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甄士隐[好了歌注]与[金瓶梅]薛姑子[金刚科仪]

《红楼梦》用多种方式对人物的结局进行暗示,如诗词歌赋、人物语言、灯谜酒令等,其手法实取自《金瓶梅》,《金瓶梅》通过吴神仙看相、老妪卜龟儿、薛姑子讲经等种方式多次对人物的结局进行了暗示。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家境败落后,路遇跛足道人唱《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侧批:宁荣未有之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侧批:宁荣既败之后。】蛛丝儿结满雕梁,【侧批:潇湘馆、紫云轩等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侧批: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如何两鬓又成霜?【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侧批:熙凤一干人。】【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眉批: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风露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侧批:言父母死后之日。柳湘莲一干人。】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侧批:贾赦雨村一干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侧批:总收。】【眉批: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反认他乡是故乡。【侧批:】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侧批:语虽旧句,用于此妥极,是极。苟能如此,便能了得。】【眉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

这一段注解的素材来自《金瓶梅》第五十一回薛姑子的《金刚科仪》。

《金瓶梅》第五十一回,月娘因西门庆不在,要听薛姑子讲说佛法,演颂《金刚科仪》。在明间内安放一张经桌儿,焚下香。薛姑子与王姑子两个对坐,妙趣、妙凤两个徒弟【夹批:泄向缝中,岂不成趣。】立在两边,接念佛号。大妗子、杨姑娘、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和李桂姐众人,一个不少,都在跟前围着他坐的,听他演诵。先是,薛姑子道:

“盖闻电光易灭,石火难消。落花无返树之期,逝水绝归源之路。画堂绣阁,命尽有若长空;【旁批:金莲辈死矣。】极品高官,禄绝犹如作梦。【旁批:西门死矣。】黄金白玉,空为祸患之资;红粉轻衣,总是尘劳之费。妻孥无百载之欢,黑暗有千重之苦。【旁批:六房俱虚,幻化亦假。】一朝枕上,命掩黄泉。青史扬虚假之名,黄土埋不坚之骨。【旁批:千古同慨。】田园百顷,其中被儿女争夺;绫锦千箱,死后无寸丝之分。青春未半,而白发来侵;贺者才闻,而吊者随至。苦,苦,苦!气化清风尘归土。点点轮回唤不回,改头换面无遍数。南无尽虚空遍法界,过去未来佛法僧三宝。”

《红楼梦》第一回楔子写到“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甲戌本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甲戌本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这里的《风月宝鉴》可能就是《金瓶梅词话》,其作者是山东人,因此曰东鲁孔梅溪。

《红楼梦》用多种方式对人物的结局进行暗示,如诗词歌赋、人物语言、灯谜酒令等,其手法实取自《金瓶梅》,《金瓶梅》通过吴神仙看相、老妪卜龟儿、薛姑子讲经等种方式多次对人物的结局进行了暗示。

《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家境败落后,路遇跛足道人唱《好了歌》,士隐本是有宿慧的,一闻此言,心中早已彻悟。因笑道:“且住!待我将你这《好了歌》解注出来何如?”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乃说道: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侧批:宁荣未有之先。】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侧批:宁荣既败之后。】蛛丝儿结满雕梁,【侧批:潇湘馆、紫云轩等处。】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侧批:雨村等一干新荣暴发之家。】【眉批:先说场面,忽新忽败,忽丽忽朽,已见得反覆不了。】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侧批:宝钗湘云一干人。】如何两鬓又成霜?【侧批:黛玉晴雯一干人。】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侧批:熙凤一干人。】【眉批:一段妻妾迎新送死,倏恩倏爱,倏痛倏悲,缠绵不了。】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侧批:甄玉贾玉一干人。】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眉批:一段石火光阴,悲喜不了。风露草霜,富贵嗜欲,贪婪不了。】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侧批:言父母死后之日。柳湘莲一干人。】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眉批:一段儿女死后无凭,生前空为筹划计算,痴心不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侧批:贾赦雨村一干人。】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侧批:贾兰贾菌一干人。一段功名升黜无时,强夺苦争,喜惧不了。】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侧批:总收。】【眉批:总收古今亿兆痴人,共历幻场此幻事,扰扰纷纷,无日可了。】反认他乡是故乡。【侧批:】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侧批:语虽旧句,用于此妥极,是极。苟能如此,便能了得。】【眉批:此等歌谣原不宜太雅,恐其不能通俗,故只此便妙极。其说得痛切处,又非一味俗语可到。】”

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

这一段注解的素材来自《金瓶梅》第五十一回薛姑子的《金刚科仪》。

《金瓶梅》第五十一回,月娘因西门庆不在,要听薛姑子讲说佛法,演颂《金刚科仪》。在明间内安放一张经桌儿,焚下香。薛姑子与王姑子两个对坐,妙趣、妙凤两个徒弟【夹批:泄向缝中,岂不成趣。】立在两边,接念佛号。大妗子、杨姑娘、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孙雪娥和李桂姐众人,一个不少,都在跟前围着他坐的,听他演诵。先是,薛姑子道:

“盖闻电光易灭,石火难消。落花无返树之期,逝水绝归源之路。画堂绣阁,命尽有若长空;【旁批:金莲辈死矣。】极品高官,禄绝犹如作梦。【旁批:西门死矣。】黄金白玉,空为祸患之资;红粉轻衣,总是尘劳之费。妻孥无百载之欢,黑暗有千重之苦。【旁批:六房俱虚,幻化亦假。】一朝枕上,命掩黄泉。青史扬虚假之名,黄土埋不坚之骨。【旁批:千古同慨。】田园百顷,其中被儿女争夺;绫锦千箱,死后无寸丝之分。青春未半,而白发来侵;贺者才闻,而吊者随至。苦,苦,苦!气化清风尘归土。点点轮回唤不回,改头换面无遍数。南无尽虚空遍法界,过去未来佛法僧三宝。”

《红楼梦》第一回楔子写到“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甲戌本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甲戌本眉批: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处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纂成目录,分出章回。”这里的《风月宝鉴》可能就是《金瓶梅词话》,其作者是山东人,因此曰东鲁孔梅溪。


相关文章

  • 小说[金瓶梅]作者笔下的烛
  • 拟列入<商江赞美〈金瓶梅〉>写作目录 (尚未出版,待充实修改) 提要:<搜狗百科>介绍,蜡烛的普及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朝时南越向高帝进贡的贡品当中有蜡烛,有说法认为当时在寒食节 ...查看


  • 中国古代小说以"物"写"人"传统的形成与发展
  • 作者:杜贵晨 河北学刊 2012年08期 [中图分类号]I20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071(2012)03-0088-05[收稿日期]2011-07-12 从人自身的立场上看,世界是由"人"和& ...查看


  • 小说[金瓶梅]作者笔下的"不比"
  • 拟列入<商江赞美〈金瓶梅〉>写作目录  (尚未出版,待充实修改) 提要:<搜狗百科>基本解释:不同于,有差异,不可相比.详细解释:1. 不偏私.2. 不协和.3. 不可相比:不同于. 关键词:小说<金瓶梅> ...查看


  • 中国经典文学名著在线阅读
  • 梦的衣裳个人图书馆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金瓶梅 鲁迅全集 本草纲目 说文解字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在线阅读 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金瓶梅 西厢记 牡丹亭 鲁迅文集 本草纲目 文学网 说文解字 战国策 ...查看


  • 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复习
  • 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一.百家争鸣 学派 学者 孔子 朝代 春秋 主张 成就 儒家 " 仁 者 爱 儒家学派 "克己复 创始人: 人" 克己复 创始人: " 春 " ...查看


  • 民间谚语解释
  • 1.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你要爱他,不值什么,我拿平儿换了他来好不好?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 的看着锅里的".<红楼梦>十六回) ( 2.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你那贼驴,怕你不死!你这斯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查看


  • 古典小说评论
  • 大师叙写的民族心灵史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问系列"丛书总序 宁宗一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学,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而且历千年而血脉不断,这在世界文学史上是蔚为奇观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准确地说:"中国是特别东 ...查看


  • 明清章回小说的表达方式与文言叙事传统
  • 201 0年1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 Jan.,201 0 第39卷第1期 Edition) V0 ...查看


  • 谈谈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的诗
  • 作者:李万钧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年10期 中国文学以诗①入小说的现象可谓源远流长.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就有一些诗歌.在脍炙人口的"瑶池会"中,西王母与穆天子就以诗对答.一个说"将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