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 走进微观教案

第一节 走进微观

教学目标:

1. 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教学重点:

1.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

2. 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仪、图片等。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组成,引发了我们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现在就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板书:第九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9.1走进微观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

(板书:一、 物质的组成)

(板书:1.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请同学描述分子的大小,老师给予评价。 (板书: 2.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改变分子在物质中的组合形式,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就会发生改变。最小的分子——氢分子的质量只有10-27kg 左右。老师利用信息窗的内容说

明分子是很小的)

(板书: 3. 分子由原子组成的)

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很小很小的,我们的眼睛不能看见它。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样小的物体是实心的? 还是空心的? 你认为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请学生回答、讨论)

讨论后老师播放光盘,将学生思路引入微观粒子中去。 (板书:二、 微观粒子)

师:从刚才播放的影片,同学们已经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了呢?

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肯定性的总结和指导性的讲解,并要求学生阅读“微观粒子”部分内容,提炼并板书:

1. 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

2. 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

3. 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4. 各种粒子的空间尺度(单位:cm)

„„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微观粒子,原子不是最小的。

五、布置作业

1. 认真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

2. 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走进微观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

七、教学反思:

第一节 走进微观

教学目标:

1. 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数量级的概念。 教学重点:

1.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

2. 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法、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课件、实物投影仪、图片等。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大到天体,小到原子,它们的运动,它们的组成,引发了我们人类无限的遐想,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对它们孜孜不倦的观察和研究。那么,这绚丽的世界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现在就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板书:第九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9.1走进微观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三、合作共建、经历过程

(板书:一、 物质的组成)

(板书:1.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请同学描述分子的大小,老师给予评价。 (板书: 2.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改变分子在物质中的组合形式,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就会发生改变。最小的分子——氢分子的质量只有10-27kg 左右。老师利用信息窗的内容说

明分子是很小的)

(板书: 3. 分子由原子组成的)

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很小很小的,我们的眼睛不能看见它。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样小的物体是实心的? 还是空心的? 你认为它们的结构是怎样的?(请学生回答、讨论)

讨论后老师播放光盘,将学生思路引入微观粒子中去。 (板书:二、 微观粒子)

师:从刚才播放的影片,同学们已经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了呢?

生:讨论并发表各自的见解。

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给予肯定性的总结和指导性的讲解,并要求学生阅读“微观粒子”部分内容,提炼并板书:

1. 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

2. 原子核是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子组成的。

3. 质子和中子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的粒子组成。

4. 各种粒子的空间尺度(单位:cm)

„„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 微观粒子,原子不是最小的。

五、布置作业

1. 认真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

2. 完成《同步学习与探究》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走进微观

物质的组成: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

七、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 看不见的运动教案
  • 龙堰乡一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 课题: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课时: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2. 知道扩散现象,扩散的成因.扩散的规律. 3. 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4. 能根据实验事实,运用分析的方 ...查看


  • 八年级物理下册 探索更小的微粒教案三 苏科版
  • 第七章第3节(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2.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 3.通过对微观粒子 ...查看


  • 教科版初中物理目录
  • 八年级上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第1节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第2节 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第3节 降落伞比赛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第1节 认识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3节 运动的速度 第4节 能量 第三章 声 第1节 什么是声音 ...查看


  • 教案叫三声夸克
  • 基础教案 第 1 教时 年级 目 的 要 求 重 点 难 点 教学 方法 教具 准备 学情 分析 八年级 课题 主备人 叫三声夸克 审核人 No.23 课型 授课时间 新授 1.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人们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理解本文 ...查看


  • 2.2水分子的变化教案1(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 99 杜宪华 教师寄语: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有效途径. 学习目标: 1. 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 通过对水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认识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分成了原子, 而原子不可再分: 3. 知道分解反应,能说出由分子 ...查看


  •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案例1
  •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案例 泰兴市大生初级中学 蒋勇 [设计思路] 分子仅凭肉眼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感到陌生和抽象.物质的微观性质可以通过宏观现象反映出来.本节课按照科学家研究物质的过程与方法来展开教学内容,即:根据观察到 ...查看


  •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测试题
  • 第十章 从粒子到宇宙测试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运动快慢跟温度有关的是 ( ) A.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B.空气容易被压缩 C.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天更容易干 D.两块用水刚洗干净的平玻璃板叠在一起不易分开 2. ...查看


  • 高二物理教案
  • ⑴ 课题:高二物理:第一章 静电场 ⑵ 授课教师:黎亭 ⑶ 课时:2小时 ⑷ 学生现状分析:现物理水平为60分左右,属于中下水平.补课安排:复习讲解高 二知识,抓基础知识为切入点,后继强化. (5)教学内容 高二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与第二节 ...查看


  • 物理教学指导意见
  • 初中物理 一.八年级物理 (一)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三维课程目标,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