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家乡发展变化
资源与环境学院 环境113班 高丽婷 学号:1103070307
家,对于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想一想就会觉得温暖的字眼。当你困难无助的时候,当你面临挫折的时候,当你开心喜乐的时候,当你事业有成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自己的父母,家乡的位置,无论你有多忙,不管你身在何方,家乡的点滴变化都会牵动你的心绪,你的心会为它而跳动,你的神思也会为它而伤。
很喜欢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于家乡,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眷恋情结,它的变化一方面会让我们觉得欣慰,另一方面也会让我们觉得伤感。一年前,我还未离开家乡,身在家乡,一天天看着在门前的黄土高坡被黝黑的柏油马路替代,原来的低矮平房逐渐增高,变成高耸的大厦,一块块的黄土地上铺满了绿草,感受着它的变化,唯一的感觉就是新奇、开心,而如今,身在他乡,家乡的变化给我更多的却是怀念,担心再次回去后一切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自己只能在梦中缅怀过去。但世界在变化,家乡也必定是要变化的,虽然笑着哭最痛,但我们还是要祝福家乡,祝它变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我的家乡——朔州是一个历史沉淀十分厚重的地方,峙峪遗址表明,早在2.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秦朝即设马邑县,北齐设州延续至清末。三国大将张辽、北齐名将耶律金、唐代开国元勋尉迟恭、明朝宰相王家屏等均为朔州人氏。边塞文化是朔州的一大特色,从秦汉到唐宋到明朝,朔州一直是北方要塞,有大量宝贵的边塞遗迹,包括全国最大的汉墓群、全国仅存的辽代古城旧广武、杨家将
抗辽的古战场金沙滩以及象征华夏文明的内外长城。佛教古建是其另一文化瑰宝,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千年木塔应县释迦塔、集中体现金代建筑艺术成就的朔城区崇福寺,均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然而20年前的朔州,却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满眼是黄色,无风灰蒙蒙”的景象。
由于过度垦牧,北朝民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绘的丰美朔州早已变得草场退化,林木凋零。而当新朔州市伴随煤电开发孕育而生后,她在概念中给人的印象,不是黑便是黄。曾经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当时脆弱的生态环境:“挖了一窑煤,干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剩下一堆灰。”“十山九秃头,洪水遍地流,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听长辈们谈起过去的天气,无非就是黄沙漫天,春耕时分尤其严重,出去走一遭,立马就能抖一簸箕黄土下来,不做防护措施很容易就会伤到眼睛,当沙尘暴来袭时,风中的沙子吹到玻璃上,乒乒乓乓的,听得都心惊胆战,深怕一不留神,玻璃就被打出洞来,但今天,这种情况却不会再出现了。
20年来,朔州一直在绿化方面做努力,成果也是显著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哥哥去帮忙植树。家里并不是很富有,我们的零用钱也很有限,但在某一天,我哥回来后就买回来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听他说这是用他植树所得的酬劳买的,当时只是觉得有好吃的、好玩的很开心,只是觉得那一天的生活变得很多彩,如今,想得更多的却是家乡气候天翻地覆的变化。从黄沙漫天野人家到绿树成荫塞外明珠,这20年来,朔州的气候变化不可谓不大。
另一项巨大的变化则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上。“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历史上,朔州虽孕育了特色鲜明的边塞文化,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几乎占据了生命的全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现在所有人都认为吃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可若真正以粗粮为日常饮食,又有几人能够忍受?大家现在所熟知的朔州小吃,像用莜面制作的莜面窝窝、鱼鱼、蒸饺等各种面食,用特产的土豆生产的土豆粉制作的粉汤、水晶饺、凉粉等吃食在以前也只是能在像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食用,平时根本是见不到的,至于荤菜更是一年难见,而现在,最起码每户人家能保证每餐摄入足量的营养,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还记得小时候的衣服吗?手肘处、膝盖处、臀部最常见的就是补丁了,而且往往是两三层摞在一起的,当时的经济发展可见并不很快,当然,现在也会看到打补丁的衣服,但这种补丁和那种补丁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生活必然,一个却是一种时尚风格。
人们精神风貌的变化也是巨大。说起20年前看电影,张爷爷记忆犹新:“那时没电视,书也少,只能听听广播,能看上电影就是享受了。老电影院在旧城东大街上,逢年过节人山人海,买不上票是常事;后来在东门外又建了新电影院,大些敞亮些,几乎每一场也都是满座儿„„”然而,现如今朔州市共有影剧院9座,电影公司7个,朔州人不仅看电影的场所宽敞了,还开始拍自己的影视作品,建起了标志性文化工程: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维修了市影剧院,建起了具有二级标准的市群众艺术馆并作为市歌舞团团址。现代
化进程在稳步前行,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在发展。节日必定少不了各种节目,在朔州,如果没有扭秧歌的表演,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朔州秧歌戏是融舞蹈、戏曲、武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可以说是节日的最重的重头戏啦。曾经,这只是一种不入流的小把戏,大家也只是看看,乐一乐,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更不会去学习,而今,扭秧歌却已成为百姓健身娱乐的一种休闲活动,也是一些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朔州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今朔州的硬件设施已经很不错了,但相应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待提高;城镇化水平仍偏低,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落后,城市的承载能力、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大,城市商业品质还需要继续提升;生态建设尚需努力,城市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但我坚信,朔州会越来越好的,朔州的明天会更辉煌。
近20年来家乡发展变化
资源与环境学院 环境113班 高丽婷 学号:1103070307
家,对于每一个在外漂泊的人来说都是一个想一想就会觉得温暖的字眼。当你困难无助的时候,当你面临挫折的时候,当你开心喜乐的时候,当你事业有成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必定是自己的父母,家乡的位置,无论你有多忙,不管你身在何方,家乡的点滴变化都会牵动你的心绪,你的心会为它而跳动,你的神思也会为它而伤。
很喜欢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于家乡,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眷恋情结,它的变化一方面会让我们觉得欣慰,另一方面也会让我们觉得伤感。一年前,我还未离开家乡,身在家乡,一天天看着在门前的黄土高坡被黝黑的柏油马路替代,原来的低矮平房逐渐增高,变成高耸的大厦,一块块的黄土地上铺满了绿草,感受着它的变化,唯一的感觉就是新奇、开心,而如今,身在他乡,家乡的变化给我更多的却是怀念,担心再次回去后一切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自己只能在梦中缅怀过去。但世界在变化,家乡也必定是要变化的,虽然笑着哭最痛,但我们还是要祝福家乡,祝它变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我的家乡——朔州是一个历史沉淀十分厚重的地方,峙峪遗址表明,早在2.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秦朝即设马邑县,北齐设州延续至清末。三国大将张辽、北齐名将耶律金、唐代开国元勋尉迟恭、明朝宰相王家屏等均为朔州人氏。边塞文化是朔州的一大特色,从秦汉到唐宋到明朝,朔州一直是北方要塞,有大量宝贵的边塞遗迹,包括全国最大的汉墓群、全国仅存的辽代古城旧广武、杨家将
抗辽的古战场金沙滩以及象征华夏文明的内外长城。佛教古建是其另一文化瑰宝,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千年木塔应县释迦塔、集中体现金代建筑艺术成就的朔城区崇福寺,均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然而20年前的朔州,却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满眼是黄色,无风灰蒙蒙”的景象。
由于过度垦牧,北朝民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绘的丰美朔州早已变得草场退化,林木凋零。而当新朔州市伴随煤电开发孕育而生后,她在概念中给人的印象,不是黑便是黄。曾经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当时脆弱的生态环境:“挖了一窑煤,干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剩下一堆灰。”“十山九秃头,洪水遍地流,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听长辈们谈起过去的天气,无非就是黄沙漫天,春耕时分尤其严重,出去走一遭,立马就能抖一簸箕黄土下来,不做防护措施很容易就会伤到眼睛,当沙尘暴来袭时,风中的沙子吹到玻璃上,乒乒乓乓的,听得都心惊胆战,深怕一不留神,玻璃就被打出洞来,但今天,这种情况却不会再出现了。
20年来,朔州一直在绿化方面做努力,成果也是显著的,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哥哥去帮忙植树。家里并不是很富有,我们的零用钱也很有限,但在某一天,我哥回来后就买回来很多好玩的,好吃的,听他说这是用他植树所得的酬劳买的,当时只是觉得有好吃的、好玩的很开心,只是觉得那一天的生活变得很多彩,如今,想得更多的却是家乡气候天翻地覆的变化。从黄沙漫天野人家到绿树成荫塞外明珠,这20年来,朔州的气候变化不可谓不大。
另一项巨大的变化则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上。“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历史上,朔州虽孕育了特色鲜明的边塞文化,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几乎占据了生命的全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现在所有人都认为吃粗粮有益于身体健康,可若真正以粗粮为日常饮食,又有几人能够忍受?大家现在所熟知的朔州小吃,像用莜面制作的莜面窝窝、鱼鱼、蒸饺等各种面食,用特产的土豆生产的土豆粉制作的粉汤、水晶饺、凉粉等吃食在以前也只是能在像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食用,平时根本是见不到的,至于荤菜更是一年难见,而现在,最起码每户人家能保证每餐摄入足量的营养,吃自己喜欢的食物。还记得小时候的衣服吗?手肘处、膝盖处、臀部最常见的就是补丁了,而且往往是两三层摞在一起的,当时的经济发展可见并不很快,当然,现在也会看到打补丁的衣服,但这种补丁和那种补丁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生活必然,一个却是一种时尚风格。
人们精神风貌的变化也是巨大。说起20年前看电影,张爷爷记忆犹新:“那时没电视,书也少,只能听听广播,能看上电影就是享受了。老电影院在旧城东大街上,逢年过节人山人海,买不上票是常事;后来在东门外又建了新电影院,大些敞亮些,几乎每一场也都是满座儿„„”然而,现如今朔州市共有影剧院9座,电影公司7个,朔州人不仅看电影的场所宽敞了,还开始拍自己的影视作品,建起了标志性文化工程:市文化艺术中心、市图书馆、市博物馆,维修了市影剧院,建起了具有二级标准的市群众艺术馆并作为市歌舞团团址。现代
化进程在稳步前行,与此同时民俗文化也在发展。节日必定少不了各种节目,在朔州,如果没有扭秧歌的表演,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朔州秧歌戏是融舞蹈、戏曲、武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可以说是节日的最重的重头戏啦。曾经,这只是一种不入流的小把戏,大家也只是看看,乐一乐,谁也不会把它当回事,更不会去学习,而今,扭秧歌却已成为百姓健身娱乐的一种休闲活动,也是一些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朔州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今朔州的硬件设施已经很不错了,但相应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仍有待提高;城镇化水平仍偏低,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落后,城市的承载能力、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大,城市商业品质还需要继续提升;生态建设尚需努力,城市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但我坚信,朔州会越来越好的,朔州的明天会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