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读书心得

昌邑区第三实验小学张淑云

读李政涛教授的《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书中这些文章不仅是教育随笔,它们更具有普遍的人文哲思,让每个读它的人都能引起共鸣。这就是读书的魅力,它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好灵魂的相遇。

李政涛教授呼吁不仅要发现和呵护孩子的宇宙,更要重视教师自身宇宙的发现和重构;而对教师精神宇宙的发现和重建,不能仰赖他人,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寄希望于阅读。

师者若无魂,教育则空心。在浮华喧嚣的当下,我们应当如何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凝聚了作者投身“新基础教育”,参与教育变革以来的深切感悟。他呼吁教师不仅要发现和呵护孩子的宇宙,更要多读好书,重视自身精神宇宙的发现和重构,展现出不同的教育视角和声音。

作为教师,思考今日教育起点,不再是“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而是“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人生”。在“面向他人的教育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朝向自我的教育”。李政涛教授将自己浸入“我向教育”之中,然后捡起一柄“手术刀”,一刀刀划开教育的外壳,再将它的切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我们每一位教师也需要剖开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去陈纳新,呼吸新教育空气,重建教师精神宇宙,适应教育新常态,做四有好老师。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人。

一、 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

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想的差异,而思想则主要来源于思考。一个人是否喜欢思考,做到常态思考,取决于他的思维习惯、问题意识和格局视野。

教师的思考力,主要体现在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上,首先愿意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思考选取最佳的方法达到目标;其次,把时间集中关注在某一主题的研究上,持续推进,尽量寻找创新点;还有就是在常态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为每一次的发言做准备,为每一节课做设计,为每一次实践做反思。

二、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思考不同,才能有创造。做为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他所做的,都是经过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简单有效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善于整合资源。他能够认识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我们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创造。一节教案讲了几年,教材都变了,教案还在用。一篇讲稿,反复改了几遍,听众都变了,还在讲,内容仍停留在最初那个年代。经验永远是创造的羁绊,我们却舍不得扔。我们的工作质量需要通过创造去改善,我们的生活境遇需要创造去点亮。没有创造,就没有不同,没有创造,就没有杰出的表现。

《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读书心得

昌邑区第三实验小学张淑云

读李政涛教授的《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书中这些文章不仅是教育随笔,它们更具有普遍的人文哲思,让每个读它的人都能引起共鸣。这就是读书的魅力,它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颗好灵魂的相遇。

李政涛教授呼吁不仅要发现和呵护孩子的宇宙,更要重视教师自身宇宙的发现和重构;而对教师精神宇宙的发现和重建,不能仰赖他人,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寄希望于阅读。

师者若无魂,教育则空心。在浮华喧嚣的当下,我们应当如何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凝聚了作者投身“新基础教育”,参与教育变革以来的深切感悟。他呼吁教师不仅要发现和呵护孩子的宇宙,更要多读好书,重视自身精神宇宙的发现和重构,展现出不同的教育视角和声音。

作为教师,思考今日教育起点,不再是“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而是“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人生”。在“面向他人的教育之前”,首先要做的,是“朝向自我的教育”。李政涛教授将自己浸入“我向教育”之中,然后捡起一柄“手术刀”,一刀刀划开教育的外壳,再将它的切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我们每一位教师也需要剖开自己陈旧的教育观念,去陈纳新,呼吸新教育空气,重建教师精神宇宙,适应教育新常态,做四有好老师。

在教育的路上,我们是一群追逐者;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是一群学习者。时代赋予我们新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人。

一、 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

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想的差异,而思想则主要来源于思考。一个人是否喜欢思考,做到常态思考,取决于他的思维习惯、问题意识和格局视野。

教师的思考力,主要体现在对待问题的处理方式上,首先愿意拿出一定的时间集中在这个问题上,思考选取最佳的方法达到目标;其次,把时间集中关注在某一主题的研究上,持续推进,尽量寻找创新点;还有就是在常态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为每一次的发言做准备,为每一节课做设计,为每一次实践做反思。

二、做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思考不同,才能有创造。做为一名有创造力的教师,他所做的,都是经过思考的,他所使用的方法都是最简单有效的。不仅如此,他还要善于整合资源。他能够认识到:智力、想像力及知识,都是我们重要的资源。但是,资源本身所能达成的是有限的,惟有“有效性”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我们日常的工作,常常是缺少创造。一节教案讲了几年,教材都变了,教案还在用。一篇讲稿,反复改了几遍,听众都变了,还在讲,内容仍停留在最初那个年代。经验永远是创造的羁绊,我们却舍不得扔。我们的工作质量需要通过创造去改善,我们的生活境遇需要创造去点亮。没有创造,就没有不同,没有创造,就没有杰出的表现。


相关文章

  • 论藏传佛教寺院与村落的互惠共生关系
  • 作者:苏发祥王玥玮 2014年05期 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间,笔者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艾玛乡牛村先后进行了两次人类学田野调查,考察了当地民众的宗教生活及其当地寺院与村落的关系. 牛村是个行政村,下辖吉雄.德村和阿荣三个村.牛 ...查看


  • 说到人生的境界
  • 说到人生的境界,古圣先哲多有述之.最为著名的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陈述的人生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 ...查看


  • 日航两年完成涅槃重生的启示
  • 9月19日,日本航空公司将重新登陆东京证券交易所.这距离它2010年1月19日向法院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仅仅2年零8个月的时间.日航的重新上市,意味着重建基本完成. 作为二战后日本最大的破产案,日航当时负债2.32万亿日元(约合256.5亿美 ...查看


  • 非对称性视角下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动因
  • 摘要:文章基于非对称性视角进一步探讨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本质动因,通过阐述自然界最普遍存在的非对称与对称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换的螺旋渐进程,从物质.信息.能量三个维度来研究企业战略联盟的非对称性,最后,从联盟定义.耗散结构理论和资源依 ...查看


  • 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
  • 作者: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5年11期 一.世界古代文明的四大系统 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世界古代文明主要有四大系统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经久的影响,那就是西欧.伊斯兰世界.印度和中国.而从教育来看,严格地说,也许只有西欧和中 ...查看


  • 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第四章V1
  • 11第四章 外来冲击与中国近代传统 汤因比用挑战与回应来解释文明的兴起,认为挑战强度的不足或过于猛烈均不利于文明的成长,唯有强度适中最有利于创造文明.也许,用这种方法分析文明起源过于简单化了.但是,当一种文化传统已充分成熟后,外来冲击可以帮 ...查看


  •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知识点
  •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第一课 (一) 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 ...查看


  • 略论历史课堂上的"三讲
  • 略论历史课堂上的"三讲" 作者:高怀举 时下,"满堂灌"授课方式越来越遭到大家的摈弃.相应的,有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上.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查看


  • 论文综述要求及范文 1
  • 资料一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往往反映的是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