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即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等5个相连湖泊的总称,又称大湖,有“北美大陆地中海之称。北美五大湖除密歇根湖属于美国外,其余4胡均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五大湖总面积24.52万km2,其中美国占72%,加拿大占28%。总蓄水容量约228000亿m3,约占全世界淡水湖总量的1/5。
苏必利尔湖(LakeSuperior)是北美洲五大湖最西北和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第二大湖。[1]湖东北面为加拿大,西南面为美国。湖面东西长616千米,南北最宽处257千米,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积82103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05米。蓄水量1.2万立方千米。有近200条河流注入湖中,以尼皮贡和圣路易斯河为最大。湖中主要岛屿有罗亚尔岛(美国国家公园之一)、阿波斯特尔群岛、米奇皮科滕岛和圣伊尼亚斯岛,而罗亚尔岛更是美国的国家公园之一。沿湖多林地,风景秀丽,人口稀少。苏必利尔湖水质清澈,湖面多风浪,湖区冬寒夏凉。季节性渔猎和旅游为当地娱乐业主要项目。蕴藏有多种矿物。有很多天然港湾和人工港口。主要港口有桑德贝、苏圣玛丽、塔科尼特、杜鲁斯、马凯特等。全年通
安大略湖(LakeOntario)是北美洲五大湖最东和最小的一个,名字来自易洛魁语skanadario,意思是“美丽之湖”。北为加拿大,南是美国,大致成椭圆形,主轴线东西长311千米,最宽处85千米。水面约19554平方千米,平均深度86米,最深244米,蓄水量1688立方千米。有尼亚加拉、杰纳西、奥斯威戈、布莱克和特伦特河注[2]入,经韦兰运河和尼亚加拉河与伊利湖连接。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接伊利湖,下灌安大略湖,两湖落差99米。湖水由东端流入圣劳伦斯河。安大略湖北面为农业平原,工业集中在港口城市圣凯瑟琳、多伦多、罗切斯特、金斯顿等。港湾每年12月至来年4月不通航。
费城中心城区从市政厅向西北延伸的本杰明
--弗兰克林大街是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途经费城艺术博物馆、罗丁博物馆、本杰明?弗兰克林纪念馆和菲斯天文馆等重要文化设施,通往费尔蒙特公园。该公园沿斯库尔基尔河延伸,占地1600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内有1876年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会址。城东多历史遗址。1730年建立的独立广场,现为国家独立公园的一部分,内独立宫是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宣言的地方,珍藏着著名的自由钟。附近的卡本特厅是第一次大陆会议的会址。建于1727年的基督教堂是华盛顿、弗兰克林及其他独立战争时期的领袖们的礼拜堂,附近有弗兰克林墓。城西是大学区,有宾夕法尼亚大学(Penn)、卓克赛尔(Drexel)、坦帕大学(Temple)、圣约瑟夫学院;克尔提斯音乐学院和宾夕法尼亚美术研究院等著名高等学府。费城管弦乐团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市区东部中国城有全美最大的、最早的中国城之一。克利夫兰
位于伊利湖南岸,凯霍加河的河口,昔日西储地的范围内,距离宾州100公里,是俄亥俄州凯霍加县的首府。开埠于1796年,历史上由于运河和铁路交汇,成为了制造业中心。在大型工业衰退后,成为了金融、保险和医疗中心。
克利夫兰(美国俄亥俄州城市)
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大城市。曾于1904年举办过第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市内人口:356,837,都会区人口为:2,803,707,为美国第十八大城市区。位于美国最长的密西西比河中游河畔,美国大陆本土的中央,几乎处于美国的几何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片地区当年是法国的殖民地,城市由法国国王得名。美国的经济发展是由东部大西洋岸向西部广大荒凉地区推进的,欧洲殖民者以及后来的人流货流也不断地从这里涌向西部地区,美国地理学家通常称这里为向西进发的门户。
坐落在城市中心区的萨尔南拱门(也叫圣路易斯弧形拱门),是一个倒着的悬链线,也是美国向西开发的一个象征,这座雄伟壮观的不锈钢抛物线形的建筑物,高达192米,是1964年动工后仅用两年时间建成的。拱门底部有缆车可以直达顶层。
圣路易斯城是美国密苏里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密西西比河畔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市区被密西西比河分成两半,河东叫东圣路易斯,历史发展较早;河西叫圣路易斯,历史发展虽然较迟,却是市区的主要部分,面积约159平方公里。
历史上圣路易斯是印第安人的皮毛交易集市口岸和美国最大的牛市场,后来发展为美国皮革制鞋工业的中心。1764年,法国冒险家兼商人皮尔·莱克利德从新奥尔良来到圣路易斯的发祥地——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河的汇流处,当时法兰西帝国日趋衰落,他抱着摆脱英国殖民者控制建立法国式的最后一座城市的愿望,在密西西比河西岸建立了初期的城市雏形。为了纪念法国国王圣路易斯九世,就将该地命名为圣路易斯。
南北战争后,由于铁路的修建,交通和工商业迅速发展,圣路易斯市
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和向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基地。圣路易斯市经济腹地广大,交通和用水条件十分优越,附近地区又有丰富的煤、铁、石灰石和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圣路易斯大都市地区有3000多家工业企业,是美国多种工业的集合体地区之一。因此,多样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是圣路易斯工业最显著的特征。汽车制造业一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中期以后,降为仅次于底特律的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中心。
圣路易斯的电子仪表工业和电子技术水平相当发达,埃默森电器公司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电子企业。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麦克唐纳--道格拉斯总部就设在这里,世界上首先登上月球的宇宙飞船是在这里制造的,之后还制造了多艘宇宙飞船。圣路易斯的食品工业和制鞋工业也很发达,食品工业中以生产饼干和啤酒闻名全国。酿酒业垄断着全国。这里有30多家制鞋厂,为美国仅次于波士顿的第二大制鞋中心。
圣路易斯是全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圣路易斯也是全国第二大铁路运输的终点站,第五大航空交通枢纽和第六大卡车运输中心。市境内的港口岸线长达116公里,在密西西比河两岸有近百个现代化码头。全国有14条铁路线汇集在圣路易斯,通过该城的铁路占全国总里程的73%,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和原料燃料等通过这个枢纽与全国东西南北各站转接,市区设有17个调车8个货物装卸场地。由于圣路易斯的地理位置适中,喷气式飞机约在3个小时内便可以抵达美国大陆的大多数主要城市区域。该城与全国55个城市都有直达班机,国际机场上每天起飞的班机有250多架次。
堪萨斯城(英语:KansasCity,Missouri),是密苏里州西部的一座城市,包含密苏里州杰克逊(Jackson)、克莱(Clay)、卡斯(Cass)和普拉特(Platte)四个县,是杰克逊县最大城市、密苏里州最大城市,美国第二十七大城市。城市位于密苏里河与堪萨斯河交汇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交界处,面对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
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是中西部第七大城市,界于克里夫兰和奥马哈之间,人口44万,加上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共计58万人口,都会区人口达到200万。由于城市及都会区不断成长,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theGlobalizationandWorldCitiesStudyGroupandNetwork),把堪萨斯城列为"具世界级城市潜力城市"之一。
美国密苏里州第一大城市,位于州西部,堪萨斯河注入密苏里河处,跨密苏里河两岸,与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隔河相对,市区面积818平方公里,人口43.5万(1990)。大市区包括独立城、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以及附近7县,面积8历3平方公里。19世纪初,法国人在此建立贸易站。1850年建镇。1853年设市。曾为历史上有名的圣菲小径所穿经。随着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和其他铁路的通达,农畜
产品加工业发展,城市渐趋繁荣。进入20世纪后,工业开始多样化,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成为美国中西部工商业中心。由于地处美国农牧区的中心地带,大量牲畜、小麦和其他农产品在此集散和加工,有巨大的谷物仓库和地下天然冷藏仓库。牲畜屠宰、肉类加工工业的规模很大,牲畜围栏之大居全国前列。美国主要的面粉工业中心,其他工业有农业机械、汽车装配、炼油、钢铁、铁路车辆维修、服装、飞机发动机、军火和印刷出版等。约1/4的就业人口从事商业活动,批发、零售和邮购业务繁盛,以销售农牧产品及其加工食品为主。金融业也较发达,是联邦储备银行第十区总部所在地。横贯大陆的公路和铁路的交叉点,重要河港,并有管道联系着西南方的油、气田。国际机场辟有20条航线。市中心处在滨密苏里河的阶地上,有34层的堪萨斯城电光大楼以及联邦、州和市的办公大楼等现代化建筑。著名的阿美利加皇家牲畜和种马展览会每年秋季在本市举行。有公园100多处,占地2160多公顷,其中斯沃普公园为全国第二大公园。市内多教育和文化艺术机构。有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音乐学院、堪萨斯城艺术学院等13所高等学府;威廉'罗克希尔·纳尔逊美术馆和阿特
金优秀艺术博物馆广泛收藏雕塑、陶器和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的青铜器,为著名的东方艺术珍藏所。
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国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位于该州东南部,跨密西西比河两岸。面积151.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00,070(2013年)都市区人口超过3,459,146(2013年)。东与圣保罗毗邻,组成著名双子城,包括附近郊县在内,面积12626平方公里,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一半以上。
明尼阿波利斯在1680年法国探险家到达这一地区之前,这里唯一的居民是达科他苏人。1820年-1825年,美军在此修建斯内灵堡(FortSnelling),刺激这一地区的增长。达科他人为形势所迫,出售了他们的土地,好让从东部来的移民定居此地。1856年,明尼苏达立法机构承认密西西比河西岸,今天的明尼阿波利斯具有镇的地位。1867年,明尼阿波利斯通过合并成为一个城市,这一年连接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的铁路开通,1872年又并入了东岸的圣安东尼市。该市名称
「Minneapolis」的命名者是该市第一位学校教师(schoolteacher),他将达科他语中表示水的词「mni」和希腊语表示城市的词「polis」组合成该市的名称。明尼阿波利斯的绰号是"湖城"和"面粉城"。
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1821年在密西西比河圣安东尼瀑布附近建立。后移民渐增,在东岸形成圣安东尼村。19世纪中期向西岸发展。1872年两岸居民点合并设市。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为主。19世纪末随着美国向中西部移民开发,大溯区乳用畜牧业和大平原小麦种植业已颇具规模,使地处两大农区之间的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农畜产品加工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代工业兴起,城市不断扩展。面粉工业在国内居突出地位,产量仅次于布法罗,市区西部为现代化面粉工厂集中地区。密西西比河沿岸分布许多大型谷物仓库,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是全国最大的谷物市场之一。亚麻油、乳酪业以及传统的锯木业也很发达。电子仪表、农业机械、运输机械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很快,在城市工业结构中渐居主导地位。工厂主要分布在市区南部。与圣保罗同为美国中北部地区水、陆、空交通枢纽,商业和金融中心。中央商业区位于密西西比河西岸,有57层的IDC大楼、尼科莱特购物中心等主要建筑物,沟通街道两边商场的高架风雨廊道为城市独特的建筑形式。文教设施有明尼苏达大学、奥格斯伯格学院等高等学府,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以及美术馆、博物馆和音乐厅等。市内多公园,西南郊湖泊成群,风景优美,有明尼哈哈瀑布等游览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是明尼苏达州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州东南部,明尼苏达河口附近。为密西西比航线顶端的入口港。东与圣保罗市隔河相望,
构成密西西比河上一对著名的双子城。明尼阿波利斯面积142.5平方公里,人口36.8万(1990年)。圣保罗是该州的首府,面积134.7平方公里,人口27.2万(1994年)。两市共同的大市区包括附近郊县在内,面积为12626平方公里,人口约269万,占全州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曾是德国和北欧移民选择定居的目标,素有崇尚自由和创新的传统。当地丰富的水力,促进了木材和面粉工业的繁荣。现又进入了高科技城市的行列。明尼阿在印第安语中是"水"的意思,波利斯是希腊语"城"的音译,合在一起意为"水城"。密西西比河东的圣保罗的先驱者是法国人,后来大批爱尔兰人和德国人涌入此地。1838年始建,1849年成为明尼苏达州的首府,经济主要依靠奶畜产品加工与河运。
明尼阿波利斯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为主。1899年伐木业臻于极盛。后随着美国向中西部移民开发,面粉业成为主要行业。19世纪通铁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五大面粉公司总部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代工业兴起,城市不断扩展。面粉工业在国内居突出地位,产量仅次于布法罗,市区西部为现代化面粉工厂集中地区。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为世界最大类物市场之一。亚麻油、乳酪业以及传统的锯木业也很发达。电子仪表、农业机械、运输机械等工业也发展很快,在城市工业结构中渐居主导地位。工厂主要分布在市区南部。
1939年明尼阿波利斯环绕着密西西比河上唯一的瀑布--圣安东尼瀑布发展起来。磨坊主自从公元前1世纪就有开始利用水力的传统。在早期,明尼苏达北部的森林提供了伐木业的资源,该市则利用瀑布的水能兴建了17个锯木厂。到1871年,河流的西岸已经拥有23个企业,包括面粉厂、毛纺厂、炼铁厂、铁路机械厂、棉纺厂、造纸厂和刨木厂。到1905年,明尼阿波利斯几乎出产全美国10%的面粉。在生产高峰年份,仅仅华斯本"A"面粉厂一个厂家每天就能生产出足供制造1200万块面包的面粉。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作为城市复兴(urbanrenewal)的一部分,该市将横跨25个街区(占市中心的40%)的大约200座建筑夷为平地,摧毁了GatewayDistrict和MetropolitanBuilding等许多著名建筑。
明尼阿波利斯市内有22个轻盈秀丽的小湖,曲径环湖,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市内还有大小156座公园。中央商业区位于密西西比河西岸,57层的国际开发公司(IDC)大楼和尼科莱特购物中心是该市的主要建筑。站在高层建筑上远眺,到处湖光粼粼,水天相映。新罗曼式的市政厅使人想起欧洲国家的宫殿。湖泊周围的花园洋房,环境优雅宁静,是理想的住宅区。由于明尼阿波利斯地处北方,与中国黑龙江中部属同一纬度,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30-40℃,积雪有时深达2米。为了方便行人,市中心大楼之间架起以玻璃密封的空中走廊,成为"天桥",总长约五公里。即使是在天寒地冻的数九天,行人也不会受到严寒的侵袭。
得克萨斯州原属于墨西哥,1821年以前得克萨斯是新西班牙总督区(西班牙殖民地)的一部分。墨西哥独立后,得克萨斯成为墨西哥科阿韦拉-特哈斯州(CoahuilayTejas)的一部分。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大量美国移民涌入得克萨斯。1835年12月20日,得克萨斯人在戈里亚得签署了第一份独立声明。而后墨西哥政府禁止蓄奴制度存在,这些奴隶主不满意,因此得克萨斯在1836年3月2日正式宣布独立,建立了得克萨斯共和国。美国承认得克萨斯共和国,墨西哥不承认得克萨斯的独立,宣布要将得克萨斯重新并入其领土,得克萨斯维持其独立立场并强调格兰德河是其边境。英国试图调停这场争议但没有成功,因为墨西哥不肯承认得克萨斯。1845年美国宣布假如得克萨斯共和国愿意加入美国的话美国将承认格兰德河为其边境。同年得克萨斯加入美国成为美国的第28个州。该州可区分为四个主要地理区域:西湾沿岸平原区、
北部中央平原区、大平原区、以及佩科斯区。得州东南方有三分之一的地区属于西湾沿岸平原;北部中央平原区由得州的中部一直向东半部的狭长地带(Panhandle)延伸,基本上是一些没有树木生长的山丘及山谷。大平原区位于北部中央平原区的西边,是属于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大草原的一部分。佩可斯区位于得州的西部,是一处风景壮丽、由岩石构成的干燥地区。旧金山(SanFrancisco),又译“三藩市”、“圣弗朗西斯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加州(人口)第四大城市。旧金山临近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SiliconValley),是世界最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美国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
旧金山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拥有独一无二的旧金山湾区、金门大桥和渔人码头,气候冬暖夏凉、阳光充足,临近众多美国国家公园(如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和加州葡萄酒产地纳帕谷,被誉为“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城市”。1769年西班牙人发现此地,1848年加入美联邦。19世纪中叶旧金山在淘金热中迅速发展,华侨称为“金山”,后为区别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改称“旧金山”[1]。截止到2014年7月,全市人口约85万,其中华人18万[2-3],是西半球华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华人总数量仅次于纽约。
旧金山湾区是世界最重要的科教文化中心之一,拥有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包括公立型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和私立型的斯坦福大学[5],以及世界顶级医学中心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6]。截止2016年3月,逾百位诺贝尔奖得主(伯克利72位、斯坦福60位)[7-8]、菲尔兹奖得主(伯克利8位、斯坦福6位)[9-13]和图灵奖得主(伯克利20位、斯坦福20位)[14-15]在湾区工作或求学;更有约200位奥运会冠军(斯坦福129枚金牌[16]、伯克利105枚金牌[17])从旧金山湾区走出。旧金山湾区从20世纪起一直是美国嬉皮士文化、近代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的中心之一,还有全美最大的艺术设计院校——旧金山艺术大学。
欧洲人在1542年到旧金山湾区,旧金山区域在16世纪属于西班牙的上加利福尼亚省领土。西班牙将领嘉斯帕·德·伯特拉(DonGaspardePortola)于1769年带领他的属下在旧金山湾区探索地形。1776年3月28日,西班牙探险家胡安·鲍提斯塔·迪·安扎(JuanBautistadeAnza)在当地选了两个可建筑地点,一个作为军事用途,另一个则作为传教用途,但实
质的施工却由安扎的两名同伴JoseJoaquinMoraga中尉及FranciscoPalou神父监督。JoseJoaquinMoraga负责建立的是军事基地旧金山要塞(PresidioofSanFrancisco,现已改为要塞公园)。FranciscoPalóu则负责建立的是教会,他将该地命名为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科教会(MissionSanFranciscodeAsis),俗称都勒教会(MissionDolores)。该区所有的一切行政事务皆经由教会管理。
1821年,墨西哥自西班牙独立,上加州也成为墨西哥领土。独立之后的墨西哥教会管辖的势力逐渐薄弱,教会所属的土地也逐渐规划成私人所拥有。来自英国的威廉·李察森(WilliamRichardson)于1835年在半岛的西部(即现今位于中国城与金融区交界的花园角)建立了第一栋私人别宅。李察森经过他人帮助,开始规划住宅附近的街市,并将此区域称为芳草地(YerbaBuena)。墨西哥和美国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准将约翰·斯洛特(JohnD.Sloat)带领手下来到这里,1846年以美国名义占占领此城。1847年1月30日,海军上校约翰·蒙哥马利(JohnB.Montgomery)将城市更名为旧金山。
纳民建市
旧金山,原名耶瓦布埃纳,又名圣弗兰西斯科,华侨称为三藩市,是1847年墨西哥人以西班牙文命名的,当时这里的居民只有800多人。它本是西班牙的一个殖民据点,后由墨西哥接管,美墨战争之际为美军所占。1848年一月的SacrementoValley,一名木匠在建造锯木厂时,在推动水车的水流中发现了黄金。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全世界的淘金热。短短三个月内旧金山人口便激增2.5万人。其中许多华人作为苦力贩卖至此挖金矿,修铁路,备尝艰辛。此后大批华工在这里安家落户,他们就称这座城市为旧金山(以区别澳大利亚的新金山)。旧金山的最强间是移民们迸发的热情,这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文化;特色鲜明的意大利人,巴西人、西班牙人,华人等,不同的聚居区点缀在加州这块土地上。
淘金热
1848年1月,在于加州东北部的苏特坊(Sutter'sMill)发现黄金后,消息很快的就传开来,同年8月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东部的纽约,各地许多怀着想一夕致富的人开始涌入旧金山港口。1849年起,加州淘金潮真正展开,从美国其他各地和其他国家搭船或者是从内陆来到加州梦想实现淘金梦的人络绎不绝,船上的的旅客、水手甚至船长下了船马上就前仆后继的前往苏特坊,当时旧金山港口的帆船到处可见,而市区的人口一夕间暴涨。这也让旧金山居民从1847-1870年之间,从500人增加到15万人口。后来所谓旧金山49人即是那些于1849年从各地来到旧金山想一夕致富的人。当时除了世界各地前来实现淘金梦的投机者外,许多人在旧金山开店提供淘金者需要的补给品,当时的公司有些至今存在,包括制造李维斯牛仔裤(1873年)的李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吉德利巧克力店(Ghirardelli,1852年)、FOLGERS咖啡(1850年)和富国银行(1852年)、加州银行(BankofCalifornia,1864年)。1848年发现黄金之前加州仍属于墨西哥领土,同年二月墨西哥于美墨战争中战败后,加州变成美国领土。加利福尼亚于1850年正式成美国联邦政府第31个州,旧金山是起初的一个县。旧金山联邦造币厂于1854年成立,主要打造金币用来流通市场。淘金热使得旧金山成为当时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城市。
旧金山地震,1906年4月18日早上5:12,旧金山发生了8.25级大地震。由于煤气管爆裂,城里各处引发了多起大火,火灾使该城迅速变为一片火海,在80公里外还清晰可见刺眼的火光及冲天的浓烟。大火整整烧了3天,旧金山成为了一片废墟。在这次地震中,有3200人丧生,25万人无家可归,514条街道、2.8万幢建筑焚毁倒塌。但是,旧金山在经历了这样大的灾难后却如浴火凤凰般,以不到六年的时间重新建设了一座更新、更现代化的城市。1915年的世界博览会在旧金山举行,标志着旧金山已经彻底从废墟中复活了!
旧金山为了庆祝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竣工,另一方面显示在1906年大地震后重建的新市貌,而于1915年在现今的滨港区举行了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地震后的旧金山重建非常迅速,地震时被震毁市政厅,也赶在1915年于原地重建完毕,在世界博览会举行时已经完全看不到地震灾后的影响。旧金山当时为了加速重建工程,许多建筑物省略了防震设计,忽略了当初地震所带来的警惕,这也导致后来1989年大地震造成许多建筑物损毁。世界博览会从1915年2月20日-12月4日,展地范围从东边梅森碉堡往西延伸到艺术宫。当时博览会金碧辉煌的建筑物在展后几乎全部拆除,只剩下艺术宫和其后面科博馆的建筑物,日本茶园(已移至Belmot市),还有市政厅旁的比尔·格雷厄姆市政礼堂。
1936年连接旧金山和奥克兰的海湾大桥竣工1937年连接旧金山和马林县的金门大桥竣工1939年于金银岛举行金门世界博览会1945年联合国51个创始成员在旧金山签订联合国宪章1951年同盟国与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正式终止对日本的战争。1978年当时市长马斯可尼和市议员哈维·米尔克在市政厅内遭到枪杀。
普雷塔地震,1989年10月17日5:04pm,位于旧金山南边97公里的圣塔克鲁兹山区的圣安地列斯断层滑动,发生
6.9级地震,位于同地震带的旧金山湾区亦造成许多伤亡。
旧金山的滨港区源为1906年大地震后填土造地所建,地震发生时引起了泥土液态化,土地随着震波上下摇摆,造成许多房屋损毁并引起大火。双层通行的海湾大桥位于奥克兰段的上层道路断裂,最严重的位于奥克兰市,连接海湾大桥的双层尼米兹高速公路的上层完全震垮,造成42人在车内被压死。当时旧金山南边的烛台球场正准备举行旧金山巨人队和奥克兰运动家的美国职棒世界大赛,此次地震经由电视转播即时传遍了世界各地,世界大赛因此延后了十日,这次地震后来又称为世界大赛大地震或是1989年大地震。
此次地震结果造成尼米兹880洲际高速公路改道重建,经由11年后直到2000年才竣工完毕,海湾大桥虽然在地震后一个月重建通行,但经过安全考量,海湾大桥奥克兰段必须改建新桥段,新桥段将于2013年建造完成。横跨旧金山码头区,连接海湾大桥和金门大桥的480双层高速公路在地震后拆除,480号高速公路拆除后让港口码头区重获新生,开放式的空间规划让港口码头区重新恢复20世纪初繁荣的景象。此次在地震中唯一没受影响的湾区捷运在地震后成为连接东湾和旧金山的主要交通工具,灾后头两个月的每日载客量从22万名旅客徒增到33万名旅客。当时已取消了多年的湾区接驳运输船,在地震后重新开辟阿拉米达、奥克兰、柏克莱连接旧金山的路线。此次地震造成各地共57人死亡,一万两千栋房屋损毁,旧金山往后的都市计划因此大为改变,许多建筑物必须加强防震措施或是改建。大地震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日。
旧金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圣弗朗西斯科半岛(37°48’0”N,122°25’0”W),面积121.73平方公里,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是一座山城。旧金山位于加州主要地震区。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在1906年,之前在1851年,1858年,1865年和1868年也发生过大型地震。最近的地震是1989年,市中心的街道出了几尺宽的裂口,其中包括上海湾大桥的路线。市区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城内有很多直上直下的街道。市内有三个最有名的山坡:NobHill,RussianHill和TelegraphHill。旧金山半岛三面环水,并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旧金山是典型的凉夏型地中海式气候。因长期受海风影响,旧金山夏天的日高温通常只有20摄氏度(℃)左右,一年大约只有一个星期会因强劲陆风影响而超过30℃。9月是最暖和的月份。同时因太平洋水温长年在摄氏10-15℃间,夏天半夜也可能下降到10℃以下。旧金山因临近海边和金门海峡,下半夜和早上多受雾的影响,但夏季降雨极少,雨季为1-4月间,冬天虽冷,但鲜有降雪。纵观当地房地产市场,旧金山经历了起起落落。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旧金山乃至整个世界都开启了互联网时代以及网络公司的热潮。任何跟互联网有关联的公司都会拥有一个以.Com为后缀的名字,就能受到世界各地风险投资人的青睐。互联网创业公司开始吸引大量投资热钱,并雇佣大批专业人才,以迅猛的态势成长起来。当地的房产市场从1995年开始历经了约100%的激进增长,一直到2001年房产泡沫破灭。2001年至2002年间房价跌了近10%。然而很快,由于银行提供低利率房贷以及当时美国流行起房地产投机热潮等刺激因素,房价又呈上涨之势。这使得房价到2007年为止上涨了50%之多。2008年到2009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房价暴跌了约25%。而从2012年开始,旧金山房地产市场又复苏了。截止到目前,旧金山房价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涨了60-70%,其中很大原因依旧是科技创业公司所带动的对房产的极大需求。如今,旧金山当地的房产市场依然很坚挺,尽管热度略有下降。虽然对房源的需求还是很大,但跟过去几年的热门程度相比,已经缓解了不少。高科技产业的平缓发展是否会对当地房产市场造成显著影响还不得而知。但根据媒体新闻报道显示,市面上主要风投机构就是否应该在现阶段投钱到硅谷创新型企业上表示出迟疑态度。这直接会导致一些创新企业会面临融资困难的局面,继而面临招不到优质人才的发展限制。诸如此类种种可能会使得未来几个月内房产市场略显冷却。尽管很多人都揣测旧金山是否会迎来新一轮房价下跌,但就过去3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旧金山房价从长远而言依然会是上升趋势。
北美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即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等5个相连湖泊的总称,又称大湖,有“北美大陆地中海之称。北美五大湖除密歇根湖属于美国外,其余4胡均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五大湖总面积24.52万km2,其中美国占72%,加拿大占28%。总蓄水容量约228000亿m3,约占全世界淡水湖总量的1/5。
苏必利尔湖(LakeSuperior)是北美洲五大湖最西北和最大的一个,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第二大湖。[1]湖东北面为加拿大,西南面为美国。湖面东西长616千米,南北最宽处257千米,湖面平均海拔180米,水面积82103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05米。蓄水量1.2万立方千米。有近200条河流注入湖中,以尼皮贡和圣路易斯河为最大。湖中主要岛屿有罗亚尔岛(美国国家公园之一)、阿波斯特尔群岛、米奇皮科滕岛和圣伊尼亚斯岛,而罗亚尔岛更是美国的国家公园之一。沿湖多林地,风景秀丽,人口稀少。苏必利尔湖水质清澈,湖面多风浪,湖区冬寒夏凉。季节性渔猎和旅游为当地娱乐业主要项目。蕴藏有多种矿物。有很多天然港湾和人工港口。主要港口有桑德贝、苏圣玛丽、塔科尼特、杜鲁斯、马凯特等。全年通
安大略湖(LakeOntario)是北美洲五大湖最东和最小的一个,名字来自易洛魁语skanadario,意思是“美丽之湖”。北为加拿大,南是美国,大致成椭圆形,主轴线东西长311千米,最宽处85千米。水面约19554平方千米,平均深度86米,最深244米,蓄水量1688立方千米。有尼亚加拉、杰纳西、奥斯威戈、布莱克和特伦特河注[2]入,经韦兰运河和尼亚加拉河与伊利湖连接。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接伊利湖,下灌安大略湖,两湖落差99米。湖水由东端流入圣劳伦斯河。安大略湖北面为农业平原,工业集中在港口城市圣凯瑟琳、多伦多、罗切斯特、金斯顿等。港湾每年12月至来年4月不通航。
费城中心城区从市政厅向西北延伸的本杰明
--弗兰克林大街是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途经费城艺术博物馆、罗丁博物馆、本杰明?弗兰克林纪念馆和菲斯天文馆等重要文化设施,通往费尔蒙特公园。该公园沿斯库尔基尔河延伸,占地1600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内有1876年美国独立百年博览会会址。城东多历史遗址。1730年建立的独立广场,现为国家独立公园的一部分,内独立宫是1776年7月4日宣布独立宣言的地方,珍藏着著名的自由钟。附近的卡本特厅是第一次大陆会议的会址。建于1727年的基督教堂是华盛顿、弗兰克林及其他独立战争时期的领袖们的礼拜堂,附近有弗兰克林墓。城西是大学区,有宾夕法尼亚大学(Penn)、卓克赛尔(Drexel)、坦帕大学(Temple)、圣约瑟夫学院;克尔提斯音乐学院和宾夕法尼亚美术研究院等著名高等学府。费城管弦乐团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市区东部中国城有全美最大的、最早的中国城之一。克利夫兰
位于伊利湖南岸,凯霍加河的河口,昔日西储地的范围内,距离宾州100公里,是俄亥俄州凯霍加县的首府。开埠于1796年,历史上由于运河和铁路交汇,成为了制造业中心。在大型工业衰退后,成为了金融、保险和医疗中心。
克利夫兰(美国俄亥俄州城市)
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大城市。曾于1904年举办过第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市内人口:356,837,都会区人口为:2,803,707,为美国第十八大城市区。位于美国最长的密西西比河中游河畔,美国大陆本土的中央,几乎处于美国的几何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片地区当年是法国的殖民地,城市由法国国王得名。美国的经济发展是由东部大西洋岸向西部广大荒凉地区推进的,欧洲殖民者以及后来的人流货流也不断地从这里涌向西部地区,美国地理学家通常称这里为向西进发的门户。
坐落在城市中心区的萨尔南拱门(也叫圣路易斯弧形拱门),是一个倒着的悬链线,也是美国向西开发的一个象征,这座雄伟壮观的不锈钢抛物线形的建筑物,高达192米,是1964年动工后仅用两年时间建成的。拱门底部有缆车可以直达顶层。
圣路易斯城是美国密苏里州最大的城市,也是密西西比河畔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市区被密西西比河分成两半,河东叫东圣路易斯,历史发展较早;河西叫圣路易斯,历史发展虽然较迟,却是市区的主要部分,面积约159平方公里。
历史上圣路易斯是印第安人的皮毛交易集市口岸和美国最大的牛市场,后来发展为美国皮革制鞋工业的中心。1764年,法国冒险家兼商人皮尔·莱克利德从新奥尔良来到圣路易斯的发祥地——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河的汇流处,当时法兰西帝国日趋衰落,他抱着摆脱英国殖民者控制建立法国式的最后一座城市的愿望,在密西西比河西岸建立了初期的城市雏形。为了纪念法国国王圣路易斯九世,就将该地命名为圣路易斯。
南北战争后,由于铁路的修建,交通和工商业迅速发展,圣路易斯市
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和向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基地。圣路易斯市经济腹地广大,交通和用水条件十分优越,附近地区又有丰富的煤、铁、石灰石和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为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圣路易斯大都市地区有3000多家工业企业,是美国多种工业的集合体地区之一。因此,多样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是圣路易斯工业最显著的特征。汽车制造业一度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中期以后,降为仅次于底特律的美国第二大汽车制造中心。
圣路易斯的电子仪表工业和电子技术水平相当发达,埃默森电器公司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电子企业。美国最大的飞机制造公司麦克唐纳--道格拉斯总部就设在这里,世界上首先登上月球的宇宙飞船是在这里制造的,之后还制造了多艘宇宙飞船。圣路易斯的食品工业和制鞋工业也很发达,食品工业中以生产饼干和啤酒闻名全国。酿酒业垄断着全国。这里有30多家制鞋厂,为美国仅次于波士顿的第二大制鞋中心。
圣路易斯是全国最大的内河航运中心,圣路易斯也是全国第二大铁路运输的终点站,第五大航空交通枢纽和第六大卡车运输中心。市境内的港口岸线长达116公里,在密西西比河两岸有近百个现代化码头。全国有14条铁路线汇集在圣路易斯,通过该城的铁路占全国总里程的73%,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和原料燃料等通过这个枢纽与全国东西南北各站转接,市区设有17个调车8个货物装卸场地。由于圣路易斯的地理位置适中,喷气式飞机约在3个小时内便可以抵达美国大陆的大多数主要城市区域。该城与全国55个城市都有直达班机,国际机场上每天起飞的班机有250多架次。
堪萨斯城(英语:KansasCity,Missouri),是密苏里州西部的一座城市,包含密苏里州杰克逊(Jackson)、克莱(Clay)、卡斯(Cass)和普拉特(Platte)四个县,是杰克逊县最大城市、密苏里州最大城市,美国第二十七大城市。城市位于密苏里河与堪萨斯河交汇处,密苏里州和堪萨斯州交界处,面对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
密苏里州堪萨斯城是中西部第七大城市,界于克里夫兰和奥马哈之间,人口44万,加上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共计58万人口,都会区人口达到200万。由于城市及都会区不断成长,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theGlobalizationandWorldCitiesStudyGroupandNetwork),把堪萨斯城列为"具世界级城市潜力城市"之一。
美国密苏里州第一大城市,位于州西部,堪萨斯河注入密苏里河处,跨密苏里河两岸,与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隔河相对,市区面积818平方公里,人口43.5万(1990)。大市区包括独立城、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城以及附近7县,面积8历3平方公里。19世纪初,法国人在此建立贸易站。1850年建镇。1853年设市。曾为历史上有名的圣菲小径所穿经。随着密苏里太平洋、铁路和其他铁路的通达,农畜
产品加工业发展,城市渐趋繁荣。进入20世纪后,工业开始多样化,城市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成为美国中西部工商业中心。由于地处美国农牧区的中心地带,大量牲畜、小麦和其他农产品在此集散和加工,有巨大的谷物仓库和地下天然冷藏仓库。牲畜屠宰、肉类加工工业的规模很大,牲畜围栏之大居全国前列。美国主要的面粉工业中心,其他工业有农业机械、汽车装配、炼油、钢铁、铁路车辆维修、服装、飞机发动机、军火和印刷出版等。约1/4的就业人口从事商业活动,批发、零售和邮购业务繁盛,以销售农牧产品及其加工食品为主。金融业也较发达,是联邦储备银行第十区总部所在地。横贯大陆的公路和铁路的交叉点,重要河港,并有管道联系着西南方的油、气田。国际机场辟有20条航线。市中心处在滨密苏里河的阶地上,有34层的堪萨斯城电光大楼以及联邦、州和市的办公大楼等现代化建筑。著名的阿美利加皇家牲畜和种马展览会每年秋季在本市举行。有公园100多处,占地2160多公顷,其中斯沃普公园为全国第二大公园。市内多教育和文化艺术机构。有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音乐学院、堪萨斯城艺术学院等13所高等学府;威廉'罗克希尔·纳尔逊美术馆和阿特
金优秀艺术博物馆广泛收藏雕塑、陶器和古代埃及、希腊、罗马的青铜器,为著名的东方艺术珍藏所。
明尼阿波利斯是美国明尼苏达州最大城市,位于该州东南部,跨密西西比河两岸。面积151.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00,070(2013年)都市区人口超过3,459,146(2013年)。东与圣保罗毗邻,组成著名双子城,包括附近郊县在内,面积12626平方公里,人口约占全州总人口一半以上。
明尼阿波利斯在1680年法国探险家到达这一地区之前,这里唯一的居民是达科他苏人。1820年-1825年,美军在此修建斯内灵堡(FortSnelling),刺激这一地区的增长。达科他人为形势所迫,出售了他们的土地,好让从东部来的移民定居此地。1856年,明尼苏达立法机构承认密西西比河西岸,今天的明尼阿波利斯具有镇的地位。1867年,明尼阿波利斯通过合并成为一个城市,这一年连接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的铁路开通,1872年又并入了东岸的圣安东尼市。该市名称
「Minneapolis」的命名者是该市第一位学校教师(schoolteacher),他将达科他语中表示水的词「mni」和希腊语表示城市的词「polis」组合成该市的名称。明尼阿波利斯的绰号是"湖城"和"面粉城"。
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1821年在密西西比河圣安东尼瀑布附近建立。后移民渐增,在东岸形成圣安东尼村。19世纪中期向西岸发展。1872年两岸居民点合并设市。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为主。19世纪末随着美国向中西部移民开发,大溯区乳用畜牧业和大平原小麦种植业已颇具规模,使地处两大农区之间的明尼阿波利斯发展成为农畜产品加工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代工业兴起,城市不断扩展。面粉工业在国内居突出地位,产量仅次于布法罗,市区西部为现代化面粉工厂集中地区。密西西比河沿岸分布许多大型谷物仓库,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是全国最大的谷物市场之一。亚麻油、乳酪业以及传统的锯木业也很发达。电子仪表、农业机械、运输机械等新兴工业部门发展很快,在城市工业结构中渐居主导地位。工厂主要分布在市区南部。与圣保罗同为美国中北部地区水、陆、空交通枢纽,商业和金融中心。中央商业区位于密西西比河西岸,有57层的IDC大楼、尼科莱特购物中心等主要建筑物,沟通街道两边商场的高架风雨廊道为城市独特的建筑形式。文教设施有明尼苏达大学、奥格斯伯格学院等高等学府,沃克艺术中心,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以及美术馆、博物馆和音乐厅等。市内多公园,西南郊湖泊成群,风景优美,有明尼哈哈瀑布等游览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是明尼苏达州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州东南部,明尼苏达河口附近。为密西西比航线顶端的入口港。东与圣保罗市隔河相望,
构成密西西比河上一对著名的双子城。明尼阿波利斯面积142.5平方公里,人口36.8万(1990年)。圣保罗是该州的首府,面积134.7平方公里,人口27.2万(1994年)。两市共同的大市区包括附近郊县在内,面积为12626平方公里,人口约269万,占全州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曾是德国和北欧移民选择定居的目标,素有崇尚自由和创新的传统。当地丰富的水力,促进了木材和面粉工业的繁荣。现又进入了高科技城市的行列。明尼阿在印第安语中是"水"的意思,波利斯是希腊语"城"的音译,合在一起意为"水城"。密西西比河东的圣保罗的先驱者是法国人,后来大批爱尔兰人和德国人涌入此地。1838年始建,1849年成为明尼苏达州的首府,经济主要依靠奶畜产品加工与河运。
明尼阿波利斯早期经济活动以利用瀑布水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为主。1899年伐木业臻于极盛。后随着美国向中西部移民开发,面粉业成为主要行业。19世纪通铁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五大面粉公司总部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近代工业兴起,城市不断扩展。面粉工业在国内居突出地位,产量仅次于布法罗,市区西部为现代化面粉工厂集中地区。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为世界最大类物市场之一。亚麻油、乳酪业以及传统的锯木业也很发达。电子仪表、农业机械、运输机械等工业也发展很快,在城市工业结构中渐居主导地位。工厂主要分布在市区南部。
1939年明尼阿波利斯环绕着密西西比河上唯一的瀑布--圣安东尼瀑布发展起来。磨坊主自从公元前1世纪就有开始利用水力的传统。在早期,明尼苏达北部的森林提供了伐木业的资源,该市则利用瀑布的水能兴建了17个锯木厂。到1871年,河流的西岸已经拥有23个企业,包括面粉厂、毛纺厂、炼铁厂、铁路机械厂、棉纺厂、造纸厂和刨木厂。到1905年,明尼阿波利斯几乎出产全美国10%的面粉。在生产高峰年份,仅仅华斯本"A"面粉厂一个厂家每天就能生产出足供制造1200万块面包的面粉。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作为城市复兴(urbanrenewal)的一部分,该市将横跨25个街区(占市中心的40%)的大约200座建筑夷为平地,摧毁了GatewayDistrict和MetropolitanBuilding等许多著名建筑。
明尼阿波利斯市内有22个轻盈秀丽的小湖,曲径环湖,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市内还有大小156座公园。中央商业区位于密西西比河西岸,57层的国际开发公司(IDC)大楼和尼科莱特购物中心是该市的主要建筑。站在高层建筑上远眺,到处湖光粼粼,水天相映。新罗曼式的市政厅使人想起欧洲国家的宫殿。湖泊周围的花园洋房,环境优雅宁静,是理想的住宅区。由于明尼阿波利斯地处北方,与中国黑龙江中部属同一纬度,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30-40℃,积雪有时深达2米。为了方便行人,市中心大楼之间架起以玻璃密封的空中走廊,成为"天桥",总长约五公里。即使是在天寒地冻的数九天,行人也不会受到严寒的侵袭。
得克萨斯州原属于墨西哥,1821年以前得克萨斯是新西班牙总督区(西班牙殖民地)的一部分。墨西哥独立后,得克萨斯成为墨西哥科阿韦拉-特哈斯州(CoahuilayTejas)的一部分。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大量美国移民涌入得克萨斯。1835年12月20日,得克萨斯人在戈里亚得签署了第一份独立声明。而后墨西哥政府禁止蓄奴制度存在,这些奴隶主不满意,因此得克萨斯在1836年3月2日正式宣布独立,建立了得克萨斯共和国。美国承认得克萨斯共和国,墨西哥不承认得克萨斯的独立,宣布要将得克萨斯重新并入其领土,得克萨斯维持其独立立场并强调格兰德河是其边境。英国试图调停这场争议但没有成功,因为墨西哥不肯承认得克萨斯。1845年美国宣布假如得克萨斯共和国愿意加入美国的话美国将承认格兰德河为其边境。同年得克萨斯加入美国成为美国的第28个州。该州可区分为四个主要地理区域:西湾沿岸平原区、
北部中央平原区、大平原区、以及佩科斯区。得州东南方有三分之一的地区属于西湾沿岸平原;北部中央平原区由得州的中部一直向东半部的狭长地带(Panhandle)延伸,基本上是一些没有树木生长的山丘及山谷。大平原区位于北部中央平原区的西边,是属于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大草原的一部分。佩可斯区位于得州的西部,是一处风景壮丽、由岩石构成的干燥地区。旧金山(SanFrancisco),又译“三藩市”、“圣弗朗西斯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加州(人口)第四大城市。旧金山临近世界著名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SiliconValley),是世界最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美国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
旧金山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拥有独一无二的旧金山湾区、金门大桥和渔人码头,气候冬暖夏凉、阳光充足,临近众多美国国家公园(如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和加州葡萄酒产地纳帕谷,被誉为“最受美国人欢迎的城市”。1769年西班牙人发现此地,1848年加入美联邦。19世纪中叶旧金山在淘金热中迅速发展,华侨称为“金山”,后为区别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改称“旧金山”[1]。截止到2014年7月,全市人口约85万,其中华人18万[2-3],是西半球华人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华人总数量仅次于纽约。
旧金山湾区是世界最重要的科教文化中心之一,拥有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包括公立型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4]和私立型的斯坦福大学[5],以及世界顶级医学中心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6]。截止2016年3月,逾百位诺贝尔奖得主(伯克利72位、斯坦福60位)[7-8]、菲尔兹奖得主(伯克利8位、斯坦福6位)[9-13]和图灵奖得主(伯克利20位、斯坦福20位)[14-15]在湾区工作或求学;更有约200位奥运会冠军(斯坦福129枚金牌[16]、伯克利105枚金牌[17])从旧金山湾区走出。旧金山湾区从20世纪起一直是美国嬉皮士文化、近代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的中心之一,还有全美最大的艺术设计院校——旧金山艺术大学。
欧洲人在1542年到旧金山湾区,旧金山区域在16世纪属于西班牙的上加利福尼亚省领土。西班牙将领嘉斯帕·德·伯特拉(DonGaspardePortola)于1769年带领他的属下在旧金山湾区探索地形。1776年3月28日,西班牙探险家胡安·鲍提斯塔·迪·安扎(JuanBautistadeAnza)在当地选了两个可建筑地点,一个作为军事用途,另一个则作为传教用途,但实
质的施工却由安扎的两名同伴JoseJoaquinMoraga中尉及FranciscoPalou神父监督。JoseJoaquinMoraga负责建立的是军事基地旧金山要塞(PresidioofSanFrancisco,现已改为要塞公园)。FranciscoPalóu则负责建立的是教会,他将该地命名为阿西西的圣弗朗西斯科教会(MissionSanFranciscodeAsis),俗称都勒教会(MissionDolores)。该区所有的一切行政事务皆经由教会管理。
1821年,墨西哥自西班牙独立,上加州也成为墨西哥领土。独立之后的墨西哥教会管辖的势力逐渐薄弱,教会所属的土地也逐渐规划成私人所拥有。来自英国的威廉·李察森(WilliamRichardson)于1835年在半岛的西部(即现今位于中国城与金融区交界的花园角)建立了第一栋私人别宅。李察森经过他人帮助,开始规划住宅附近的街市,并将此区域称为芳草地(YerbaBuena)。墨西哥和美国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准将约翰·斯洛特(JohnD.Sloat)带领手下来到这里,1846年以美国名义占占领此城。1847年1月30日,海军上校约翰·蒙哥马利(JohnB.Montgomery)将城市更名为旧金山。
纳民建市
旧金山,原名耶瓦布埃纳,又名圣弗兰西斯科,华侨称为三藩市,是1847年墨西哥人以西班牙文命名的,当时这里的居民只有800多人。它本是西班牙的一个殖民据点,后由墨西哥接管,美墨战争之际为美军所占。1848年一月的SacrementoValley,一名木匠在建造锯木厂时,在推动水车的水流中发现了黄金。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全世界的淘金热。短短三个月内旧金山人口便激增2.5万人。其中许多华人作为苦力贩卖至此挖金矿,修铁路,备尝艰辛。此后大批华工在这里安家落户,他们就称这座城市为旧金山(以区别澳大利亚的新金山)。旧金山的最强间是移民们迸发的热情,这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文化;特色鲜明的意大利人,巴西人、西班牙人,华人等,不同的聚居区点缀在加州这块土地上。
淘金热
1848年1月,在于加州东北部的苏特坊(Sutter'sMill)发现黄金后,消息很快的就传开来,同年8月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传到东部的纽约,各地许多怀着想一夕致富的人开始涌入旧金山港口。1849年起,加州淘金潮真正展开,从美国其他各地和其他国家搭船或者是从内陆来到加州梦想实现淘金梦的人络绎不绝,船上的的旅客、水手甚至船长下了船马上就前仆后继的前往苏特坊,当时旧金山港口的帆船到处可见,而市区的人口一夕间暴涨。这也让旧金山居民从1847-1870年之间,从500人增加到15万人口。后来所谓旧金山49人即是那些于1849年从各地来到旧金山想一夕致富的人。当时除了世界各地前来实现淘金梦的投机者外,许多人在旧金山开店提供淘金者需要的补给品,当时的公司有些至今存在,包括制造李维斯牛仔裤(1873年)的李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吉德利巧克力店(Ghirardelli,1852年)、FOLGERS咖啡(1850年)和富国银行(1852年)、加州银行(BankofCalifornia,1864年)。1848年发现黄金之前加州仍属于墨西哥领土,同年二月墨西哥于美墨战争中战败后,加州变成美国领土。加利福尼亚于1850年正式成美国联邦政府第31个州,旧金山是起初的一个县。旧金山联邦造币厂于1854年成立,主要打造金币用来流通市场。淘金热使得旧金山成为当时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城市。
旧金山地震,1906年4月18日早上5:12,旧金山发生了8.25级大地震。由于煤气管爆裂,城里各处引发了多起大火,火灾使该城迅速变为一片火海,在80公里外还清晰可见刺眼的火光及冲天的浓烟。大火整整烧了3天,旧金山成为了一片废墟。在这次地震中,有3200人丧生,25万人无家可归,514条街道、2.8万幢建筑焚毁倒塌。但是,旧金山在经历了这样大的灾难后却如浴火凤凰般,以不到六年的时间重新建设了一座更新、更现代化的城市。1915年的世界博览会在旧金山举行,标志着旧金山已经彻底从废墟中复活了!
旧金山为了庆祝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马运河竣工,另一方面显示在1906年大地震后重建的新市貌,而于1915年在现今的滨港区举行了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地震后的旧金山重建非常迅速,地震时被震毁市政厅,也赶在1915年于原地重建完毕,在世界博览会举行时已经完全看不到地震灾后的影响。旧金山当时为了加速重建工程,许多建筑物省略了防震设计,忽略了当初地震所带来的警惕,这也导致后来1989年大地震造成许多建筑物损毁。世界博览会从1915年2月20日-12月4日,展地范围从东边梅森碉堡往西延伸到艺术宫。当时博览会金碧辉煌的建筑物在展后几乎全部拆除,只剩下艺术宫和其后面科博馆的建筑物,日本茶园(已移至Belmot市),还有市政厅旁的比尔·格雷厄姆市政礼堂。
1936年连接旧金山和奥克兰的海湾大桥竣工1937年连接旧金山和马林县的金门大桥竣工1939年于金银岛举行金门世界博览会1945年联合国51个创始成员在旧金山签订联合国宪章1951年同盟国与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正式终止对日本的战争。1978年当时市长马斯可尼和市议员哈维·米尔克在市政厅内遭到枪杀。
普雷塔地震,1989年10月17日5:04pm,位于旧金山南边97公里的圣塔克鲁兹山区的圣安地列斯断层滑动,发生
6.9级地震,位于同地震带的旧金山湾区亦造成许多伤亡。
旧金山的滨港区源为1906年大地震后填土造地所建,地震发生时引起了泥土液态化,土地随着震波上下摇摆,造成许多房屋损毁并引起大火。双层通行的海湾大桥位于奥克兰段的上层道路断裂,最严重的位于奥克兰市,连接海湾大桥的双层尼米兹高速公路的上层完全震垮,造成42人在车内被压死。当时旧金山南边的烛台球场正准备举行旧金山巨人队和奥克兰运动家的美国职棒世界大赛,此次地震经由电视转播即时传遍了世界各地,世界大赛因此延后了十日,这次地震后来又称为世界大赛大地震或是1989年大地震。
此次地震结果造成尼米兹880洲际高速公路改道重建,经由11年后直到2000年才竣工完毕,海湾大桥虽然在地震后一个月重建通行,但经过安全考量,海湾大桥奥克兰段必须改建新桥段,新桥段将于2013年建造完成。横跨旧金山码头区,连接海湾大桥和金门大桥的480双层高速公路在地震后拆除,480号高速公路拆除后让港口码头区重获新生,开放式的空间规划让港口码头区重新恢复20世纪初繁荣的景象。此次在地震中唯一没受影响的湾区捷运在地震后成为连接东湾和旧金山的主要交通工具,灾后头两个月的每日载客量从22万名旅客徒增到33万名旅客。当时已取消了多年的湾区接驳运输船,在地震后重新开辟阿拉米达、奥克兰、柏克莱连接旧金山的路线。此次地震造成各地共57人死亡,一万两千栋房屋损毁,旧金山往后的都市计划因此大为改变,许多建筑物必须加强防震措施或是改建。大地震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日。
旧金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圣弗朗西斯科半岛(37°48’0”N,122°25’0”W),面积121.73平方公里,三面环水,环境优美,是一座山城。旧金山位于加州主要地震区。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在1906年,之前在1851年,1858年,1865年和1868年也发生过大型地震。最近的地震是1989年,市中心的街道出了几尺宽的裂口,其中包括上海湾大桥的路线。市区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城内有很多直上直下的街道。市内有三个最有名的山坡:NobHill,RussianHill和TelegraphHill。旧金山半岛三面环水,并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旧金山是典型的凉夏型地中海式气候。因长期受海风影响,旧金山夏天的日高温通常只有20摄氏度(℃)左右,一年大约只有一个星期会因强劲陆风影响而超过30℃。9月是最暖和的月份。同时因太平洋水温长年在摄氏10-15℃间,夏天半夜也可能下降到10℃以下。旧金山因临近海边和金门海峡,下半夜和早上多受雾的影响,但夏季降雨极少,雨季为1-4月间,冬天虽冷,但鲜有降雪。纵观当地房地产市场,旧金山经历了起起落落。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旧金山乃至整个世界都开启了互联网时代以及网络公司的热潮。任何跟互联网有关联的公司都会拥有一个以.Com为后缀的名字,就能受到世界各地风险投资人的青睐。互联网创业公司开始吸引大量投资热钱,并雇佣大批专业人才,以迅猛的态势成长起来。当地的房产市场从1995年开始历经了约100%的激进增长,一直到2001年房产泡沫破灭。2001年至2002年间房价跌了近10%。然而很快,由于银行提供低利率房贷以及当时美国流行起房地产投机热潮等刺激因素,房价又呈上涨之势。这使得房价到2007年为止上涨了50%之多。2008年到2009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房价暴跌了约25%。而从2012年开始,旧金山房地产市场又复苏了。截止到目前,旧金山房价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涨了60-70%,其中很大原因依旧是科技创业公司所带动的对房产的极大需求。如今,旧金山当地的房产市场依然很坚挺,尽管热度略有下降。虽然对房源的需求还是很大,但跟过去几年的热门程度相比,已经缓解了不少。高科技产业的平缓发展是否会对当地房产市场造成显著影响还不得而知。但根据媒体新闻报道显示,市面上主要风投机构就是否应该在现阶段投钱到硅谷创新型企业上表示出迟疑态度。这直接会导致一些创新企业会面临融资困难的局面,继而面临招不到优质人才的发展限制。诸如此类种种可能会使得未来几个月内房产市场略显冷却。尽管很多人都揣测旧金山是否会迎来新一轮房价下跌,但就过去3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旧金山房价从长远而言依然会是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