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校教育文化差异浅析+张锐颖

中美学校教育文化差异浅析

【摘要】

学校教入手,着重阐明中美教育出现的文化差异,进而分析其背后的中美文化差异,并对学校教育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美文化;文化差异

曾有一位中国的表演系学生到国外深造,她发现那里的同学远不如中国的精致,他们在高矮胖瘦、相貌水平上千差万别,年龄甚至也相差甚远。由此,她很不理解,甚至怀疑学校的教学,这种差异给她的学习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困惑和障碍。直到她看到同学的大型表演,惊讶于他们深厚的表演功力,才不再困惑。

这并不是个体的问题,这种不理解恰恰反映出中美教育文化的巨大差异。全球化不仅直接影响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也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一,伴随着人员跨国流动情况的普遍,文化也开始有更频繁的、大范围的流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课堂都已经出现了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在文化传播和学习的过程中使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其二,全球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必须习得本文化的内容,而且要更多地了解其他文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工作中各种文化的交流,才能使多元文化的社会和谐运转。因此,学校教育需要更加认真和妥善地对待教育文化的差异,努力帮助本民族文化传播并教会人们理解其他文化,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引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文化差异,促进理解与沟通,减少冲突,这是是创建多元化和谐社会的有效工具。①

① 林一、刘珺.跨文化交流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87.

一、中美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目前,中国教育的考核体制十分重视学生在专业方面所达到的资格或者水平,对学生学习的动机重视不够,而西方却并不如此。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些选拔性入学考试上,尤其以一些较为特殊的艺术类学科更为突出。

上文提到的例子其实是一个人所遇到的中美教育文化的冲突问题,是中美在表演教育方面的文化差异。在中国艺术专业院校的表演专业中,放眼望去几乎全都是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面容姣好的少男少女。他们中很多人正是由于自己突出的外形条件,才考虑选择报考表演专业。另外,近年来每逢艺考,一些艺术院校的周围都出现了专业化裸妆的店面,专门为考生服务,目的是帮助考生既能躲避面试时禁止化妆的限令,又能有精致良好的形象。有新闻报道中称,到店接受化妆服务的男女考生众多,但其价格却也并不便宜。可见,中国表演专业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动机有一种对外貌条件十分重视的倾向,所以突出的外形条件对中国想要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才非常重要。但对于美国大学表业专业的同学来说,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们并不必一个个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甚至有的学生已为人母。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学习表演并不因为自己外形突出,而是因为对表演的兴趣和热爱。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不会对表演系学生的形体外貌有太高的要求。一方面表演是用来呈现和反映生活的,表演中也需要各样的人物和角色。这些角色必然不可能有相近的身形与气质,同样靓丽的外貌,而是要有老有少,高矮胖瘦都不可少。另一方面,表演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表演能力,在入学时测试的是学生的潜质。换句话说,在美国,一个热爱表演而且潜力突出的普通学生,会比一个对表演一无所知的人更有可能进入专业学习,在中国的情况则不一定。

所以说,中美文化的不同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动机上。具体来说,这是专业性学习与兴趣性学习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学习的专业性,学校教育潜在地认为像表演这样的专业只能让外貌出众、身形高挑的俊男靓女去学习,这也使它的选拔标准有了一定的偏好倾向。而恰恰这些学生学习表演也不都是因为兴趣和热爱,他们认为自己的容貌应该而且可以学习表演,而且期望因此成名。但美国文化不同,它注重学习的热情和,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对他有用并使他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应该学习而学习。他们认为,学

习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只有热爱,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学习。

高标准的选拔和对专业性的要求无可厚非,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好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是有其必要性的。但就大学专业教育来说,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要培养出一个爱热所学、精心钻研的人,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精英,要培养出整个领域的繁荣——而这些,都与良好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分不开。只有热爱才会钻研,才会精通,才会将自己置身于领域的发展。因此,现代中国教育,无论是在艺术、人文,还是在科学领域,都难以产生精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教育和学习的动机,过分的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性的要求,没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持久热爱与钻研。

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不同对教育的实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评价标准和体系的不同。许多留美的中国学生对这一点差异深有体会。中国学生在学校中课程成绩往往非常突出,在国内可以凭此获得老师的重视和奖学金等很多奖励,而当他们到了美国学习,进入美国文化生活时,发现情况不一样了。成绩名列前茅不再是奖学金的保障,还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课堂讨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往往是中国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忽略掉的。还有中国留美研究生甚至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被其导师担心社交能力有问题,而拒绝为他提供一封支持他继续留学深造的推荐信。中国学生对此十分不能理解,因为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以专业成绩和表现为最主要标准,几乎不考虑社交能力,而美国教育对此却非常重视。可见,文化的差异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对个人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留学生必须要了解所处文化与自己本国文化的差异,并依此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教育评判标准,融入新的教育环境。

此外,价值取向的不同还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思维训练上。中美教育理念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上的不同认识。在中国学校,学生们最重要的事情是记笔记,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录下来,并追求熟练和记忆。这说明中国的学校教育是个授予的过程,学生们增长知识的方法是接受老师所给的东西。接受的过程就是记录,不能有错,甚至不允许质疑。而西方在培养学生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是一个个人

探索的过程。当学生犯错误时,在安全的范围内,老师会引导、辅助他们依靠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逐步找到正确的方法,而不会干涉和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简单来说,西方实行的是试错教育,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得到经验,并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这种差异在理科的课堂实验课上表现尤为突出。比如,在美国大学的化学实验课上,在安全的条件下,老师在指导一位同学进行演示实验时,任由该同学误将两种物质放入同一器皿,而站在旁边目睹整个过程,不进行提醒或阻拦。实验失败后,老师让该同学自己分析实验现象,继而引导他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和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后讲授了正确的知识和做法。而中国的化学实验课大不相同。实验前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不许触碰实验室里的仪器和物品,以防实验失败还要再重新进行实验准备。做实验时,学生必须一步步遵照老师的指令,和老师的做法一模一样地完成,不许犯错误。不过,针对教育方式的问题,目前中国教育界已有所重视,教育工作者也已经着手改革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对西方的教育经验进行了适当的吸取,努力使中国学校教育更加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二、中美教育课堂表现的差异

中美教育文化对课堂的理解十分不同,能够体现这种差异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美国的课堂总会出现热烈的,甚至是激烈的讨论,学生们有很强的意愿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新奇个性和有创意的想法。这使得在中国做口语外教的美国人,工作之初常常会感到对中国式课堂的不适应:中国的学生十分拘谨,不停地写下笔记,而不是积极表达个人观点,参与课堂。这让他们感到非常苦恼,误认为自己的课堂内容是学生们不感兴趣的,或者是他们听不懂的。直到工作一段时间后,外教才明白这是中美课堂文化的差异,与他们个人的表现无关。另外,“提问之后的一片寂静”的尴尬现象,在多数外国学者在中国大学举办讲座时也十分明显。这些例子都说明,中国式课堂与美国式截然不同,它本就是严肃、有地位差异、规矩安静的,而不是轻松、平等、表现自我的。

两种表现大相径庭的课堂,其实体现着中美教育文化的很多不同。首先,师生角色定位的不同。社会角色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对某一社会特定身份的行为的期望,人们社会交往从方式到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角色关系。①中美对“老师”这一社会角色的社会期望大不相同。中国文化期望的是“严师”形象:老师是绝对权威,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个性被限制。而国外老师在课堂上则扮演三种角色:一是侍者,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各种条件和资源,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自主性大大增强;二是智者,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随时进行点拨、提醒、指正;三是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始终平等,师生可以互相探讨问题或争执,保留自己的观点。②中西文化对老师角色的定位差异,要求跨文化传播课堂上的外教老师,明确自身所处的另一种文化环境,根据所处文化环境的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适当调整自己的角色。因为,只有基本符合大的文化环境期望行动时,才能够达到预期的交往和教学目的,保证课堂跨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

其次,这个现象反映出的是中西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关系方式的不同。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师生关系较为融洽,课堂对学生限制很少,相比之下,中国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显得比较生硬和紧张。进一步说,教育中的关系方式

② 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4. 杨文博.中外课堂教学的几点对比与思考[J].现代教育,2013(8):12-14.

是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方式,分为参与型学习和被动型学习。①在中国文化中,学校教育方式属于被动型学习。老师将所有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记住知识本身,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记下相应的标准答案。而在美国文化中,学生属于参与型学习。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多进行发问和讨论,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同的关系方式必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中式教育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侧重知识和成果的积累、传承与总结,不鼓励个人新观点的提出,进而要求学生规矩认真地完成老师给的任务,使得中国学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西式教育不追求对知识内容的强化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自我表现,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参与讨论的能力,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熟记程度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者,更深层次的,两种风格迥异的课堂体现出中西文化模式的差异。中国的文化模式较为正式,在教育方面,自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而“父”在中国家庭伦理中有着君主般至高的地位。可见,老师与学生之间地位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的不平等。中国教育领域讲究“尊师重道”、“为人师表”,所以教师自身十分注重塑造一种庄重、不苟言笑的形象,而学生更是被严格要求尊重老师。另外,课堂上讨论和说话被视为不尊重老师的表现,被严格禁止,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所以即使到了学生已经成人的大学,他们也不会在课堂上随意讨论、质疑老师。而美国教育文化倾向于随意和平等,由此美国课堂不是拘谨的,师生关系相对宽松,地位相对平等,学生从小被教育展现个性、独立思考,所以他们会主动地随时提问,并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也就变得轻松活跃。

最后,这种差异源自民族成长中形成的特性。中国人自古追求“大一统”,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会到家庭,从集体到个人。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往往有一种统一标准,整体上倾向于“一元”的思维模式。当然,这与长久的定居农耕生活、封建社会统治的历史有关。具体到教育方面,就形成了标准答案至上的观念。而美国不同,这个国家从诞生到今天没有一天是在追求社会模式一元化的。相对中国来说,美国是一个开放很多的社会,讲究文化多元共存,而不是要统一它们。移民国家决定了美国的这种民族特性,正是由此,人们在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政治立场等等方面上都不被要求被统一,学生观点也不例外。

① 林一、刘珺.跨文化交流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88.

总的来说,两种课堂呈现出的不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中西方学校教育反映出师生角色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关系方式、教育文化模式和民族特性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而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教育的质量,会影响整个受教育群体的思维和能力,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

上文分析了中西方学校教育中师生角色和关系的差异,其实在学生团队中,角色差异同样明显存在。在一个多元文化存在的团队中,需要跨文化合作时,中国学生的角色常常是团队中的跟随者和低头做事者,而西方的学生更倾向于领导者和领头发起者。中西文化在这种团队中不会产生矛盾冲突,而是会使团队运作的比较顺畅成功,但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差异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首先,最浅层次的,这与教育观念的灌输有关。中国学生从小被教育要听话服从,少说多干;而美国的学生被教育要重视思考,勇于开拓。所以,前者塑造出的人更善于努力做事,而缺少敏锐的思维和开拓的勇气;后者则相反。其次,教育不同源于文化差异。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在这种观念的长期熏染下,学生不被鼓励表现个人,在人群中突出自我,成为领导者。正如古语中“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名言俯拾皆是,中国学生被教育为不要张扬,而要内敛。西方却不同,比如美国的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权利等观念,就必然会鼓励人们展现自我,要成为组织群体中最优秀和耀眼的领导者。

中美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差异还体现在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上。完成团队任务时,当中国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或决策有不同意见时,会表现得委婉含蓄。而美国人习惯于直接的、一语中的的表达方式。在跨文化团队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很有可能会引起不解和误会:中国学生认为自己谦谦君子,美国人则没有礼貌;但美国学生认为自己表意明确,中国人则没有重点,逻辑不清。

其实这与双方的民族性格有关。中国文化提倡修养性格温和含蓄,讲究为人处世。中国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有句话叫做“抬头不见低头见”,强调的就是与人相处要重视维护关系,互相留个“面子”,所以中国人很少会当面指出他人的不是。但西方人不同,他们讲究实际和效率。比如,看美剧时我们就会发现,美国人常说“Get to the point”,这说明在工作中他们不喜欢啰嗦和迂回。这种民族性格首先与其国家历史有关,美国的建国面临众多阻碍,开拓者在解决实际困难时培养注重实效的习惯,避免生搬硬套与拖沓。所以,注重实效成为美国人信

仰和行为的理论基础。①其次,美国的现代生活是快节奏的,同样讲究效率,所以他们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任务的能力,而不强调过程中的礼节。

总而言之,中美教育在目标与价值取向和课堂表现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双方文化模式、民族特性和国家历史等方面的不同有密切关系。虽然这些方面不能穷尽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但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且其后果影响深远。因此,国家在建设学校教育时要学会取长补短,灵活借鉴,较以往有所改变和突破。更重要的是,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学习时,必须对这种差异有所认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学校教育需要取长补短,选择适宜的方法缓解这种文化冲突给学生带来的不适感。比如,特别是对外教老师和留学生人群有更细致的培养。在逐步深入的跨文化传播大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施教者需要使学生普遍了解不同文化的存在状况,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在学习中能够实现与不同文化的人的良好合作,以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生活。要杜绝学生极端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避免他们产生歧视他国文化的心理,比如“蛮夷之族”所反映的恶劣心理。因为这种心理必然会阻碍文化的交流,甚至引发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对立,会给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带了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林一、刘珺.跨文化交流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

[3]樊葳葳、陈俊森、钟华.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德]克里斯托弗•乌尔夫.作为跨文化教育的教育:一场全球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163-176。

[6]杨文博.中外课堂教学的几点对比与思考[J].现代教育,2013(8):12-14.

[7]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J].国际新闻界,2001(2):11-14.

① 樊葳葳、陈俊森、钟华.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2.

[8]童兵.跨文化传播与未成年人成长[J].现代传播,2005(3):7-10.

[9]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0]罗新星.论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66-69.

[11]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2]陈卫星.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13]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4]戴元光等.全球传播前沿对话——全球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5]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中美学校教育文化差异浅析

【摘要】

学校教入手,着重阐明中美教育出现的文化差异,进而分析其背后的中美文化差异,并对学校教育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美文化;文化差异

曾有一位中国的表演系学生到国外深造,她发现那里的同学远不如中国的精致,他们在高矮胖瘦、相貌水平上千差万别,年龄甚至也相差甚远。由此,她很不理解,甚至怀疑学校的教学,这种差异给她的学习带来了一段时间的困惑和障碍。直到她看到同学的大型表演,惊讶于他们深厚的表演功力,才不再困惑。

这并不是个体的问题,这种不理解恰恰反映出中美教育文化的巨大差异。全球化不仅直接影响了各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也在教育领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一,伴随着人员跨国流动情况的普遍,文化也开始有更频繁的、大范围的流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课堂都已经出现了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在文化传播和学习的过程中使这种差异更加明显。其二,全球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必须习得本文化的内容,而且要更多地了解其他文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工作中各种文化的交流,才能使多元文化的社会和谐运转。因此,学校教育需要更加认真和妥善地对待教育文化的差异,努力帮助本民族文化传播并教会人们理解其他文化,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引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的文化差异,促进理解与沟通,减少冲突,这是是创建多元化和谐社会的有效工具。①

① 林一、刘珺.跨文化交流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87.

一、中美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目前,中国教育的考核体制十分重视学生在专业方面所达到的资格或者水平,对学生学习的动机重视不够,而西方却并不如此。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些选拔性入学考试上,尤其以一些较为特殊的艺术类学科更为突出。

上文提到的例子其实是一个人所遇到的中美教育文化的冲突问题,是中美在表演教育方面的文化差异。在中国艺术专业院校的表演专业中,放眼望去几乎全都是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面容姣好的少男少女。他们中很多人正是由于自己突出的外形条件,才考虑选择报考表演专业。另外,近年来每逢艺考,一些艺术院校的周围都出现了专业化裸妆的店面,专门为考生服务,目的是帮助考生既能躲避面试时禁止化妆的限令,又能有精致良好的形象。有新闻报道中称,到店接受化妆服务的男女考生众多,但其价格却也并不便宜。可见,中国表演专业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动机有一种对外貌条件十分重视的倾向,所以突出的外形条件对中国想要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才非常重要。但对于美国大学表业专业的同学来说,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学生们并不必一个个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甚至有的学生已为人母。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学习表演并不因为自己外形突出,而是因为对表演的兴趣和热爱。从学校角度来说,学校不会对表演系学生的形体外貌有太高的要求。一方面表演是用来呈现和反映生活的,表演中也需要各样的人物和角色。这些角色必然不可能有相近的身形与气质,同样靓丽的外貌,而是要有老有少,高矮胖瘦都不可少。另一方面,表演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表演能力,在入学时测试的是学生的潜质。换句话说,在美国,一个热爱表演而且潜力突出的普通学生,会比一个对表演一无所知的人更有可能进入专业学习,在中国的情况则不一定。

所以说,中美文化的不同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尤其体现在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动机上。具体来说,这是专业性学习与兴趣性学习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学习的专业性,学校教育潜在地认为像表演这样的专业只能让外貌出众、身形高挑的俊男靓女去学习,这也使它的选拔标准有了一定的偏好倾向。而恰恰这些学生学习表演也不都是因为兴趣和热爱,他们认为自己的容貌应该而且可以学习表演,而且期望因此成名。但美国文化不同,它注重学习的热情和,认为学生应该学习对他有用并使他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因为应该学习而学习。他们认为,学

习应该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只有热爱,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学习。

高标准的选拔和对专业性的要求无可厚非,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好的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这样的标准是有其必要性的。但就大学专业教育来说,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要培养出一个爱热所学、精心钻研的人,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精英,要培养出整个领域的繁荣——而这些,都与良好而持久的学习动机分不开。只有热爱才会钻研,才会精通,才会将自己置身于领域的发展。因此,现代中国教育,无论是在艺术、人文,还是在科学领域,都难以产生精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了教育和学习的动机,过分的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专业性的要求,没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持久热爱与钻研。

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不同对教育的实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评价标准和体系的不同。许多留美的中国学生对这一点差异深有体会。中国学生在学校中课程成绩往往非常突出,在国内可以凭此获得老师的重视和奖学金等很多奖励,而当他们到了美国学习,进入美国文化生活时,发现情况不一样了。成绩名列前茅不再是奖学金的保障,还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课堂讨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这些往往是中国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忽略掉的。还有中国留美研究生甚至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被其导师担心社交能力有问题,而拒绝为他提供一封支持他继续留学深造的推荐信。中国学生对此十分不能理解,因为中国的教育评价体系以专业成绩和表现为最主要标准,几乎不考虑社交能力,而美国教育对此却非常重视。可见,文化的差异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对个人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留学生必须要了解所处文化与自己本国文化的差异,并依此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教育评判标准,融入新的教育环境。

此外,价值取向的不同还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思维训练上。中美教育理念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上的不同认识。在中国学校,学生们最重要的事情是记笔记,将老师传授的知识记录下来,并追求熟练和记忆。这说明中国的学校教育是个授予的过程,学生们增长知识的方法是接受老师所给的东西。接受的过程就是记录,不能有错,甚至不允许质疑。而西方在培养学生时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是一个个人

探索的过程。当学生犯错误时,在安全的范围内,老师会引导、辅助他们依靠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逐步找到正确的方法,而不会干涉和阻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简单来说,西方实行的是试错教育,鼓励学生在错误中得到经验,并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这种差异在理科的课堂实验课上表现尤为突出。比如,在美国大学的化学实验课上,在安全的条件下,老师在指导一位同学进行演示实验时,任由该同学误将两种物质放入同一器皿,而站在旁边目睹整个过程,不进行提醒或阻拦。实验失败后,老师让该同学自己分析实验现象,继而引导他分析出现这种现象和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后讲授了正确的知识和做法。而中国的化学实验课大不相同。实验前老师严格要求学生不许触碰实验室里的仪器和物品,以防实验失败还要再重新进行实验准备。做实验时,学生必须一步步遵照老师的指令,和老师的做法一模一样地完成,不许犯错误。不过,针对教育方式的问题,目前中国教育界已有所重视,教育工作者也已经着手改革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对西方的教育经验进行了适当的吸取,努力使中国学校教育更加鼓励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二、中美教育课堂表现的差异

中美教育文化对课堂的理解十分不同,能够体现这种差异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美国的课堂总会出现热烈的,甚至是激烈的讨论,学生们有很强的意愿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新奇个性和有创意的想法。这使得在中国做口语外教的美国人,工作之初常常会感到对中国式课堂的不适应:中国的学生十分拘谨,不停地写下笔记,而不是积极表达个人观点,参与课堂。这让他们感到非常苦恼,误认为自己的课堂内容是学生们不感兴趣的,或者是他们听不懂的。直到工作一段时间后,外教才明白这是中美课堂文化的差异,与他们个人的表现无关。另外,“提问之后的一片寂静”的尴尬现象,在多数外国学者在中国大学举办讲座时也十分明显。这些例子都说明,中国式课堂与美国式截然不同,它本就是严肃、有地位差异、规矩安静的,而不是轻松、平等、表现自我的。

两种表现大相径庭的课堂,其实体现着中美教育文化的很多不同。首先,师生角色定位的不同。社会角色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对某一社会特定身份的行为的期望,人们社会交往从方式到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角色关系。①中美对“老师”这一社会角色的社会期望大不相同。中国文化期望的是“严师”形象:老师是绝对权威,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个性被限制。而国外老师在课堂上则扮演三种角色:一是侍者,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各种条件和资源,让学生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自主性大大增强;二是智者,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随时进行点拨、提醒、指正;三是朋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始终平等,师生可以互相探讨问题或争执,保留自己的观点。②中西文化对老师角色的定位差异,要求跨文化传播课堂上的外教老师,明确自身所处的另一种文化环境,根据所处文化环境的社会期望和社会规范适当调整自己的角色。因为,只有基本符合大的文化环境期望行动时,才能够达到预期的交往和教学目的,保证课堂跨文化传播的顺利进行。

其次,这个现象反映出的是中西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关系方式的不同。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师生关系较为融洽,课堂对学生限制很少,相比之下,中国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显得比较生硬和紧张。进一步说,教育中的关系方式

② 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64. 杨文博.中外课堂教学的几点对比与思考[J].现代教育,2013(8):12-14.

是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方式,分为参与型学习和被动型学习。①在中国文化中,学校教育方式属于被动型学习。老师将所有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记住知识本身,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记下相应的标准答案。而在美国文化中,学生属于参与型学习。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多进行发问和讨论,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不同的关系方式必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中式教育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很高,侧重知识和成果的积累、传承与总结,不鼓励个人新观点的提出,进而要求学生规矩认真地完成老师给的任务,使得中国学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西式教育不追求对知识内容的强化学习,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自我表现,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参与讨论的能力,所以学生对知识的熟记程度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再者,更深层次的,两种风格迥异的课堂体现出中西文化模式的差异。中国的文化模式较为正式,在教育方面,自古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而“父”在中国家庭伦理中有着君主般至高的地位。可见,老师与学生之间地位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的不平等。中国教育领域讲究“尊师重道”、“为人师表”,所以教师自身十分注重塑造一种庄重、不苟言笑的形象,而学生更是被严格要求尊重老师。另外,课堂上讨论和说话被视为不尊重老师的表现,被严格禁止,特别是在中小学阶段,所以即使到了学生已经成人的大学,他们也不会在课堂上随意讨论、质疑老师。而美国教育文化倾向于随意和平等,由此美国课堂不是拘谨的,师生关系相对宽松,地位相对平等,学生从小被教育展现个性、独立思考,所以他们会主动地随时提问,并进行讨论,课堂气氛也就变得轻松活跃。

最后,这种差异源自民族成长中形成的特性。中国人自古追求“大一统”,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会到家庭,从集体到个人。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往往有一种统一标准,整体上倾向于“一元”的思维模式。当然,这与长久的定居农耕生活、封建社会统治的历史有关。具体到教育方面,就形成了标准答案至上的观念。而美国不同,这个国家从诞生到今天没有一天是在追求社会模式一元化的。相对中国来说,美国是一个开放很多的社会,讲究文化多元共存,而不是要统一它们。移民国家决定了美国的这种民族特性,正是由此,人们在衣食住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政治立场等等方面上都不被要求被统一,学生观点也不例外。

① 林一、刘珺.跨文化交流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88.

总的来说,两种课堂呈现出的不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中西方学校教育反映出师生角色的设定、教学过程的关系方式、教育文化模式和民族特性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而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教育的质量,会影响整个受教育群体的思维和能力,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未来。

上文分析了中西方学校教育中师生角色和关系的差异,其实在学生团队中,角色差异同样明显存在。在一个多元文化存在的团队中,需要跨文化合作时,中国学生的角色常常是团队中的跟随者和低头做事者,而西方的学生更倾向于领导者和领头发起者。中西文化在这种团队中不会产生矛盾冲突,而是会使团队运作的比较顺畅成功,但学生在团队中的表现差异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首先,最浅层次的,这与教育观念的灌输有关。中国学生从小被教育要听话服从,少说多干;而美国的学生被教育要重视思考,勇于开拓。所以,前者塑造出的人更善于努力做事,而缺少敏锐的思维和开拓的勇气;后者则相反。其次,教育不同源于文化差异。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在这种观念的长期熏染下,学生不被鼓励表现个人,在人群中突出自我,成为领导者。正如古语中“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名言俯拾皆是,中国学生被教育为不要张扬,而要内敛。西方却不同,比如美国的文化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权利等观念,就必然会鼓励人们展现自我,要成为组织群体中最优秀和耀眼的领导者。

中美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差异还体现在他们为人处世的方式上。完成团队任务时,当中国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或决策有不同意见时,会表现得委婉含蓄。而美国人习惯于直接的、一语中的的表达方式。在跨文化团队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很有可能会引起不解和误会:中国学生认为自己谦谦君子,美国人则没有礼貌;但美国学生认为自己表意明确,中国人则没有重点,逻辑不清。

其实这与双方的民族性格有关。中国文化提倡修养性格温和含蓄,讲究为人处世。中国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有句话叫做“抬头不见低头见”,强调的就是与人相处要重视维护关系,互相留个“面子”,所以中国人很少会当面指出他人的不是。但西方人不同,他们讲究实际和效率。比如,看美剧时我们就会发现,美国人常说“Get to the point”,这说明在工作中他们不喜欢啰嗦和迂回。这种民族性格首先与其国家历史有关,美国的建国面临众多阻碍,开拓者在解决实际困难时培养注重实效的习惯,避免生搬硬套与拖沓。所以,注重实效成为美国人信

仰和行为的理论基础。①其次,美国的现代生活是快节奏的,同样讲究效率,所以他们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高效完成任务的能力,而不强调过程中的礼节。

总而言之,中美教育在目标与价值取向和课堂表现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双方文化模式、民族特性和国家历史等方面的不同有密切关系。虽然这些方面不能穷尽中美教育文化的差异,但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差异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且其后果影响深远。因此,国家在建设学校教育时要学会取长补短,灵活借鉴,较以往有所改变和突破。更重要的是,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学习时,必须对这种差异有所认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学校教育需要取长补短,选择适宜的方法缓解这种文化冲突给学生带来的不适感。比如,特别是对外教老师和留学生人群有更细致的培养。在逐步深入的跨文化传播大背景下,这一点尤为重要。施教者需要使学生普遍了解不同文化的存在状况,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在学习中能够实现与不同文化的人的良好合作,以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生活。要杜绝学生极端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避免他们产生歧视他国文化的心理,比如“蛮夷之族”所反映的恶劣心理。因为这种心理必然会阻碍文化的交流,甚至引发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对立,会给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带了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为善、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林一、刘珺.跨文化交流案例分析[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

[3]樊葳葳、陈俊森、钟华.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4]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德]克里斯托弗•乌尔夫.作为跨文化教育的教育:一场全球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163-176。

[6]杨文博.中外课堂教学的几点对比与思考[J].现代教育,2013(8):12-14.

[7]陈卫星.跨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背景[J].国际新闻界,2001(2):11-14.

① 樊葳葳、陈俊森、钟华.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2.

[8]童兵.跨文化传播与未成年人成长[J].现代传播,2005(3):7-10.

[9]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0]罗新星.论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5):66-69.

[11]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12]陈卫星.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13]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4]戴元光等.全球传播前沿对话——全球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论坛文集[C].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5]单波、石义彬.跨文化传播新论[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 从餐桌礼仪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 2 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 3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4 从&l ...查看


  • 中美食品广告对比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策研究 写作中学生语言的石化现象分析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tion Story 主位 ...查看


  •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繁荣原因分析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2 中美在非正式时间方面文化差异的研究 3 评<傲慢与偏见>中卢卡斯小姐 4 灰姑娘文学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发展和演变研究 5 ...查看


  •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2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3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 4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5 论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6 7 从精神分 ...查看


  • (英语毕业论文)"有"的用法及其英译研究
  •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 ...查看


  •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查看


  • 中西方价值观对比研究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析 30 31 32 33 34 35 ...查看


  • 功能对等理论在商务英语函电翻译中的应用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托尼•莫里森<宠儿>中保罗•D 的形象解析 2 从中美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看两国的文化差异 3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res in ...查看


  • [傲慢与偏见]中不同人物的婚姻观分析
  • 2 阿法--<多芬的海>中的加勒比人 3 新兴资产阶级代表-鲁滨逊•克鲁索 4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运用 5 语用学理论在经贸英语口译中的应用 6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 7 分析赫索格与玛德琳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