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义务阶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蒋坊铺头小学 罗琴

【内容摘要】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它是考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但我国中学作文教学却一直处在一种尴尬的状况。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都非常重视被称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的中学课堂,造成我国的作文教学还不尽如人意。因而找出作文教学问题存在的根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当前义务阶段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字】义务阶段、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写作历来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仅义务阶段作文教学而言,每周两节的课时设置,占语文课时的三分之一,而卷面所占总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都可以看出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按理说,经过几年的母语学习和写作训练,学生应该都能较好地叙事说理,表情达意,“我手写我心”当是应有之义。可是从学生对于写作的厌倦与畏惧,以及他们的写作水平来看,我国的义务阶段作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源于教师

1、教学观念的盲目性

(1)随意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而对作文教学往往随心所欲,应付了事。由于缺乏具体的作文教案、教参等工具书,作文课对语文老师来说,难备、难教。故作文课堂教学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还有许多教师只是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和喜好,随意盲目地进行教学。比如今天觉得材料重要,便大抓特抓“积累”;明天感到审题也不能轻视,便舍

弃材料进行审题训练。这样随意无序的作文教学,使学生无所适从,更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2)功利性

长期的应试教育必然造成作文教学中注重应试作文的后果。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为分数服务:设计快速作文模式,重技巧轻情感;“凤头、猪肚、豹尾”奉为经典;为修辞而修辞;片面强调高境界,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指导写应试作文的方法上,让学生下大工夫背诵应试作文。“假话”“空话”“套话”在这种功利性教学的影响下应运而生,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被无情扼杀。语文教育本是塑造人的艺术,作文教学本是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人的教育,而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写作本应具有的表情达意的功能被完全扭曲了。

2、教学实践的单一性

(1)授课形式的单一性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居于主体地位,“满堂灌”教育模式普遍存在于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整堂课下来,都是老师一人在台上“唱戏”,而我们真正的主体——学生,却未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一成不变的教法,枯燥的知识讲解,如何能吸引学生的耳目,让他们爱上作文课?

(2)评改方式的单一性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不仅需要学生认真写,还需要老师用心批阅。从学生的作文心理来看,学生每次作文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自己作文的反馈,以从作文评语中满足自己渴望成功的心理。但事实上他们得到的评语往往是:语句通顺、记叙具体、条理清晰、中心明确,或者就是错别字太多,离题等等。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不再关心评语,作文本上交后就大功告成。所以,教师作文批改中的评语,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心理,关切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源于学生

1、生活圈狭小,找不到写作素材

当代的中小学生身陷“围城”:学习紧张,升学压力大,父母期望高,生活

空间小,社会阅历不足,终年奔波于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整天在题海中挣扎的他们无暇他顾。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思考更是极为有限。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学生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无话可说。老师布置作文后,便绞尽脑汁地编造文章或翻阅作文书寻找对口的作文。甚至在老师批改后,也不会反思分数背后存在的作文问题。学生对生活没有感性认识,没有倾注自己的情感,忽略真情实感的模式作文,很难有什么可读性。

2、语言贫乏,驾驭语言能力不高

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形式才能得以表现和发挥。而在当今初中生的作文中,语言的苍白无力,用词的贫乏却是随处可见。很多学生的文章感情固然真挚,文字却枯燥乏味或词不达意。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他们,获得的太多,却偏偏失去了用心灵敏锐感知和用文字恰当表达的能力。语言的匮乏使之很难写出赏心悦目的好文章。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缺失陷入了重重困境,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要勇于正视上述种种问题,并针对问题,寻求对策。

二、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针对教师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1)重视作文教学,制定作文教学计划

针对作文课存在随意,没有确定的教程,知识含量低的情况,首先转变教师固有的不科学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训过程,教师应制定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计划,并认真执行。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作文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在了解学生作文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有侧重地训练,使教学计划具有可操作性。

(2)淡化功利性,注重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写作的目的无非是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围绕考试指挥棒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于是乎,

他们的笔下再没有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悟,有的只是语文老师认为够格得高分的文章,或阅卷老师青睐的文章。为功利而写作只会导致“假”“空”“伪”的文风滋长。肤浅的思想,虚假的感情,空泛的词句,连篇的套话,毫无真情实感,更无创新可言,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呢?到不如让学生用其眼睛,用其心灵去察看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陶行知先生早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价值观,淡化写作的功利倾向,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教学实践从传统走向开放

(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许多教师致力于各种写作相关知识的讲解,注重“一堂言”,企望走捷径,结果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没有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收效甚微。所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在必行。

A.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一种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其中。教师有目的地导演情境,有意识地制造材料,为学生创造一种氛围,引起他们的情感波动,调动写作兴趣。

曾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过,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学生们坐好,他准备上课。这时,他看到学生精神集中,等待他开始讲课。但他没讲课,却提出了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他们认真地回忆起来,有的还互相看着,好像要从同学的目光里寻找答案。过了一会儿,许多同学举起了手,他请一个同学回答问题。那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清脆的上课铃声刚响过,老师轻轻推开教室的门,回转身,又轻轻地把门关上,手拿两本书,面带微笑,健步走上了讲合。一我们全体起立,齐声问老师好。老师向我们鞠了一躬,亲切地答礼:‘同学们好!’他环视了我们一眼„ „ ”接着,他要求学生把刚才观察到的老师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情景写成一篇小作文。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B.抓住有利时机,捕捉写作灵感

如果把学生的习作仅限定在作文课上,学生很容易陷入为文而文的误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如果能及时抓住这些天然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曾有一位老师在语文课时,外面下起了大雪,雪花飘飘洒洒,如梦如幻,窗外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令人神往。此情此景下的孩子自然都忍不住观望。这位老师并没有呵斥顽皮的学生们,他灵机一动:为何不让学生外出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雪景?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回来后这位老师让他们说说他们的感受,同学们兴趣盎然,争着发言,接着写下了洋洋洒洒的文章。

C.设计作文课堂小点子

如激活思维的“连词写话”训练。就是出示几个词语,让学生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把这些词语恰当地用进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是一些格言或谚语。在培养他们创造力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句,丰富学生的语汇。例如这样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思考,积极创新,一定能让自己的作文教学“活”起来。

(2)改革传统的评改方式

“玉不琢,不成器”。写作如治玉,学生的作文可以说都是璞玉,需要后期的精心雕琢。因此改革传统的评改方式,是改善当前作文教学境况的又一关键所在。

A.批语情感化

作文批改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情况,指出修改方向。富有人情味的批语能激发学生改修作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通过作文训练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作文能力。师生书面交流的批语只有体现出尊重、体谅、亲切坦诚,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要善学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些许进步,在批语中也应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要力求真诚,适当而不空洞,要通过简明扼要而富有文采的语言,谈心式、商量式、探讨式、建议式、引导式、鼓励式、启发式的语气,要能透露出教师的尊重、理解、鼓励与厚望,让学生感受教师真切的关注。如:“你这篇文章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出来了,比以前有进步,如果能

把结果写上去,文章就会更完整,你再去改一改,好吗?老师相信你能行!”像这样的批语,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心距,使作文批语真正成为学生习作的良师益友,从而促进作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B.讲评合作化

在讲评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课前选出一些能代表本次作文优点与不足的典型习作或片段,印出来发到各学习小组,让每一个人都评一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大家摆优点、评不足、找语病等,再提出修改习作的意见。然后,派代表到大组交流。有时,采取自主形式,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习作,轮流在组里有感情地朗读,其他人边听边在纸条上用三言两语写出简评。为了让每个学生拥有更多的“读者”,除了在班级里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作)文”活动外,还把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地张贴到“习作园地”。形式多样的讲评,不仅培养了学生敢于陈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善于展示自己个性的习惯,而且在合作中学会取长补短,提高了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针对学生的对策

1、“为有源头活水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天在题海战术中挣扎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写文章找不到“下锅之米”。而对他们来说,“源头活水”有二:一为直接的生活经验,二为间接的阅读经验。

首先说生活经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尽管当代的学生学业负担沉重。但生活是广阔而丰富的,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处处留心皆学问,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善于发现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其次,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雨过后会有彩虹,云开后会有雾散,昭示着天空不可能永远是黑暗的,终有走出黑暗的那一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一本无言的哲理书。教师可利用每天放学的几分钟,让学生说说今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并谈谈感受和看法,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探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善于积累身边的素材。

再说阅读积累。中小学生的生活范围狭小,生活阅历浅显。因此作为学生,

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大量、广阔的阅读去弥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阅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作文是一种外化的表达。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学会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此外,阅读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摘抄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个自己的作文资料库。 具体做法:a、 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轮流朗读一篇名家名篇。b 、每周早读课安排一个早晨专读课外优秀作品。c、 编辑学生自己的《作文选》在班上传阅。

2、“润物无声”,丰富语言储备

语言是基本功,又是慢功夫。“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呢?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项课外语言积累制度。如规定学生每天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篇优秀作文,摘录一个美文片段或几个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每天对课外积累进行一次集中反馈。读读 、背背、说说、评评,一周进行一次练笔,要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文章中。学生作文本身就是一个由仿到创的过程,学生把课外积累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精彩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长期坚持欣赏美文,自己作文时方能妙语连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作文教学走出困境,依旧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创新,让学生自觉地用各自独特的笔触来描绘出他们内心那丰富多彩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浅谈义务阶段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蒋坊铺头小学 罗琴

【内容摘要】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它是考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但我国中学作文教学却一直处在一种尴尬的状况。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都非常重视被称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加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统治我国的中学课堂,造成我国的作文教学还不尽如人意。因而找出作文教学问题存在的根源及采取相应的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出发,对当前义务阶段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字】义务阶段、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写作历来被视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仅义务阶段作文教学而言,每周两节的课时设置,占语文课时的三分之一,而卷面所占总分近三分之一的比重,都可以看出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按理说,经过几年的母语学习和写作训练,学生应该都能较好地叙事说理,表情达意,“我手写我心”当是应有之义。可是从学生对于写作的厌倦与畏惧,以及他们的写作水平来看,我国的义务阶段作文教学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源于教师

1、教学观念的盲目性

(1)随意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非常重视课文教学,有详细的授课计划,而对作文教学往往随心所欲,应付了事。由于缺乏具体的作文教案、教参等工具书,作文课对语文老师来说,难备、难教。故作文课堂教学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还有许多教师只是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和喜好,随意盲目地进行教学。比如今天觉得材料重要,便大抓特抓“积累”;明天感到审题也不能轻视,便舍

弃材料进行审题训练。这样随意无序的作文教学,使学生无所适从,更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2)功利性

长期的应试教育必然造成作文教学中注重应试作文的后果。一切以考试为中心,为分数服务:设计快速作文模式,重技巧轻情感;“凤头、猪肚、豹尾”奉为经典;为修辞而修辞;片面强调高境界,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指导写应试作文的方法上,让学生下大工夫背诵应试作文。“假话”“空话”“套话”在这种功利性教学的影响下应运而生,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被无情扼杀。语文教育本是塑造人的艺术,作文教学本是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人的教育,而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作用下,写作本应具有的表情达意的功能被完全扭曲了。

2、教学实践的单一性

(1)授课形式的单一性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居于主体地位,“满堂灌”教育模式普遍存在于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整堂课下来,都是老师一人在台上“唱戏”,而我们真正的主体——学生,却未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一成不变的教法,枯燥的知识讲解,如何能吸引学生的耳目,让他们爱上作文课?

(2)评改方式的单一性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不仅需要学生认真写,还需要老师用心批阅。从学生的作文心理来看,学生每次作文后,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自己作文的反馈,以从作文评语中满足自己渴望成功的心理。但事实上他们得到的评语往往是:语句通顺、记叙具体、条理清晰、中心明确,或者就是错别字太多,离题等等。久而久之,大多数学生不再关心评语,作文本上交后就大功告成。所以,教师作文批改中的评语,每句话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作文的心理,关切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源于学生

1、生活圈狭小,找不到写作素材

当代的中小学生身陷“围城”:学习紧张,升学压力大,父母期望高,生活

空间小,社会阅历不足,终年奔波于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之间,整天在题海中挣扎的他们无暇他顾。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思考更是极为有限。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学生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无话可说。老师布置作文后,便绞尽脑汁地编造文章或翻阅作文书寻找对口的作文。甚至在老师批改后,也不会反思分数背后存在的作文问题。学生对生活没有感性认识,没有倾注自己的情感,忽略真情实感的模式作文,很难有什么可读性。

2、语言贫乏,驾驭语言能力不高

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言这种物质形式才能得以表现和发挥。而在当今初中生的作文中,语言的苍白无力,用词的贫乏却是随处可见。很多学生的文章感情固然真挚,文字却枯燥乏味或词不达意。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他们,获得的太多,却偏偏失去了用心灵敏锐感知和用文字恰当表达的能力。语言的匮乏使之很难写出赏心悦目的好文章。

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缺失陷入了重重困境,那么应如何走出困境呢?寻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要勇于正视上述种种问题,并针对问题,寻求对策。

二、走出困境的对策

(一)针对教师的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1)重视作文教学,制定作文教学计划

针对作文课存在随意,没有确定的教程,知识含量低的情况,首先转变教师固有的不科学的教学观念。要认识到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训过程,教师应制定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计划,并认真执行。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作文教学的重点和目标,在了解学生作文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有侧重地训练,使教学计划具有可操作性。

(2)淡化功利性,注重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写作的目的无非是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但在当前的作文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围绕考试指挥棒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于是乎,

他们的笔下再没有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感悟,有的只是语文老师认为够格得高分的文章,或阅卷老师青睐的文章。为功利而写作只会导致“假”“空”“伪”的文风滋长。肤浅的思想,虚假的感情,空泛的词句,连篇的套话,毫无真情实感,更无创新可言,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人才呢?到不如让学生用其眼睛,用其心灵去察看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陶行知先生早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价值观,淡化写作的功利倾向,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2、教学实践从传统走向开放

(1)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许多教师致力于各种写作相关知识的讲解,注重“一堂言”,企望走捷径,结果反而是欲速则不达。没有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收效甚微。所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势在必行。

A.创设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一种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其中。教师有目的地导演情境,有意识地制造材料,为学生创造一种氛围,引起他们的情感波动,调动写作兴趣。

曾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一天上午的第一节课,铃声响过,他推开门走进教室,师生互致问候之后,学生们坐好,他准备上课。这时,他看到学生精神集中,等待他开始讲课。但他没讲课,却提出了一个问题:谁看到老师是怎么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准备上课的?这个问题出乎学生的意料,于是他们认真地回忆起来,有的还互相看着,好像要从同学的目光里寻找答案。过了一会儿,许多同学举起了手,他请一个同学回答问题。那位同学是这样说的:“清脆的上课铃声刚响过,老师轻轻推开教室的门,回转身,又轻轻地把门关上,手拿两本书,面带微笑,健步走上了讲合。一我们全体起立,齐声问老师好。老师向我们鞠了一躬,亲切地答礼:‘同学们好!’他环视了我们一眼„ „ ”接着,他要求学生把刚才观察到的老师怎样走进教室,走上讲台的情景写成一篇小作文。这位教师灵活机动地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B.抓住有利时机,捕捉写作灵感

如果把学生的习作仅限定在作文课上,学生很容易陷入为文而文的误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如果能及时抓住这些天然的写作资源,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曾有一位老师在语文课时,外面下起了大雪,雪花飘飘洒洒,如梦如幻,窗外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令人神往。此情此景下的孩子自然都忍不住观望。这位老师并没有呵斥顽皮的学生们,他灵机一动:为何不让学生外出观看,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雪景?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回来后这位老师让他们说说他们的感受,同学们兴趣盎然,争着发言,接着写下了洋洋洒洒的文章。

C.设计作文课堂小点子

如激活思维的“连词写话”训练。就是出示几个词语,让学生写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把这些词语恰当地用进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是一些格言或谚语。在培养他们创造力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句,丰富学生的语汇。例如这样的教学设计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善于思考,积极创新,一定能让自己的作文教学“活”起来。

(2)改革传统的评改方式

“玉不琢,不成器”。写作如治玉,学生的作文可以说都是璞玉,需要后期的精心雕琢。因此改革传统的评改方式,是改善当前作文教学境况的又一关键所在。

A.批语情感化

作文批改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情况,指出修改方向。富有人情味的批语能激发学生改修作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通过作文训练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作文能力。师生书面交流的批语只有体现出尊重、体谅、亲切坦诚,才能使学生乐于接受。要善学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些许进步,在批语中也应满腔热情地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要力求真诚,适当而不空洞,要通过简明扼要而富有文采的语言,谈心式、商量式、探讨式、建议式、引导式、鼓励式、启发式的语气,要能透露出教师的尊重、理解、鼓励与厚望,让学生感受教师真切的关注。如:“你这篇文章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写出来了,比以前有进步,如果能

把结果写上去,文章就会更完整,你再去改一改,好吗?老师相信你能行!”像这样的批语,有利于缩短师生间的心距,使作文批语真正成为学生习作的良师益友,从而促进作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B.讲评合作化

在讲评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课前选出一些能代表本次作文优点与不足的典型习作或片段,印出来发到各学习小组,让每一个人都评一评。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大家摆优点、评不足、找语病等,再提出修改习作的意见。然后,派代表到大组交流。有时,采取自主形式,让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习作,轮流在组里有感情地朗读,其他人边听边在纸条上用三言两语写出简评。为了让每个学生拥有更多的“读者”,除了在班级里每两周开展一次“读(作)文”活动外,还把学生的优秀习作及时地张贴到“习作园地”。形式多样的讲评,不仅培养了学生敢于陈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善于展示自己个性的习惯,而且在合作中学会取长补短,提高了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针对学生的对策

1、“为有源头活水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天在题海战术中挣扎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写文章找不到“下锅之米”。而对他们来说,“源头活水”有二:一为直接的生活经验,二为间接的阅读经验。

首先说生活经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生活的再现。尽管当代的学生学业负担沉重。但生活是广阔而丰富的,犹如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处处留心皆学问,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善于发现写作素材是写作的前提。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观察、多积累。其次,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雨过后会有彩虹,云开后会有雾散,昭示着天空不可能永远是黑暗的,终有走出黑暗的那一天......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一本无言的哲理书。教师可利用每天放学的几分钟,让学生说说今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并谈谈感受和看法,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探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善于积累身边的素材。

再说阅读积累。中小学生的生活范围狭小,生活阅历浅显。因此作为学生,

对生活的认识还得靠大量、广阔的阅读去弥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阅读是一种内化的吸收,作文是一种外化的表达。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学会迁移,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此外,阅读时要养成做读书笔记、摘抄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个自己的作文资料库。 具体做法:a、 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轮流朗读一篇名家名篇。b 、每周早读课安排一个早晨专读课外优秀作品。c、 编辑学生自己的《作文选》在班上传阅。

2、“润物无声”,丰富语言储备

语言是基本功,又是慢功夫。“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提高学生的语言功底呢?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一项课外语言积累制度。如规定学生每天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篇优秀作文,摘录一个美文片段或几个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每天对课外积累进行一次集中反馈。读读 、背背、说说、评评,一周进行一次练笔,要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巧妙地融入自己的文章中。学生作文本身就是一个由仿到创的过程,学生把课外积累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精彩语言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长期坚持欣赏美文,自己作文时方能妙语连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作文教学走出困境,依旧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有个清醒的认识。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创新,让学生自觉地用各自独特的笔触来描绘出他们内心那丰富多彩的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相关文章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 ...查看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 ...查看


  • 2013毕业论文(语文教育学)参考题
  • 语文教育学毕业论文参考题 说明:以下题目有些只是选题范围,写作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针对教育教学现状确定具体论题,切忌大而空. 一. 毕业论文 1.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价值取向的新认识 2.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3.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素研究 ...查看


  • 研究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 教学研究 研究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马 楠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52 摘要:英语写作对于很多中学生而言都是十分头疼的事情,也是中学教育十分薄弱的环节.英语写作是对英语教学成果的综合性考验,它包含词汇.语法.写作.语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 ...查看


  • 882篇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1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查看


  • 岚山区中小学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 岚山区中小学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总题目 1. 怎样让语文课"响亮"起来 2. XX年级关于初中XX学科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3. XX学科XX年级关于预习的策略研究 4. XX学科教学中使用"学 ...查看


  • 话题作文拟题存在的思维问题及对策(网友来稿)
  • 任红云(宁波市明楼中学,邮编:315040)摘要 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以其命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打破了传统命题作文的弊端,深受师生的欢迎.但是受聚合思维的影响,话题作文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拟的标题,由于思维不畅,存在雷同单一的弊病, ...查看


  • 浅析初中生作文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初中生作文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作者:谢琼 来源:<开心素质教育>2013年第03期 [摘 要]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它又是长期困扰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