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情采第三十一

情采第三十一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乎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

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赞曰: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

吴锦好渝,舜英徒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情采第三十一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

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情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

《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乎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

研味《孝》、《老》,则知文质附乎性情;详览《庄》、《韩》,则见华实过乎淫侈。若择源于泾渭之流,按辔于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固知翠纶桂饵,反所以失鱼。“言隐荣华”,殆谓此也。是以“衣锦褧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夫能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

赞曰:言以文远,诚哉斯验。心术既形,英华乃赡。

吴锦好渝,舜英徒艳。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相关文章

  • [文心雕龙新书通检]及其作者之谜
  • <文心雕龙新书通检>及其作者之谜 [摘要]<文心雕龙新书通检>是一部大十六开本的索引式工具书,正文429页,外加<凡例>.<法文拼音检字><英文拼音检字>目录36页,共计465页. ...查看


  • _文心雕龙_定势_之_势_现代研究综述
  • "势"○桓晓虹:<文心雕龙·定势>之现代研究综述 <文心雕龙·定势>"势"之 现代研究综述 □ 桓晓虹 <文心雕龙·定势>"势"摘要:摘要:对之 ...查看


  • 以_文心雕龙_为基础建构中国文学理论体系
  • 以<文心雕龙>为基础建构 中国文学理论体系 黄维樑 很多中华学者析评文学作品时,一面倒只用西方的文学理论.他们不理会中国古代的文论,甚至认为中国古代文论重直觉.欠分析.无体系,因而加以贬抑.另外,一些中国古代文论学者,则在回顾与 ...查看


  • [文心雕龙]的英译
  • 摘 要:西方世界对<文心雕龙>的了解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真正的翻译却不过半个世纪的历史.<文心雕龙>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促进了中国古代文论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对于推动中外学界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具 ...查看


  • 读书手抄报内容:[文心雕龙]
  •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 ...查看


  • 我爱读书手抄报:[文心雕龙]
  •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 ...查看


  • 以[文心雕龙札记.风骨]篇论"风骨"
  • 摘 要:"风骨"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可以称得上是十分重要的批评语汇,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刘勰是第一个把此语运用到文章品评领域的人.<文心雕龙札记>是黄季刚先生讲述刘勰力作――<文心雕龙>的课堂讲义 ...查看


  • _文心雕龙_养气_篇主旨辨
  • 第26卷 第4期 2011年8月 天 中 学 刊 Vol. 26 No. 4 Journal of Tianzhong Aug. 2011 <文心雕龙·养气>篇主旨辨 刘隽一 (中国传媒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24) 摘 要 ...查看


  • [宗经]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 作者:詹福瑞 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年04期 <文心雕龙>的前五篇是书的总论,<宗经>为总论之一.<文心雕龙·序志>篇说:"盖文心之作,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 ...查看


  • 读文心雕龙
  • 读有感 120303班 3212001201 陈露露 自古以来,中国对历史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当朝代更替发生时,人们习于书写发生的一切,告诫着后来者:当纷繁的文学摇摆着跨入自觉的时代,又有了这样一些人试图寻求一种规则以便确立它日后发展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