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救灾科1-7月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效能办:
现将救灾科开展作风整治活动和履行公开服务承诺情况报告如下:
一、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围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建设,按照“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路.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干部职工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问责必问效,确立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作风,深入思考、深入调查、深入研究,把防灾减灾救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任务不完成不松劲、目标不达到不罢休,形成求真务实、力戒空谈,立说立干、竞相赶超的工作氛围。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学以致用,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救灾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为民解困,努力推进救灾工作全面发展。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学习与民政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自己对民政业务有较深刻的认识,并坚持依法行政,推行政务公开。三是虚心向同事学习。身边的同事尤其是老同志经验十分丰富,我们时刻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加强行业管理,发挥全体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先进工作方法,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二、防灾减灾工作情况
一是全面部署全市防灾减灾工作。为加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提升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面部署了全市各地今年创建全国和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任务。认真对全市防灾减灾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我市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灾减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减少灾害、保障民生的原则和“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着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水平和抗灾救灾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我市防灾减灾工作有效推进,灾害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部门负责、军地联合、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防灾救灾工作新格局。
二是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根据省减灾委的部署,我市紧紧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这个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活动,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各自的力量和资源,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各大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教活动,发放宣传手册21万份,发送防灾减灾日手机短信23万余条,组织各种防灾演练活动140次,举办防灾宣传图片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及演讲会等活动110场(次),编发防灾减灾简报3期,增强了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5月11日上午,市减灾委主办的以“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为主题的“减灾防灾日”活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减灾委主任占勇率减灾委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先后来到烟水亭广场、东风小学、开发区新湖社区等地,检查指导防灾减灾宣传及创建工作。
三、救灾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救灾工作领导。完善救灾应急指挥系统,及时调整了救
灾应急指挥部成员,并实行局领导救灾分片督导。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成立相应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积极筹备救灾物资。对全市救灾仓库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调整救灾储备物资的布局,积极储备各类救灾物资。
三是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救灾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基层救灾队伍紧急救援能力。加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是畅通救灾信息渠道。探索建立一专多能的抢险救灾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2300余名灾害信息员作用,确保灾害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完善灾情信息员制度,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市52名灾害信息员进行集中培训。与气象、地震、水利、国土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了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
五是严格落实值班制度。针对异常天气和上级有关通知精神要求,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灾情,及时汇总掌握全市受灾情况,并在2小时内上报到上级部门,对上报灾情做到认真调查核定,严格把关。
六是全面落实《九江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落实了市、县两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配套资金,有效应对了修水“5•12”等洪涝灾害。及时下派救灾工作组5批次,编发灾情信息1期,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下拨2010万元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有力保障了灾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市民政局救灾科1-7月工作情况的汇报
市效能办:
现将救灾科开展作风整治活动和履行公开服务承诺情况报告如下:
一、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围绕“争创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建设,按照“武装头脑、凝聚人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路.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干部职工理论和业务知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问责必问效,确立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的工作作风,深入思考、深入调查、深入研究,把防灾减灾救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任务不完成不松劲、目标不达到不罢休,形成求真务实、力戒空谈,立说立干、竞相赶超的工作氛围。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学以致用,经常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救灾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掌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为民解困,努力推进救灾工作全面发展。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学习与民政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自己对民政业务有较深刻的认识,并坚持依法行政,推行政务公开。三是虚心向同事学习。身边的同事尤其是老同志经验十分丰富,我们时刻向他们请教,学习他们加强行业管理,发挥全体干部工作积极性的先进工作方法,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二、防灾减灾工作情况
一是全面部署全市防灾减灾工作。为加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提升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面部署了全市各地今年创建全国和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任务。认真对全市防灾减灾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我市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把防灾减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减少灾害、保障民生的原则和“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着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水平和抗灾救灾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我市防灾减灾工作有效推进,灾害应急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政府主导、分级管理、部门负责、军地联合、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防灾救灾工作新格局。
二是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根据省减灾委的部署,我市紧紧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这个活动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活动,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各自的力量和资源,采取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各大社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教活动,发放宣传手册21万份,发送防灾减灾日手机短信23万余条,组织各种防灾演练活动140次,举办防灾宣传图片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及演讲会等活动110场(次),编发防灾减灾简报3期,增强了全民防灾减灾救灾意识。5月11日上午,市减灾委主办的以“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为主题的“减灾防灾日”活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减灾委主任占勇率减灾委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先后来到烟水亭广场、东风小学、开发区新湖社区等地,检查指导防灾减灾宣传及创建工作。
三、救灾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救灾工作领导。完善救灾应急指挥系统,及时调整了救
灾应急指挥部成员,并实行局领导救灾分片督导。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成立相应减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积极筹备救灾物资。对全市救灾仓库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调查摸底,调整救灾储备物资的布局,积极储备各类救灾物资。
三是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救灾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基层救灾队伍紧急救援能力。加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活动,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四是畅通救灾信息渠道。探索建立一专多能的抢险救灾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2300余名灾害信息员作用,确保灾害信息报送及时准确,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完善灾情信息员制度,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市52名灾害信息员进行集中培训。与气象、地震、水利、国土等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了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机制。
五是严格落实值班制度。针对异常天气和上级有关通知精神要求,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灾情,及时汇总掌握全市受灾情况,并在2小时内上报到上级部门,对上报灾情做到认真调查核定,严格把关。
六是全面落实《九江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落实了市、县两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配套资金,有效应对了修水“5•12”等洪涝灾害。及时下派救灾工作组5批次,编发灾情信息1期,指导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下拨2010万元救灾资金和救灾物资,有力保障了灾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