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测量旗杆高度的五种方法

  【关键词】 数学教学;测量;旗杆高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117―01   “测量旗杆的高度”是一节活动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下面,笔者谈谈在实践教学中,本班学生所总结出的测量旗杆高度的五种方法。   一、 利用物长和影长的比例关系   学生首先想到的办法是站在操场上,在同一时刻量出自己在太阳光下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再根据自己的身高,便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出旗杆的高度。例如,小明在上午9:00,操场上量得自己的影子的长度是2米,旗杆的影子长度是12米,他知道自己的身高是1.65米。问旗杆的高度是多少米?   解:∵在同一时刻,■=■   ∴■=■   ∵EF=1.65米,AF=2米,AB=12米,   ∴BC=9.9米   答:旗杆的高度是9.9米。   二、利用勾股定理的知识   例:学校教学楼前的旗杆高AB,旗杆上升国旗的绳子到旗杆底端还剩余1米。把绳子拉直,绳子末端到旗杆底端的距离是5米。问旗杆高度多少米?   解:设AB=x米,根据勾股定理得    x2+52=(x+1)2    x=12   答:旗杆的高度是12米。   三、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知识    这种方法是测量者把手臂伸直(即手臂和地面要平行),手中拿一根铅笔,铅笔要和地面垂直。眼睛看时,调整铅笔的长短能完全挡住旗杆的高度,然后量出手臂、铅笔的长度和测量者到旗杆的距离。   例:一个学生手拿20cm的铅笔,不断地调整他与旗杆的距离,伸直胳膊,铅笔恰好完全挡住旗杆,量得他到旗杆的距离是20m,他知道自己的胳膊长是50cm,此时他量的旗杆长是多少呢?   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m,根据题意得    20cm=0.2m,   50cm=0.5m    ■=■   x=8   答:旗杆的高度是8m。   四、利用三角板和光的直线传播   例:某学生把自己做的板凳和教学用的三角板拿到操场上,要量旗杆的长度,这个学生知道三角板的度数是45°,他的板凳的高度0.5m,他把三角板放在板凳上,他观察到三角板的斜边和旗杆的顶端在一条直线上,然后量得板凳与旗杆距离是14.5m,问旗杆的高度是多少?   解:设旗杆的高度xm,根据题意    x=14.5+0.5=15   答:旗杆的高度是15m。   五、利用平面镜反射   例:李红在测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因为没有测量工具,只好用手头的小镜子。她是这样做的:将镜子放在地面上,她退到适当的地方,使自己恰好能从镜子里看到旗杆的顶部,量出镜子到人和旗杆底部的距离分别是2m和20m,她知道自己的目高是1.6m,你能帮李红算出旗杆的高度吗?   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m,根据题意得   ■=■    x=16   答:旗杆的高度是16m。   这个问题如果仅仅在数学课堂上作为一道习题,或许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给教师一个完美的答卷。但这样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脱离了生活的实际,数据的获得往往是顺手拈来。当我把课堂搬出教室后,学生从测量工具的准备到任务的完成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课堂中不可能预见的问题,让我和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的内容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数学基本知识;注重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与其说学生测量了学校旗杆的高,不如说学生测量了我们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编辑:谢颖丽

  【关键词】 数学教学;测量;旗杆高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117―01   “测量旗杆的高度”是一节活动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下面,笔者谈谈在实践教学中,本班学生所总结出的测量旗杆高度的五种方法。   一、 利用物长和影长的比例关系   学生首先想到的办法是站在操场上,在同一时刻量出自己在太阳光下的影子长度、旗杆的影子长度,再根据自己的身高,便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出旗杆的高度。例如,小明在上午9:00,操场上量得自己的影子的长度是2米,旗杆的影子长度是12米,他知道自己的身高是1.65米。问旗杆的高度是多少米?   解:∵在同一时刻,■=■   ∴■=■   ∵EF=1.65米,AF=2米,AB=12米,   ∴BC=9.9米   答:旗杆的高度是9.9米。   二、利用勾股定理的知识   例:学校教学楼前的旗杆高AB,旗杆上升国旗的绳子到旗杆底端还剩余1米。把绳子拉直,绳子末端到旗杆底端的距离是5米。问旗杆高度多少米?   解:设AB=x米,根据勾股定理得    x2+52=(x+1)2    x=12   答:旗杆的高度是12米。   三、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知识    这种方法是测量者把手臂伸直(即手臂和地面要平行),手中拿一根铅笔,铅笔要和地面垂直。眼睛看时,调整铅笔的长短能完全挡住旗杆的高度,然后量出手臂、铅笔的长度和测量者到旗杆的距离。   例:一个学生手拿20cm的铅笔,不断地调整他与旗杆的距离,伸直胳膊,铅笔恰好完全挡住旗杆,量得他到旗杆的距离是20m,他知道自己的胳膊长是50cm,此时他量的旗杆长是多少呢?   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m,根据题意得    20cm=0.2m,   50cm=0.5m    ■=■   x=8   答:旗杆的高度是8m。   四、利用三角板和光的直线传播   例:某学生把自己做的板凳和教学用的三角板拿到操场上,要量旗杆的长度,这个学生知道三角板的度数是45°,他的板凳的高度0.5m,他把三角板放在板凳上,他观察到三角板的斜边和旗杆的顶端在一条直线上,然后量得板凳与旗杆距离是14.5m,问旗杆的高度是多少?   解:设旗杆的高度xm,根据题意    x=14.5+0.5=15   答:旗杆的高度是15m。   五、利用平面镜反射   例:李红在测学校旗杆的高度时,因为没有测量工具,只好用手头的小镜子。她是这样做的:将镜子放在地面上,她退到适当的地方,使自己恰好能从镜子里看到旗杆的顶部,量出镜子到人和旗杆底部的距离分别是2m和20m,她知道自己的目高是1.6m,你能帮李红算出旗杆的高度吗?   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m,根据题意得   ■=■    x=16   答:旗杆的高度是16m。   这个问题如果仅仅在数学课堂上作为一道习题,或许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给教师一个完美的答卷。但这样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脱离了生活的实际,数据的获得往往是顺手拈来。当我把课堂搬出教室后,学生从测量工具的准备到任务的完成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课堂中不可能预见的问题,让我和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总之,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的内容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数学基本知识;注重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与其说学生测量了学校旗杆的高,不如说学生测量了我们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编辑:谢颖丽


相关文章

  • [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 <测量旗杆的高度>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了解小镜子使用的物理原理. (二)能力训练要求 ...查看


  • [测量旗杆的高度]学案
  • 4.7 测量旗杆的高度 学习目标 1.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巩固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技能,了解小镜子使用的物理原理. 学习重点 1.测量旗杆高度的数学依据.2.有序安排测量活动,. 学习难点 ...查看


  • 测量旗杆的高度.doc1
  • 测量旗杆的高度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巩固了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数学与实际很的结合起来. 2.了解小镜子使用的物理原理,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关系. 3.通过测量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 ...查看


  • 4.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的教学设计
  • 4.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课 题:4.6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教材来源:九年级<数学>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版 内容来源:九年级数学(上)第四章第六节 主 题: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课 时:共1课时 课 型:新授 授课 ...查看


  • 如何解决旗杆的高度1
  • 如何解决旗杆的高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身高度与影长的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教学模型->求解-.解释和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 ...查看


  • 测量旗杆的高度
  • 课题 测量旗杆的高度 装 课型: 活动课 主备人:蒋建召 审核组长:吕继红 审核主任: 马会超 温馨寄语:一份付出,一份收获,付出和收获成正比 使用说明:预习141页---143页进行一节数学活动课 学习目标: 1. 掌握并综合运用三角形相 ...查看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 数学与应用数学 [1**********] 郭晓萍 在数学教学中,几何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从生活到教室,从历史到课堂,几何都给师生带来许多有趣而富有挑战的课程.而图形相似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平面几何的核 ...查看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 1
  •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案设计 一. 教材分析: 二. 教学流程: 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教学评析 设计思路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旨,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贯穿全过程 ...查看


  • 让数学绿色课堂提问焕发生命的色彩
  • 绿色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绿色课堂便是有生命力的课堂.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问题学生才能深入学习数学.我们应以课堂提问为导向,从生命的高度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色彩. 一.绿色数学课堂中问题的设计 问题设计是课堂提问的基础,是课堂提问顺利进行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