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靖[子规] 赏析

子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

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进行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交往甚密,于是上奏章为范仲淹辩护,也被贬。这首诗即为此事所感而作。名韁:名,功名,这里指科举考试;韁,同缰,系马绳。名韁,把追求功名富贵,看作束缚身躯的韁绳。

一个冤字即颔联写子规申诉的环境,实质也即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个字叠用了六个名词,勾勒了一幅烟雨微茫的景色,说明作者找不到知心的人,也找不到可以尽情倾诉的人。将作者此时的心情刻画得淋淋尽致。

这首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开头两联借景抒情,作者描写了子规啼叫、疏烟明月、微雨落花等景物,写出了一幅春残之景,寄寓了自己的感情;最后两联直抒胸臆,联想到了范伸淹及自己的遭遇,诗人肝肠寸断,涕泪滂沱,惭愧为名利所缚,感叹不如及早归隐田园。

赏析

余靖贬知吉州,1015年(庆历五年)五月十五日接到敕命,“星驰即道”,迅疾赶赴任上,八月十四日到州。他带着赎罪的心情,在吉州“勤询疾苦”,“削去苛横”,“求古人简易之理”,做了一些“亲民”“善政”。然而,他蒙冤不白,内心不得平静,于次年暮春,写下这首诗。

作者以子规自喻,大声疾呼地申诉自己的冤屈。尽管他泪将干,魂欲断,成了封建统治集团派系斗争的牺牲品,却只字没有提及政敌,更不敢把矛头指向最高的统治者,惟有自伤自惭,自怨自艾;最后想到索性归家,一走了事,甚至卖了命,还不明死于谁手。这是余靖这一类“愚忠”的封建士大夫的悲剧。

不过,这首诗的构思极富艺术匠心,可以视为余靖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方面趋向成熟的标志。首联写子规,声嘶力竭地鸣冤叫屈,这其实是余靖自己的化身,采用暗写的手法。颔联写子规申诉的环境,实质也即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个字叠用了六个名词,勾勒了一幅烟雨微茫的景色,说明作者找不到知心的人,也找不到可以尽情倾诉的人。颈联和尾联,明写作者自己的处境和打算:除了哭向家园之外,没有别的出路。他怪责自己“谬从科试”,更悔恨自己“孤直见进”,言外之意,促人深省。虽然作者处处只说自己,但客观上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有一定的揭露和批判意义。

余靖(1000年~1064年)北宋官员,庆历四谏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天圣二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右正言,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卒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遗世。

余靖生于1000年三月初一,少时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师从舅父黄正,后师林逋、张伯端,学业大进。1024年(宋天圣二年)中进士第,录为赣县(今属江西省)县尉,主理缉捕盗贼,查察奸宄。不久朝廷新置书判拔萃科,余靖又中书判拔萃第一,提为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县)知县。1027年迁任宣州司理参军。1030年6月中书判拔萃科,授将作监丞知洪州新建县。1034年到京任秘书监,负责掌管典籍文书,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写出了《三史勘误》四十卷。1036年,2月推集贤院校理,同年5月因向皇帝上疏为被贬的礼部员外郎范仲淹辩护,与尹洙、欧阳修同被贬,降职为监筠州酒税,均是益知名。1037年12月余靖徙任泰州(今江苏省泰县)税监。1039年6月徙知英州,因其母离世,服丧三年而没有上任。

1042年3月复职为集贤院校理,同知太常礼院。1043年,擢升为谏院右正言,专门向皇帝进谏奏事,余靖正直敢言,曾多次为建言“轻徭薄赋”整顿户政,去除贪残之吏,抚疲困之民事而向皇帝抗声力争,以致唾液飞溅至皇帝的“龙颜”上仍意犹未尽。(见《宋人轶事汇编》)他的多数建议为仁宗所接受,因而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被誉为朝廷敢于进谏的“四谏”,提出‘清、公、勤、明、和、慎’的著名从政六箴。他积极提出各种谏议,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倒如举人才、去冗兵、冗官、宽租赋、厚农桑、省佛事、节国用等建议。涉及人事、治民、边政、刑法、租赋、御盗等多方面。上述种种,都为范仲淹、富弼等人后来推行“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提供了先行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准备,余本人则是“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

1044年,受命为出使契丹的使者。他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折服了雄据一方的辽主,从而适时的在复杂的宋辽夏三角关系中维护了宋朝的利益。1045年正月为回谢契丹使,5月知吉州。1046年7月左迁将作少监,分司南京、许居韶州,久之,改光禄少卿。1049年,升左神武军大将军、雅州刺史、寿州兵马钤辖,靖辞不就。1050年余靖迁卫尉卿知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询民疾苦,政多惠爱。1051年8月被贬任知虔州,不久因父离世而辞官。

1052年6月,余靖于丧次被起用为秘书监,知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旋改知桂州(今广西省桂林市)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后下诏经制广州。1053年2月迁任给事中,5月迁任工部侍郎。1054年2月复职加集贤院学士。1055年6月迁任户部侍郎。1056年被贬知谭州。1058年改知青州,知青州期中转吏部侍郎。1060年8月为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知桂州,后在狄青统属之下;狄青节制岭南各路军马,在昆仑关外大破侬智高。侬高的母、子、弟主人均为余靖遣人擒获。1061年5月授尚书左丞,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广州。1063年宋英宗即位,拜工部尚书。1064年余靖回京述职途次南京,偶染风寒,病重不起,卒于江宁府秦淮亭,享年六十五岁。英宗闻讯恻然,辍朝一日追赠刑部尚书,谥曰“襄”后人尊称忠襄公。

子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

范仲淹上书朝廷,要求对旧制进行整顿和改革,遭到守旧派反对,被贬为陕西路宣抚使。当时诗人为集贤校理天章阁待制,与范仲淹交往甚密,于是上奏章为范仲淹辩护,也被贬。这首诗即为此事所感而作。名韁:名,功名,这里指科举考试;韁,同缰,系马绳。名韁,把追求功名富贵,看作束缚身躯的韁绳。

一个冤字即颔联写子规申诉的环境,实质也即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个字叠用了六个名词,勾勒了一幅烟雨微茫的景色,说明作者找不到知心的人,也找不到可以尽情倾诉的人。将作者此时的心情刻画得淋淋尽致。

这首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开头两联借景抒情,作者描写了子规啼叫、疏烟明月、微雨落花等景物,写出了一幅春残之景,寄寓了自己的感情;最后两联直抒胸臆,联想到了范伸淹及自己的遭遇,诗人肝肠寸断,涕泪滂沱,惭愧为名利所缚,感叹不如及早归隐田园。

赏析

余靖贬知吉州,1015年(庆历五年)五月十五日接到敕命,“星驰即道”,迅疾赶赴任上,八月十四日到州。他带着赎罪的心情,在吉州“勤询疾苦”,“削去苛横”,“求古人简易之理”,做了一些“亲民”“善政”。然而,他蒙冤不白,内心不得平静,于次年暮春,写下这首诗。

作者以子规自喻,大声疾呼地申诉自己的冤屈。尽管他泪将干,魂欲断,成了封建统治集团派系斗争的牺牲品,却只字没有提及政敌,更不敢把矛头指向最高的统治者,惟有自伤自惭,自怨自艾;最后想到索性归家,一走了事,甚至卖了命,还不明死于谁手。这是余靖这一类“愚忠”的封建士大夫的悲剧。

不过,这首诗的构思极富艺术匠心,可以视为余靖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方面趋向成熟的标志。首联写子规,声嘶力竭地鸣冤叫屈,这其实是余靖自己的化身,采用暗写的手法。颔联写子规申诉的环境,实质也即当时的社会背景,十个字叠用了六个名词,勾勒了一幅烟雨微茫的景色,说明作者找不到知心的人,也找不到可以尽情倾诉的人。颈联和尾联,明写作者自己的处境和打算:除了哭向家园之外,没有别的出路。他怪责自己“谬从科试”,更悔恨自己“孤直见进”,言外之意,促人深省。虽然作者处处只说自己,但客观上也暴露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有一定的揭露和批判意义。

余靖(1000年~1064年)北宋官员,庆历四谏官之一。本名希古,字安道,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属广东韶关)人。天圣二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右正言,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桂州知府、集贤院学士、广西体量安抚使、以尚书左丞知广州,卒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遗世。

余靖生于1000年三月初一,少时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师从舅父黄正,后师林逋、张伯端,学业大进。1024年(宋天圣二年)中进士第,录为赣县(今属江西省)县尉,主理缉捕盗贼,查察奸宄。不久朝廷新置书判拔萃科,余靖又中书判拔萃第一,提为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县)知县。1027年迁任宣州司理参军。1030年6月中书判拔萃科,授将作监丞知洪州新建县。1034年到京任秘书监,负责掌管典籍文书,入崇文馆主持校勘《史记》、《汉书》、《后汉书》,并写出了《三史勘误》四十卷。1036年,2月推集贤院校理,同年5月因向皇帝上疏为被贬的礼部员外郎范仲淹辩护,与尹洙、欧阳修同被贬,降职为监筠州酒税,均是益知名。1037年12月余靖徙任泰州(今江苏省泰县)税监。1039年6月徙知英州,因其母离世,服丧三年而没有上任。

1042年3月复职为集贤院校理,同知太常礼院。1043年,擢升为谏院右正言,专门向皇帝进谏奏事,余靖正直敢言,曾多次为建言“轻徭薄赋”整顿户政,去除贪残之吏,抚疲困之民事而向皇帝抗声力争,以致唾液飞溅至皇帝的“龙颜”上仍意犹未尽。(见《宋人轶事汇编》)他的多数建议为仁宗所接受,因而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同被誉为朝廷敢于进谏的“四谏”,提出‘清、公、勤、明、和、慎’的著名从政六箴。他积极提出各种谏议,主张要变更尽依“祖宗故事”的旧法。倒如举人才、去冗兵、冗官、宽租赋、厚农桑、省佛事、节国用等建议。涉及人事、治民、边政、刑法、租赋、御盗等多方面。上述种种,都为范仲淹、富弼等人后来推行“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提供了先行的理论基础和舆论准备,余本人则是“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

1044年,受命为出使契丹的使者。他巧妙地运用外交手段折服了雄据一方的辽主,从而适时的在复杂的宋辽夏三角关系中维护了宋朝的利益。1045年正月为回谢契丹使,5月知吉州。1046年7月左迁将作少监,分司南京、许居韶州,久之,改光禄少卿。1049年,升左神武军大将军、雅州刺史、寿州兵马钤辖,靖辞不就。1050年余靖迁卫尉卿知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询民疾苦,政多惠爱。1051年8月被贬任知虔州,不久因父离世而辞官。

1052年6月,余靖于丧次被起用为秘书监,知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旋改知桂州(今广西省桂林市)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后下诏经制广州。1053年2月迁任给事中,5月迁任工部侍郎。1054年2月复职加集贤院学士。1055年6月迁任户部侍郎。1056年被贬知谭州。1058年改知青州,知青州期中转吏部侍郎。1060年8月为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知桂州,后在狄青统属之下;狄青节制岭南各路军马,在昆仑关外大破侬智高。侬高的母、子、弟主人均为余靖遣人擒获。1061年5月授尚书左丞,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广州。1063年宋英宗即位,拜工部尚书。1064年余靖回京述职途次南京,偶染风寒,病重不起,卒于江宁府秦淮亭,享年六十五岁。英宗闻讯恻然,辍朝一日追赠刑部尚书,谥曰“襄”后人尊称忠襄公。


相关文章

  • 曹伯启[子规]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 一.诗文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二.译文 杜宇魂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年年啼鸣,声声沥血. ...查看


  •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诵读欣赏(一)古诗二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素材苏教版解析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 天宝年间 ...查看


  • (宋)谢枋得[蚕妇吟](宋)张俞[蚕妇吟]比较阅读答案及赏析
  • 蚕妇吟  (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蚕妇吟  (宋)张  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注]稠:多而密. (1)这两首诗使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查看


  • 古典诗词鉴赏:苏轼五首[浣溪沙]词赏析
  • 古典诗词鉴赏:苏轼五首<浣溪沙>词赏析 高考研究 2014-07-06 0020 苏轼五首<浣溪沙>词赏析 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查看


  • 七上古诗鉴赏(次 赤 浣)
  • 七上古诗鉴赏 一.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鉴赏关键点]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 ...查看


  • 初中古诗词中的典故
  • 初中古诗词中的典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古代诗人在创作时,为了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常常会使用一些典故来增强作品的意蕴.如果能 ...查看


  • 初中必背古诗词赏析1
  • 初中必背古诗词赏析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 ...查看


  •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1
  • 出自宋代诗人王令的<送春>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诗,表现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景为主,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花落 ...查看


  • 诗歌赏析练习题
  • 高考诗歌鉴赏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中学 罗小平 高考诗歌鉴赏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 高考诗歌鉴赏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web 点击数:2419 更新时间:2013-1-1 14:32:49 - 1.阅读下面唐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