

二、一个或多重民间宗教体系

中国宗教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儒释道在同一个生态空间与文化涵摄下,渐趋一致。三教的融会调和,自两晋已开其端,隋唐的三教讲论,唐末以来的三教戏,宋儒的理学都已奠定基础,于是民间三教合一的风潮在宋代已逐渐兴盛,到了元、明更有三教像、三教堂的设置,尤其明太祖的“三教论”更加快了三教统合的脚步。

这种趋势表现在民间宗教上是其信仰与仪式的混杂性。但这是否意味着明清民间宗教拥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是否属于同一个民间宗教体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民间宗教存在一个统一的宗教体系,即明清所有教派都源于白莲教系统。

对白莲教的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但当时的研究“没有在探讨方法论上多下工夫,他们的作品几乎都是大段大段地摘引原始材料,再用简短的概括语连接成篇”[12](P33),实际上是一种资料的汇编。五六十年代以来,日本、台湾的学者对白莲教的研究主要以考察源流为主,其中戴玄之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南北朝时期傅大士所创建的弥勒教是白莲教的源流,它与后来的摩尼教以及从中演变而成的白莲宗、白云宗相混合。至元代,为了反抗政府、夺取政权,它们一致联合,组成了韩山童的结社。韩山童的结社是以弥勒教为主,白莲会、摩尼教为辅的。弥勒教的弥勒佛取代了明王,白莲会、摩尼教则抛弃了吃菜事魔,它们混合在一起组成了白莲教。此时的白莲教继承了弥勒佛的反抗政府、夺取政权的精神,并把这当作了一贯的宗旨,成为以弥勒教为核心,把真空家乡、无生老母作为真言的坚强的秘密结社[14]。

70至80年代初期,欧美学者与大陆学者均把中国民间宗教理解为白莲教,美国学者韩书瑞对中国存在的民间宗教概之以“白莲教”。她认为白莲教的各种成分直到16世纪中期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宗教传统。它并不是一个一元化的组织,而是一些分散的小集团,它们的信徒相信千年盛世之说。这些教派靠师徒关系作为组织纽带相传下来,各有自己的名称、信徒、仪式和组织。尽管这些集团因时因地各自独立,但都依靠一种共同的传统,有着共同的信仰核心,都崇拜无生老母,主张三劫之说,并以这一宗教特有的经卷作为自己的教义。与其他学者相比,韩书瑞更多地强调了白莲教的社会意义,她认为白莲教各教派既可以是内省性的和敬神的,同时又因咄咄逼人和好斗而是革命的。它们追求千年盛世的思想已被固定在其教派组织之中,并且能潜伏下来而不会完全丧失它动员其信徒们采取激烈行动的能力。末世说的思想还能推动其信徒们进行反对国家的起义,由此产生的希望和诺言又促使其他人参加他们的事业。这些起义不但吸引了农民以外的人,而且很好地支持了农民反抗行动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此外,白莲教具有其他民间骚乱不同的重复性和周期性[15]。国内学者喻松青女士认为明清时期的白莲教,主要包括白莲教和罗教、

黄天教、弘阳教、闻香教、八卦教以及它们派生衍变的各种教派。这些教派创教之初,虽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它们的教旨、信仰、教仪、经卷、组织基础、活动方式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和白莲教大致相同[16]。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明清民间存在两个系统———罗教和白莲教,其他教派都是这两派的繁衍和转化。坚持此种观点的学者并不是要否定白莲教的存在和系统性,而是试图把罗教从白莲教体系中剥离出来,恢复罗教本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实际上,明清两代的统治者自明神宗万历以来便把罗教与白莲教视为二大邪教。日本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也遵循了这一传统,分为白莲教和罗教研究两部分,酒井忠夫认为罗教思想代表了当时士绅文人三教合一的宗教意识以及政治、社会、思想、宗教四方面所造成的一种融会统合的文化现象。对于罗教的源流和教理的分析,大多数学者认为佛教是其源头。加拿大学者欧大年认为无生老母信仰源自佛教的净土宗与禅宗,但没有详细说明其中原委。徐小跃从宗教学的角度,对罗教教义的内在发展理路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他认为罗教以接续中国传统佛教,尤其是佛教禅学的发展为己任,以摄化下层百姓的悲悯情怀,以震天动地的宗教感悟,以平易亲切的说教方式完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民间宗教体系的构建。他认为,罗教思想体系的意义主要在于它找到了中国传统佛教与中国民间宗教这两个领域贯通的桥梁,为上层佛教向民间宗教的转化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罗教的最终目的及其理论的根本旨趣在于超越生命的有限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所以说,正是因为罗教教义上的独特性,从而完全不同于白莲教和其他民间宗教。

宋光宇以为要想明了罗教的无生老母信仰的来源和成分,除了从佛学角度探讨外,还必须注意到宋明理学对此信仰的影响,他认为无生老母“可说是把传统中国人对‘天’的认识,宋明理学对宇宙起源的看法和佛家的‘天生’‘涅槃’以及道家所说‘道’等概念糅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概念”[17]。而郑志明则认为罗教的无生老母信仰也可以说是源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原始宗教信仰,并杂糅儒释道三教思想而产生的教派,虽然基本教义偏重于佛教,由佛教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的教义中,引申出教人解脱生死,离苦得乐,如何消灾祈福,企求神佑,但传统社会深信鬼神的原始宗教信仰与民间的各种巫术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18] (P26)。

同时,郑志明的研究把无生老母信仰与弥勒佛信仰区分开来,认为之所以罗教是一个与白莲教相对独立的宗教体系,是因为在民间宗教结社里它开创了以无生老

母为信仰核心的新教派,而不同于以弥勒佛为信仰核心的白莲教。虽然罗教之后,各地新兴宗教几乎将包括以太上老君为信仰核心的道教这三种信仰相互混合,但是思想渊源与宗教体系仍然传承罗教,与无生老母信仰有密切关系[19] (P225-282)。

马西沙同样反对把明清时代民间宗教统称为白莲教,认为南宋茅子元所创的白莲教与明清时期所谓的白莲教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同时也不持两种教派系统说,而是强调明清民间宗教教派的多样化,坚持三教合一的观点,认为民间宗教的源头是儒释道三教。他在《中国民间宗教史》中,从最基本的档案文本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民间宗教,特别是明清宗教的发展脉络,并在书后附了各教派的源流表

[20]。

尽管如此,由于明清统治者对民间宗教的压制政策,大量宝卷被销毁,而档案材料又不可避免地带有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能保存至今的有关民间宗教的文本材料毕竟很少,我们是否透过这些档案和宝卷就能完整地梳理出明清民间宗教的线路呢?或者说,由于民间信仰和民间宗教本身的复杂性、混合性,我们能否最终理清其脉络都是一个问题。我感觉,现在对于明清民间宗教的研究似乎正在走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义和团的研究一样的路数,即研究者普遍有一种对“起源偶像”的职业迷恋———“依据最遥远的过去来解释最近的事物”。马克·布洛克以基督教教规史为例提醒道:“了解教规的起源对于理解现实宗教现象来说必不可少,然而,以之来解释现实宗教现象则很不充分”,因为宗教“就像一个结,这个结将社会结构与社会精神大量迥异的特征缠绕在了一起。简言之,宗教信条涉及到整个人类环境问题”[21](P361)。正是因为宗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文化现象,简单地追溯其源流只会使其简单化,特别是仅仅向制度化宗教靠拢。因为民间宗教的创造和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它有其强大的原动力,即民众中广泛存在的信仰文化。缺少这一因素,解释民间宗教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三、民间宗教与明清社会

民间宗教在明清时期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其一,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盛现象,表现为教派林立,信仰多样化,影响遍及整个社会;其二,这一时期民间宗教越来越多地与农民运动联系在一起,教案连续不断,发生率颇高,农民借民间宗教反抗政府的运动此起彼伏。

对于民间宗教在明清时期的繁盛,研究者往往从功能角度着手。功能分析是宗教社会学中较早的方法论之一,其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类在求生存的过程中,经常遭遇到种种困难与挫折,譬如灾害、疾病、伤亡等,其中死亡是人生过程中所遇到最具破坏性的挫折,宗教信仰多能适时地给予人类某些程度的助力,使人类有信心生存下去。宗教信仰就是植根于人类的基本需要,使个人摆脱其精神上的冲突,而使社会避免失范的状态[22](P59)。李亦园认为宗教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功能至少有三项:认知、整合与表达[23](P33)。表达是人类对生之喜悦、对死亡及鬼神的恐惧,把人类的各种情绪借宗教仪式来转化表现;整合是人群借宗教信仰而有共同情绪,借举行宗教活动而有团结凝聚力;认知功能是人类对大自然现象,对社会现象或人生百态的疑惑常用宗教仪式来指示,尤其是在科学未明之前。

明清民间宗教虽然被统治者视为异端,经常遭到查禁,但仍然非常繁盛,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各教派在地方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正面社会功能[24]。其功能大概分为心理安慰功能、娱乐功能、社交功能、济助功能、治病健身强体功能、谋生功能、晋升功能等等。同时民间宗教的繁盛也有其客观环境的因素和适存基础,因其“依附民间信仰而创生,取民间信仰之种种内容,以为信仰根本,藉佛道经典为依据,佛道仪节为传布手段,因而是能根深蒂固,生机不绝”[25]。

有关民间宗教反抗运动的研究论著颇多,并且近年来,研究视角有拓宽的趋势,不再仅仅局限在对政治事件的阐述,突破了阶级分析方法,在重视社会经济因素的同时,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来反省农民宗教运动的时代意义及其内在精神。比较早反思这一问题的是美国学者韩书瑞,她以民间宗教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了王伦起义和林清、李文成起义,在70年代末连续出版两本专著《千年王国运动:1813年八卦教起义》和《1774年的王伦起义》,对民间宗教在农民运动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她在对八卦教起义研究的前半部分,花费了大量笔墨来论述整理白莲教系统,把白莲教放在清朝的正统思想的背景中来加以考虑,与中世纪基督教中的异端等各种救世信仰相比较。由此她认为,与其说这次起义是一场农民反抗社会压迫的起义,还不如说是一场类似千禧年运动的宗教起义。这次起义虽然暴露了清王朝统治的弱点,但并不表明乾隆统治的后期是有些人所言的传统中国终结的开始。接着韩书瑞在探讨王伦起义时,利用目击者的记载、造反者的供词和地方的报告,去探索王伦的组织的背景和起义的过程。她考察了白莲教教派在清

代社会中的作用,并指出了这些教派是怎样给那些在各地生活的信徒们提供生活意义的认识和社会组织的。经过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状况的调查后,她的意见是:起义的原因更多的是教派组织内部的动力和追求千年盛世的信仰,而不是由于社会本身的危机引起的。

类似的结论也出现在1796年白莲教起义研究中。刘广京就湖北省白莲教起义的材料,说明无生老母与弥勒佛在白莲教信仰中的重要,着重论述这次起义中的宗教因素[26](P776-815)。日本学者野口铁郎也强调了白莲教起义的宗教性质,特别强调了民间宗教本身在运动中所起到的动力作用[27](P1053-1071)。

从文化角度讨论民间宗教运动的论述较少,但也有学者开始涉足。笔者所见刘平的博士论文《文化传统与社会“叛乱”———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便是一例。该文从民间文化与民间信仰角度透视了清代秘密社会———包括秘密宗教和秘密教门———的文化内涵。他认为“农民运动并不一定总是发生在生活最贫困、受剥削最严重的地区,也就是说,农民运动的起因十分复杂,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农民叛乱广泛藉用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的‘文化’因素,尤其是‘宗教’因素。„„信仰———宗教迷信外衣加上巫术符咒、五行八卦、气功武术等种种‘文化’因素,不但为农民变为叛乱者架起了桥梁,也使叛乱者在叛乱过程中迸发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28]。

四、走出文本传统

研究民间宗教,所依助的文本主要是指档案和宝卷。民间宗教比较繁盛的明清两代恰好保留下大量有关秘密宗教的档案,这是明清政府在镇压各种秘密宗教的活动中形成的,其中绝大部分是官方文书,包括地方督抚等官员的奏折和题本及皇帝的谕旨等等。同时还附有大量审讯立教传教人员的口供记录,以及某些重大秘密宗教起义案件中,各教派发布的布告、传播的经卷等等[29]。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故宫博物院整理和公开了一批档案,其中便涉及到罗教、弘阳教、林清教案内容。到六七十年代,台北故宫博物院逐渐公布了所收藏的民间宗教的档案,像美国学者韩书瑞的两本著作便主要是根据这两批档案完成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自成立后,也分期分批地公布所藏民间宗教档案。特别是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从

关注农民运动转到关注其中的民间宗教的因素,马西沙等所著《中国民间宗教史》便主要是根据此处档案而权威性地梳理了中国民间宗教的源流脉络。

宝卷的研究最初是被作为文学来对待的,如郑振铎等人就认为宝卷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而周作人则以民俗学家的眼光发现了《破邪详辨》中“无生老母”这样的民间宗教信仰,引起民间宗教研究者对宝卷的关注。但是,宝卷的缺乏制约了当时的研究,所以在50年代之前,主要是一个宝卷收集工作,特别是日本人利用侵华之机在中国搜集了大量宝卷,直接造成了50年代后日本成为宝卷研究的中心,最具代表性的是泽田瑞穗的《增补宝卷之研究》。国内则主要是以李世瑜的《宝卷综录》为代表。但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宝卷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历史学者和文学研究者中,本来最有资格进行研究的宗教学者却对此极为忽视。即使有宗教学者对宝卷进行研究,也多是从历史的角度,解释民间宗教的源流,而很少对其内在理路、宗教思想进行分析。最近对道教的善书、功过格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宝卷始终受到宗教学者的冷落而未能列入宗教史文献范畴。

单单从文本角度进行民间宗教研究的一个后果,便是导致“中国的宗教史研究者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学’倾向,总是把宗教史看成过去的历史,研究宗教史似乎就是回头向后看,基本上不注意历史上的宗教在现代的遗存,于是很少考虑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的结合;它们只是为了说明某种历史上的现象而探讨宗教史”,所以葛兆光呼吁,“如果我们改变狭隘的宗教史观的话,很多资料是可以进入宗教史研究领域的。„„现存的民俗资料经过统计和分析,能够为我们映证许多古代的历史事实;很多在研究者大脑里也许只是几段抽象史料的古代宗教现象,很可能就在活生生的调查资料中重新组合成可以理解的事实” [30]。

对中国民间宗教进行田野考察的传统一直是时断时续的。如前所言,最早开启这一传统的是荷兰学者格鲁特,他在19世纪末有机会到中国东南沿海如厦门等地进行实地考查,在《中国的宗教体系》中可见他对中国丧葬制度的考察;在《中国各教派受苦史》中,有他对龙华教和先天教的仪式、祭祀的考察,许多外国学者对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起步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一些人类学家开始介入民间乡土考察,发现各类民间宗教在许多村落结社和城镇里广为流行。当时发现的较大的派支,以华中、华南为中心的萧昌明之“中国宗教哲学研究社”及以华北为中心的张天然之一贯道为最。1947

年,当时还是北京辅仁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的李世瑜,对华北62个村庄的秘密宗教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包括黄天道、一贯道、皈一道和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等教派,并于次年出版《中国华北秘密宗教》。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不仅提供了一个有关民国时期民间宗教的最重要的文本,同时也系统实证了以人类方式研究中国民间宗教的可能性,为后来学者续传此传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传统中断了20余年。直到六七十年代台湾学者才开始重新启用人类学的方法对台湾的民间宗教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当时许多欧美的学者也到台湾和香港进行实地调查,特别是对台湾一贯道的调查[31]。同时,董芳婉的《台湾新兴宗教概观》(1982)和李亦园的《台湾民俗信仰发展的趋势》(1982)也已注意到台湾其他的民间宗教结社。

中国大陆直到80年代才逐渐恢复对民间宗教的实地调查,其中包括马西沙对成都刘门教的调查,林国平对福建三一教的调查[32](P263-280)及路遥对山东民间秘密宗教的调查[33]等等,其中后者的意义尤为重要,它可以说是继19世纪末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博恒理(D.H.Pirter)的《山东秘密教派》(1886)[34]和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 的《华北的教派》(1886)[35],20世纪40年代李世瑜的《现代华北秘密宗教》后,又一部以田野调查方式对华北民间宗教调查的杰作。路遥教授早在60年代领导对义和团调查时便开始关注华北民间秘密宗教,在80年代曾断断续续做过调查,从1990年立项到1999年完成,历时10年,他走了70多个县,对山东300年民间宗教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戴逸教授曾评价说,“如果再不做调查,后人将无从着手。你独具慧眼,力肩重任,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工作,抢救珍贵的活资料,作出了研究成果,为历史学补充重要的空白”[33](P2)。

吴泽霖曾对李世瑜的工作寄予这样的期望,“希望类似的尝试可以推广到中国的其他各区,从各方面的报告中再整理出一个综合的结论,这对于社会学及人类学一定有很大的贡献”[36](P2)。今天看来,此类田野调查仍嫌过少,且这种区域性的考察多集中在华北和东南沿海,能反映中国整个民间宗教状况的田野调查还有待时日。

基于以上分析,文本在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可以说中国民间宗教史过去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建立在以档案和宝卷为主的文本基础之上的,而

野和文献研究, 国内学者去国外访问留学,“汉学”著作的翻译, 一系列新课题的发现, 这些都预示着在若干年内, 国内的“民间宗教”研究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参见利玛窦、金尼阁著, 何高济等译: 《利玛窦中国札记》, 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年。

【2】参见林立强:《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民间信仰》, 《世界宗教研究》,2005 年, 第二期。

【3】魏若望(John Witek):《在中国的汉学》, 2007年“北京世界汉学大会”选读论文, 未发表。网络报道参见http ://edu.sina.com.cn/l/2007-03-28/1133137837.html

【4】参见洪长泰著, 董晓萍译: 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哈佛大学博士论文,1985),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赵世瑜著:《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参见麦克斯·缪勒著, 陈观胜等译:《宗教学导论》,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

【6】《现代华北秘密宗教》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7】魏若望:《在中国的汉学》, 2007年“世界汉学大会”未刊论文, 参见: 新浪网http :

//edu.sina.com.cn/l/2007- 03- 28/1133137837.html

【8】参见:魏建猷主编:《中国会党史研究综录》, 上海, 上海市历史学会,1984 年。

【9】见李天纲:《一种过渡形态的城市生活》, 收唐振常主编《上海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帮会与上海社会》, 收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10】转见钟国发:《20世纪中国关于汉族民间宗教与民俗信仰的研究综述》, 《当代宗教研究》,2004年第四期。

【11】见李尚英:《源同流分:民间宗教与结社》,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年。

参考文献:

[1] 王致中. 封建蒙昧主义和义和团运动[J].历史研究,1980,(一).

[2] 程洪. 直鲁豫社会结构的变动与义和团运动[A].义和团运动一百年[M]. 济南:齐鲁书社,2000.

[3] 钟国发. 民国时期新兴宗教扫描[J].当代宗教研究,1997,(四) .

[4] 李天纲.“文化多样性”与民间宗教合法性:以老上海为例[J].社会学家茶座,2006,(三).

(本文转载自:《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5期)

郑衡泌、陈文龙:“民间信仰地域分异的微观分析——泉州三个村庄神祇生态位宽度测量和比较”,《地理研究》04期,2010年。

祝幸安、袁德新、丁涛:“浙江省舟山市积极做好民间信仰场所管理工作”,《中国宗教》03期,2010年。 李秋香:“近30年来的汉代民间信仰研究”,《史学月刊》03期,2010年。

孟和套格套:“民间信仰田野调查研究——以蒙古族的阿尔山信仰为例”,《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10年。

大拙:“鄂崇荣著《土族民间信仰解读》出版”,《中国土族》01期,2010年。

马新:“关于民间信仰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01期,2010年。

沈刚:“汉代民间信仰的地域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10年。

韩秉方:“论民间信仰的和谐因素”,《中国宗教》02期,2010年。

张晓宾、陈宏之:“潮汕民间信仰的窥探——以潮汕传统建筑工艺嵌瓷为视角”,《社科纵横新理论版》01期,2010年。

范正义:“社会转型与民间信仰变迁——泉州个案研究”,《世界宗教研究》01期,2010年。

王健:“明清江南民间信仰活动的展开与日常生活:以苏松为例”,《社会科学》02期,2010年。

周加才让:“青海塔尔寺酥油花灯会中的民间信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02期,2010年。

赵宏勃:“隋代的民间信仰——以巫觋的活动为中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10年。

刘晓春、王维娜:“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化遗产》01期,2010年。

向柏松:“神话与民间信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1期,2010年。

仇王军:“明清时期宁夏的民间信仰”,《宁夏社会科学》01期,2010年。

“民间信仰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中国宗教》01期,2009年。

张祝平:“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历史演变与依存逻辑”,《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6期,2009年。 叶舟:“民间信仰的多元图景——以武烈帝陈果仁为例”,《民俗研究》03期,2009年。

张祝平:“民间信仰:当下状态与应然路径”,《广西社会科学》01期,2009年。

艾潇:“当前我国民间信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思考”,《云梦学刊》06期,2009年。

徐姗娜:“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一个社会资本的分析框架”,《东南学术》05期,2009年。

沈刚:“汉代民间信仰层级性特征述论”,《咸阳师范学院学报》01期,2009年。

张祝平:“民间信仰60年嬗变:从断裂到弥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1期,2009年。

袁松:“民间信仰的情感之维与村庄公共生活的整合——以桂北村落为考察对象”,《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全泰源、黄凤琼、陈玉芳:“以民间信仰为核心的文化空间构建——以花都狮岭盘古文化为例”,《文化遗产》01期,2009年。

王宪昭:“论民间信仰中的„小人物‟崇拜”,《韶关学院学报》11期,2009年。

王晓燕:“民间信仰对我国偏远农村体育影响之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08期,2009年。

文忠祥:“土族民间信仰中的洁净观念初探”,《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1期,2009年。

王健:“民间信仰的权力之维”,《博览群书》11期,2009年。

马宁:“中国西北民间信仰研究综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白晓霞:“民间传闻对土族信仰民俗的文化意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1期,2009年。

刘冰清:“武陵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特点及社会功能”,《求索》10期,2009年。

刘叶华:“从民间信仰看中日民间结社的载体差异”,《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张维佳、余植:“浅谈道教三官与民间信仰”,《大众文艺理论》01期,2009年。

张舒、张正明:“山西民间信仰研究的一部力作——评《诸神与众生:清代、民国山西太谷的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沧桑》05期,2009年。

鄂崇荣:“民间信仰、习惯法与生态环境——试析青海藏族生态观念对保护草原环境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

04期,2009年。

陈友冰:“民间信仰与岛民心态”,《两岸关系》01期,2009年。

刘丽、卫钰:“苗族的民间信仰及其区域差异”,《沧桑》05期,2009年。

沈刚:“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的秦时民间信仰活动探微”,《西安财经学院学报》01期,2009年。

王文明、王铁环、刘景慧:“托口镇民间信仰文化及其保护与旅游开发”,《怀化学院学报》10期,2009年。 刘道超:“论我国民间信仰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郭平坦:“台湾民间信仰扎根中华文化”,《台声》06期,2009年。

刘畅:“论民间信仰情怀与关汉卿杂剧的精神境界”,《戏剧文学》10期,2009年。

黄达远:“清代新疆北部汉人移民社区的民间信仰考察”,《宗教学研究》02期,2009年。

杨序:“试论民间信仰对我国民间文学之影响”,《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林先建:“青岛崂山道教民间信仰状况探析——以太清宫周边地区为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2期,2009年。

谢国先:“民间信仰与官方意识”,《韶关学院学报》10期,2009年。

张佑周、戴腾荣:“闽西与台湾客家民间信仰的传承及变异”,《龙岩学院学报》03期,2009年。

秦海燕:“试论民间信仰文化与旅游开发——基于广西灵川县长岗岭村民间信仰的调查”,《柳州师专学报》05期,2009年。

郭琼珠:“民间信仰仪式性表演类民俗体育探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06期,2009年。

姚向奎:“小冀背妆:民间信仰映照下的民间舞蹈”,《寻根》05期,2009年。

万静:“关于„九井十八庙‟的乡土调查报告——兼论商业与民间信仰的互动”,《民俗研究》02期,2009年。 刘健:“中国民间信仰研究述论”,《才智》28期,2009年。

李浩:“民间信仰的屈服与融合——以魏晋南北朝为例”,《民俗研究》02期,2009年。

彭恒礼:“皮影VS 电影——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信仰问题”,《南阳师范学院学报》07期,2009年。 范正义:“华侨华人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评李天锡《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八桂侨刊》03期,2009年。 周建新、温小兴:“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国内客家民间信仰研究”,《民俗研究》02期,2009年。

王健:“明清以来江南民间信仰中的庙界:以苏、松为中心”,《历史教学高校版》07期,2009年。

俞黎媛:“论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以福建张圣君信仰为例”,《莆田学院学报》06期,2009年。

邱国珍、陈洁琼:“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吴欣:“正祀与杂祀:明清运河区域的民间信仰研究——以张秋镇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黄彩文:“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以双江县一个布朗族村寨的祭竜仪式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9年。

王守恩:“论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世界宗教研究》04期,2009年。

王健:“明清江南地方家族与民间信仰略论——以苏州、松江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高飞、孟令国:“石塘民间信仰文化特色论析”,《社会科学战线》06期,2009年。

李建宗:“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甘肃陇中汉族民间信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3期,2009年。

贾艳红:“汉代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探析”,《民俗研究》04期,2009年。

矫凯、司汉武:“民间信仰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考察”,《商业时代》15期,2009年。

刘丽敏:“中西之„神‟再辨——以中国民间信仰与天主教为例”,《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郭晓虹:“„於菟‟的民间信仰仪式音乐阐释”,《青海师专学报》04期,2009年。

许效正:“试论袁世凯对民间信仰态度的转变”,《宗教学研究》04期,2009年。

王星:“狂欢视角下的民间信仰导控与乡村和谐”,《传承》10期,2009年。

苏全有、葛风涛:“近十年来民间信仰功用问题研究述评”,《大连大学学报》02期,2009年。

褚智慧:“浅论《搜神记》中的民间信仰”,《才智》19期,2009年。

王存奎:“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民俗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期,2009年。

吴小曼:“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文化透视——以文昌市会文镇沙港上旗村的民间信仰为例”,《新东方》05期,2009年。

苍海平:“土族民间信仰及其仪式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02期,2009年。

朱海滨:“民间信仰的地域性——以浙江胡则神为例”,《社会科学研究》04期,2009年。

汪德明、张葆珺、朱玲琳:“和谐社会中的民间信仰问题研究——兼谈武汉地区民间信仰状况”,《长江论坛》06期,2009年。

何其敏:“民族民间信仰研究的视角和意义”,《中国宗教》05期,2009年。

汤洁:“民间信仰、仪式行为、仪式音声互动关系之研究——以博爱县北石涧村丧葬仪式为例”,《美与时代上半月》04期,2009年。

王文科:“海峡两岸三山国王信仰及文化意义”,《莆田学院学报》03期,2009年。

陈传善:“论民间信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宿州学院学报》06期,2009年。

耿羽:“一个民间信仰的生成——基于福建崇武解放军烈士庙的考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曹春婷、邵雍:“探析民国前期泰山神民间信仰的特点”,《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09年。 肖向明:“„五四‟新文学与民俗学运动——以民间信仰为中心”,《学术研究》06期,2009年。

肖向明:“„鬼域-人间‟的政治寓言——论20世纪40年代„民间信仰‟的文学想象”,《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期,2009年。

陈勤建、衣晓龙:“当代民间信仰研究的现状和走向思考”,《西北民族研究》02期,2009年。

朱海滨:“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江汉论坛》03期,2009年。

耿静:“羌族的民间信仰——以汶川县雁门乡萝卜寨村为例”,《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2期,2009年。 郭占锋、冯海英、李小云:“由中国民间信仰复兴现象反思现代化理论逻辑”,《青海社会科学》06期,2009年。 “庙会•民间信仰与文化的非絮语”,《西北民族研究》02期,2009年。

皮庆生:“材料、方法与问题意识——对近年来宋代民间信仰研究的思考”,《江汉论坛》03期,2009年。 黄建铭:“悠悠茶俗 欣同神知——福建民间信仰与茶俗之缘”,《中国宗教》11期,2009年。

贾艳红:“浅析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产生的心理背景——以汉代民间信仰为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高长江:“民间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02期,2009年。

刘博:“民间信仰与和谐杭州的构建”,《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1期,2009年。

唐金培:“闽台民间信仰的„光州固始‟情结”,《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祝松、陈支平:“宗教与风俗史的细部考察与多角度审视——评朱海滨的《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01期,2009年。

吕文杰:“花山岩画传说中所反映的民间信仰观念”,《中国商界上半月》11期,2009年。

魏长领:“民间信仰及其与道德信仰的关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9年。

朱钦胜、凌焰:“区域社会与民间信仰——萍乡张相公信仰的初步考察”,《江西社会科学》02期,2009年。 李凡, 司徒尚纪:“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对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以明至民国初期佛山神庙为视角”,《地理研究》06期,2009年。

袁松:“民间信仰的情感维度与村落公共生活的整合——以桂北村落为考察对象”,《广西民族研究》03期,2009年。

朱和双:“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的性禁忌及其信仰习俗”,《贵州民族研究》01期,2009年。

高峻:“当代河北乡土社会汉民族民间信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领导之友》06期,2009年。

荣国庆:“金元时期泽州宗教、民间信仰的演变”,《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5期,2009年。

骆婧:“浅论民间信仰为民间戏曲营造的文化环境——以闽南打城戏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9年。

王晓丽:“民间信仰的庞杂与有序”,《西北民族研究》04期,2009年。

杨宗红、蒲日材:“敬惜字纸信仰的嬗变及其现实意义”,《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5期,2009年。 刘明君、郑来春:“经济视野中农村民间信仰的几个问题”,《农村经济》12期,2005年。

马莉:“中国民间信仰在现实中的生长力及文化价值初探”,《兰州学刊》06期,2005年。

东泽民:“直东交界一带民间信仰与义和团运动”,《邢台学院学报》04期,2005年。

王雄伟:“自我生存保障的建构——对于农村民间信仰兴起的社会学分析”,《河西学院学报》06期,2005年。 黄建铭、方宝川:“马祖列岛民间信仰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中国宗教》05期,2005年。

刘海燕:“„关索‟形象的文化意蕴——历史、文学与民间信仰互动之个案浅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06期,2005年。

李云华:“信仰体现民族性格——土家族民间信仰漫谈”,《中国宗教》04期,2005年。

仕心:“„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民间文化论坛》06期,2005年。

陈瑶:“试论当代民间信仰的变迁”,《哈尔滨学院学报》08期,2005年。

张士闪:“当代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活动的艺术化趋势——以山东潍坊地区青州市井塘村为个案”,《民间文化论坛》02期,2005年。

李萌:“论旅游与中国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S1期,2005年。

王志清:“„东北亚民族民间信仰高级研讨会‟召开”,《民间文化论坛》06期,2005年。

张世花:“门源汉族的民间信仰”,《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3期,2005年。

朱和双、李金莲:“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性禁忌及其民间信仰”,《宗教学研究》01期,2005年。

黄素敏:“民间信仰的象征意义与传承过程——明溪莘夫人崇拜的历史考察”,《民俗研究》04期,2005年。 王川:“试论近代昌都地区的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1840~1949年”,《西藏研究》03期,2005年。

梁家贵:“试论民间信仰与会道门的关系”,《贵州社会科学》02期,2005年。

黄洁琼:“唐宋闽南民间信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初探”,《龙岩学院学报》04期,2005年。

高师宁:“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浙江学刊》02期,2005年。

王丹:“《灵性高原——西藏民间信仰源流》简评”,《民族文学研究》03期,2005年。

唐力行, 王健:“多元与差异:苏州与徽州民间信仰比较”,《社会科学》03期,2005年。

刘志强:“越南的民间信仰”,《东南亚纵横》06期,2005年。

郭红雅:“《药》中的民间信仰及主题分析”,《零陵学院学报》03期,2005年。

吴巍巍:“造神缘起:论经济建设热潮与福建民间信仰兴盛之关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S1期,2005年。 巫仁恕:“民间信仰与集体抗争:万历承天府民变与岳飞信仰”,《江海学刊》01期,2005年。

林立强:“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民间信仰”,《世界宗教研究》02期,2005年。

郭春梅:“当代中国社会的传统民间信仰”,《沧桑》01期,2005年。

罗彩娟:“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功利性”,《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5年。

陈摩人、郭凤翔:“冼太夫人与俚族女权社会——兼谈民俗与民间信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02期,2005年。 朱爱东:“国家、地方与民间之互动——巍山民间信仰组织„圣谕坛‟的形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期,2005年。

鄂崇荣:“村落中的信仰与仪式——土族民间信仰的宗教人类学田野个案调查”,《青海社会科学》06期,2005年。 范正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督教与民间信仰关系研究述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期,2005年。

张富春:“先秦民间祈财信仰研究——以睡虎地秦简《日书》为中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6期,2005年。

钟晋兰:“论民间信仰的正统化与地方化——以宁化河龙的伊公信仰为分析对象”,《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0期,2005年。

周俐、周建新:“从民间信仰看粤闽赣山区开发和客家族群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5期,2005年。

汪毅夫:“从福建方志和笔记看民间信仰”,《东南学术》05期,2005年。

陈明文:“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对民间信仰的批判引导及其启示”,《理论学习与探索》05期,2005年。

李霞:“民间信仰的社会凝聚机制:性别角度的初步探讨”,《天府新论》05期,2005年。

谭小军:“民间信仰与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新干县萧公庙的个案研究”,《宜春学院学报》01期,2005年。 陈必昌:“佛教核心教义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影响”,《民俗研究》03期,2005年。

谭必友:“作为组织话语的民间信仰与秘密结社——话语群视阈里的古村社会变迁调查之一”,《经纪人学报》01期,2005年。

程德华:“论民间信仰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01期,2005年。

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史学月刊》01期,2005年。

余丰:“连城四堡的宗族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2期,2004年。

林国平:“福建民间信仰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东南学术》S1期,2004年。

罗勇:“论民间信仰对客家传统社会的调控功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07期,2004年。

王明霞:“满族当代民间信仰——以四平地区为例——满族民间信仰调查之二”,《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6期,2004年。

蔡少卿:“中国民间信仰的特点与社会功能——以关帝、观音和妈祖为例”,《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4期,2004年。

邢莉:“从游牧文化、女性民俗到民间信仰研究”,《广西师范学院学报》04期,2004年。

余美珠、李爽、袁书琪:“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的SWOT 分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2期,2004年。

梁杏云:“壮族麽教挂图与壮族民间信仰”,《经济与社会发展》10期,2004年。

宋德剑:“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整合:闽粤赣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研究的视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03期,2004年。

叶涛:“泰山后石坞元君庙与邹城西关泰山香社——当代民间信仰组织的个案调查”,《民间文化论坛》03期,2004年。

丁玲玲:“泉州民间信仰的多元化和功利性”,《经济与社会发展》06期,2004年。

吴滔:“清代苏州地区的村庙和镇庙:从民间信仰透视城乡关系”,《中国农史》02期,2004年。

朱霞:“盐井与卤龙王:诺邓盐井的技术知识与民间信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2期,2004年。 谢金森, 张国栋, 张鼎如:“民间信仰误区的解读与矫正——新时期农民信仰问题的调查”,《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4年。

段凌平, 张晓松:“漳州地区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4年。 徐芳:“民间信仰的恢复与重建——以侯村女娲信仰个案研究为例”,《民俗研究》01期,2004年。

高贤栋:“北朝时政谣谚与民间信仰”,《民俗研究》01期,2004年。

“民间信仰书目辑录”,《民俗研究》01期,2004年。

蒋立松:“从汪公等民间信仰看屯堡人的主体来源”,《贵州民族研究》01期,2004年。

王永平:“论唐代山西的民间信仰”,《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4年。

唐吉思:“藏传佛教对蒙古族民间信仰习俗的影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4年。 苑利, 顾军:“从龙王信仰看研究民间信仰的学术价值与意义”,《青海民族学院学报》01期,2004年。 韩卢敏, 李爽:“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以闽台地区为例”,《亚太经济》01期,2004年。 吴保春:“赣西民间信仰的初步考察”,《南昌高专学报》01期,2004年。

袁书琪、李爽:“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构想”,《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3期,2004年。 张开祝、李效杰:“从《元和郡县图志》看唐代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实质”,《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4年。

李云华:“民间信仰与宗教”,《中国宗教》09期,2004年。

郑春元:“伍家沟故事中的民间信仰”,《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期,2004年。

樊树志:“江南市镇的民间信仰与奢侈风尚”,《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05期,2004年。

李浩, 范学辉:“宋代山东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秘密宗教”,《民俗研究》04期,2004年。

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3期,2003年。 黄建铭:“闽台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作用”,《中国宗教》05期,2003年。

范立舟:“宋元以民间信仰为中心的文化风尚及其思想史意义”,《江西社会科学》05期,2003年。

王晓莉:“顾颉刚与民间信仰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03期,2003年。

温秋明:“福建民间信仰探析——佛教俗神定光古佛在闽西”,《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02期,2003年。 井上彻:“魏校的捣毁淫祠令研究——广东民间信仰与儒教”,《史林》02期,2003年。

张鸿石:“论传统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学术交流》03期,2003年。

陈明文:“论当前我国民间信仰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湖湘论坛》02期,2003年。

向柏松:“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1期,2003年。

吴鸿丽:“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与泉州的民间信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01期,2003年。

王健:“祀典、私祀与淫祀: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考察”,《史林》01期,2003年。

刘大可:“台湾的福州移民与民间信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06期,2003年。

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6期,2003年。 王永平:“论道教法术与唐代民间信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期,2003年。

李爽:“浅谈闽台民间信仰文化与旅游开发”,《亚太经济》04期,2003年。

谢明礼:“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差异及开发”,《亚太经济》04期,2003年。

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与两岸关系的互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04期,2003年。

施云南:“略论黎族苗族民间信仰文化的意义及其功能”,《琼州大学学报》04期,2003年。

袁霞:“从《荆楚岁时记》看魏晋南北朝荊楚民间信仰的特征”,《黄石教育学院学报》03期,2003年。

项目组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战略研究”,《亚太经济》03期,2003年。

袁书琪, 郑耀星, 陈维平:“论闽台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对促进祖国统一的作用”,《亚太经济》03期,2003年。 余美珠:“闽台民间信仰文化的特征及开发对策”,《亚太经济》03期,2003年。

施云南:“黎族苗族民间信仰习俗文化浅析”,《琼州大学学报》03期,2003年。

贾艳红:“略论汉代民间的西王母信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3期,2003年。

丁贤勇:“明清灾害与民间信仰的形成——以江南市镇为例”,《社会科学辑刊》02期,2002年。

范荧:“沪上民间信仰刍议”,《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2年。

徐杰舜:“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2年。

周建新:“客家民间信仰的地域分野:以许真君与三山国王为例”,《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1期,2002年。 徐杰舜:“汉族民间信仰特征论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2年。

何方耀、胡巧利:“岭南古代民间信仰初探”,《广东社会科学》06期,2002年。

翁泽琴:“民间信仰与社区整合——以仙圃寨风雨圣者信仰为中心的调查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04期,2002年。

袁同凯:“文化心理与人类行为:以民间信仰为例”,《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S2期,2002年。

杨甫旺:“口头神话与民间信仰——云南彝族马樱花神话个案研究”,《柳州师专学报》04期,2002年。

江沛:“近代华北城乡民间信仰述评——以冀东诸县为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2年。 赵德利:“20世纪民间信仰思维审美建构的功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2002年。 吴世旭:“吴村民间信仰活动调查”,《民俗研究》04期,2002年。

王世光:“前清儒者视野中的民间佛道信仰”,《宗教学研究》03期,2002年。

余险峰:“不可忽视民间信仰问题”,《中国宗教》05期,2002年。

梁羽:“福州市民间信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福州党校学报》03期,2002年。

陈泽泓:“广东历代祀典及其对民间信仰的影响”,《广东史志》03期,2002年。

金泽:“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西北民族研究》02期,2002年。

陈心林:“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变迁——以拉西峒村为个案”,《涪陵师范学院学报》03期,2002年。

李秋香:“官方祀典与民间信仰中伏羲女娲地位探微”,《洛阳师范学院学报》03期,2002年。

林国平:“闽台民间信仰的由来及发展”,《台湾研究》02期,2002年。

冯贤亮:“明清江南的正统寺庙、民间信仰与政府控制”,《江苏社会科学》03期,2002年。

马强:“诸葛亮崇拜与古代蜀汉地区的民间信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期,2002年。

魏云:“人神之间•巫术仪式•精灵鬼魅——处在民间信仰之中的云南甲马”,《民族艺术研究》02期,2002年。 陈心林:“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以拉西峒村为个案”,《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02期,2002年。 林国平:“论闽台民间信仰的社会历史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2年。

黄辉全:“海峡两岸民间信仰的纽带——唐山神”,《统一论坛》02期,2002年。

张先清:“试论艾儒略对福建民间信仰的态度及其影响”,《世界宗教研究》01期,2002年。

詹石窗:“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在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作用”,《世界宗教研究》04期,2001年。

方文桃:“海峡和平女神群像雕塑记——兼谈民俗信仰题材雕塑如何提升质量”,《雕塑》S1期,2001年。 钟敬文:“民间信仰研究的新成果──序《甘肃天水的农事禳灾研究》”,《民族艺术》04期,2001年。 洪:“应建立民间信仰的引导机制”,《资料通讯》11期,2001年。

朱迪光:“民间信仰的影响与《西游记》故事的定型”,《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期,2001年。

郑振满、陈春声:“国家意识与民间文化的传承——《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导言”,《开放时代》10期,2001年。 陈明文:“建立民间信仰引导机制 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湖湘论坛》05期,2001年。

刘晓明:“试论以巫啸、符法为中心的岭南民间信仰”,《世界宗教研究》03期,2001年。

叶春生:“民间信仰的升华与超越——冼夫人信仰透析”,《广西民族研究》03期,2001年。

朱迪光:“民间信仰与中国文化精神研究”,《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期,2001年。

范涛:“林美容教授在民间信仰研究中的开拓与创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5期,2001年。 蒲文成:“宁玛派的民间信仰”,《中国藏学》03期,2001年。

范正义:“拒斥与接纳——基督教在华传播与中国民间信仰关系的文化透视”,《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1年。

杨树喆:“壮族民间师公教:巫傩道释儒的交融与整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04期,2001年。

丁毅华:“汉代的类宗教迷信和民间信仰”,《南都学坛》04期,2001年。

麻健敏:“从文化层面透视福建民间信仰”,《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06期,2001年。

聂德宁:“新马早期华人社会的民间信仰初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2期,2001年。

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组:“社会转型期河北民间信仰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领导之友》03期,2001年。 刘朝晖:“乡土社会的民间信仰与族群互动:来自田野的调查与思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期,2001年。

林盛根、张诺夫:“宗教和民间信仰对福建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02期,2001年。

吕艳利:“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法律的态度”,《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1期,2001年。

饶明奇:“论清末民初民间信仰的特征”,《平顶山师专学报》03期,2000年。

吴杰:“溇水流域土家族民间信仰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2期,2000年。

王耕:“源远流长:浅谈台湾的民间信仰”,《两岸关系》04期,2000年。

张晓虹:“明清时期陕西民间信仰的区域差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01期,2000年。

徐晓望:“福建佛教与民间信仰”,《法音》01期,2000年。

徐杰舜:“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2000年。

刘仲宇:“道教对民间信仰的收容和改造”,《宗教学研究》04期,2000年。

顾希佳:“汉族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关系”,《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期,2000年。

姗艳塔娜:“锡伯族的民间信仰习俗”,《满族研究》04期,2000年。

黎跃进、邓寒梅:“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新视角──读《民间信仰影响下的古典小说创作》”,《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05期,2000年。

欧阳小松:“„乡国情结‟与福建民间信仰在台湾的植根”,《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09期,2000年。

郑立勇:“关于民间信仰特性的几点思考”,《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04期,1999年。

吴杰:“溇水流域土家族民间信仰初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4期,1999年。

徐赣丽:“多元浑融的壮族民间信仰文化——《布洛陀经诗》文化意蕴之三”,《广西民族研究》03期,1999年。 顾希佳:“浙江民间信仰现状刍议”,《浙江社会科学》05期,1999年。

石奕龙:“闽台民间信仰的表层差别及其原因”,《台湾研究集刊》03期,1999年。

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与民俗信仰”,《宗教学研究》02期,1999年。

华方田:“妈祖崇拜:澳门的民间信仰”,《世界宗教文化》02期,1999年。

黄陵渝:“„北京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课题结项”,《世界宗教研究》02期,1999年。

林正添、李敬焕:“民间信仰与社会问题──析福建妈祖信仰文化的功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02期,1999年。

徐心希:“闽台地区汉民族民间信仰的源流、现状与特点探讨”,《中华文化论坛》02期,1999年。

陶思炎、铃木岩弓:“论民间信仰的研究体系”,《世界宗教研究》01期,1999年。

李天锡:“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世界宗教研究》01期,1999年。

陈小冲:“台湾民间信仰中的义民爷与义民庙”,《岭南文史》02期,1993年。

杜荣佳:“明代中后期广东乡村礼教与民间信仰的变化”,《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03期,1992年。

陈小冲:“台湾民间信仰若干史事辨误——与台湾学者商榷”,《福建学刊》02期,1992年。

过伟、韦坚平:“京族民间信仰与神谱初录”,《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期,1992年。

张小军、胡鸿保:“蒿洋民间信仰与宗教一瞥”,《民俗研究》03期,1991年。

袁珂:“羌族神话与民间信仰——兼序《神秘的白石崇拜——羌族信仰习俗之研究》”,《文史杂志》06期,1990年。

王宗昱:“加强对民间信仰的研究——读《扶箕迷信底研究》有感”,《群言》08期,1990年。

汪维玲:“浙江民间信仰概述”,《东南文化》06期,1989年。

凌树东:“壮族的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冲突——靖西„祭月请神‟活动反思”,《广西民族研究》03期,1989年。

张桥贵:“剑川县马登区白族的民间信仰调查”,《云南民族学院学报》04期,1988年。

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百年回顾

王庆德

内容提要 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已逾百年。在已有研究成果当

中,学者用力最深的涉及四个问题———民间宗教概念的界定、民间宗教体系的划分、民间宗教与明清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民间宗教的田野调查。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对民间宗教研究过于陷入“宗教起源”的探讨,同时文本传统与田野调查两种研究方法的不协调性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民间宗教史的深入研究。借助田野调查和民俗学的成果,拓宽民

间宗教研究的视野,视民间宗教为文化变迁现象将成为未来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民间宗教;文本传统;田野调查

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民间宗教史的研究从最初的无人问

津到其后逐渐成为一门学科建制,几起几落,颇耐人寻味。追述其源头,是由荷兰

汉学家格鲁特(1854-1927)开启先河。在1892年到1910年间,他先后撰述六卷本

的《中国的宗教体系》和二卷本的《中国的教派宗教与宗教迫害》,弃当时众人趋

之若鹜的儒释道于一隅,专注于中国民间存在的非制度化、非系统化的信仰与仪式,

试图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关中国民众宗教的体系。自此之后,这一学科不再被目为边

缘,渐得学界认同。许多学者视民间宗教为研究中国社会、民众思想的一个重要的

着手处,在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领域中占有了一席之位。更为有意义

的是,格鲁特在开创这一学科的同时,也为后人研究中国民间宗教提供了两种截然

不同的方法,即历史学、宗教学的文本传统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式,他在研究伊

始就把这两种方法成功地结合在一起。这颇类似于时人所倡“二重证据法”。但遗

憾的是,自此之后,这两种传统便走向疏离,历史学家、宗教学家偏执于从文本的

角度考证梳理民间宗教的内在发展理路,而人类学家则更多地强调田野调查的民族

志方法。研究方法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中国民间宗教研究内容的分野,出现了历史学

意义上的民间教派史的研究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民俗宗教研究,特别是前者的研究,

自格鲁特的《中国的教派宗教与宗教迫害》之后,一直是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主流。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王国维、陈垣、陶希圣等人从历史学意义上对摩尼教、白

莲教的研究推出一个高潮,到六七十年代,这种历史考证方法延续至明清两代民间

宗教的研究,特别是对白莲教、八卦教、罗教等教派的研究蔚然成风,成果斐然,

大有一统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的阵势。直到80年代中后期以后,国内学者才开始重

新重视田野调查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汇流始终没有得到贯彻。

一、“民间宗教”的界定

中国有没有宗教?是否存在一个宗教体系?对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初,格

鲁特就给予肯定的回答,他名之以“宇宙神教”体系[1](P3)。80年代,秦家懿、

孔汉思提出,在“一部人类宗教史”里,中国宗教作为世界第三大宗教的“河系”存在着,它与“亚伯拉罕系宗教河系”和“印度宗教河系”相比,其中心形象不是先知也不是神秘主义者,而是圣贤,因此被称之为“哲人宗教”体系[2] (P3)。

对于这一宗教体系的内部划分,根据宗教学传统的看法,认为中国宗教体系包括儒释道三教。而有些学者则以为这样的分类并不能反映中国宗教体系全貌,于是便提出了一种偏向社会科学范畴的分析方法。20世纪40年代,陈荣捷指出:“与其将中国人的宗教生活分为儒释道三部分,还不如将它分为两个层次来的正确。这两个层次一个是寻常百姓的层次,一个是知识已开者的层次。”他把前一层次上的宗教称之为民间宗教[3] (P137)。这大略类似于Robert Rdefield所言“大传统”和“小传统”(即great tradition和small tradition)之分[4]。60年代,杨庆堃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中也相仿地区分出宗教的两种基本形式:制度型

(institutional)和普化型(diffused)。他指出,制度型宗教对宇宙人生有独立的神学或宇宙论的阐释,包含象征物(神祗、灵魂及其形象) 与仪式的独立的崇拜形式,有独立的神职人员组织以佐助诠释神学观念并从事教派崇拜活动。而普化型宗教则表现为其宗教要素密合无间地扩散到一种或多种世俗社会制度之中并变成后者观念、仪式及结构的一部分而并无明显的独立存在。他补充道,“宗教成分渗透于中国所有主要社会制度内及所有乡里的有组织的生活之中,是通过普化形态,民众与宗教保持着极为密切的接触”[5](P294-295)。

陈、杨等人对中国宗教体系的社会学分类法实际上是把宗教学意义上的儒释道三教归为制度化宗教一类,与之对立的便是民间宗教,从而在社会中给定了民间宗教本应有的位置。两类宗教之区别一方面表现在两者信仰的社会阶层的差别;另一方面表现在仪式和信仰上儒释道的制度化和系统化,而民间宗教的信仰与仪式则流于弥散和非系统。徐小跃进一步解释道:“采用‘民间宗教’一词与其说是基于它是一种有别于为上层所接受和信奉的正统、贵族宗教(佛教、道教) 而流行于下层民间社会的宗教组织,毋宁说是基于它是一种更能迎合下层民间社会人士心理需要的宗教教义和信仰。换言之,我们所谓的民间宗教不仅就其传播流行的对象和范围而言,而且更重要的是就其教义信仰更具有为下层民间社会人士所接受和信奉的功用而言。”[6](P2)

但是,具体到实际研究时,民间宗教便被罩上了一层浓厚的政治色彩。例如马西沙虽然同样承认民间宗教的存在是因社会阶层差异的原因,“所谓民间宗教,是指流行于社会中下层、未经当局认可的多种宗教的统称。”但同时他认为,“就宗教意义而言,民间宗教与正统宗教之间没有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民间宗教与正统宗教虽然存在质的不同,但差异更多地表现在政治范畴,而不是宗教本身。前者不为统治秩序所承认,被污为邪教、匪类、屡遭取缔镇压,往往只能在下层潜行默运;后者从整体上属于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受到尊崇、信仰和保护”[7](P5)。可以看出马西沙在界定民间宗教时更多地倾向于政治学意义上的区别,国内学者研究明清民间宗教时也大多认同此种观念,把民间教派概指为流传于社会下层即民间的各种此类教派的总称,这些教派的思想信仰与社会的正统观念有所抵触,其组织独立于一体化的社会体制,有的教派还充当反政府的民众运动的主角,遭到官方和法律的禁止,无法公开合法活动,被迫长期保持秘密活动状态。故民间宗教有了更多的其他名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民间秘密宗教、秘密宗教结社、秘密教派、秘密教门、新兴民间宗教、下层宗教等等。而所有上述名称,明清两代统治者都称之为“邪教”。

这样一种对民间宗教的概念的界定,已经不是在与制度化宗教相对立意义上的,而是把它作为一种与国家、政府对立的政治组织了。这在欧美研究中国民间宗教的学者中尤为明显,在那里“民间宗教”一词也被具有政治色彩的“教派”(sect)所替代。教派一词是基于基督教神学分类,源于与基督教对立的异端。“教派(sect)是意识形态的运动,具有明确宣布的目标即维护甚或传播某些意识形态观点”

[8](P399)。由“教派”(sect)推导出的“教派主义”(sectarianism)按照美国学者Richard Shek的解释,指在官方神职传统主流以外运作的一系列范围广泛的持不同见解的宗教团体[9]。格鲁特最早把教派的提法应用到了中国宗教研究中[10],韦伯特别强调了它们是为了“追求政治目的的”[11](P277)。后进者如欧大年、韩书瑞同样采用“教派”一词来指代明清时期流行于下层民间的宗教。欧大年说:“我使用教派(sect)这个词,意指‘一种旨在个人得救的既存的自发结社。它是对应于一种规模更大的既存的宗教体系而兴起的,这种宗教体系尽管获得了公认,但其在设立之初也是自发的。’”他认为,“宣称普渡众生的民间教派存在于许多文化中。其教主自称秉承天意,倡导以地方语言布道,简化仪式、经文以及集会组织制度,

从而形成了各个民间教派的独特风貌。最著名的民间教派运动就是十三世纪日本的净土宗,十六世纪欧洲的路德宗和中世纪印度教中的守贞专奉派。在中国历史上,同样出现过类似的团体”[12](P153)。

日本学者采用“宗教结社”指称明清民间宗教,其政治意味也很明显,他们认为明清存在的宗教结社中,宗教实际上只是一个表面的形式。由于参加者都是那些求生存、要吃饭的穷人,宗教结社的目的在于为了更好地活下去,所以他们提倡内部的互帮互救,要求成员们努力奋斗。为此,他们的目标就是破坏一个社会,同时又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另外,参加宗教结社的人们与结社的理想是共鸣的。很多情况下都是在某种意义上的对现状的不满。所以不难发现很多宗教结社活动都是以农民运动的形式出现的。在很大意义上讲,宗教结社是农民运动的一个环节。正是因为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结社,其言行是反社会体制的,其行动是与国家权力直接对抗的,故而被以儒教为统治思想的官府视为非法组织,惨遭镇压[13](P164)。

囿于政治学意义上界定民间宗教虽然能比较确切地反映明清民间宗教与农民运动联系密切的特点,但却隐含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或褒或贬的价值判断,认为宗教只是一种形式,本质上仍是一种对抗正统政权的政治势力。所以欧大年在使用“教派”一词时非常谨慎,他提醒说:“一些学者早已承认在中国存在民间宗教教派,但往往将它们与一些自愿结社如秘密会社以及不时爆发的农民起义等混为一谈。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民间各种结社进行更为准确的分类,不仅要注意其政治功能,而且应该重视其内部的历史和宗旨。在此前提下,还应根据源流、教义和实践把各种不同的宗教运动形式区分开来”[12](P154)。实际上,教派起源与“大传统”(Great Traditions) 的关系及与非教派的民间宗教之间的关系,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要内容。

二、一个或多重民间宗教体系

中国宗教发展的一个特点是儒释道在同一个生态空间与文化涵摄下,渐趋一致。三教的融会调和,自两晋已开其端,隋唐的三教讲论,唐末以来的三教戏,宋儒的理学都已奠定基础,于是民间三教合一的风潮在宋代已逐渐兴盛,到了元、明更有三教像、三教堂的设置,尤其明太祖的“三教论”更加快了三教统合的脚步。

这种趋势表现在民间宗教上是其信仰与仪式的混杂性。但这是否意味着明清民间宗教拥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是否属于同一个民间宗教体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民间宗教存在一个统一的宗教体系,即明清所有教派都源于白莲教系统。

对白莲教的研究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但当时的研究“没有在探讨方法论上多下工夫,他们的作品几乎都是大段大段地摘引原始材料,再用简短的概括语连接成篇”[12](P33),实际上是一种资料的汇编。五六十年代以来,日本、台湾的学者对白莲教的研究主要以考察源流为主,其中戴玄之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南北朝时期傅大士所创建的弥勒教是白莲教的源流,它与后来的摩尼教以及从中演变而成的白莲宗、白云宗相混合。至元代,为了反抗政府、夺取政权,它们一致联合,组成了韩山童的结社。韩山童的结社是以弥勒教为主,白莲会、摩尼教为辅的。弥勒教的弥勒佛取代了明王,白莲会、摩尼教则抛弃了吃菜事魔,它们混合在一起组成了白莲教。此时的白莲教继承了弥勒佛的反抗政府、夺取政权的精神,并把这当作了一贯的宗旨,成为以弥勒教为核心,把真空家乡、无生老母作为真言的坚强的秘密结社[14]。

70至80年代初期,欧美学者与大陆学者均把中国民间宗教理解为白莲教,美国学者韩书瑞对中国存在的民间宗教概之以“白莲教”。她认为白莲教的各种成分直到16世纪中期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宗教传统。它并不是一个一元化的组织,而是一些分散的小集团,它们的信徒相信千年盛世之说。这些教派靠师徒关系作为组织纽带相传下来,各有自己的名称、信徒、仪式和组织。尽管这些集团因时因地各自独立,但都依靠一种共同的传统,有着共同的信仰核心,都崇拜无生老母,主张三劫之说,并以这一宗教特有的经卷作为自己的教义。与其他学者相比,韩书瑞更多地强调了白莲教的社会意义,她认为白莲教各教派既可以是内省性的和敬神的,同时又因咄咄逼人和好斗而是革命的。它们追求千年盛世的思想已被固定在其教派组织之中,并且能潜伏下来而不会完全丧失它动员其信徒们采取激烈行动的能力。末世说的思想还能推动其信徒们进行反对国家的起义,由此产生的希望和诺言又促使其他人参加他们的事业。这些起义不但吸引了农民以外的人,而且很好地支持了农民反抗行动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此外,白莲教具有其他民间骚乱不同的重复性和周期性[15]。国内学者喻松青女士认为明清时期的白莲教,主要包括白莲教和罗教、

黄天教、弘阳教、闻香教、八卦教以及它们派生衍变的各种教派。这些教派创教之初,虽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它们的教旨、信仰、教仪、经卷、组织基础、活动方式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和白莲教大致相同[16]。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明清民间存在两个系统———罗教和白莲教,其他教派都是这两派的繁衍和转化。坚持此种观点的学者并不是要否定白莲教的存在和系统性,而是试图把罗教从白莲教体系中剥离出来,恢复罗教本身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实际上,明清两代的统治者自明神宗万历以来便把罗教与白莲教视为二大邪教。日本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也遵循了这一传统,分为白莲教和罗教研究两部分,酒井忠夫认为罗教思想代表了当时士绅文人三教合一的宗教意识以及政治、社会、思想、宗教四方面所造成的一种融会统合的文化现象。对于罗教的源流和教理的分析,大多数学者认为佛教是其源头。加拿大学者欧大年认为无生老母信仰源自佛教的净土宗与禅宗,但没有详细说明其中原委。徐小跃从宗教学的角度,对罗教教义的内在发展理路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他认为罗教以接续中国传统佛教,尤其是佛教禅学的发展为己任,以摄化下层百姓的悲悯情怀,以震天动地的宗教感悟,以平易亲切的说教方式完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民间宗教体系的构建。他认为,罗教思想体系的意义主要在于它找到了中国传统佛教与中国民间宗教这两个领域贯通的桥梁,为上层佛教向民间宗教的转化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罗教的最终目的及其理论的根本旨趣在于超越生命的有限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所以说,正是因为罗教教义上的独特性,从而完全不同于白莲教和其他民间宗教。

宋光宇以为要想明了罗教的无生老母信仰的来源和成分,除了从佛学角度探讨外,还必须注意到宋明理学对此信仰的影响,他认为无生老母“可说是把传统中国人对‘天’的认识,宋明理学对宇宙起源的看法和佛家的‘天生’‘涅槃’以及道家所说‘道’等概念糅合在一起的一种新概念”[17]。而郑志明则认为罗教的无生老母信仰也可以说是源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原始宗教信仰,并杂糅儒释道三教思想而产生的教派,虽然基本教义偏重于佛教,由佛教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的教义中,引申出教人解脱生死,离苦得乐,如何消灾祈福,企求神佑,但传统社会深信鬼神的原始宗教信仰与民间的各种巫术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18] (P26)。

同时,郑志明的研究把无生老母信仰与弥勒佛信仰区分开来,认为之所以罗教是一个与白莲教相对独立的宗教体系,是因为在民间宗教结社里它开创了以无生老

母为信仰核心的新教派,而不同于以弥勒佛为信仰核心的白莲教。虽然罗教之后,各地新兴宗教几乎将包括以太上老君为信仰核心的道教这三种信仰相互混合,但是思想渊源与宗教体系仍然传承罗教,与无生老母信仰有密切关系[19] (P225-282)。

马西沙同样反对把明清时代民间宗教统称为白莲教,认为南宋茅子元所创的白莲教与明清时期所谓的白莲教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同时也不持两种教派系统说,而是强调明清民间宗教教派的多样化,坚持三教合一的观点,认为民间宗教的源头是儒释道三教。他在《中国民间宗教史》中,从最基本的档案文本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民间宗教,特别是明清宗教的发展脉络,并在书后附了各教派的源流表

[20]。

尽管如此,由于明清统治者对民间宗教的压制政策,大量宝卷被销毁,而档案材料又不可避免地带有统治阶级的立场观点,能保存至今的有关民间宗教的文本材料毕竟很少,我们是否透过这些档案和宝卷就能完整地梳理出明清民间宗教的线路呢?或者说,由于民间信仰和民间宗教本身的复杂性、混合性,我们能否最终理清其脉络都是一个问题。我感觉,现在对于明清民间宗教的研究似乎正在走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义和团的研究一样的路数,即研究者普遍有一种对“起源偶像”的职业迷恋———“依据最遥远的过去来解释最近的事物”。马克·布洛克以基督教教规史为例提醒道:“了解教规的起源对于理解现实宗教现象来说必不可少,然而,以之来解释现实宗教现象则很不充分”,因为宗教“就像一个结,这个结将社会结构与社会精神大量迥异的特征缠绕在了一起。简言之,宗教信条涉及到整个人类环境问题”[21](P361)。正是因为宗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文化现象,简单地追溯其源流只会使其简单化,特别是仅仅向制度化宗教靠拢。因为民间宗教的创造和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它有其强大的原动力,即民众中广泛存在的信仰文化。缺少这一因素,解释民间宗教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

三、民间宗教与明清社会

民间宗教在明清时期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其一,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盛现象,表现为教派林立,信仰多样化,影响遍及整个社会;其二,这一时期民间宗教越来越多地与农民运动联系在一起,教案连续不断,发生率颇高,农民借民间宗教反抗政府的运动此起彼伏。

对于民间宗教在明清时期的繁盛,研究者往往从功能角度着手。功能分析是宗教社会学中较早的方法论之一,其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人类在求生存的过程中,经常遭遇到种种困难与挫折,譬如灾害、疾病、伤亡等,其中死亡是人生过程中所遇到最具破坏性的挫折,宗教信仰多能适时地给予人类某些程度的助力,使人类有信心生存下去。宗教信仰就是植根于人类的基本需要,使个人摆脱其精神上的冲突,而使社会避免失范的状态[22](P59)。李亦园认为宗教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的功能至少有三项:认知、整合与表达[23](P33)。表达是人类对生之喜悦、对死亡及鬼神的恐惧,把人类的各种情绪借宗教仪式来转化表现;整合是人群借宗教信仰而有共同情绪,借举行宗教活动而有团结凝聚力;认知功能是人类对大自然现象,对社会现象或人生百态的疑惑常用宗教仪式来指示,尤其是在科学未明之前。

明清民间宗教虽然被统治者视为异端,经常遭到查禁,但仍然非常繁盛,究其原因便是因为各教派在地方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正面社会功能[24]。其功能大概分为心理安慰功能、娱乐功能、社交功能、济助功能、治病健身强体功能、谋生功能、晋升功能等等。同时民间宗教的繁盛也有其客观环境的因素和适存基础,因其“依附民间信仰而创生,取民间信仰之种种内容,以为信仰根本,藉佛道经典为依据,佛道仪节为传布手段,因而是能根深蒂固,生机不绝”[25]。

有关民间宗教反抗运动的研究论著颇多,并且近年来,研究视角有拓宽的趋势,不再仅仅局限在对政治事件的阐述,突破了阶级分析方法,在重视社会经济因素的同时,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来反省农民宗教运动的时代意义及其内在精神。比较早反思这一问题的是美国学者韩书瑞,她以民间宗教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了王伦起义和林清、李文成起义,在70年代末连续出版两本专著《千年王国运动:1813年八卦教起义》和《1774年的王伦起义》,对民间宗教在农民运动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她在对八卦教起义研究的前半部分,花费了大量笔墨来论述整理白莲教系统,把白莲教放在清朝的正统思想的背景中来加以考虑,与中世纪基督教中的异端等各种救世信仰相比较。由此她认为,与其说这次起义是一场农民反抗社会压迫的起义,还不如说是一场类似千禧年运动的宗教起义。这次起义虽然暴露了清王朝统治的弱点,但并不表明乾隆统治的后期是有些人所言的传统中国终结的开始。接着韩书瑞在探讨王伦起义时,利用目击者的记载、造反者的供词和地方的报告,去探索王伦的组织的背景和起义的过程。她考察了白莲教教派在清

代社会中的作用,并指出了这些教派是怎样给那些在各地生活的信徒们提供生活意义的认识和社会组织的。经过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状况的调查后,她的意见是:起义的原因更多的是教派组织内部的动力和追求千年盛世的信仰,而不是由于社会本身的危机引起的。

类似的结论也出现在1796年白莲教起义研究中。刘广京就湖北省白莲教起义的材料,说明无生老母与弥勒佛在白莲教信仰中的重要,着重论述这次起义中的宗教因素[26](P776-815)。日本学者野口铁郎也强调了白莲教起义的宗教性质,特别强调了民间宗教本身在运动中所起到的动力作用[27](P1053-1071)。

从文化角度讨论民间宗教运动的论述较少,但也有学者开始涉足。笔者所见刘平的博士论文《文化传统与社会“叛乱”———以清代秘密社会为视角》便是一例。该文从民间文化与民间信仰角度透视了清代秘密社会———包括秘密宗教和秘密教门———的文化内涵。他认为“农民运动并不一定总是发生在生活最贫困、受剥削最严重的地区,也就是说,农民运动的起因十分复杂,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农民叛乱广泛藉用了他们所处的社会的‘文化’因素,尤其是‘宗教’因素。„„信仰———宗教迷信外衣加上巫术符咒、五行八卦、气功武术等种种‘文化’因素,不但为农民变为叛乱者架起了桥梁,也使叛乱者在叛乱过程中迸发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28]。

四、走出文本传统

研究民间宗教,所依助的文本主要是指档案和宝卷。民间宗教比较繁盛的明清两代恰好保留下大量有关秘密宗教的档案,这是明清政府在镇压各种秘密宗教的活动中形成的,其中绝大部分是官方文书,包括地方督抚等官员的奏折和题本及皇帝的谕旨等等。同时还附有大量审讯立教传教人员的口供记录,以及某些重大秘密宗教起义案件中,各教派发布的布告、传播的经卷等等[29]。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故宫博物院整理和公开了一批档案,其中便涉及到罗教、弘阳教、林清教案内容。到六七十年代,台北故宫博物院逐渐公布了所收藏的民间宗教的档案,像美国学者韩书瑞的两本著作便主要是根据这两批档案完成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自成立后,也分期分批地公布所藏民间宗教档案。特别是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从

关注农民运动转到关注其中的民间宗教的因素,马西沙等所著《中国民间宗教史》便主要是根据此处档案而权威性地梳理了中国民间宗教的源流脉络。

宝卷的研究最初是被作为文学来对待的,如郑振铎等人就认为宝卷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而周作人则以民俗学家的眼光发现了《破邪详辨》中“无生老母”这样的民间宗教信仰,引起民间宗教研究者对宝卷的关注。但是,宝卷的缺乏制约了当时的研究,所以在50年代之前,主要是一个宝卷收集工作,特别是日本人利用侵华之机在中国搜集了大量宝卷,直接造成了50年代后日本成为宝卷研究的中心,最具代表性的是泽田瑞穗的《增补宝卷之研究》。国内则主要是以李世瑜的《宝卷综录》为代表。但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宝卷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历史学者和文学研究者中,本来最有资格进行研究的宗教学者却对此极为忽视。即使有宗教学者对宝卷进行研究,也多是从历史的角度,解释民间宗教的源流,而很少对其内在理路、宗教思想进行分析。最近对道教的善书、功过格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宝卷始终受到宗教学者的冷落而未能列入宗教史文献范畴。

单单从文本角度进行民间宗教研究的一个后果,便是导致“中国的宗教史研究者有着根深蒂固的‘历史学’倾向,总是把宗教史看成过去的历史,研究宗教史似乎就是回头向后看,基本上不注意历史上的宗教在现代的遗存,于是很少考虑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的结合;它们只是为了说明某种历史上的现象而探讨宗教史”,所以葛兆光呼吁,“如果我们改变狭隘的宗教史观的话,很多资料是可以进入宗教史研究领域的。„„现存的民俗资料经过统计和分析,能够为我们映证许多古代的历史事实;很多在研究者大脑里也许只是几段抽象史料的古代宗教现象,很可能就在活生生的调查资料中重新组合成可以理解的事实” [30]。

对中国民间宗教进行田野考察的传统一直是时断时续的。如前所言,最早开启这一传统的是荷兰学者格鲁特,他在19世纪末有机会到中国东南沿海如厦门等地进行实地考查,在《中国的宗教体系》中可见他对中国丧葬制度的考察;在《中国各教派受苦史》中,有他对龙华教和先天教的仪式、祭祀的考察,许多外国学者对中国民间宗教的研究正是在此基础上起步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一些人类学家开始介入民间乡土考察,发现各类民间宗教在许多村落结社和城镇里广为流行。当时发现的较大的派支,以华中、华南为中心的萧昌明之“中国宗教哲学研究社”及以华北为中心的张天然之一贯道为最。1947

年,当时还是北京辅仁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的李世瑜,对华北62个村庄的秘密宗教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包括黄天道、一贯道、皈一道和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等教派,并于次年出版《中国华北秘密宗教》。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不仅提供了一个有关民国时期民间宗教的最重要的文本,同时也系统实证了以人类方式研究中国民间宗教的可能性,为后来学者续传此传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模式。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传统中断了20余年。直到六七十年代台湾学者才开始重新启用人类学的方法对台湾的民间宗教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当时许多欧美的学者也到台湾和香港进行实地调查,特别是对台湾一贯道的调查[31]。同时,董芳婉的《台湾新兴宗教概观》(1982)和李亦园的《台湾民俗信仰发展的趋势》(1982)也已注意到台湾其他的民间宗教结社。

中国大陆直到80年代才逐渐恢复对民间宗教的实地调查,其中包括马西沙对成都刘门教的调查,林国平对福建三一教的调查[32](P263-280)及路遥对山东民间秘密宗教的调查[33]等等,其中后者的意义尤为重要,它可以说是继19世纪末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博恒理(D.H.Pirter)的《山东秘密教派》(1886)[34]和英国传教士艾约瑟(Joseph Edkins) 的《华北的教派》(1886)[35],20世纪40年代李世瑜的《现代华北秘密宗教》后,又一部以田野调查方式对华北民间宗教调查的杰作。路遥教授早在60年代领导对义和团调查时便开始关注华北民间秘密宗教,在80年代曾断断续续做过调查,从1990年立项到1999年完成,历时10年,他走了70多个县,对山东300年民间宗教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戴逸教授曾评价说,“如果再不做调查,后人将无从着手。你独具慧眼,力肩重任,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工作,抢救珍贵的活资料,作出了研究成果,为历史学补充重要的空白”[33](P2)。

吴泽霖曾对李世瑜的工作寄予这样的期望,“希望类似的尝试可以推广到中国的其他各区,从各方面的报告中再整理出一个综合的结论,这对于社会学及人类学一定有很大的贡献”[36](P2)。今天看来,此类田野调查仍嫌过少,且这种区域性的考察多集中在华北和东南沿海,能反映中国整个民间宗教状况的田野调查还有待时日。

基于以上分析,文本在中国民间宗教史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可以说中国民间宗教史过去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建立在以档案和宝卷为主的文本基础之上的,而

野和文献研究, 国内学者去国外访问留学,“汉学”著作的翻译, 一系列新课题的发现, 这些都预示着在若干年内, 国内的“民间宗教”研究将会有长足的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1】参见利玛窦、金尼阁著, 何高济等译: 《利玛窦中国札记》, 北京, 中华书局,1983 年。

【2】参见林立强:《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民间信仰》, 《世界宗教研究》,2005 年, 第二期。

【3】魏若望(John Witek):《在中国的汉学》, 2007年“北京世界汉学大会”选读论文, 未发表。网络报道参见http ://edu.sina.com.cn/l/2007-03-28/1133137837.html

【4】参见洪长泰著, 董晓萍译: 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哈佛大学博士论文,1985),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赵世瑜著:《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参见麦克斯·缪勒著, 陈观胜等译:《宗教学导论》,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

【6】《现代华北秘密宗教》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7】魏若望:《在中国的汉学》, 2007年“世界汉学大会”未刊论文, 参见: 新浪网http :

//edu.sina.com.cn/l/2007- 03- 28/1133137837.html

【8】参见:魏建猷主编:《中国会党史研究综录》, 上海, 上海市历史学会,1984 年。

【9】见李天纲:《一种过渡形态的城市生活》, 收唐振常主编《上海史》,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帮会与上海社会》, 收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10】转见钟国发:《20世纪中国关于汉族民间宗教与民俗信仰的研究综述》, 《当代宗教研究》,2004年第四期。

【11】见李尚英:《源同流分:民间宗教与结社》,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年。

参考文献:

[1] 王致中. 封建蒙昧主义和义和团运动[J].历史研究,1980,(一).

[2] 程洪. 直鲁豫社会结构的变动与义和团运动[A].义和团运动一百年[M]. 济南:齐鲁书社,2000.

[3] 钟国发. 民国时期新兴宗教扫描[J].当代宗教研究,1997,(四) .

[4] 李天纲.“文化多样性”与民间宗教合法性:以老上海为例[J].社会学家茶座,2006,(三).

(本文转载自:《历史教学问题》2008年第5期)


相关文章

  • 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系列解读之二
  • 加快推进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 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之二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是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会计 ...查看


  • 大学生借贷调查研究 方案设计
  • 大学生借贷调查研究 方案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查看


  •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 热点问题 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第12期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王汉珏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0级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杭州311121) 内容提要:在简要介绍温州民间借贷危机表现的基础上,从信息不对称.民间借贷本身所形成的 ...查看


  •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
  • 南海公司破产案例分析报告 [摘 要] 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郁金香狂热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该事件是审计史与会计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由于法制不健全 ...查看


  • 地震预报之惑
  • 在四川芦山地震中,让人倍感遗憾的是,伤亡者者中竟有身在成都.重庆等地的数人,惊慌中跳楼导致重伤甚至死亡.据媒体报道,成都有3人在强震发生时因惊吓跳楼死亡.成都大学5名学生,在地震发生时采取不当避震措施,从楼上跳下,导致受伤,其中一人重伤.重 ...查看


  • 艺术设计与民俗生活及民俗观念_王天岚
  • 艺术设计与民俗生活及民俗观念 王天岚1,2 (1.巢湖学院,安徽巢湖 摘 238000:2.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要: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于设计艺术而言,民俗文化 不 ...查看


  • _小额贷款公司的特殊法律地位研究
  • 第17卷第2期2015年6月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 )Vol.17No.2J ...查看


  • 公共政策分析
  • 公共政策分析复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政策科学(:一个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和政策过程,探政策科学(P14)P14) 求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它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决策质量. ...查看


  •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 摘 要: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文化遗产受到社会转型的猛烈冲击,有的正面临消亡.本文 ...查看


  • 考研为自己代言 备考过程需要信仰担当
  • 考研为自己代言 备考过程需要信仰担 当 我们总希望跟别人不一样的,至少将来的你跟现在你能有所不同.考研就是一直处于不断攀爬之中,也许生活是单调的,但必须理智,必须自己尝试着去寻找力量源泉,去寻找生命赋予的无穷力量.成功或许是寂寞的,不止是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