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日本
2.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段话中“真正欧洲人的感觉”直接来自于( )
A.欧共体的成立 C.欧元的发行
B.欧盟成员国的增加 D.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
3.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这一事实表明( )
A.日本想称霸世界 B.日本想主导世界
C.日本政治野心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膨胀 D.军国主义在日本逐渐复活
4.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相同之处有( )
①使人民生活得以改善 ③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A.①③
②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④使国家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C.①②④
D.②③④
B.②④
5.20世纪末,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之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反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取得成功 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东欧早
6.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根本原因是苏联( )
A.综合国力不强 B.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
C.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D.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7.下列关于马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
B.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 C.1948年,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D.巴以问题完全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
8.六方会议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指在解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民主化 D.文化多元化
C.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9.当今,联合国在推动阿以和平进程、救济难民、反对恐怖主义活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致力于解决地区争端、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和促进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开始于( )
A.《九国公约》的签署
B.联合国建立之初 D.冷战结束后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10.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是( )
A.军事集团
B.联合国
C.跨国公司
D.世贸组织
1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赛中处于有利地位 B.经济全球化提高了生产成本 C.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D.国家间经济往来障碍增多
1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这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下列关于杜鲁门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 B.美苏在希腊和土耳其发生战争 C.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13.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口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一表述与认识最可能出
现在( )
A.联合国成立后
B.两极格局确立后 D.两极格局解体后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
14.如下图所示,从“镰刀锤子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
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找到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原因
15.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导致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根源是( )
A.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 C.高新科技的发展
B.两极格局的瓦解 D.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16.“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给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遇与挑战
17.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C.协调劳资关系
B.兴办公共工程 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苏联
C.德国
D.日本
2.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段话中“真正欧洲人的感觉”直接来自于( )
A.欧共体的成立 C.欧元的发行
B.欧盟成员国的增加 D.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
3.20世纪80年代,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一次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这一事实表明( )
A.日本想称霸世界 B.日本想主导世界
C.日本政治野心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膨胀 D.军国主义在日本逐渐复活
4.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相同之处有( )
①使人民生活得以改善 ③使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A.①③
②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④使国家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C.①②④
D.②③④
B.②④
5.20世纪末,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之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健康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B.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反对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取得成功 D.中国改革开放比苏联、东欧早
6.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在回答“您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根本原因是苏联( )
A.综合国力不强 B.忽视科技文化的发展
C.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经济困难 D.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7.下列关于马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
B.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 C.1948年,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D.巴以问题完全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
8.六方会议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指在解决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由参加谈判的成员国可以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民主化 D.文化多元化
C.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9.当今,联合国在推动阿以和平进程、救济难民、反对恐怖主义活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致力于解决地区争端、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和促进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开始于( )
A.《九国公约》的签署
B.联合国建立之初 D.冷战结束后
C.《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10.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是( )
A.军事集团
B.联合国
C.跨国公司
D.世贸组织
1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赛中处于有利地位 B.经济全球化提高了生产成本 C.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D.国家间经济往来障碍增多
1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守护神”的使命,这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下列关于杜鲁门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 B.美苏在希腊和土耳其发生战争 C.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D.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13.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口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一表述与认识最可能出
现在( )
A.联合国成立后
B.两极格局确立后 D.两极格局解体后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
14.如下图所示,从“镰刀锤子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
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D.找到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原因
15.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导致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根源是( )
A.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 C.高新科技的发展
B.两极格局的瓦解 D.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16.“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B.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C.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给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遇与挑战
17.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
A.大力整顿银行 C.协调劳资关系
B.兴办公共工程 D.发动战争转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