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学案

荷塘月色(教学案)

设计者:方培培

1A、 常识填空 朱自清,原名( ),字( ),号(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 》,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 》,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基础知识。

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小煤屑路( ) 蓊蓊郁郁( ) 独处的妙处( )( )袅娜( ) 脉脉的流水( )倩影( ) 曲折( ) 霎时( ) 颤动( )单薄( )

2A、阅读课文,完成下面文章梳理.

(一) 全文共10个段落,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可以划分成四个大部分:缘由、去荷塘、观荷塘、离荷塘。

第一段:独游荷塘的 、 和 。

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四段: 的荷塘。

第五段:塘中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一)缘由。全文“ ”,是全文的文眼。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3B、(二)去荷塘。第二自然段写荷塘的环境,写这一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心理描写照应上文中哪一句话?

(三)观荷塘。

4C、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1.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2、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_______而_______,由_______则_______,由_____而_______.

3、“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写出清香的特点是 ( )

A、随风飘散,荡然无存 B、聚而不散,芳香浓郁

C、悠长连绵,沁人心脾 D、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4、第四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 )

A.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B.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D.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5、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

A、托物言志 B、融情于景 C、触景生情 D、直抒胸臆

第五自然段:塘中月色。

1、下面句子加点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富有动感)

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洗”字显出牛乳之清)

C.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字赋予主动意识,写 出倩影之真)

D.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弥”字突出荷叶之广之密)

2、“酣眠”和“小睡”分别指( )

A、熟睡和田较少时间的浅睡 B、满月和淡淡的云

C、朗照和淡云遮掩的朦胧的月照 D、黑影和残月

第六自然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这一自然段描写荷塘四周月色,其作用至少有二,请简要分析。

(四)离荷塘。

第7、8自然段写荷塘月色中的人。

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其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2、填入下面的《采莲曲》(南朝梁代萧纲)中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辉。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船芙蓉落,__________,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A.船移白鹭飞 B.傍人娇莺飞 C.莲摇鱼暂飞 D.更逐鹧鸪飞

1A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倩影(qiàn) 霎时(shà) 参差(cēn) 脉脉(mî)

B袅娜(niǎo) 独处(chù) 幽僻(pì) 煤屑(xiè)

C颤动(chàn) 纤腰(xiān) 弥望(mí) 踱步(duï)

D酣眠(hān) 乍看(zhà) 敛裾(jū) 宛然(wǎn)

2A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 (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有不确定的意思

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

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静。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表明

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3A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归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白天 少人走夜晚就更加寂寞。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 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 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也 受用 落 泻 B很 享受 映 泄

C也 享用 留 泻 D很 受用 映 泄

4B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

B.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

C.本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D.本段描写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下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文字写景顺序的概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天上到水里 B.从上到下 C.由静到动 D.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3.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

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

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

D.在月光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4.作者将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请指出二者的相似点。

答:

5.从全文看,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c(1)将下列句子扩展,使之丰富,突出性格特征及情状。

他走进了教室。

(2) 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1999年第10期《内参信息》发布了北京市统计部门最新抽样调查结果:北京市失业人口中,86.8%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25岁至29岁的失业人口最多,而40岁以上的失业人口较少;失业人口中男性所占比重为58.4%;失业人口中,3人户、4人户、5人户及以上户所占比重分别为42.5%、20.4%和20.2%;失业人口中,95.6%的人有求职愿望,但只有

3.3%的人正在接受培训,29.7%的人准备参加培训。

1A、2B、

荷塘月色(教学案)

设计者:方培培

1A、 常识填空 朱自清,原名( ),字( ),号(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 》,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 》,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基础知识。

给下面划线字注音。

小煤屑路( ) 蓊蓊郁郁( ) 独处的妙处( )( )袅娜( ) 脉脉的流水( )倩影( ) 曲折( ) 霎时( ) 颤动( )单薄( )

2A、阅读课文,完成下面文章梳理.

(一) 全文共10个段落,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可以划分成四个大部分:缘由、去荷塘、观荷塘、离荷塘。

第一段:独游荷塘的 、 和 。

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四段: 的荷塘。

第五段:塘中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一)缘由。全文“ ”,是全文的文眼。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3B、(二)去荷塘。第二自然段写荷塘的环境,写这一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心理描写照应上文中哪一句话?

(三)观荷塘。

4C、第四自然段:月下荷塘。

1.这一段所写的景物依次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2、这一段景物描写的观察角度是:由_______而_______,由_______则_______,由_____而_______.

3、“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写出清香的特点是 ( )

A、随风飘散,荡然无存 B、聚而不散,芳香浓郁

C、悠长连绵,沁人心脾 D、断断续续,若有若无

4、第四段文字结尾写叶下流水时,用的词语是“脉脉”而不是“静静”,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 )

A.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B.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柔美风韵。

C.写出流水默默无声,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D.写出流水含有情义,衬托荷花艳丽照人。

5、这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

A、托物言志 B、融情于景 C、触景生情 D、直抒胸臆

第五自然段:塘中月色。

1、下面句子加点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富有动感)

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洗”字显出牛乳之清)

C.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画”字赋予主动意识,写 出倩影之真)

D.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弥”字突出荷叶之广之密)

2、“酣眠”和“小睡”分别指( )

A、熟睡和田较少时间的浅睡 B、满月和淡淡的云

C、朗照和淡云遮掩的朦胧的月照 D、黑影和残月

第六自然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这一自然段描写荷塘四周月色,其作用至少有二,请简要分析。

(四)离荷塘。

第7、8自然段写荷塘月色中的人。

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惦念,其目的是什么?请简析。

2、填入下面的《采莲曲》(南朝梁代萧纲)中的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辉。风起湖难度,莲多采未稀。

棹船芙蓉落,__________,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A.船移白鹭飞 B.傍人娇莺飞 C.莲摇鱼暂飞 D.更逐鹧鸪飞

1A请选出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倩影(qiàn) 霎时(shà) 参差(cēn) 脉脉(mî)

B袅娜(niǎo) 独处(chù) 幽僻(pì) 煤屑(xiè)

C颤动(chàn) 纤腰(xiān) 弥望(mí) 踱步(duï)

D酣眠(hān) 乍看(zhà) 敛裾(jū) 宛然(wǎn)

2A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 ( )

A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似乎”有不确定的意思

表明采莲的历史久远但何时开始不十分确定。

B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

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静。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表明

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3A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归恰当的一项是 

①白天 少人走夜晚就更加寂寞。

②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 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③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 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A也 受用 落 泻 B很 享受 映 泄

C也 享用 留 泻 D很 受用 映 泄

4B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

B.本段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

C.本段描写的是荷塘上的月色。

D.本段描写了月下荷塘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2.下面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段文字写景顺序的概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天上到水里 B.从上到下 C.由静到动 D.荷叶、荷花、荷香、流水

3.作者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A.荷塘上的荷花呈圆形而且闪闪发光;

B.塘上的荷花是名贵的品种,而且朵儿不大;

C.这种荷花能像“明珠”和“星星”那样光芒四射;

D.在月光的照射下,白色的荷花给人一种如“明珠”般润泽的感觉,在绿叶的映衬下,又像碧天里的星星了。

4.作者将荷花的清香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请指出二者的相似点。

答:

5.从全文看,本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c(1)将下列句子扩展,使之丰富,突出性格特征及情状。

他走进了教室。

(2) 根据北京市统计部门发布的最新抽样调查结果的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1999年第10期《内参信息》发布了北京市统计部门最新抽样调查结果:北京市失业人口中,86.8%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其中25岁至29岁的失业人口最多,而40岁以上的失业人口较少;失业人口中男性所占比重为58.4%;失业人口中,3人户、4人户、5人户及以上户所占比重分别为42.5%、20.4%和20.2%;失业人口中,95.6%的人有求职愿望,但只有

3.3%的人正在接受培训,29.7%的人准备参加培训。

1A、2B、


相关文章

  • 高一语文荷塘月色5
  •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荷塘月色>是一篇立意含蓄,感情浓烈,意境幽深,色彩淡雅,节奏和谐,语言精练,想象丰富,结构严谨的散文.其中文眼的确立,线索的安排,情景的交融,比喻和通感的运用,以及从独特意境的描绘中反映出的作 ...查看


  • [荷塘月色]思想感情的再探究
  • <荷塘月色>思想感情的再探究 作者:李学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5年第09期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散文方面的代表作,更是中国现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关于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 ...查看


  • 荷塘月色]背景资料
  • <荷塘月色>背景资料 金传富整理 版权归金传富教师所有 1.朱自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荷塘月色>的? 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这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这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 ...查看


  • [荷塘月色]完整教案
  • <荷塘月色>教案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荷塘景色的散文.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赞叹了荷花不同于的艳丽色彩:同样是荷花,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 ...查看


  • 荷塘月色重点段落赏析
  • <荷塘月色>重点段落赏析 第四段描写先写了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一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概括地说,这段描写中依次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并且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按照驻足观察的 ...查看


  • 散文读书笔记
  • 散文读书笔记(一) --<荷塘月色>读书笔记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品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 ...查看


  • 荷塘月色的学案
  • 荷塘月色> 教案(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整体感知.揣摩语言的能力. 2.提高对作 ...查看


  • 荷塘月色学案 1
  • <荷塘月色>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散文情与景的关系,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 2.培养诵读的能力,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本优美的语言.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重点和难点] ...查看


  • 反衬是解读[荷塘月色]的钥匙
  • 周道宝 工作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地址:江苏省泗洪县泗洲东大街 江苏省泗洪中学党委办公室 邮编:223900 电话:0527-86292143 手机:[1**********] 本人系中共党员,党委办公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 郑重声明:本文约 ...查看


  • 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荷塘月色]2
  • 转载]2009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荷塘月色> 让课堂融洽,使师生和谐 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焦作市第十二中学 王伟 [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焦作市第十二中学王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