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及途径_蔡秀珍

论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及途径

蔡秀珍朱启臻

[摘要]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新型的职业农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不仅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启动后继农民的培养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农民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机构的责任,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包括农业经营的职业准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农村养老制度、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等,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注农业和关注农民,才能形成职业农民培养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职业农民农民教育

培养环境

朝阳

122000)朱

[作者简介]蔡秀珍(1965-),女,辽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青年教育。(辽宁育。(北京

100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27-0160-02

四,有助于促进农业文化的保护与继承。随着农村青年进城务工,传统农业文化的代际传承路径被中断。职业农民肩负着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继承责任,既能认识到现代农业文化的功能,也能够发现传统农业文化的价值,有助于把现代农业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的优秀成分结合起来,在农业发展中实现优秀农业文化的传承。总之,职业农民在培养对土地的感情、提高农业技术与积累生产经验、理解农业价值和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农业群体难以替代的。

二、实施职业农民培养工程

发达国家通过教育立法,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农民培育的专项投入,完善职业农民教育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职业农民教学模式,构建职业农民创业的各类平台,实现了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美国拥有不到2%的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英国1981~1995年先后发表和颁布了五个与农业职业教育有关的白皮书和政策法规,为本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爱尔兰有完备法律支持国家的农业和农民教育,还制定了农场经营合格证书培训计划和有关的奖励政策,明确规定,农场经营合格证书是申请农业开发、设备安装补助的唯一凭证,极大地调动了青年学农务农的积极性。韩国针对农村青年人先后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和《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职业农民提供了法律保证。鉴于我国农民后继乏人的问题,建议政府实施“职业农民培养工程”,作为农民职业化教育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措施。

1. “职业农民培养工程”的内容。主要招收农村地区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并对符合以下条件的给予优先考虑:农村承包大户和家庭农场继承人;致力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村青年;致力于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青年;致力于农业科技开发的农村青年。在培养内容上要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的倾向,紧密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地区特色农业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内容除了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经营知识与

启臻(1957-),男,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

[中图分类号]G725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青年职业选择的空间不断扩大,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镇和非农领域,带来农业劳动力匮乏,影响到农业生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农业,确保农业的安全,这是由农业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因此,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措施中培养职业农民是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一、现代农业需要培养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是指生活在农村以农业活动为职业的人群。它至少隐含四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生活在农村,这是农业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二是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三是通过农业活动获取报酬;四是有一定年龄界限(一般限定在劳动力范畴)。随着农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农业这一古老行业不断分化,新兴职业不断涌现,现代农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要求农民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专门劳动技能,还懂得市场经营管理的“职业化”农民。

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第一,解决农业继承人问题,2010年我们对10个省市20个村庄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老化程度达到30%,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为57岁,经营农业已经力不从心,难以完成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为此,必须通过职业农民的培养来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需求。职业农民是热爱农业并愿意继承父业以农业为职业的新一代农民。他们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还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发展农业与对社会、环境的责任结合起来。第二,通过职业农民培养实现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是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职业农民对土地的认识超越了传统农民朴素感情的阶段,对农业功能、耕地价值有更深刻的认知,能够自觉保护耕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职业农民有助于区域农业(或社区农业)保护与开发。职业农民的培养要适应多样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不仅要培养规模农场的经营者,也要培养社区农业、精致农业的经营者,帮助农民善于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特色社区农业和民族农业。第

技能外,要进行全面的农业教育,包括农业性质与农业功能教育、农业文化教育、农业组织教育、农业政策以及农业法律教育等。在教育体系上,要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样化的职业农民教育机构和培训体系。诸如农民培训中心、农民培训学校、培训农场、农业广播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村青年俱乐部、农业教育电视台、农业网络及农业刊物等,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网络;在教学方法上,职业农民教育要突出实践教育,重视实践操作程序,目的在于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

2.促进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是职业农民生成的重要途径。从人才流动的角度看,职业农民的形成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完成向城镇的转移。没有这一转变,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农村,只能维持小农生产方式,没有职业农民成长的空间。最近这些年,政府号召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之所以大都停留在口号上,就在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成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村不能提供职业农民生存的空间。二是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成为职业农民。现代职业农民的培养既可以通过农民教育把当地的乡土人才、承包大户变成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同时更要注意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如吸引有志于农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措施。流动和城市体验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民的产业环境生改变,使农民能够有机会去接触具有较高现代性的非农业组织与环境,从而实现传统农民的“脱胎换骨”。在农村许许多多有进城打工经历的农民回到家乡后,成为专业户、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家、农村致富能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采取各种扶持和优惠政策,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发展现代农业,应该成为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途径。此外,吸引支持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吸引和培养有兴趣的城市青年成为新型农民,可以有效地为农村与农业发展注入活力。最近,一些地区安排大学生“村官”到农民合作社工作,应该是城市人才流向农业和职业农民产生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创造职业农民培养环境

职业农民的培养不是仅靠教育、培训机构就可完成的,它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农业职业准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等被认为是职业农民养成的重要条件。只有创造良好的职业农民成长环境,职业农民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

1.建立农业职业准入制度。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是一种

技术性很强、社会责任重大的工作,需要具备职业与专业资格。[参考文献]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农民职业准入制度,例如在德国,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民,不仅要有理论学习过程,还要求经过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根据德联邦相关法律规定,三年的农业职业教育毕业取得初级农民资格后,还要经过五年的生产实践并经过国家考试合格才能取得农业经营资格,才能享有政府对农民实行的各种补贴。农业作为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建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地位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国家对农业的扶植、监督和管理。也只有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农民教育机构才能找到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抓手,农民也才能持续积累农业生产和经营经验,促进农业不断进步。

2.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职业农民需要一定生产规模做基础,小农生产条件产生的是兼业农民,规模经营才能产生职业农民。要实现规模经营就必须有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不仅可以避免基层组织任意操纵土地流转,还有助于在坚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使得耕地通过使用权的依法流转逐步集中到职业农民手中,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职业农民培育创造可能。应该看到,职业农民的产生不能靠小农生产来培育,同样也不能靠工商资本下乡承包土地来实现。前者不具备职业农民成长的环境,后者则会排斥农民,而且会给农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它违背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在坚持农户经营基础上实现规模化经营,职业农民才能得以产生。

3.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多数人在农业和农民教育问题上长期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中国农民之所以收入得不到有效提高是因为地少人多导致,似乎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民就可以富裕了,就不需要政府支持了。农业本质上属于公益事业的范畴,规模经营并不能给农民带来类似工业生产那样的规模效益,相反,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规模经营条件下的职业农民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支持农业是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的,对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也是支持农业的重要方面。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业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教育培训及后备农民的培养,形成了完整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并通过法律手段,将农业生产经营、农场继承和管理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建立起了严格的农业就业制度,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引导,支持农民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政府支持农业的目的在于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是职业农民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

培养职业农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依赖于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改革。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要把城市文明引到农村,使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最为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农业、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这是农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十分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在全社会对农业有了全面、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农业的地位才能得以提升,现代职业农民的产生才能具备政策、法律和社会心理的基础。

[1]朱启臻,杨汇泉. 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何伟. 基于职业农民培养的对策研究[J ]. 安徽农业科学,2006(7). [3]殷瑛. 论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J ]. 广东农业科学,2009(10). [4]张红宇,杨春华. 让新型农民职业化[J ]. 人民论坛,2007(11).

[5]谢淑娟. 现代农业视角下的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析[J ]. 岭南学刊,2008(4). [6]赵强社. 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微[J ]. 理论导刊,2009(3).

[7]高强,朱启臻. 关于新型农民分类培训的思考[J ]. 教育与职业,2007(9). [8]黄晓梅. 关于制定农民职业教育法的思考[J ]. 教育与职业,2010(29).

论职业农民培养的意义及途径

蔡秀珍朱启臻

[摘要]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新型的职业农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不仅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启动后继农民的培养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农民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机构的责任,还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和政策,包括农业经营的职业准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农村养老制度、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机制等,只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关注农业和关注农民,才能形成职业农民培养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职业农民农民教育

培养环境

朝阳

122000)朱

[作者简介]蔡秀珍(1965-),女,辽宁朝阳工程技术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青年教育。(辽宁育。(北京

100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27-0160-02

四,有助于促进农业文化的保护与继承。随着农村青年进城务工,传统农业文化的代际传承路径被中断。职业农民肩负着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与继承责任,既能认识到现代农业文化的功能,也能够发现传统农业文化的价值,有助于把现代农业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的优秀成分结合起来,在农业发展中实现优秀农业文化的传承。总之,职业农民在培养对土地的感情、提高农业技术与积累生产经验、理解农业价值和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农业群体难以替代的。

二、实施职业农民培养工程

发达国家通过教育立法,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农民培育的专项投入,完善职业农民教育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职业农民教学模式,构建职业农民创业的各类平台,实现了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美国拥有不到2%的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英国1981~1995年先后发表和颁布了五个与农业职业教育有关的白皮书和政策法规,为本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爱尔兰有完备法律支持国家的农业和农民教育,还制定了农场经营合格证书培训计划和有关的奖励政策,明确规定,农场经营合格证书是申请农业开发、设备安装补助的唯一凭证,极大地调动了青年学农务农的积极性。韩国针对农村青年人先后制定了《农渔民后继者育成基金法》和《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为培养农业后继者和职业农民提供了法律保证。鉴于我国农民后继乏人的问题,建议政府实施“职业农民培养工程”,作为农民职业化教育和现代农业建设的战略措施。

1. “职业农民培养工程”的内容。主要招收农村地区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并对符合以下条件的给予优先考虑:农村承包大户和家庭农场继承人;致力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村青年;致力于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青年;致力于农业科技开发的农村青年。在培养内容上要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内容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的倾向,紧密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地区特色农业进行专业设置。教学内容除了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经营知识与

启臻(1957-),男,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民教

[中图分类号]G725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青年职业选择的空间不断扩大,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镇和非农领域,带来农业劳动力匮乏,影响到农业生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农业,确保农业的安全,这是由农业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因此,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措施中培养职业农民是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一、现代农业需要培养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是指生活在农村以农业活动为职业的人群。它至少隐含四个必要条件:一是必须生活在农村,这是农业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二是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三是通过农业活动获取报酬;四是有一定年龄界限(一般限定在劳动力范畴)。随着农业分工越来越细化,农业这一古老行业不断分化,新兴职业不断涌现,现代农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要求农民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专门劳动技能,还懂得市场经营管理的“职业化”农民。

职业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四个方面的意义:第一,解决农业继承人问题,2010年我们对10个省市20个村庄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老化程度达到30%,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年龄为57岁,经营农业已经力不从心,难以完成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为此,必须通过职业农民的培养来保障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需求。职业农民是热爱农业并愿意继承父业以农业为职业的新一代农民。他们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还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发展农业与对社会、环境的责任结合起来。第二,通过职业农民培养实现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是国家支持农业的重要途径。职业农民对土地的认识超越了传统农民朴素感情的阶段,对农业功能、耕地价值有更深刻的认知,能够自觉保护耕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职业农民有助于区域农业(或社区农业)保护与开发。职业农民的培养要适应多样化农业发展的需求,不仅要培养规模农场的经营者,也要培养社区农业、精致农业的经营者,帮助农民善于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特色社区农业和民族农业。第

技能外,要进行全面的农业教育,包括农业性质与农业功能教育、农业文化教育、农业组织教育、农业政策以及农业法律教育等。在教育体系上,要形成以政府主导的多样化的职业农民教育机构和培训体系。诸如农民培训中心、农民培训学校、培训农场、农业广播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村青年俱乐部、农业教育电视台、农业网络及农业刊物等,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网络;在教学方法上,职业农民教育要突出实践教育,重视实践操作程序,目的在于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问题。

2.促进城乡人才的双向流动是职业农民生成的重要途径。从人才流动的角度看,职业农民的形成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完成向城镇的转移。没有这一转变,大量的人口聚集在农村,只能维持小农生产方式,没有职业农民成长的空间。最近这些年,政府号召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业之所以大都停留在口号上,就在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成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农村不能提供职业农民生存的空间。二是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成为职业农民。现代职业农民的培养既可以通过农民教育把当地的乡土人才、承包大户变成现代农业的带头人,同时更要注意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如吸引有志于农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是培养职业农民的重要措施。流动和城市体验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民的产业环境生改变,使农民能够有机会去接触具有较高现代性的非农业组织与环境,从而实现传统农民的“脱胎换骨”。在农村许许多多有进城打工经历的农民回到家乡后,成为专业户、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家、农村致富能手,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采取各种扶持和优惠政策,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发展现代农业,应该成为职业农民培养的重要途径。此外,吸引支持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吸引和培养有兴趣的城市青年成为新型农民,可以有效地为农村与农业发展注入活力。最近,一些地区安排大学生“村官”到农民合作社工作,应该是城市人才流向农业和职业农民产生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创造职业农民培养环境

职业农民的培养不是仅靠教育、培训机构就可完成的,它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社会环境。农业职业准入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农业补贴制度和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等被认为是职业农民养成的重要条件。只有创造良好的职业农民成长环境,职业农民的培养才能成为可能。

1.建立农业职业准入制度。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是一种

技术性很强、社会责任重大的工作,需要具备职业与专业资格。[参考文献]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建立了农民职业准入制度,例如在德国,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农民,不仅要有理论学习过程,还要求经过严格的实践劳动锻炼。根据德联邦相关法律规定,三年的农业职业教育毕业取得初级农民资格后,还要经过五年的生产实践并经过国家考试合格才能取得农业经营资格,才能享有政府对农民实行的各种补贴。农业作为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产业,建立职业农民准入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地位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国家对农业的扶植、监督和管理。也只有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农民教育机构才能找到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抓手,农民也才能持续积累农业生产和经营经验,促进农业不断进步。

2.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职业农民需要一定生产规模做基础,小农生产条件产生的是兼业农民,规模经营才能产生职业农民。要实现规模经营就必须有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不仅可以避免基层组织任意操纵土地流转,还有助于在坚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使得耕地通过使用权的依法流转逐步集中到职业农民手中,为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职业农民培育创造可能。应该看到,职业农民的产生不能靠小农生产来培育,同样也不能靠工商资本下乡承包土地来实现。前者不具备职业农民成长的环境,后者则会排斥农民,而且会给农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它违背了农业发展的规律。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在坚持农户经营基础上实现规模化经营,职业农民才能得以产生。

3.完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多数人在农业和农民教育问题上长期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中国农民之所以收入得不到有效提高是因为地少人多导致,似乎农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农民就可以富裕了,就不需要政府支持了。农业本质上属于公益事业的范畴,规模经营并不能给农民带来类似工业生产那样的规模效益,相反,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规模经营条件下的职业农民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支持农业是通过多种渠道来实现的,对职业农民教育与培训也是支持农业的重要方面。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农业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教育培训及后备农民的培养,形成了完整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并通过法律手段,将农业生产经营、农场继承和管理与接受农业教育的程度挂钩,建立起了严格的农业就业制度,通过政策鼓励、资金引导,支持农民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政府支持农业的目的在于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是职业农民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

培养职业农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依赖于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改革。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还要把城市文明引到农村,使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最为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营造热爱农业、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这是农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十分重要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在全社会对农业有了全面、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农业的地位才能得以提升,现代职业农民的产生才能具备政策、法律和社会心理的基础。

[1]朱启臻,杨汇泉. 谁在种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调查与思考[J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何伟. 基于职业农民培养的对策研究[J ]. 安徽农业科学,2006(7). [3]殷瑛. 论职业农民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J ]. 广东农业科学,2009(10). [4]张红宇,杨春华. 让新型农民职业化[J ]. 人民论坛,2007(11).

[5]谢淑娟. 现代农业视角下的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析[J ]. 岭南学刊,2008(4). [6]赵强社. 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微[J ]. 理论导刊,2009(3).

[7]高强,朱启臻. 关于新型农民分类培训的思考[J ]. 教育与职业,2007(9). [8]黄晓梅. 关于制定农民职业教育法的思考[J ]. 教育与职业,2010(29).


相关文章

  • 06年十大杰出母亲主要事迹和颁奖词
  • 第二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分别是:唐玉华.徐仙琴.杨文.热依罕.哈斯木(维族).林秀贞.都贵玛(蒙族).马志英(回族).王秀珍.朱雪明.陈淑妮.她们中有为国分忧,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28名上海孤儿的普通牧民:有呕心沥 ...查看


  • 职称论文格式范文
  • 职称论文格式范文 职称论文对格式要求往往比较严格,对于常常只注重论文内容不注意形式的作者们来说,发表论文的格式要求直接影响编辑的审稿印象和成功通过与否,显得格外的重要. 职称论文的格式要求会根据不同的期刊会有所不同,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一样的, ...查看


  • 中级职称论文格式与职称论文格式范本
  • 中级职称论文格式与职称论文格式范本 职称论文对格式要求往往比较严格,对于常常只注重论文内容不注意形式的作者们来说,发表论文的格式要求直接影响编辑的审稿印象和成功通过与否,显得格外的重要. 职称论文的格式要求会根据不同的期刊会有所不同,但是绝 ...查看


  • 依法行政案例
  • 依法行政的6个方面的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体现人性化精神(人性化行政的标准:第一无暴力行政现象:第二是采取最有效益的行政手段.) [案例1]: 2003年6月5日夜晚,湖北省杨叶镇的张女士遭受歹 ...查看


  • 论农业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论农业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摘要:农业职业学校是培养农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 农业职业学校更为注重理论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的联系, 更为注重农业技能的掌握, 农业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 ...查看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1课时 主备人:罗秀珍 使用人:五年级数学教师 教学目标: 1.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认识小数,使同学们在分数的基础 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初步能读.写小数. 2. 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查看


  •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以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为例 Research of Rural Practical Training System --Take Shiyan School of Applied Science And Tec ...查看


  •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1
  • 课题 课型 新时代的劳动者 授新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懂得劳动的含义及其地位 2.懂得就业的作用和意义 3.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4.知道如何从政府及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 5.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 ...查看


  • 试论壮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途径
  • 摘要: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结构中较为稳定的关键部分,然而当前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比重明显偏低,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任务还很艰巨.壮大中等收入阶层,对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也是促进中国社会结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