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为我师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万物皆可为我师(2009-12-11 10:04:09)

标签:天气 甘薯 樱树 时机 万物 杂谈 分类:精美华文

心镜

每个人都必须站在镜子前面,才能端正服饰,因为镜子是最公正无私的,不论什么形状,都会据实反映出来。一个坚持自己的领带没有打歪的人,只要往镜前一站,是非曲直,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仪容固然可以在镜子前面整饰,但心术的不正,却无法显现出来。人往往不容易发觉自己想法或做法的错误,那是因为没有一面心镜的关系。然而,人只要有一颗谦虚上进的心,心镜就几乎无处不有了。

我们周围的人和物,都是我们的镜子。所有的东西,都能反映出我们的心。所有的人都和我们的心连系在一起。

古代的圣贤教我们“先除去我们本身眼睛的障碍”,这样才能把周围看得更清楚。有了谦虚而坦然的心胸,那么所有的人或物,都会成为我们的借镜,把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正误,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

最充实的生活

动物园的动物,没有饥饿惶恐不安,也没有被其他动物残害的危险;管理员会定时给它们食物,在栏里自由躺卧、悠闲自得。

然而,它们会对这种生活感到满足吗?我们虽然无法窥知它们的内心,但是,可以猜想到,它们对于置身险境、尽情奔驰于广阔无边的原野的那份喜悦,可能不曾忘怀吧。

一个人往往憧憬没有任何忧虑、任何危险,不必费尽心力,不必努力的生活形式;这种生活难道会有生存的意义吗?

面对艰难、徘徊歧路,而能竭尽一切力量去克服它,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打开一条生路——唯有这种态度,才算是最充实的生活。

冷静

风吹浪起,船只随之摆动。当然,风平浪静是最好的,可是一旦强风到来,波涛汹涌,就算是几万吨的大船也难免会摇摆不定。倘若勉强制止,摇动的船身可能有破损之虞。所以我认为,该摇动的时候就得随之摇动,才是安全的做法。

而最要紧的就是不要慌张失措,否则就会迷失航路,以致使不应沉没的船只也沉没了。如果每个人都能冷静地坚守自己的岗位,进而团结一致,产生一股坚强的力量,必可安度险关。

暴风雨来到的时候,最重要的莫过于协力合作。因此,与其担心船只摇晃,还不如忧虑无法团结一致。

以人的运气来说,幸运与倒霉只不过是一线之隔。暴风雨在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临,任何人都无法预测。所以聪明的人必须冷静观察自己的处境,重新认清自己,早做准备。

桶中浮沉

最近很少在街上看到洗甘薯的景象了。但是,偶尔在意料不到的地方,还可以看到。

大木桶里装满了甘薯,年轻人站在桶框上,用两条圆木棍搅拌甘薯。甘薯在木桶里转动,大小参差不齐的甘薯,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浮在上面的,未必永远浮在上面;沉在下面的,也未必始终沉在下面。总是一会儿浮起来,一会儿沉下去。

这个景象,仿佛是人生的写照。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炼。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步、向前迈进。

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傲慢的心情,或悲观的情绪的时候,忆起洗甘薯的景象,不无帮助。

冬天的阳光

今日,没有任何事比有一颗纯朴的心更重要的了。不管一个人是多么地神通广大、有办法,单靠一个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如果离开了大自然,光凭人类的智慧与力量,也活不下去的。

如果回归自己纯朴的心,必然会明瞭这个道理。一个有聪明才智的人,若只是依靠自己的聪明小慧来定各种策略,一个孔武有力的人,若只是依其勇力来扭曲正道,便可由那充满疑惑的脸上察知,他的心灵已逐渐地丧失了那分温柔的光。

今日,没有任何事比拥有一颗纯朴的心更重要的了。有你才有我,有我才有你。拥有一颗纯朴的心灵,才能用心眼透视这一层道理;而一般的人只是想到自己,以至于不知不觉就身陷孤僻寂寞之中,渐渐失去脸上的笑容。

冬日的阳光是很令人思念的。愈是酷寒冷冽,那由云间透露出的淡淡阳光,更能使我们的心灵沉静、思绪调和。这由天而降的讯息与感觉,是温暖而令人心怀冀盼的——它仿佛呼唤着我们,要我们并肩携手,融和团结在一起。而我们这颗纯朴的心,就仿佛是冬天的阳光。

防雨就带伞

下雨的时候,有伞撑伞,没有伞,包头巾也行。如果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就非淋湿不可了。

下雨时没带伞,那是因为疏忽天气,未作准备的关系。等淋了雨才知道伞的重要,雨停以后,就会想到不要再被雨淋湿,非带把伞不可。这也算是人生的一个教训。

人生和天气一样,有天晴的时候,也有下雨的时候;有顺手的时候,也有棘手的时候。连着几天好天气的话,就容易忘记有下雨的时候;顺手的时候,就可能会跑过头而有所疏忽。这也是人们普遍的一种心态吧。

为了有所警惕,前人有所谓“胜勿骄”、“居安思危”的警句。不论是做什么工作或什么事情,真理只有一个。

下雨就该撑伞,没伞的话,只好被淋了。人们往往在避雨的时候,才想到下次一定带伞,不再被淋到。所以,不论是雨的伞,工作的伞,或是人生的伞,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东西。

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春来了。夏去秋来,冬尽春至。一年又复春。虽然我们看见的是相同事物反复循环,然而,树木在这循环与更替之间,又成长茁壮了不少。

通往山顶的道路,蜿蜒曲折,一圈一圈环绕而上。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又往西,过一会儿似乎又看到相同的景色,使人想到我们只是在这么一圈又一圈地绕来绕去。可是,每环绕一圈或升高一层,攀沿而上的,却绝非相同的道路。

有时,我们想每日的生活亦是如此,我们似乎日复一日地过着相同的日子。然而,事实上今天较之昨日,我们对世事的体验要深刻得多,似乎头脑也变得比较聪明。人生也是如此,与时间一样愈累积愈多,但绝非同样的日子在堆砌累积。

倘若一个人认为事物只是相同的东西在重复地演变,那么就是将自己迈向进步大道的路给封闭了起来。要知道,那绝非同样的事物在重复地发生着。

等待时机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适当时机”。时机乃是超乎人类能力的大自然的力量。无论你怎么渴望,在春天未来临之前,樱花绝不可能盛开;无论你怎样焦急,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做事必然无法成功。严冬来了,春天就不远了。樱树即使是被凛冽的寒风吹打,或遭遇到压弯树枝的大雪,仍然宁静地等待春天的驾临,充分表现了对于大自然恩惠的信赖。

不如意的事情过去了,好的时机必然来临。因此,凡是成大事的人,无不等待时机的来临。既不焦虑,也不慌张,静静地处理眼前的工作。伟人等待时机的心情,恰似等待春天的樱树。然而,消极地等待,无异是企求侥幸。樱树虽然静静地等待春天,却无时不在养精蓄锐。没有储蓄潜力,时机即使到了,仍然一无所成。

愈需要等待,则内心愈是焦虑,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自然的法则,却不能被人情所左右。这不是冷淡,时机对于静静等待它的人,无不以温暖的双手去迎接。

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18)┊ 评论 (0)┊收藏(0)┊转载(0)┊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前一篇: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后一篇:精华收藏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新浪开奖汽车手机马上领取

[发评论]

暂无评论。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 小万物皆可为我师(2009-12-11 10:04:09)

标签:天气 甘薯 樱树 时机 万物 杂谈 分类:精美华文

心镜

每个人都必须站在镜子前面,才能端正服饰,因为镜子是最公正无私的,不论什么形状,都会据实反映出来。一个坚持自己的领带没有打歪的人,只要往镜前一站,是非曲直,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仪容固然可以在镜子前面整饰,但心术的不正,却无法显现出来。人往往不容易发觉自己想法或做法的错误,那是因为没有一面心镜的关系。然而,人只要有一颗谦虚上进的心,心镜就几乎无处不有了。

我们周围的人和物,都是我们的镜子。所有的东西,都能反映出我们的心。所有的人都和我们的心连系在一起。

古代的圣贤教我们“先除去我们本身眼睛的障碍”,这样才能把周围看得更清楚。有了谦虚而坦然的心胸,那么所有的人或物,都会成为我们的借镜,把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的正误,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

最充实的生活

动物园的动物,没有饥饿惶恐不安,也没有被其他动物残害的危险;管理员会定时给它们食物,在栏里自由躺卧、悠闲自得。

然而,它们会对这种生活感到满足吗?我们虽然无法窥知它们的内心,但是,可以猜想到,它们对于置身险境、尽情奔驰于广阔无边的原野的那份喜悦,可能不曾忘怀吧。

一个人往往憧憬没有任何忧虑、任何危险,不必费尽心力,不必努力的生活形式;这种生活难道会有生存的意义吗?

面对艰难、徘徊歧路,而能竭尽一切力量去克服它,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打开一条生路——唯有这种态度,才算是最充实的生活。

冷静

风吹浪起,船只随之摆动。当然,风平浪静是最好的,可是一旦强风到来,波涛汹涌,就算是几万吨的大船也难免会摇摆不定。倘若勉强制止,摇动的船身可能有破损之虞。所以我认为,该摇动的时候就得随之摇动,才是安全的做法。

而最要紧的就是不要慌张失措,否则就会迷失航路,以致使不应沉没的船只也沉没了。如果每个人都能冷静地坚守自己的岗位,进而团结一致,产生一股坚强的力量,必可安度险关。

暴风雨来到的时候,最重要的莫过于协力合作。因此,与其担心船只摇晃,还不如忧虑无法团结一致。

以人的运气来说,幸运与倒霉只不过是一线之隔。暴风雨在什么时候会突然降临,任何人都无法预测。所以聪明的人必须冷静观察自己的处境,重新认清自己,早做准备。

桶中浮沉

最近很少在街上看到洗甘薯的景象了。但是,偶尔在意料不到的地方,还可以看到。

大木桶里装满了甘薯,年轻人站在桶框上,用两条圆木棍搅拌甘薯。甘薯在木桶里转动,大小参差不齐的甘薯,一会儿出现,一会儿消失。浮在上面的,未必永远浮在上面;沉在下面的,也未必始终沉在下面。总是一会儿浮起来,一会儿沉下去。

这个景象,仿佛是人生的写照。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反复地一浮一沉,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磨炼。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底下的,更用不着悲观。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步、向前迈进。

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傲慢的心情,或悲观的情绪的时候,忆起洗甘薯的景象,不无帮助。

冬天的阳光

今日,没有任何事比有一颗纯朴的心更重要的了。不管一个人是多么地神通广大、有办法,单靠一个人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如果离开了大自然,光凭人类的智慧与力量,也活不下去的。

如果回归自己纯朴的心,必然会明瞭这个道理。一个有聪明才智的人,若只是依靠自己的聪明小慧来定各种策略,一个孔武有力的人,若只是依其勇力来扭曲正道,便可由那充满疑惑的脸上察知,他的心灵已逐渐地丧失了那分温柔的光。

今日,没有任何事比拥有一颗纯朴的心更重要的了。有你才有我,有我才有你。拥有一颗纯朴的心灵,才能用心眼透视这一层道理;而一般的人只是想到自己,以至于不知不觉就身陷孤僻寂寞之中,渐渐失去脸上的笑容。

冬日的阳光是很令人思念的。愈是酷寒冷冽,那由云间透露出的淡淡阳光,更能使我们的心灵沉静、思绪调和。这由天而降的讯息与感觉,是温暖而令人心怀冀盼的——它仿佛呼唤着我们,要我们并肩携手,融和团结在一起。而我们这颗纯朴的心,就仿佛是冬天的阳光。

防雨就带伞

下雨的时候,有伞撑伞,没有伞,包头巾也行。如果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就非淋湿不可了。

下雨时没带伞,那是因为疏忽天气,未作准备的关系。等淋了雨才知道伞的重要,雨停以后,就会想到不要再被雨淋湿,非带把伞不可。这也算是人生的一个教训。

人生和天气一样,有天晴的时候,也有下雨的时候;有顺手的时候,也有棘手的时候。连着几天好天气的话,就容易忘记有下雨的时候;顺手的时候,就可能会跑过头而有所疏忽。这也是人们普遍的一种心态吧。

为了有所警惕,前人有所谓“胜勿骄”、“居安思危”的警句。不论是做什么工作或什么事情,真理只有一个。

下雨就该撑伞,没伞的话,只好被淋了。人们往往在避雨的时候,才想到下次一定带伞,不再被淋到。所以,不论是雨的伞,工作的伞,或是人生的伞,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东西。

生活每天都是新的

春来了。夏去秋来,冬尽春至。一年又复春。虽然我们看见的是相同事物反复循环,然而,树木在这循环与更替之间,又成长茁壮了不少。

通往山顶的道路,蜿蜒曲折,一圈一圈环绕而上。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又往西,过一会儿似乎又看到相同的景色,使人想到我们只是在这么一圈又一圈地绕来绕去。可是,每环绕一圈或升高一层,攀沿而上的,却绝非相同的道路。

有时,我们想每日的生活亦是如此,我们似乎日复一日地过着相同的日子。然而,事实上今天较之昨日,我们对世事的体验要深刻得多,似乎头脑也变得比较聪明。人生也是如此,与时间一样愈累积愈多,但绝非同样的日子在堆砌累积。

倘若一个人认为事物只是相同的东西在重复地演变,那么就是将自己迈向进步大道的路给封闭了起来。要知道,那绝非同样的事物在重复地发生着。

等待时机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适当时机”。时机乃是超乎人类能力的大自然的力量。无论你怎么渴望,在春天未来临之前,樱花绝不可能盛开;无论你怎样焦急,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做事必然无法成功。严冬来了,春天就不远了。樱树即使是被凛冽的寒风吹打,或遭遇到压弯树枝的大雪,仍然宁静地等待春天的驾临,充分表现了对于大自然恩惠的信赖。

不如意的事情过去了,好的时机必然来临。因此,凡是成大事的人,无不等待时机的来临。既不焦虑,也不慌张,静静地处理眼前的工作。伟人等待时机的心情,恰似等待春天的樱树。然而,消极地等待,无异是企求侥幸。樱树虽然静静地等待春天,却无时不在养精蓄锐。没有储蓄潜力,时机即使到了,仍然一无所成。

愈需要等待,则内心愈是焦虑,这是人之常情。然而,自然的法则,却不能被人情所左右。这不是冷淡,时机对于静静等待它的人,无不以温暖的双手去迎接。

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18)┊ 评论 (0)┊收藏(0)┊转载(0)┊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转载列表:

前一篇:愚者与智者的48个差距

后一篇:精华收藏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新浪开奖汽车手机马上领取

[发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文章

  • 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 摘要: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其"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是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与珍视万物的充分体现.因而,挖掘其生态思想运用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 万物一体 生态 ...查看


  • [庄子 .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解
  • 原文 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故执德之谓纪,德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君子明于 ...查看


  • 王阳明的万物一体论
  • 一.阳明"万物一体"思想的渊源及其内涵 "万物一体"思想源远流长.惠施有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思想,墨子的"兼爱"也有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义.墨子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 ...查看


  • 体味[道德经]和谐思想的四个进阶
  • 和谐,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古代的思想家们对这一理念多有发明,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谐思想,深深渗透进了中国人的观念与生活中.<道德经>对和谐的阐发别开生面,处处流露着道家独有的精神气质.它的和谐思想层次分明.内涵丰富,我们可以将 ...查看


  • 十,万物本源
  • 何谓万物本源?道即宇宙一切本质,是根本.源泉.祖宗,万事万物.潜移默化沧桑巨变.人生百喜百忧,寻根究底,非他,只是一道而已! 继言之:万物皆道,生长旺衰死全是道的运化结果.宇宙怎么来的?道物生化:万物怎么来的?也是道物生化:山石草木怎么来的 ...查看


  • [老子指归]与[河上公章句]道论之比较
  • 摘要:<老子指归>和<河上公章句>是汉代中后期的经典<老子>注本,对<老子>的主旨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两部书虽然在道论思想上相同处甚多,但从哲学上来说,却是站在相反的立场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途径. ...查看


  • 第二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中)
  • 第二讲 学习<道德经>的自然观(中) 和其光 白昼有日,夜晚有月.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蝙蝠.猫头鹰等动物的作息时间却恰恰相反.同样,有些植物在早晨开花,有些却在中午或晚上开花.一言以蔽之,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阴阳属性.它们与自 ...查看


  •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 2010年9月 总第198期第9期学术交流AcadeIIlicExchangeSept,2010serialNo.198No.9 "万物并作"与"天人合一": 先秦生态美学思想及启示 钱同舟 (河南工 ...查看


  • 庄子对道与物的看法
  • 庄子对道与物的看法 庄子是先秦时期讨论万物生成最多的一位思想家.万物生成问题也是古代哲学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关于庄子万物生成思想,主要涉及到"道" 与"物" 两个概念. 一 ."道" ...查看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生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是人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