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西迁去了哪里?匈奴人就是现在的匈牙利人吗

纵横欧亚大陆、差点给汉民族带来灭顶之灾的匈奴人去了哪里?这一直是一个迷。

看到匈奴这个词,你会首先联想起什么?倭奴。倭是汉人对日本人的称谓,加个奴字,表示蔑视,那么同理,匈奴一词应该是也是这样来的。这样说的话,匈奴人正确的族名应当是“匈”人。

在欧洲,曾经还真有这么一个民族,自称为匈人,虽然是音译,但参考其民族史,应当说这个词义与真实含义丝毫不差。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呼韩邪单于的孙子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投靠,称为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在漠北和阿尔泰山,北匈奴吃了大败仗,只得西迁。南匈奴并未完全融入华夏主体民族,过了200年,在率先挑起五胡乱华的大旗后,南匈奴才使光了最后的一点蛮力,最终融合消失。公元144年,北匈奴最后一次出现在汉朝史官的笔下,从此不知去向。

公元290年左右,在北匈奴神秘消失约150年后,有一支服饰、旗帜、战法与北匈奴一模一样的骑兵队伍,突然出现在中欧强国阿兰国的边境附近。阿兰人是突厥种。60年后,这伙匈奴人一举灭亡了阿兰国。他们由原先异族的雇佣兵,成长壮大为凭借自己的欲望驳使异族为自己而战的强大民族,在一个叫作巴兰比尔的人的带领下,匈奴人挥师西进,搅翻了民族大拼盘。

公元374年-375年,匈奴人攻入第聂伯河,干翻了东哥特人。公元376年,匈奴大败西哥特,可怜的西哥特人走投无路,逃入罗马帝国境内,引发了民族大动荡,成为后来西罗马灭亡的导火索。

匈奴人经过数百年的东征西杀,在公元五世纪进入最高潮,焕发出耀眼的光辉。公元434年,上帝之鞭阿提拉继承王位,445年阿提拉独掌大权。阿提拉精力过人,连续发动战争,匈奴铁骑横扫北欧和东欧,无数民族灭绝,生灵涂炭。匈奴人的压力,迫使盎格鲁撒克逊人逃亡到英伦三岛,更多的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则在战败后,纷纷向匈奴投降。可以这么说,匈奴人重塑了世界历史与版图。

阿提拉还喜欢狂虐东罗马帝国,迫使东罗马帝国赔款6000镑黄金,年贡2100磅黄金。阿提拉对此并不满足,他还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将意大利北部变成一片废墟,使得西罗马帝国皇帝万分惊恐,被迫议和。阿提拉死前,匈奴帝国的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盛极一时。

公元453年,阿提拉神秘地死翘翘了,他的儿子们无力振作,15年后,辉煌一时的匈奴人便土崩瓦解,迅速消失在欧洲民族熔炉之中。

消失的这些人,就曾经自称为Huns即匈人,Hun从发音上看,就是“胡”,也就是中原人数千年间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也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确认,当年闹得整个欧洲鸡鸡犬不宁的Huns,就是如假包换的北匈奴。

北匈奴是个奇怪的民族,他们像冰一样,极短时间就在中欧草原上融化消失了。据血缘学研究,他们的后代分布在现在的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地的多瑙河流域,早已失去独立存在,而融入当中的各个民族之中。又过了若干年,有一个游牧民族马扎尔人,从遥远的东方迁移,也来到匈牙利草原定居,他们才是今天匈牙利人的主体。他们到来后,匈奴人的后代又与他们融合。所以,现代匈牙利人的血统中又部分古匈人的成分,个别语言词汇也与现在突厥、蒙古语相通。

由于现有历史资料极度缺乏,我们已经不能确定匈奴人究竟去了哪里,只能大体确定,他们在这段不短的历史时期中,慢慢风流云散尽了。

纵横欧亚大陆、差点给汉民族带来灭顶之灾的匈奴人去了哪里?这一直是一个迷。

看到匈奴这个词,你会首先联想起什么?倭奴。倭是汉人对日本人的称谓,加个奴字,表示蔑视,那么同理,匈奴一词应该是也是这样来的。这样说的话,匈奴人正确的族名应当是“匈”人。

在欧洲,曾经还真有这么一个民族,自称为匈人,虽然是音译,但参考其民族史,应当说这个词义与真实含义丝毫不差。

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两部,呼韩邪单于的孙子日逐王比,率4万多人南下投靠,称为南匈奴,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89年到91年,南匈奴与汉联合夹击北匈奴,在漠北和阿尔泰山,北匈奴吃了大败仗,只得西迁。南匈奴并未完全融入华夏主体民族,过了200年,在率先挑起五胡乱华的大旗后,南匈奴才使光了最后的一点蛮力,最终融合消失。公元144年,北匈奴最后一次出现在汉朝史官的笔下,从此不知去向。

公元290年左右,在北匈奴神秘消失约150年后,有一支服饰、旗帜、战法与北匈奴一模一样的骑兵队伍,突然出现在中欧强国阿兰国的边境附近。阿兰人是突厥种。60年后,这伙匈奴人一举灭亡了阿兰国。他们由原先异族的雇佣兵,成长壮大为凭借自己的欲望驳使异族为自己而战的强大民族,在一个叫作巴兰比尔的人的带领下,匈奴人挥师西进,搅翻了民族大拼盘。

公元374年-375年,匈奴人攻入第聂伯河,干翻了东哥特人。公元376年,匈奴大败西哥特,可怜的西哥特人走投无路,逃入罗马帝国境内,引发了民族大动荡,成为后来西罗马灭亡的导火索。

匈奴人经过数百年的东征西杀,在公元五世纪进入最高潮,焕发出耀眼的光辉。公元434年,上帝之鞭阿提拉继承王位,445年阿提拉独掌大权。阿提拉精力过人,连续发动战争,匈奴铁骑横扫北欧和东欧,无数民族灭绝,生灵涂炭。匈奴人的压力,迫使盎格鲁撒克逊人逃亡到英伦三岛,更多的日耳曼和斯拉夫人的部族则在战败后,纷纷向匈奴投降。可以这么说,匈奴人重塑了世界历史与版图。

阿提拉还喜欢狂虐东罗马帝国,迫使东罗马帝国赔款6000镑黄金,年贡2100磅黄金。阿提拉对此并不满足,他还发动了对西罗马的战争,将意大利北部变成一片废墟,使得西罗马帝国皇帝万分惊恐,被迫议和。阿提拉死前,匈奴帝国的疆域东到里海,北到北海,西到莱茵河,南到阿尔卑斯山,盛极一时。

公元453年,阿提拉神秘地死翘翘了,他的儿子们无力振作,15年后,辉煌一时的匈奴人便土崩瓦解,迅速消失在欧洲民族熔炉之中。

消失的这些人,就曾经自称为Huns即匈人,Hun从发音上看,就是“胡”,也就是中原人数千年间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也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确认,当年闹得整个欧洲鸡鸡犬不宁的Huns,就是如假包换的北匈奴。

北匈奴是个奇怪的民族,他们像冰一样,极短时间就在中欧草原上融化消失了。据血缘学研究,他们的后代分布在现在的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地的多瑙河流域,早已失去独立存在,而融入当中的各个民族之中。又过了若干年,有一个游牧民族马扎尔人,从遥远的东方迁移,也来到匈牙利草原定居,他们才是今天匈牙利人的主体。他们到来后,匈奴人的后代又与他们融合。所以,现代匈牙利人的血统中又部分古匈人的成分,个别语言词汇也与现在突厥、蒙古语相通。

由于现有历史资料极度缺乏,我们已经不能确定匈奴人究竟去了哪里,只能大体确定,他们在这段不短的历史时期中,慢慢风流云散尽了。


相关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变迁
  •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变迁 历史上的中国经过历代战乱,真正的炎皇子孙在中国的国土上已经没有多少了.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是由百越集团.苗蛮集团.华夏集团.戎狄集团融合而来的.也既现代科学证明的四大基因集团.华夏集团在历史上最残烈的一次灭绝是蒙元帝国的 ...查看


  • 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2015-2016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巴蜀中学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英国脱离欧盟,被认为将重创全球经济和英国自身经济前景,很多国际政要.经济组织.知名企业负责人此前就在 ...查看


  • 匈奴.鲜卑.满族.蒙古族的大事记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匈奴.鲜卑.满族.蒙古族的大事记 花都区新华云山中学 徐志明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历史是由 ...查看


  • 汉代著名武将李广是哪里人
  • 汉代著名武将李广是哪里人 李广是哪里人 李广是汉文帝以及汉武帝时期最优秀的武将,汉武帝北伐匈奴,完成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这其中有着李广的很大功劳:李广一生戎马,在与匈奴的大小七十多场战役中,李广连连告捷,军事方面的天赋很好的表现出来, ...查看


  • 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文明的传承与发展_苏力德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年第9卷第5期 北方游牧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苏力德 (内蒙古画报社,内蒙古 [摘 呼和浩特010010) 要]北方游牧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做出诸多贡献,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独创性.蒙古帝国建立后,疆域的广阔,大 ...查看


  • [转载]中国北方民族匈奴.鲜卑.满族.蒙古族和汉王朝的历史大事记
  • ▲匈奴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民族,分布在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以强悍和善骑射著称.战国后期,匈奴建立了奴隶制政权,而匈奴政权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民族所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首领称为单于.匈奴政权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北方的统一,这为整个匈 ...查看


  •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
  • [摘要] 本文主要从回鹘汗国的兴亡和裕固族东迁两个方面阐述了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目前的史学家一般都将甘州回鹘做为裕固族正源来看待,笔者对已有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判断,认为过去甘州回鹘大约就是今天西部裕固族的前身.东迁是促使今天裕固族形成以 ...查看


  • 中华民族与中国版图
  • 中国到底往哪里去,不仅中国人关注,而且全球人都在关注,因为中国的崛起将会改变中国国内乃至全球的资源分配格局.近十年来,西方人试图凭借西方的概念来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市场经济,理解中国的政治运行,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但是这些研究和解释大体 ...查看


  • [班超]阅读答案及翻译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