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并案例分析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并案例分析

背景

在合并之时,戴姆勒销售的车辆比克莱斯勒少,但收入却高得多。1997年,戴姆勒全球范围内的30万员工生产了71.5万辆轿车和41.7万辆卡车和商用车。除此之外,戴姆勒还生产飞机、火车和直升机,其收入的2/3来自德国之外。克莱斯勒在1993年亏损25亿美元之后,克莱斯勒迅速扭亏为蠃,1994年盈利37亿,利润率超过7%,远高于它的两个竞争对手。克莱斯勒从1994年起每年盈利都在几十亿美元以上。1995年,它的利润率为3.8%,好于福特,比通用稍低;1996和1997年,克莱斯勒的利润率又是最高的。

两个公司在产品线上互补,克莱斯勒将合并视为克服欧洲一些贸易壁垒的机会。但是,汽车工业合并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其固定成本非常之高)和生产能力过剩(据估计为20%),只有那些具有规模经济的公司才能生存下去。这些使得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成为一种竞争需要,而非形成竞争优势或战略优势。

合并前景

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化扩张阶段,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1104万辆,甚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而在1988年韩国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1995年达到240万辆,1997年达到280万辆,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第五大生产国。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1995年达254万辆。韩国汽车业也形成了以现代、起亚、大宇、双龙四公司鼎足的市场格局,韩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戴姆勒—奔驰是欧洲最大的产业公司,而克莱斯勒则是美国第三大汽车生产企业。两家公司都面临着极高固定成本和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据当时的预测,21世纪只有大约6至7个大型汽车生产产业能够生存下去,所以此时,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合并成为了一种竞争需要。

克莱斯勒是由于其微型面包车和吉普车畅销而著名。它的基本市场主要集中在本国(德国)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外没有知名度。再加上美国汽车市场的饱和和萧条,以及来自于日产车和韩国车的压力,使得当时克莱斯勒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好。 但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主要以豪华车和小型车创新著称,缺少低价位,销量大的车来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取得一定的规模经济,形成一个从高价位到低价位的完整的生产线。

戴姆勒—奔驰公司的豪华车品牌形象可以给克莱斯勒提高知名度,而克莱斯勒的强劲的管理能力,高生产效率以及低成本等特点给戴姆勒以进入低价位细分市场的机会。

由此可见,两个公司的优势与薄弱环节互补,在各自的专长领域利用其创新能力,获得合理效应和成本的节约。

合并分析

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前的TOWS矩阵

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前的TOWS

矩阵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后的TOWS矩阵

伊顿和施伦普的国际视野

伊顿:侧重于通过跨国并购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形成规模经济。低估了组织文化的冲突的潜在威胁,没有制定出合并后如何整合组织文化冲突以进行统一管理的后备方案。

施伦普:侧重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如何竞争,即产品的全球竞争策略,强调产品在竞争市场上的地位。同样是低估了组织文化的冲突的威胁。

成败分析

戴姆勒-克莱斯勒战略是失败的。阻碍战略实施的原因如下: 1.欧美的文化差异和企业管理差异

德国戴姆勒公司等级森严,决策过程复杂,工作作风严谨古板;而美国克莱斯勒则提倡多功能的团队精神,公司职员喜欢自由着装、自由讨论。例如德国高层管理人员可能依赖50页纸的报告来讨论和决策,美国人却喜欢一对一的沟通。在董事会之下,下属人员通常研究一项问题后交给他们的德国上司,德国上司一般会接受他们的建议,而美国管理人员常常是接受报告后放置在一边,令德国下属沮丧。故我们认为美国和德国管理人员可以互相学习,德国管理人员需要撰写简洁的报告,更具灵活性,加快决策进程。美国管理人员则需学习德方人员纪律严明的作风。

2.恶劣的宏观经济

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率普遍下滑,1998年到1999年间世界GDP增长率只有2%左右,比1997年的增幅下滑近一半。宏观经济的恶化打乱了多方面的供需平衡,许多行业的资金链断裂,原先隐藏着的矛盾爆发出来,作为和许多行业相关联的汽车行业,也难免深受影响。

3.战略决策失误

根据美国人喜欢庞大舒适轿车的特点,克莱斯勒开发的皮卡车和SUV一度备受欢迎,他们曾经预计2005年克莱斯勒能够得到20%的市场份额。为此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扩大产能。然而2005年石油价格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大幅飙升,同时美国人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克莱斯勒的库存开始大量积压,戴-克公司不得不把计划产量削减16%,并关闭了克莱斯勒在美国的多家工厂。

4.汽车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

东方汽车不仅在新兴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也已快速进入欧盟和北美。日本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和高效率的源泉是生产和管理系统。高质量标准、廉价实用、优质售后服务是韩国汽车的有力竞争力。这些因素都让美国本土汽车产业无力阻挡。

5. 市场定位差异大

合并后的新公司为了拓展市场,大量生产低成本汽车,使得戴姆勒—奔驰本身高端车的市场定位被打破,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损害。将一家豪华汽车企业与一个大众品牌合并在一起,是一个幼稚的错误。因为,这二者天生是不相配的。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并案例分析

背景

在合并之时,戴姆勒销售的车辆比克莱斯勒少,但收入却高得多。1997年,戴姆勒全球范围内的30万员工生产了71.5万辆轿车和41.7万辆卡车和商用车。除此之外,戴姆勒还生产飞机、火车和直升机,其收入的2/3来自德国之外。克莱斯勒在1993年亏损25亿美元之后,克莱斯勒迅速扭亏为蠃,1994年盈利37亿,利润率超过7%,远高于它的两个竞争对手。克莱斯勒从1994年起每年盈利都在几十亿美元以上。1995年,它的利润率为3.8%,好于福特,比通用稍低;1996和1997年,克莱斯勒的利润率又是最高的。

两个公司在产品线上互补,克莱斯勒将合并视为克服欧洲一些贸易壁垒的机会。但是,汽车工业合并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其固定成本非常之高)和生产能力过剩(据估计为20%),只有那些具有规模经济的公司才能生存下去。这些使得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成为一种竞争需要,而非形成竞争优势或战略优势。

合并前景

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化扩张阶段,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达到1104万辆,甚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

而在1988年韩国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1995年达到240万辆,1997年达到280万辆,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第五大生产国。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1995年达254万辆。韩国汽车业也形成了以现代、起亚、大宇、双龙四公司鼎足的市场格局,韩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戴姆勒—奔驰是欧洲最大的产业公司,而克莱斯勒则是美国第三大汽车生产企业。两家公司都面临着极高固定成本和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据当时的预测,21世纪只有大约6至7个大型汽车生产产业能够生存下去,所以此时,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合并成为了一种竞争需要。

克莱斯勒是由于其微型面包车和吉普车畅销而著名。它的基本市场主要集中在本国(德国)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外没有知名度。再加上美国汽车市场的饱和和萧条,以及来自于日产车和韩国车的压力,使得当时克莱斯勒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好。 但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主要以豪华车和小型车创新著称,缺少低价位,销量大的车来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取得一定的规模经济,形成一个从高价位到低价位的完整的生产线。

戴姆勒—奔驰公司的豪华车品牌形象可以给克莱斯勒提高知名度,而克莱斯勒的强劲的管理能力,高生产效率以及低成本等特点给戴姆勒以进入低价位细分市场的机会。

由此可见,两个公司的优势与薄弱环节互补,在各自的专长领域利用其创新能力,获得合理效应和成本的节约。

合并分析

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前的TOWS矩阵

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前的TOWS

矩阵

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后的TOWS矩阵

伊顿和施伦普的国际视野

伊顿:侧重于通过跨国并购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形成规模经济。低估了组织文化的冲突的潜在威胁,没有制定出合并后如何整合组织文化冲突以进行统一管理的后备方案。

施伦普:侧重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如何竞争,即产品的全球竞争策略,强调产品在竞争市场上的地位。同样是低估了组织文化的冲突的威胁。

成败分析

戴姆勒-克莱斯勒战略是失败的。阻碍战略实施的原因如下: 1.欧美的文化差异和企业管理差异

德国戴姆勒公司等级森严,决策过程复杂,工作作风严谨古板;而美国克莱斯勒则提倡多功能的团队精神,公司职员喜欢自由着装、自由讨论。例如德国高层管理人员可能依赖50页纸的报告来讨论和决策,美国人却喜欢一对一的沟通。在董事会之下,下属人员通常研究一项问题后交给他们的德国上司,德国上司一般会接受他们的建议,而美国管理人员常常是接受报告后放置在一边,令德国下属沮丧。故我们认为美国和德国管理人员可以互相学习,德国管理人员需要撰写简洁的报告,更具灵活性,加快决策进程。美国管理人员则需学习德方人员纪律严明的作风。

2.恶劣的宏观经济

9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率普遍下滑,1998年到1999年间世界GDP增长率只有2%左右,比1997年的增幅下滑近一半。宏观经济的恶化打乱了多方面的供需平衡,许多行业的资金链断裂,原先隐藏着的矛盾爆发出来,作为和许多行业相关联的汽车行业,也难免深受影响。

3.战略决策失误

根据美国人喜欢庞大舒适轿车的特点,克莱斯勒开发的皮卡车和SUV一度备受欢迎,他们曾经预计2005年克莱斯勒能够得到20%的市场份额。为此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扩大产能。然而2005年石油价格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大幅飙升,同时美国人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克莱斯勒的库存开始大量积压,戴-克公司不得不把计划产量削减16%,并关闭了克莱斯勒在美国的多家工厂。

4.汽车行业竞争环境的变化

东方汽车不仅在新兴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也已快速进入欧盟和北美。日本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和高效率的源泉是生产和管理系统。高质量标准、廉价实用、优质售后服务是韩国汽车的有力竞争力。这些因素都让美国本土汽车产业无力阻挡。

5. 市场定位差异大

合并后的新公司为了拓展市场,大量生产低成本汽车,使得戴姆勒—奔驰本身高端车的市场定位被打破,品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被损害。将一家豪华汽车企业与一个大众品牌合并在一起,是一个幼稚的错误。因为,这二者天生是不相配的。


相关文章

  • 文化冲击案例
  • 案例: 1998年5月7日,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两家公司宣布合并,这一举措震惊了全世界.一时间,谣言四起.这个消息一传出,立即就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这事世界上第一次两大跨国公司的合并案,此举让戴姆勒-克莱斯勒成为世界上轿车和轻型卡车的第五 ...查看


  •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
  • 跨国公司并购典型案例分析 在全球化并购浪潮中,已不仅仅限于大企业吞并小企业,更多地出现了大企业之间的并购.这种大企业的并购常常对一国或几国的相关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对一些国际上著名的大企业并购典型案例的分析,能使我们获得一些重要的启示,具 ...查看


  • 跨文化交际案例
  • 220页 矛盾冲突 中国不动产投资商向远东进军,斥巨资在圣彼得堡兴建大型综合社区,建成后将有利于改善当地部分市民居住条件并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因此受到了圣彼得堡官方的欢迎和政策支持.但是该工程暨"波罗的海明珠"却遭到了当地 ...查看


  • 德国品牌 | 奔驰汽车的前世今生 Mercedes-Benz
  • 本文转自:人民网德语视界 说 起戴姆勒集团的历史,离不开三个汽车行业的先驱:卡尔·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和威廉·迈巴赫与一位商人:埃米尔·耶利内克. 卡尔·本茨 卡尔·本茨是德国著名的工程师及汽车制造行业的先驱,1885年他发明了第一辆能够 ...查看


  • 世界十大汽车品牌奇葩的"发家史"
  • 小提示:点击上方头像关注小编,每天都有好的文章与大家分享! 开着车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那些著名汽车品牌的发家史呢? 说到汽车品牌很多车友第一印象就是财大气粗.土豪有钱,任性!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汽车厂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牌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查看


  • 奔驰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
  • 奔驰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 提到奔驰,很多人都会联想奔驰耀眼灿烂的文化和品牌.经历百年历史的奔驰,因为以豪华,舒适,优质的特点早已风靡全球.所以奔驰早已成为行业的标杆,并且奔驰在品牌发展方面,奔驰也有其独特的历史.奔驰做为百年老店,更是一 ...查看


  • 汽车文化A卷及答案
  • 汽车文化试A 卷 一. 选择题(10×2=20分) 1.1885年,( )造出了一台单杠汽油发动机,并将它装在了一辆三轮车上,这也是世界公认的第一辆汽车. A .卡尔. 本茨B .戈特利布. 戴姆勒C .道夫. 狄塞尔D .威廉. 迈巴赫 ...查看


  • 科技发展史
  • 科技发展史结课论文 --汽车发展史浅谈 班级:机械设制13-- 学号:20130441---- 姓名:施宗财 [摘要] 科学技术是通过研究和利用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达到有效.便捷.低消耗.高产出等特定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而应用一些基本物 ...查看


  • 德国汽车品牌
  • 德国汽车 劳斯莱斯: 日本王子都对劳斯莱斯情有独钟„„ "世界汽车中可称为贵族的,惟有劳斯莱斯."劳斯莱斯成为英国王室专用车已有数十年历史,爱德华八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玛格丽特公主.肯特公爵等众多英王室成员的座驾都是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