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
2011年 10月 18日
主编: 丁瑞芬 编辑: 丁瑞芬
平时我们都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只能独立解决,常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我们期待本班学员能珍惜这次机会通过网上在线学习;通过研讨与交流课改实践中的经验与困惑;通过提交作业展示培训成果;通过培训总结反思培训心得,获得新课改的相关知识,使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谢谢合作!
本次培训要完成以下内容
1、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初步
2、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 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与策略 4、科学方法与初中化学教学 5、初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6、表现性评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7、初中化学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初步)化学科第一阶段学习 作业截止提交时间10月31日
1、本班应有学员81人。
2、研修日志:提交数 50 评论数 33 班级推荐数 5 3、我的教学故事:提交数 24 评论数 43 班级推荐数6 4、作业:提交数 15 评论数 0 班级推荐数 1
5、教学设计与反思:提交数 21 评论数 7 班级推荐数 0
6、论坛研讨:发帖数 82 回帖数 134 精华贴数 0 7、论坛研讨:发帖数 82 回帖数 134 精华贴数 0
课题2 元素(第一课时)
段小丽
一、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在同位素原子结构信息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导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现两组同位素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练习,并巩固元素的定义;接着自学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通过阅读元素符号的表格,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最后,通过字母组合游戏、元素与健康、物质中的元素组成练习来加深本节课知识的学习。
二、教案
附录:
表格一
表格四
《离子》教学设计
李绍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稀有气体元素、金
属元 素、非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2)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
生的空间想象力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
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思路分析】
1. 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也为学生学好化学式和化合价打下了基础。
2.寻找学生学习的起点和障碍点: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学生学习的起点和障碍点: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微观的概念,但容易把原子理解为平面的静止不动的东西,障碍在于如何建立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探究证明假设: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8个(He为 2) 少于4个 多于4个
元素化学性质 比较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教师设
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教师展示:
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
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
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
由几位学生来表演,扮演不同的元素的原子。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的朋友,交友的目的是能让自己变成稳定结构。例如让钠原子在一群原子中寻找朋友,找到氯原子,然后双方交换电子,手拉手变成好朋友等等。这样的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图表进行归纳单质、化合物、元素、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基本概念间的网络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只能说一般满意,满意的是备课做课件的水平有所提高了,不满意是课堂表现不灵活,开头和结尾后不很好,有点“蛇头蛇尾”。在备课过程中,我把本课的主要类容安排为对元素周期表的探究,分为3个学生活动展开:(1)展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找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3)找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位置,分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为讲离子的形成做铺垫。然后介绍离子根据带电荷不同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介绍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
课后,我又要求学生记忆常见离子符号,使学生巩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这样在讲解化合价时,我就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化合价的确定,这样对成绩比较好,知识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讲,就不用死记硬背常见元素
的化合价,而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设计确实做到了“既让优生吃饱,又让成绩差的学生吃好”,取得了因材施教的效果。这样在讲解离子这一部分的内容后班里的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离子的概念以及清楚地区分原子和离子,整个讲授过程中以巩固前面的相关知识的同时,教师引着学生分析,思考讨论来推出新的概念(离子)的教学方法为主,降低学生理解新的概念的难度。
由此我越发感觉到,课改的任重道远,他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反思,探讨。上述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写出来希望同行们给予点评。
利用纳米技术将氙原子排成IBM
纳米技术应用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高新技术。“纳米”主要是指在纳米(一种长度计量单位,等于1/1000,000,000米)尺度附近的物质,其表现出来的特殊性能用于不同领域而称之为“纳米技术”,其具体定义见词条“纳米科技”。
纳米技术目前已成功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医学、药学、化学及生物检测、制造业、光学以及国防等等。本词条为纳米技术应用的总纲,包括如下领域:
1、纳米技术在新材料中的应用 2、纳米技术在微电子、电力等领域中的应用 3、纳米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4、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学中的应用
5、纳米技术在化学、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6、纳米技术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7、纳米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8、 纳米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衣 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挺括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食 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住 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0倍。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洗。含有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行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医 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微型药物输送器,可携带一定剂量的药物,在体外电磁信号的引导下准确到达病灶部位,有效地起到治疗作用,并减轻药物的不良的反映。用纳米制造成的微型机器人,其体积小于红细胞,通过向病人血管中注射,能疏通脑血管的血栓。清除心脏动脉的脂肪和沉淀物,还可“嚼碎”泌尿系统的结石等。纳米技术将是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纳米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十分巨大,美国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纳米技术市场估计达到14400亿美元,纳米技术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纳米复合、塑胶、橡胶和纤维的改性,纳米功能涂层材
料的设计和应用,将给传统产生和产品注入新的高科技含量。专家指出,纺织、建材、化工、石油、汽车、军事装备、通讯设备等领域,将免不了
一场因纳米而引发的“材料革命”现在我国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
公司有近100个,建立了10
多条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生产线。
纳米布料、
服装已批量生产,象电脑工作装、无静电服、防紫外线服等纳米服装都已问世。加入纳米技术的新型油漆,不仅耐洗刷性提高了十几倍,而且无毒无害无异味。纳米技术正在改善着、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果大家都提出来,比如成功的经验、教学中的不足等。我们大家共同借鉴那多好啊!
期
2011年 10月 18日
主编: 丁瑞芬 编辑: 丁瑞芬
平时我们都忙碌在各自的岗位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只能独立解决,常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我们期待本班学员能珍惜这次机会通过网上在线学习;通过研讨与交流课改实践中的经验与困惑;通过提交作业展示培训成果;通过培训总结反思培训心得,获得新课改的相关知识,使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谢谢合作!
本次培训要完成以下内容
1、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初步
2、初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组织与实施 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与策略 4、科学方法与初中化学教学 5、初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6、表现性评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7、初中化学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
(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初步)化学科第一阶段学习 作业截止提交时间10月31日
1、本班应有学员81人。
2、研修日志:提交数 50 评论数 33 班级推荐数 5 3、我的教学故事:提交数 24 评论数 43 班级推荐数6 4、作业:提交数 15 评论数 0 班级推荐数 1
5、教学设计与反思:提交数 21 评论数 7 班级推荐数 0
6、论坛研讨:发帖数 82 回帖数 134 精华贴数 0 7、论坛研讨:发帖数 82 回帖数 134 精华贴数 0
课题2 元素(第一课时)
段小丽
一、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在同位素原子结构信息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导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现两组同位素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练习,并巩固元素的定义;接着自学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通过阅读元素符号的表格,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最后,通过字母组合游戏、元素与健康、物质中的元素组成练习来加深本节课知识的学习。
二、教案
附录:
表格一
表格四
《离子》教学设计
李绍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稀有气体元素、金
属元 素、非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2)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
生的空间想象力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
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思路分析】
1. 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兴趣的一个很好的素材,也为学生学好化学式和化合价打下了基础。
2.寻找学生学习的起点和障碍点:
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附文: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吸引。
设问: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
学生学习的起点和障碍点: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微观的概念,但容易把原子理解为平面的静止不动的东西,障碍在于如何建立三维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猜想: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
探究证明假设:展示挂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8个(He为 2) 少于4个 多于4个
元素化学性质 比较稳定 不稳定 不稳定
教师设
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达到稳定结构,故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未排满,要趋向稳定,怎么样才能达到目的呢?(制造探究情境,诱导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教师展示:
学生表演:两个学生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扮演销原子和氯原子(头上贴元素符号,身上
贴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电子”),其他同学当裁判。(表演的形式活泼而又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原子结
构示意图的理解,学生热情高涨地参与,课堂活跃起来)
由几位学生来表演,扮演不同的元素的原子。然后让学生去寻找自己的朋友,交友的目的是能让自己变成稳定结构。例如让钠原子在一群原子中寻找朋友,找到氯原子,然后双方交换电子,手拉手变成好朋友等等。这样的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图表进行归纳单质、化合物、元素、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基本概念间的网络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反思】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只能说一般满意,满意的是备课做课件的水平有所提高了,不满意是课堂表现不灵活,开头和结尾后不很好,有点“蛇头蛇尾”。在备课过程中,我把本课的主要类容安排为对元素周期表的探究,分为3个学生活动展开:(1)展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找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3)找出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位置,分析结构对性质的影响,为讲离子的形成做铺垫。然后介绍离子根据带电荷不同分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介绍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
课后,我又要求学生记忆常见离子符号,使学生巩固世界上千千万万种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这样在讲解化合价时,我就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化合价的确定,这样对成绩比较好,知识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讲,就不用死记硬背常见元素
的化合价,而对那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求他们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即可。
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设计确实做到了“既让优生吃饱,又让成绩差的学生吃好”,取得了因材施教的效果。这样在讲解离子这一部分的内容后班里的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离子的概念以及清楚地区分原子和离子,整个讲授过程中以巩固前面的相关知识的同时,教师引着学生分析,思考讨论来推出新的概念(离子)的教学方法为主,降低学生理解新的概念的难度。
由此我越发感觉到,课改的任重道远,他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反思,探讨。上述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写出来希望同行们给予点评。
利用纳米技术将氙原子排成IBM
纳米技术应用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高新技术。“纳米”主要是指在纳米(一种长度计量单位,等于1/1000,000,000米)尺度附近的物质,其表现出来的特殊性能用于不同领域而称之为“纳米技术”,其具体定义见词条“纳米科技”。
纳米技术目前已成功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医学、药学、化学及生物检测、制造业、光学以及国防等等。本词条为纳米技术应用的总纲,包括如下领域:
1、纳米技术在新材料中的应用 2、纳米技术在微电子、电力等领域中的应用 3、纳米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4、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学中的应用
5、纳米技术在化学、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6、纳米技术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7、纳米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8、 纳米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衣 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挺括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食 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住 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0倍。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洗。含有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行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医 利用纳米技术制成的微型药物输送器,可携带一定剂量的药物,在体外电磁信号的引导下准确到达病灶部位,有效地起到治疗作用,并减轻药物的不良的反映。用纳米制造成的微型机器人,其体积小于红细胞,通过向病人血管中注射,能疏通脑血管的血栓。清除心脏动脉的脂肪和沉淀物,还可“嚼碎”泌尿系统的结石等。纳米技术将是健康生活的好帮手。 纳米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经济效益十分巨大,美国权威机构预测,2010年纳米技术市场估计达到14400亿美元,纳米技术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纳米复合、塑胶、橡胶和纤维的改性,纳米功能涂层材
料的设计和应用,将给传统产生和产品注入新的高科技含量。专家指出,纺织、建材、化工、石油、汽车、军事装备、通讯设备等领域,将免不了
一场因纳米而引发的“材料革命”现在我国以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注册的
公司有近100个,建立了10
多条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生产线。
纳米布料、
服装已批量生产,象电脑工作装、无静电服、防紫外线服等纳米服装都已问世。加入纳米技术的新型油漆,不仅耐洗刷性提高了十几倍,而且无毒无害无异味。纳米技术正在改善着、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果大家都提出来,比如成功的经验、教学中的不足等。我们大家共同借鉴那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