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近几年来,青海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闯出了一条牧区生态发展的新路子。

随着青海牧区人口增长和草地生态退化,牧区畜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从2004年起,5万多名牧民从三江源生态保护地区迁出,这些生态移民经历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游牧到定居,从单纯的畜牧业生产到融入商业经济。尽管有牧民开始学做生意,但离“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生产资料的缺失、牧场的围禁、生产设施的遗弃,使无一技之长的牧民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于是,在三江源生态保护战略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生态畜牧业。从2008年起,青海启动了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2010年,在试点基础上开始了示范村建设。畜牧专家、青海省农牧厅畜牧业处处长马清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青海将用3年时间,在牧区6州30个县的883个纯牧业村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实现全覆盖。

牧区畜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马清德说,2000年前,青海省牧民人均收入一直高于农民,从2001年开始低于农民收入,且差距逐年拉大。2010年,青海省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478元,较全省平均水平低385元,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差2441元。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人草畜矛盾突出。牧户家庭人口增加带来的分门立户,导致草场进一步细化、碎化、散化,加之牲畜数量增加,造成草场压力过大,人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全省牧区90%以上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牧区现有牧业人口75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4423%;牧民人均占有草原632亩,比1980年减少41%。牧区出现了更多的少畜户、无畜户,同时一些养畜大户则通过承租少畜户、无畜户的草场得以发展壮大,牧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二是牧户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突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生产性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手段落后,牧民组织化程度太低,生产与市场不能有效对接。同时,因生态保护的需要,国家对青海牧区特别是三江源地区发展第二产业有明确的政策限制,很多牧民留在草原发展不了,走出去又因缺乏劳动技能和语言不通难以就业,部分牧民只能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和退牧还草补助过日子,一部分牧民主要依靠采挖虫草维持生计。

三是禁牧减畜与增产增收的矛盾突出。牧民得到的政策性实惠比农民要少,国家虽已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但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禁牧减畜,势必造成牧民收入减少和畜产品市场供应不足。如何在禁牧减畜的新形势下,做到生态有效保护、经济加快发展、牧民持续增收,是青海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为解决好上述矛盾,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青海提出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草原生态畜牧业就是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系统工程体系,即使草原资源环境友好、产业链延伸增值、效益不断提高,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状态。”马清德说。

马清德说,青海的基本思路是,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以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分流牧业人口与减畜相结合,逐步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一条适合青海实际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路。

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着力解决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方式单一、人草畜矛盾难以协调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转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过2008年在7个村的试点和2010年30个村进行示范村建设,实施生态畜牧业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畜牧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牧业生产方式由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二是牧民收入显著提高。2010年,30个示范村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74元,比2009年增加664元,增长17.89%,较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2.49个百分点,与2010年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比高511元,较全省牧民人均纯收入高836元。

三是分配方式发生变化。牧民以草场、牲畜、饲草料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入股,并在合作经济组织从事畜牧业等生产获取报酬,探索出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分配模式,通过转移富余劳动力,拓宽了增收渠道,牧区传统单一的分配方式向多种分配方式转变。

四是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不断深化。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中积极推进以草定畜工作,通过加大非生产畜出栏力度,不断调整和优化畜群结构,实现了草畜平衡。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草原灭鼠治虫、牧道治理和草原补播工程,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马清德说,青海打算用3年时间,在牧区6州30个县的883个纯牧业村,以村为单位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建立科学的发展机制,使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转变,草地规模经营得到较快发展。从2013年开始,再利用3年时间,依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通过转人减畜,完善配套,鼓励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跨村、跨乡甚至跨县联合,初步建立起草畜平衡的新型畜牧业生产模式,基本形成人、草、畜平衡发展的经

近几年来,青海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闯出了一条牧区生态发展的新路子。

随着青海牧区人口增长和草地生态退化,牧区畜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从2004年起,5万多名牧民从三江源生态保护地区迁出,这些生态移民经历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从传统的游牧到定居,从单纯的畜牧业生产到融入商业经济。尽管有牧民开始学做生意,但离“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生产资料的缺失、牧场的围禁、生产设施的遗弃,使无一技之长的牧民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于是,在三江源生态保护战略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生态畜牧业。从2008年起,青海启动了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工作。2010年,在试点基础上开始了示范村建设。畜牧专家、青海省农牧厅畜牧业处处长马清德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青海将用3年时间,在牧区6州30个县的883个纯牧业村全面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实现全覆盖。

牧区畜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

马清德说,2000年前,青海省牧民人均收入一直高于农民,从2001年开始低于农民收入,且差距逐年拉大。2010年,青海省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478元,较全省平均水平低385元,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相差2441元。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人草畜矛盾突出。牧户家庭人口增加带来的分门立户,导致草场进一步细化、碎化、散化,加之牲畜数量增加,造成草场压力过大,人草畜矛盾越来越突出。全省牧区90%以上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牧区现有牧业人口75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4423%;牧民人均占有草原632亩,比1980年减少41%。牧区出现了更多的少畜户、无畜户,同时一些养畜大户则通过承租少畜户、无畜户的草场得以发展壮大,牧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二是牧户与市场之间的矛盾突出。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生产性投入严重不足,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手段落后,牧民组织化程度太低,生产与市场不能有效对接。同时,因生态保护的需要,国家对青海牧区特别是三江源地区发展第二产业有明确的政策限制,很多牧民留在草原发展不了,走出去又因缺乏劳动技能和语言不通难以就业,部分牧民只能依靠最低生活保障和退牧还草补助过日子,一部分牧民主要依靠采挖虫草维持生计。

三是禁牧减畜与增产增收的矛盾突出。牧民得到的政策性实惠比农民要少,国家虽已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但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禁牧减畜,势必造成牧民收入减少和畜产品市场供应不足。如何在禁牧减畜的新形势下,做到生态有效保护、经济加快发展、牧民持续增收,是青海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为解决好上述矛盾,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青海提出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草原生态畜牧业就是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系统工程体系,即使草原资源环境友好、产业链延伸增值、效益不断提高,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生产经营状态。”马清德说。

马清德说,青海的基本思路是,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以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切入点,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分流牧业人口与减畜相结合,逐步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一条适合青海实际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路。

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着力解决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不高、发展方式单一、人草畜矛盾难以协调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产业化发展的转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经过2008年在7个村的试点和2010年30个村进行示范村建设,实施生态畜牧业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畜牧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牧业生产方式由粗放低效向精细高效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二是牧民收入显著提高。2010年,30个示范村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74元,比2009年增加664元,增长17.89%,较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2.49个百分点,与2010年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比高511元,较全省牧民人均纯收入高836元。

三是分配方式发生变化。牧民以草场、牲畜、饲草料地等生产资料作价入股,并在合作经济组织从事畜牧业等生产获取报酬,探索出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分配模式,通过转移富余劳动力,拓宽了增收渠道,牧区传统单一的分配方式向多种分配方式转变。

四是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不断深化。在生态畜牧业建设中积极推进以草定畜工作,通过加大非生产畜出栏力度,不断调整和优化畜群结构,实现了草畜平衡。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草原灭鼠治虫、牧道治理和草原补播工程,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马清德说,青海打算用3年时间,在牧区6州30个县的883个纯牧业村,以村为单位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建立科学的发展机制,使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转变,草地规模经营得到较快发展。从2013年开始,再利用3年时间,依托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通过转人减畜,完善配套,鼓励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跨村、跨乡甚至跨县联合,初步建立起草畜平衡的新型畜牧业生产模式,基本形成人、草、畜平衡发展的经


相关文章

  • 青海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青海省"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二○一○年九月 1 目 录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现况 ...................................... ...查看


  • 青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及战略对策
  • 摘要人类文明演绎至今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四个阶段.生态文明作为一种高级的文明形式与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密切联系.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反过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 ...查看


  •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二年二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目录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重大成就 第二节主要问题 第三节战略机遇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第四节指导思想 第五节基本原则 ...查看


  • 青海省海北州"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
  • 青海省海北州"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 目 录 综合说明 ...................................................................... 2 1基本情况 .... ...查看


  •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1
  •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1号)和<中华人 ...查看


  • 青海旅游业调查报告
  • 青海旅游业发展状况调查 1. 调查概况 1.1调查背景 青海自西部大开发以来不断得到发展,青海的旅游业也在发展中继续发展,每年都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游客到青海观光旅游,为青海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的发展,两 ...查看


  • 展业计划1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青海省玉树分公司第X 营销部 2011年财险市场展业计划书 所在学院:龙蟠 所在系部:金融系 所在专业:金融 所在班级:M10金融2班(专转本) 姓 名:李灵芝 学 号:1021402042 编制人:李灵芝 负责人:李灵 ...查看


  • 中国藏区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
  • 中国藏区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 钟海燕 [摘要]经济稳定是藏区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稳定性关系到经济系统在运行中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藏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但影响藏区经济稳定的诸多因素仍然存在.对于藏区经济系统,所追求的稳定是一种动态 ...查看


  • 二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农产品出口基地畜牧业分布
  • 二 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农产品出口基地 畜牧业分布 图示导航·重点突破 一.中国部分经济作物分布 读图析图 1.写出图中图例所代表的经济作物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