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P :31 Ca 40 O :16 H :1

一、选择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A. 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③⑦

2、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 2 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3、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 (

)与B (

)反应生成C

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 、B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1:1:1 B .2:2:1 C .2:1:2 D .1:2:3

4、(2011·娄底)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 g A与一定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和2 g D,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 A .8 g B .18 g C .28 g D .30 g 5、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右图表示的是 ( ) A .H 2CO 3

2↑+H2O B .2H 2SO 3 + O2 ===2H2SO 4

高温

光照

C .2HClO 2 HCl+O2↑ D .CaCO 3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CaO+CO2↑

6、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县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CrO3 + 6H2SO 4 = 2X + 2CO2↑+9H2O, 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Cr 2O 3 B 、CrSO 3 C 、Cr 2(SO4) 3 D 、Cr 2S 3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1∶2 B .1∶1 C .2∶ 1 D .2∶3

9、如右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甲

表示A 原子

3乙+

表示B 原子

b .收集气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D. 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 原子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反应前) (反应后)

11、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 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m 的值是1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1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

则生成AB 的质量是( )

A .9g B .11g C .12g D .14g

13、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该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 2O=H2+O2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4、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 )

A.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 C.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B.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 所含元素大于三种

15、A 、B 、C 三种物质各15 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 g新物质D 。若再增加10gC ,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 A 与C 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比是( ) A. 2:3 B 2:1 C. 3:2 D.1:1

二、填空题

16.在化学方程式4P+5O2

点燃

2P 2O 5中,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发生的条件

是 ;反应中,每 份质量的磷与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17. Fe、H 2O 、H 2、O 2、KMnO 4五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两个化合反应: 、

(2) 两个分解反应: 、

18

+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

(1)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

(2) 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选填A 、B 、C 、D) ,你推断的依据是

20. 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属于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3)若A 、B 、C 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 (请写一条)___

A B C ”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21、右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 ○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⑴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 _____;

⑵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 。醋酸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⑶A 、B 、C 、D 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 和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和D ,若16gB 参加反应,则生成

23

A

D

D

C

E

B C

乙图 甲图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4)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三、实验题

24.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 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 、C 装置则不能。否定B 、C 装置的理由是:。

(2)小明将C 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 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 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

差的原因是 。

四、计算题

25. 已知碳酸钙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为 。 (2)求该石灰石中含CaCO 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第5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B 2.D 3.C 4.B 5.C 6.A 7.C 8.D 9.C 10.C 11.D 12.C 13.A 14.A 15.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共34分)

16.(7分)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 点燃 ; 124 160 284 化合

点燃 点燃

17. (1) 3Fe +2O 2 Fe O 、 2H +O 2H 2O 3422

(2) 2H 2O

18 2HgO

通电

2H 2↑+O 2↑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2Hg+O2↑ 。分子、原子 。

19、(3分) (1)分解 (2) D 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

点燃

20. (1)单质 (2)化合反应。 (3) 2H2+O22H 2O 。 (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1、(2分)2CO+ O2

点燃

2CO 2 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

22. (4分) ⑴水; ⑵ 3 1:8。 ⑶ 18。

23.(4分)(1)H 2O+Cl2 == HCl+HClO;;(2)分解反应;(3)Cl 2 、O 2;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4. (1)B 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C 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

(2) ①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

② 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5.(1) 22g (1分)

(2)解:设样品中含CaCO 3的质量为x (0.5分)

CaCO + CO2 ↑ (1分)

100 44

x 22g (1分)

10044

= x 22g

x =

100 22g

=50g (1分) 44

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50g

×100%=62.5% (1分) 80g

答: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为62.5%。 (0.5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P :31 Ca 40 O :16 H :1

一、选择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A. 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③⑦

2、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 2 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3、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 (

)与B (

)反应生成C

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 、B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1:1:1 B .2:2:1 C .2:1:2 D .1:2:3

4、(2011·娄底)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 g A与一定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和2 g D,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 A .8 g B .18 g C .28 g D .30 g 5、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右图表示的是 ( ) A .H 2CO 3

2↑+H2O B .2H 2SO 3 + O2 ===2H2SO 4

高温

光照

C .2HClO 2 HCl+O2↑ D .CaCO 3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CaO+CO2↑

6、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县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CrO3 + 6H2SO 4 = 2X + 2CO2↑+9H2O, 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Cr 2O 3 B 、CrSO 3 C 、Cr 2(SO4) 3 D 、Cr 2S 3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1∶2 B .1∶1 C .2∶ 1 D .2∶3

9、如右下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甲

表示A 原子

3乙+

表示B 原子

b .收集气

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 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D. 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 原子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反应前) (反应后)

11、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 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m 的值是1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1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 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分反应,

则生成AB 的质量是( )

A .9g B .11g C .12g D .14g

13、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 .该图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 2O=H2+O2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4、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 )

A.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 C.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B.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 所含元素大于三种

15、A 、B 、C 三种物质各15 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 g新物质D 。若再增加10gC ,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 A 与C 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比是( ) A. 2:3 B 2:1 C. 3:2 D.1:1

二、填空题

16.在化学方程式4P+5O2

点燃

2P 2O 5中,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反应发生的条件

是 ;反应中,每 份质量的磷与 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17. Fe、H 2O 、H 2、O 2、KMnO 4五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两个化合反应: 、

(2) 两个分解反应: 、

18

+

根据以上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

(1)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

(2) 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选填A 、B 、C 、D) ,你推断的依据是

20. 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属于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3)若A 、B 、C 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 (请写一条)___

A B C ”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21、右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其中 ○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⑴在水、铜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 _____;

⑵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 。醋酸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⑶A 、B 、C 、D 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 和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和D ,若16gB 参加反应,则生成

23

A

D

D

C

E

B C

乙图 甲图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4)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 三、实验题

24.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律。其中,只有A 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 、C 装置则不能。否定B 、C 装置的理由是:。

(2)小明将C 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 所示。 ①此实验的现象是 。 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 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较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

差的原因是 。

四、计算题

25. 已知碳酸钙在高温下可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 2的质量为 。 (2)求该石灰石中含CaCO 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第5单元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B 2.D 3.C 4.B 5.C 6.A 7.C 8.D 9.C 10.C 11.D 12.C 13.A 14.A 15.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9个小题,共34分)

16.(7分)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 点燃 ; 124 160 284 化合

点燃 点燃

17. (1) 3Fe +2O 2 Fe O 、 2H +O 2H 2O 3422

(2) 2H 2O

18 2HgO

通电

2H 2↑+O 2↑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2Hg+O2↑ 。分子、原子 。

19、(3分) (1)分解 (2) D 质量守恒定律(或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

点燃

20. (1)单质 (2)化合反应。 (3) 2H2+O22H 2O 。 (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1、(2分)2CO+ O2

点燃

2CO 2 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

22. (4分) ⑴水; ⑵ 3 1:8。 ⑶ 18。

23.(4分)(1)H 2O+Cl2 == HCl+HClO;;(2)分解反应;(3)Cl 2 、O 2;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24. (1)B 装置内发生的反应属于物理变化。C 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会逸出到空气中。

(2) ①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球变大。

② 气球变大后,受到空气的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导致天平称量反应后物质质量的读数偏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5.(1) 22g (1分)

(2)解:设样品中含CaCO 3的质量为x (0.5分)

CaCO + CO2 ↑ (1分)

100 44

x 22g (1分)

10044

= x 22g

x =

100 22g

=50g (1分) 44

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50g

×100%=62.5% (1分) 80g

答:样品中CaCO 3的质量分数为62.5%。 (0.5分)。


相关文章

  • 广州各区期末试卷(初中)
  • 初一试题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语文) http://bbs.eduu.com/thread-1780967-1-1.html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2(语文)http://bbs.eduu.com/thread-17 ...查看


  • 初三化学练习答案
  •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A 卷) 一.选择题 1A 2C 3C 4C 5D 6C 7C 8D 9D 10A 11A 12B 13C 14D 15A 二.填空题 16.手接触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①:②:③ 17.20 量筒内液体的 ...查看


  • 2016年10月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 2016-2017年度初三化学第一阶段月考(10月) 答案 [生活现象解释] 21.(4分)(1)无:(2)小于:(3)醋.酒精--:(4)酒精(注意是液体) 22.(10分) 23(3)CaO+H2O=Ca(OH)2 24.(2分)物理 ...查看


  • 2015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及答案
  •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这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A 氢原子 B 氢分子 C 氢离子 D 氯离子 2 3 A 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B 干冰制造出舞台云雾 C 用熟石灰改 ...查看


  • 初中化学第十单元测试A
  • <第十单元 酸和碱>测试卷A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辽宁 ...查看


  • 初三化学_酸碱盐计算题专项练习__试题及答案
  • 1: Na2CO3·nH2O62g 恰好与某硫酸溶液98g 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38g . 求:(1)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2') (2)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2') (3)Na2CO3·nH2O 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 ...查看


  • 通州区2016届初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通州区2016年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化 学 2016年5月 1.右图表示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中y 区域代表的元素是 A .Si B .Fe C .O D .Al 其他 y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查看


  • 初三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试题范围:1--4单元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14  H-1  S-32 O-16  C-12  Cl-35.5  Fe- ...查看


  • 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初三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昌平区2017年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化学试卷(100分钟满分80分) 2017.5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Si 28Cl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