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专科) 预测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中号召发扬创业精神的人是( D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2 《“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用在公共汽车上应宽容些,意在证明( C )
A 对不相识的人应“费厄泼赖” B 实行“费厄泼赖”的重要性
C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费厄泼赖” D 在公众场合应“费厄泼赖”
3 《论气节》中“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指( A )
A 东汉末年的党祸 B 宋朝几千大学生请愿罢免奸臣
C 明朝东林党攻击宦官 D 五四运动的时候
4 《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中说到把自然科学引入版本校勘学领域的是( B ) A 周培源 B 竺可桢 C 苏步青 D 郭沫若
5 下列作家中参加过文学研究会的是( C )
A 鲁迅 B 郭沫若 C 朱自清 D 老舍
6 《论语十则》中强调谦虚谨慎,永不患得患失的是( C )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C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D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 )
7 下列作品与《桥的运动》结构方式相同的是( B )
A 《苏州园林》 B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C 《菊花》 D 《白丝翎羽丹砂顶》
8 下列引文,作者认为不确切的是( A )
A 栖于陆,故足高而尾凋 B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C 久之,则闻拊掌而必起 D 雌若伏卵,雄则往来为卫
9 下列作家中,属于著名核物理学家的是( D )
A 茅以升 B 贾祖璋 C 高士其 D 钱学森
10 下列作品使用了图表说明的是( C )
A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B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 《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D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11 率先从事白话文创作的作家是( B )
A 鲁迅 B 胡适 C 茅盾 D 朱自清
12 “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出自( D )
A 志摩提议离婚的信 B 志摩写给作者的信
C 梁启超给志摩的劝告信 D 志摩给梁任公的复信
13 《箱子岩》中跛脚什长是一个( C )
A 生硬性痈疽的人物 B 想方法支配自然,违反自然习惯的人物
C 可以溃烂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 D 创造人类新历史的人物
14 使用了倒叙手法的作品是( C )
A 《箱子岩》 B 《拣麦穗》 C 《哭小弟》 D 《我与地坛》
15 属于巴金散文集的是( A )
A 《旅途随笔》 B 《湘行散记》 C 《文化苦旅》 D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 16 蔺相如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一事发生在( B )
A 亡赵走燕 B 完璧归赵 C 渑池之会 D 将相和欢
17 《迢迢牵牛星》中写水清澈的叠字是( C )
A 皎皎 B 札札 C 盈盈 D 脉脉
18 借传说抒情写意的诗句是( C )
A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B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D 白云一片去悠悠,清风浦上不胜愁
19 下列作品中属于律诗的是( B )
A 《归园田居》 B 《赋得古原草送别》 C 《春江花月夜》 D 《游子吟》 20 下列诗句中包含多重寓意的是( A )
A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作者认为《水浒》的长处是( BCDE
A 施耐庵写水浒前,请高手画师画宋江等三十六人图像,朝夕揣摩
B 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
C 善用人物本身的行动说明人物的一切
D 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疏密相间
E 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
22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使用的文学表现手法有( ABC )
A 使用生动的比喻 B 采用拟人的手法
C 运用对话形式 D 穿插故事,提高读者的阅读兴味
E 使用象征的手法
23 以下评价适合《都江堰》的是( ABCD )
A 运用了对比手法 B 景物描写具体生动
C 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D 容量大,含意深,耐人寻味
E 大量引用他人的作品
24 《柳敬亭说书》所写柳敬亭的特点有( ABCD )
A 貌奇丑 B 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C 口角波俏,眼目流利
D 与王月生同其婉娈 E 舌死也
25 下列词句使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AD )
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D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E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身:使自己的行为端庄
27 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的意思,使臣急
28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是以后:因此落后了
29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必械手足:给手足戴上刑具
30 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
无暇:没有空闲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古书里最早提到菊花的,恐怕要算《礼记·月令》的“菊有黄华”和《离骚》里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了。两千年以前的汉魏时,人就对这种野生植物很感兴趣,不过当时人对菊花的兴趣是因为相信常吃它可以长寿;《离骚》的话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1)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中心是什么?
引用说明;介绍菊花悠久的历史及药用价值。
(2)《礼记》和《离骚》的话用来说明什么?
说明菊花的历史悠久。
(3)从本段可见人们对菊花早有兴趣是因为什么?
认为吃菊花可以长寿。
3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安息的没有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1)简要说明托尔斯泰的墓地为什么感人。
朴素无华。
(2)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
(3)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起什么作用?
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敬意。
3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尧之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1)本段使用的论据属于什么类别?
历史事实论据。
(2)本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3)从本段话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信任、使用君子之朋,关系国家的治乱兴亡。
五、作文(30分)
34 请以《居安思危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例文1.
居安思危
俗话说:再富也富不过三代。正如魏徵对唐太宗的告诫——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往往被麻痹了,生活如许这般的顺畅,自然不会想到困难之时,只一味的追求享乐,追求安逸。
因此,我们应当有一种忧虑意识,居安思危。
非洲兰洽河两岸分别有两群羚羊,令人奇怪的是,两地羚羊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有着天壤之别。是品种的优劣?是基因的变异?都不是。原因很简单——东岸有狼群。众所周知,狼是
羊的天敌。自然界中适者生存的定律,使得东岸的羊儿时刻警惕,以便发现狼群便奋力奔跑。在它们的意识中都知道落后在后面的下场——死亡。而西岸的羚羊在自己的领域中随心所欲,没有一种忧患意识,“逃命”的意识,以致危险来临之时,无力抵抗。由此可见,忧患过活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如果我们人人都像西岸的羚羊们一样,不懂得居安思危,那么,我们的未来必定是黯淡无光,不堪一击,我们的民族亦会变得如同龟裂的土地一样失去灵性。 有人说,我只想像陶潜一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却说不定有一天战火会烧焦你的菜园子;有人说,我只希望静观天外云卷云舒,却说不定有一天空气中都是漂浮着血色的颗粒„„这些都是人们所谓安逸中的危。说不定的事,想不到的事多着呢,却都由不得你!就像被关在笼子里四年的秃鹰,“锦衣玉食”惯了,它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它会被放飞,也想不到它会死于饥饿。你可以追求安逸自在,但世界却不会因为你想安逸而让你安逸。人的生命应当如同河流一样,在平缓细流中不断地积蓄力量,才能越过前方的山丘,继续前行。那些安于现状、无力奔腾的水滴,只会成为一潭死水。死水是死的,而前行的河流就是活水。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使在最安逸的情况下,也不忘前方的障碍,乃谓之居安思危。
人人都有一方天地,都需居安思危作支撑,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那样突然地塌了下来。 例文2.
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
迈克尔·戴尔说过:“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胆小鬼;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恰好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因为有见识才能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才有了如今戴尔电脑的辉煌成就。所以说,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造成了亡国惨剧。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就是因为没有居安思危,使他最后惨遭毒害。
因此,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过只是迟早的事。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那么它被收购也是迟早的事。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公司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是国家呢?如果一个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又能给你机会重来呢?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孟子说过:“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的,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忧患意识。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会有的危险,才会提早有所准备,才不会面对紧急状况措手不及。“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海尔张瑞敏说过的话,或许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理念造就了海尔打不倒的传奇。
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又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又是沉重的。我们要承担着国家的兴盛的责任,我们不能让中国在我们这代垮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让我们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例文3.
危机意识下的生存之道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之于生存,就好比福祸两个矛盾双方,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正确处理危机与生存之间的关系成为人生课堂上的重要课题。正如戴尔电脑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所说,如果不感到害怕,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换言之,如果没有危机意识,那么你很快就会在自我陶醉中被其他人所取代。
在经济发展迅猛、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往往会过度沉浸于自我的优越感之中,而忽视了来自周围的危机和挑战。要知道,糖衣炮弹有时比冷兵器的杀伤力来得更为强大。徒有暴力色彩的冷兵器即使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也不如糖衣炮弹那般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的将人的精神腐蚀成空洞。而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失去了前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又怎么能够脚踏实地地向未来发起挑战,又怎么能够如初生的朝阳般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向上攀登,直至达到人生的辉煌点?因此,摒弃盲目的优越感,树立必要的危机意识,我们才能在发展路上越探越深,越行越远。
树立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妄自菲薄,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弱点,危机意识能够帮助你在发挥个人长处的基础上改善自身的弱点和弊病,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树立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杞人忧天。不要过多的担心不可能存在的危机,而要将主要精神放在切合实际的挑战中去,努力研究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争取进步最大化,发展最大化。
树立危机意识,它可以时刻警醒你注意身边的威胁和挑战,时刻以高度警觉的态度面对竞争,面对人生。树立危机意识,它可以不断鞭策你细致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在探寻发展规律的同时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树立危机意识,它可以增强你的信心,提高你面对挫折和逆境能冷静处理难题的勇气和能力,如太阳那般激起你对待生活的热情。
在危机中求生存,树立危机意识,不断推动自身前进发展,你的人生将更加稳定 和开阔,更加丰富和精彩!
例文4.
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也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居安思危是保证个人成才的前提,是实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条件。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翻开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夫差之于勾践、项羽之于刘邦„„国家如此,个人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唐朝有位才华出众的宰相魏征,他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就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接受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历史证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
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为什么要居安思?由于事物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意外的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会改变人的命运。所以作为商人,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还懂得留一半清醒,来观望竞争对手;作为农夫,在春播秋收时分,也要抬头看一看老天的脸色,以备不测;作为学生,在生活无忧的时候,也不忘记考虑一下未来人生的艰难考验。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伤亡;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要想到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居安思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格言。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提醒,使张瑞敏率领海尔走向世界;“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告诫,使比尔·盖茨率领微软席卷全球。“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样丰富的哲理,不仅对国家、对企业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对于个人亦然,能居安而思的人,必然是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成为生活的强者,是对生活有着深刻认识的智者。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
自考大学语文(专科) 预测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中号召发扬创业精神的人是( D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2 《“费厄泼赖”应该实行》用在公共汽车上应宽容些,意在证明( C )
A 对不相识的人应“费厄泼赖” B 实行“费厄泼赖”的重要性
C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应“费厄泼赖” D 在公众场合应“费厄泼赖”
3 《论气节》中“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指( A )
A 东汉末年的党祸 B 宋朝几千大学生请愿罢免奸臣
C 明朝东林党攻击宦官 D 五四运动的时候
4 《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中说到把自然科学引入版本校勘学领域的是( B ) A 周培源 B 竺可桢 C 苏步青 D 郭沫若
5 下列作家中参加过文学研究会的是( C )
A 鲁迅 B 郭沫若 C 朱自清 D 老舍
6 《论语十则》中强调谦虚谨慎,永不患得患失的是( C )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C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D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 )
7 下列作品与《桥的运动》结构方式相同的是( B )
A 《苏州园林》 B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C 《菊花》 D 《白丝翎羽丹砂顶》
8 下列引文,作者认为不确切的是( A )
A 栖于陆,故足高而尾凋 B 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
C 久之,则闻拊掌而必起 D 雌若伏卵,雄则往来为卫
9 下列作家中,属于著名核物理学家的是( D )
A 茅以升 B 贾祖璋 C 高士其 D 钱学森
10 下列作品使用了图表说明的是( C )
A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B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C 《统筹方法平话引子》 D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
11 率先从事白话文创作的作家是( B )
A 鲁迅 B 胡适 C 茅盾 D 朱自清
12 “我之不流入堕落,流入庸懦,流入卑污,其几亦微矣!”出自( D )
A 志摩提议离婚的信 B 志摩写给作者的信
C 梁启超给志摩的劝告信 D 志摩给梁任公的复信
13 《箱子岩》中跛脚什长是一个( C )
A 生硬性痈疽的人物 B 想方法支配自然,违反自然习惯的人物
C 可以溃烂乡村居民灵魂的人物 D 创造人类新历史的人物
14 使用了倒叙手法的作品是( C )
A 《箱子岩》 B 《拣麦穗》 C 《哭小弟》 D 《我与地坛》
15 属于巴金散文集的是( A )
A 《旅途随笔》 B 《湘行散记》 C 《文化苦旅》 D 《中国当代作家选集》 16 蔺相如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一事发生在( B )
A 亡赵走燕 B 完璧归赵 C 渑池之会 D 将相和欢
17 《迢迢牵牛星》中写水清澈的叠字是( C )
A 皎皎 B 札札 C 盈盈 D 脉脉
18 借传说抒情写意的诗句是( C )
A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B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C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D 白云一片去悠悠,清风浦上不胜愁
19 下列作品中属于律诗的是( B )
A 《归园田居》 B 《赋得古原草送别》 C 《春江花月夜》 D 《游子吟》 20 下列诗句中包含多重寓意的是( A )
A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作者认为《水浒》的长处是( BCDE
A 施耐庵写水浒前,请高手画师画宋江等三十六人图像,朝夕揣摩
B 善于从阶级意识去描写人物的立身行事
C 善用人物本身的行动说明人物的一切
D 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疏密相间
E 善于运用变化错综的手法
22 《我们肚子里的食客》使用的文学表现手法有( ABC )
A 使用生动的比喻 B 采用拟人的手法
C 运用对话形式 D 穿插故事,提高读者的阅读兴味
E 使用象征的手法
23 以下评价适合《都江堰》的是( ABCD )
A 运用了对比手法 B 景物描写具体生动
C 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D 容量大,含意深,耐人寻味
E 大量引用他人的作品
24 《柳敬亭说书》所写柳敬亭的特点有( ABCD )
A 貌奇丑 B 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C 口角波俏,眼目流利
D 与王月生同其婉娈 E 舌死也
25 下列词句使用了比拟手法的是( AD )
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B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D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E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正身:使自己的行为端庄
27 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的意思,使臣急
28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是以后:因此落后了
29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必械手足:给手足戴上刑具
30 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
无暇:没有空闲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古书里最早提到菊花的,恐怕要算《礼记·月令》的“菊有黄华”和《离骚》里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了。两千年以前的汉魏时,人就对这种野生植物很感兴趣,不过当时人对菊花的兴趣是因为相信常吃它可以长寿;《离骚》的话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1)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中心是什么?
引用说明;介绍菊花悠久的历史及药用价值。
(2)《礼记》和《离骚》的话用来说明什么?
说明菊花的历史悠久。
(3)从本段可见人们对菊花早有兴趣是因为什么?
认为吃菊花可以长寿。
3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安息的没有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
(1)简要说明托尔斯泰的墓地为什么感人。
朴素无华。
(2)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排比。
(3)最后一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起什么作用?
用对比衬托的方法表现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敬意。
3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尧之时,小人共工、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1)本段使用的论据属于什么类别?
历史事实论据。
(2)本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3)从本段话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能否信任、使用君子之朋,关系国家的治乱兴亡。
五、作文(30分)
34 请以《居安思危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例文1.
居安思危
俗话说:再富也富不过三代。正如魏徵对唐太宗的告诫——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在和平的年代,我们往往被麻痹了,生活如许这般的顺畅,自然不会想到困难之时,只一味的追求享乐,追求安逸。
因此,我们应当有一种忧虑意识,居安思危。
非洲兰洽河两岸分别有两群羚羊,令人奇怪的是,两地羚羊的繁殖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有着天壤之别。是品种的优劣?是基因的变异?都不是。原因很简单——东岸有狼群。众所周知,狼是
羊的天敌。自然界中适者生存的定律,使得东岸的羊儿时刻警惕,以便发现狼群便奋力奔跑。在它们的意识中都知道落后在后面的下场——死亡。而西岸的羚羊在自己的领域中随心所欲,没有一种忧患意识,“逃命”的意识,以致危险来临之时,无力抵抗。由此可见,忧患过活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如果我们人人都像西岸的羚羊们一样,不懂得居安思危,那么,我们的未来必定是黯淡无光,不堪一击,我们的民族亦会变得如同龟裂的土地一样失去灵性。 有人说,我只想像陶潜一样“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却说不定有一天战火会烧焦你的菜园子;有人说,我只希望静观天外云卷云舒,却说不定有一天空气中都是漂浮着血色的颗粒„„这些都是人们所谓安逸中的危。说不定的事,想不到的事多着呢,却都由不得你!就像被关在笼子里四年的秃鹰,“锦衣玉食”惯了,它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它会被放飞,也想不到它会死于饥饿。你可以追求安逸自在,但世界却不会因为你想安逸而让你安逸。人的生命应当如同河流一样,在平缓细流中不断地积蓄力量,才能越过前方的山丘,继续前行。那些安于现状、无力奔腾的水滴,只会成为一潭死水。死水是死的,而前行的河流就是活水。古人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即使在最安逸的情况下,也不忘前方的障碍,乃谓之居安思危。
人人都有一方天地,都需居安思危作支撑,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一天它就那样突然地塌了下来。 例文2.
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斑马从不曾忘记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跑得快才能逃避敌害,获得生存;蚂蚁一入秋就开始不停忙碌,因为它知道只有积累得多才能穿越寒冬;小树在还是苗的时候就不停地向深处扎根,因为它知道只有根扎得牢才能顶得住暴雨狂风。动植物尚且知道在安逸的条件下为以后的艰难做准备,我们人类呢,不是更应该懂得,居安思危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吗?
迈克尔·戴尔说过:“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也许有人会说,他是胆小鬼;可我不这样认为,这句话恰好说明他是个有见识的人。因为有见识才能意识到潜在的危机,才有了如今戴尔电脑的辉煌成就。所以说,人要学会居安思危。
南唐李后主的亡国史大家并不陌生,就是因为他沉溺于靡靡之音,荒废政事才造成了亡国惨剧。尽管当时大臣已经提醒政治并不安稳,但他只认为自己身居皇位,生活安逸,却没有想到日后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境遇。就是因为没有居安思危,使他最后惨遭毒害。
因此,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忧患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忧患意识,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很出色,那么他被人超过只是迟早的事。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忧患意识,不懂得在竞争中求生存,那么它被收购也是迟早的事。人被超过可以追回来,公司被收购也可以重新组建,可是国家呢?如果一个国家因一时大意而灭亡,谁又能给你机会重来呢?只有在安稳的时候就考虑到潜在的危机,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使国家长盛不衰。孟子说过:“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的,我们就是需要这种忧患意识。只有时时意识到自己会有的危险,才会提早有所准备,才不会面对紧急状况措手不及。“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这是海尔张瑞敏说过的话,或许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理念造就了海尔打不倒的传奇。
从古至今,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贪图安逸只能带来失败,又有多少实例告诉我们居安思危才能带来成功。我们是幸运的,但是,我们肩上的担子又是沉重的。我们要承担着国家的兴盛的责任,我们不能让中国在我们这代垮下。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培养忧患意识,争做最好最强。让我们记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永远保持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才能使我们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例文3.
危机意识下的生存之道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危机之于生存,就好比福祸两个矛盾双方,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甚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正确处理危机与生存之间的关系成为人生课堂上的重要课题。正如戴尔电脑创始人迈克尔·戴尔所说,如果不感到害怕,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换言之,如果没有危机意识,那么你很快就会在自我陶醉中被其他人所取代。
在经济发展迅猛、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往往会过度沉浸于自我的优越感之中,而忽视了来自周围的危机和挑战。要知道,糖衣炮弹有时比冷兵器的杀伤力来得更为强大。徒有暴力色彩的冷兵器即使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也不如糖衣炮弹那般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的将人的精神腐蚀成空洞。而作为一个人,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失去了前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又怎么能够脚踏实地地向未来发起挑战,又怎么能够如初生的朝阳般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向上攀登,直至达到人生的辉煌点?因此,摒弃盲目的优越感,树立必要的危机意识,我们才能在发展路上越探越深,越行越远。
树立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妄自菲薄,每个人都会有长处和弱点,危机意识能够帮助你在发挥个人长处的基础上改善自身的弱点和弊病,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树立危机意识,并不意味着杞人忧天。不要过多的担心不可能存在的危机,而要将主要精神放在切合实际的挑战中去,努力研究影响自身发展的因素,争取进步最大化,发展最大化。
树立危机意识,它可以时刻警醒你注意身边的威胁和挑战,时刻以高度警觉的态度面对竞争,面对人生。树立危机意识,它可以不断鞭策你细致的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在探寻发展规律的同时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树立危机意识,它可以增强你的信心,提高你面对挫折和逆境能冷静处理难题的勇气和能力,如太阳那般激起你对待生活的热情。
在危机中求生存,树立危机意识,不断推动自身前进发展,你的人生将更加稳定 和开阔,更加丰富和精彩!
例文4.
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海尔张瑞敏常说:“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微软比尔·盖茨也常常提醒自己:“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这警示人们,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居安思危是保证个人成才的前提,是实现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条件。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一种超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者,则昌则盛;反之则衰、则亡。翻开历史长卷,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夫差之于勾践、项羽之于刘邦„„国家如此,个人成长何尝不是这样?唐朝有位才华出众的宰相魏征,他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就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唐太宗接受魏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建议,励精图治,从而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历史证明,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国家
安定,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为什么要居安思?由于事物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有一些突发的偶然事件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意外的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人陷入困境,甚至会改变人的命运。所以作为商人,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还懂得留一半清醒,来观望竞争对手;作为农夫,在春播秋收时分,也要抬头看一看老天的脸色,以备不测;作为学生,在生活无忧的时候,也不忘记考虑一下未来人生的艰难考验。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伤亡;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要想到人生的艰难和生活的辛酸。居安思危永远是我们人生的格言。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提醒,使张瑞敏率领海尔走向世界;“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的告诫,使比尔·盖茨率领微软席卷全球。“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样丰富的哲理,不仅对国家、对企业具有警示和指导意义,对于个人亦然,能居安而思的人,必然是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永远成为生活的强者,是对生活有着深刻认识的智者。我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