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最后一盘榨菜? 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曾历时三个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开展合作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但面临一些共有的挑战,也存在各自的困难,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寻求合作,以提高服务能力。
事实上的确如此,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很多的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现,他们似乎已经成了各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等物流客户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最后一盘榨菜”,谁都争先恐后地想从第三方物流企业那里“榨取”最后一份“营养”。
我国目前最大的榨菜生产企业重庆乌江涪陵榨菜集团,总结出了“一腌一榨,榨龙骨;二腌二榨,榨龙髓;三腌三榨,榨龙涎”的独特生产工艺,制作出味道独特、口感香脆的乌江榨菜。如果说“三腌三榨”生产工艺成就了乌江榨菜的巨大成功,那么如果把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放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三腌三榨”,又将面临怎样的生存境况呢?
一、物流利润“三腌三榨”
实际上,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正是一个“三腌三榨”的市场环境:同业竞争激烈、物流招标盛行、成本逐步增长。
通过“三腌三榨”的栉风沐雨,最终结果大家有目共睹,那就是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正在被一点一点地被“压榨”。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仍然顽强地生存与发展着,这也充分表明,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与发展进步势不可挡。
1、一腌一榨:同业竞争
按照我国加入WTO 的承诺,物流产业已于2005年12月全面放开,经过5年过渡期的发展,我国物流市场也已形成了外资、国有和民营三足鼎立的局面,国际四大快递巨头UPS 、FedEx 、DHL 和TNT 以及马士基、美国总统、东方海外等。同时,随着现代物流需求的增长现代物流理念的传播,我国大大小小的传统运输、仓储、国际货代企业纷纷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使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传统的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国际货代与城市配送等物流业务。
首先是价格战,去年上海至日本航线爆发的负运价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6年9月21日,《焦点访谈》播出《海运惊现“负运价”》,记者调查指出,上海通往日本的航线当时有8大航运公司展开竞争,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竞相压价,而且运价早在2003年前就已经突破零运费,当时的负运费达到了一个标准集装箱负运费210美元的水平。此后,2006年10月,交通部迅速发布《关于整顿和规范中日航线班轮运输市场秩序的公告》,禁止了以“零运价”、“负运价”方式承揽货物以及其他损害国际海上运输市场秩序的行为。
其次是超载带来的不正当竞争,超载似乎成了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始终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据了解,不超载时的正常运价至少比超载
后的运输价格高出一倍以上。广州物流协会秘书长张强曾经指出,我国物流市场的价格体系长期以来是建立在运输超载这个基础之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将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证价格具有竞争力,加上目前很多生产制造企业把运价作为选择物流供应商的首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超载就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压缩成本无奈的必然选择。
2、二腌二榨:物流招标
物流招标是企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也是广大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物流业务订单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物流招标实践中,一些物流招标企业有一些认识误区:一是条件过于苛刻,认为条款越多、越细、越严对自身越有利;二是频繁招标,认为这样才能不断降低成本;三是唯低价论,认为低价格就是降低物流成本。尽管如此,在我国一些大型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中,往往有10多甚至20多家企业参与投标,其中不乏国际著名的物流企业。这说明,还是有很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自身的生存出发,愿意接受物流招标企业“压榨”,这也是一些企业每年都要例行开展物流招标工作的原因。快速消费品行业就有很多典型的案例。
同时,在另一些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也采取物流招标的方式将自身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但他们更看重的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一个合同往往签3-5年。但这些生产制造企业也是会“压榨”第三方物流企业利润的,因为他们往往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承诺每年降低一定比例的物流服务费用,一直“榨”到第三方物流“难以忍受”的地步。比如,目前我国的家电制造企业在原材料价格成本将难以再压
缩的情况下,要想在硝烟四起的市场上获得较强的竞争力,每年都要压缩至少3%-5%的物流费用,而一压再压的物流成本直接转嫁给了与之签约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业始终逃脱不了在物流招标中被“压榨”的命运。因为,如果你不愿意被压榨,或者不愿意被压榨得太多,你就会失去赢得市场的机会。
3、三腌三榨:成本剧增
第三方物流面临的成本压力是方方面面的,政策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是燃油价格上涨。
燃油费用是物流企业的三大成本之一,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扬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仍然是一项十分可观的成本费用。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每升汽油上调0.25元,意味着物流企业的成本上升约6个百分点,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小幅挤压。面临这样的成本压力以及第三方物流业的竞争激烈,虽然一些综合型物流企业可通过其他的增值业务来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但对于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由于害怕客户流失,都不敢率先提价,默默承受着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损失。
其次是交强险。
2006年7月1日起,涉及全国1.3亿辆机动车的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正式亮相后,在第三方物流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主要原因就是交强险直接大幅增加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
有分析认为,交强险一方面是“贵”,另一方面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深圳某业内人士曾算测算比较发现,2006年7月1日以前商业第三者险的保额是交强险的8.33倍,而保费只有交强险的
0.767——这也就是说意味着在基本保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交强险保费是商业第三者险保费的10倍以上。同时,业界反映的“不合理”方面,主要集中在交强险要求牵引车和半挂车同时投保,大大增加了营运成本,实际上,一般从事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牵引车都是一辆牵引车配有多辆半挂车,集装箱牵引车和半挂车作为一个营运整体,而不应该两个都投保。
第三是高速公路计重收费。
为了治理屡禁不止的“超载”现象,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已经逐步被提上了议程,一些省市在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计重收费时间表。
福建省从2007年5月20日正式实施的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基本费率为0.09元/吨公里;重庆市从2007年6月1日在所有已通车运营的高速公路对载货类车辆(含客货两用车)进行计重收费,计重收费基本费率为0.08元/吨公里,超载部分要高额交费。
据初步测算,高速公路运费将增加1-1.5倍,从目前路费成本一般占到运输总成本20%的情况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无疑将承担更大的成本压力。
此外,全国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乱设关卡、乱罚款现象,也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的重要客观因素。
二、第三方物流“绝地求生”
通过上述“三腌三榨”,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说处于一种“绝地求生”的境况。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第三方物流以一种“背水一战”的气概,不断加强自身修炼,打造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1、积极建立与完善面向顾客价值的物流经营模式。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由面向市场竞争的物流经营模式向面向顾客价值的经营模式转变,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自身最有竞争力的物流细分市场作为核心业务,培养和引进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建立柔性的、快速反应的物流运营体系,为顾客提供最有价值的物流服务。
2、积极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少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一些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这对于提高企业反应速度、节约交易成本、降低库存水平、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企业利润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双方建立诚信、稳定的合作关系。
3、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建立一套自己的物流运营标准化体系,而且积极与客户就物流运营过程中的物流包装、物流单据、物流数据交换等的标准化进行沟通、实现行业物流的标准化,从而提升其在相关行业物流体系中的竞争力。
4、积极开展物流信息系统化建设。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一个基本特征,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特别是WMS 仓库管理系统、TMS 运输管理系统、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商品运输追踪系统、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甚至建立自己的SCM 供应链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的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从而实现物流的可视化、敏捷化。
5、积极推进开展物流增值服务。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发展各种物流增值服务,比如开展流通加工、配送、全程代理等业务,甚至还包括提供物流策略和解决方案、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仓单抵押等金融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也提升自身抵抗各种基础性物流服务运营风险的能力。
6、积极巩固发展物流基础设施与服务网络。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一方面加大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增加、更新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实现物流运营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物流操作效率;另一方面,加强物流服务网点、网路建设,加大与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互补性的资源整合,搭建强大物流服务网络与业务拓展网络平台。
7、积极推广各种物流管理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采用精益物流、Milk Run循环取货、集并运输、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物流单元化、看板、JIT 准时制、共同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成本最优的物流解决方案;同时,也
广泛应用Internet/Intranet、数据库技术、POS 、EDI 、Barcode 、3G 等现代科学技术,大大提高物流运营的准确度、可视度和效率。
经过这一系列的苦心经营,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得以在“三腌三榨”的环境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尽管如此,优胜劣汰的自然淘汰规律一直都在虎视眈眈地关注着每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
三、换个思维方式吃“榨菜”
企业物流成本优化是一个大菜盘,如果只想让第三方物流企业单方面往盘子里面补充“榨菜”,只会越吃越少,而且最后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会失去再往你盘子里补充“榨菜”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如何往菜盘里不断填充“榨菜”,必须靠物流服务需求方与供应方来共用制作“榨菜”、甚至共同种植制作“榨菜”所需要的“青菜头”,这样才能实现菜盘中“榨菜”供应的源源不断,才能实现“榨菜”的色、香、味的不断创新。我们可以称之为企业物流成本的“榨菜理论”。
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这一点。第三方物流这盘“第三利润源泉”的“榨菜”,不能以牺牲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为代价来提升自身的价值,挖掘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应当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因此,一些企业已经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换了个思维方式吃“榨菜”,改变以往的“你赢我亏”、“你赢多我就亏得多”的物流价格博弈关系,逐步向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共同挖掘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一个典型的参考案例是,本田汽车公司成立一个技术专家服务组,专门对供应商、销售商进行技术知道和服务指导,促进他们改善对
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管理。如果他们因为管理改善降低了成本10%,则双方各分享5%的好处。
实际上,我国大型生产、流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势头已经出现,而且大型生产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成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因为采取这种战略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又不会失掉对物流业务的掌控权,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型生产制造与流通企业的青睐。目前,宝钢、海尔、哈飞汽车、中核集团、TCL 等都与中远物流结成战略合作关系;长安集团、长虹集团都与我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集团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长虹民生物流有限公司。由于吃“榨菜”思维方式的转变,也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总之,第三方物流绝不是“最后一盘榨菜”。不仅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企业物流成本优化菜盘中“榨菜”的提供者,物流需求企业同样也是这盘“榨菜”的创造者。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以怎样的思维方式和博弈竞合方式来面对企业物流成本优化菜盘,这才是决定第三方物流发展命运的核心与关键。
第三方物流:最后一盘榨菜? 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曾历时三个月,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开展合作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大、发展迅速,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呈地域性集中分布;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很快,但面临一些共有的挑战,也存在各自的困难,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寻求合作,以提高服务能力。
事实上的确如此,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很多的困难,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不少第三方物流企业发现,他们似乎已经成了各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等物流客户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最后一盘榨菜”,谁都争先恐后地想从第三方物流企业那里“榨取”最后一份“营养”。
我国目前最大的榨菜生产企业重庆乌江涪陵榨菜集团,总结出了“一腌一榨,榨龙骨;二腌二榨,榨龙髓;三腌三榨,榨龙涎”的独特生产工艺,制作出味道独特、口感香脆的乌江榨菜。如果说“三腌三榨”生产工艺成就了乌江榨菜的巨大成功,那么如果把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放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三腌三榨”,又将面临怎样的生存境况呢?
一、物流利润“三腌三榨”
实际上,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正是一个“三腌三榨”的市场环境:同业竞争激烈、物流招标盛行、成本逐步增长。
通过“三腌三榨”的栉风沐雨,最终结果大家有目共睹,那就是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正在被一点一点地被“压榨”。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仍然顽强地生存与发展着,这也充分表明,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与发展进步势不可挡。
1、一腌一榨:同业竞争
按照我国加入WTO 的承诺,物流产业已于2005年12月全面放开,经过5年过渡期的发展,我国物流市场也已形成了外资、国有和民营三足鼎立的局面,国际四大快递巨头UPS 、FedEx 、DHL 和TNT 以及马士基、美国总统、东方海外等。同时,随着现代物流需求的增长现代物流理念的传播,我国大大小小的传统运输、仓储、国际货代企业纷纷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使国内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传统的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国际货代与城市配送等物流业务。
首先是价格战,去年上海至日本航线爆发的负运价现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6年9月21日,《焦点访谈》播出《海运惊现“负运价”》,记者调查指出,上海通往日本的航线当时有8大航运公司展开竞争,竞争的主要手段就是竞相压价,而且运价早在2003年前就已经突破零运费,当时的负运费达到了一个标准集装箱负运费210美元的水平。此后,2006年10月,交通部迅速发布《关于整顿和规范中日航线班轮运输市场秩序的公告》,禁止了以“零运价”、“负运价”方式承揽货物以及其他损害国际海上运输市场秩序的行为。
其次是超载带来的不正当竞争,超载似乎成了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始终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据了解,不超载时的正常运价至少比超载
后的运输价格高出一倍以上。广州物流协会秘书长张强曾经指出,我国物流市场的价格体系长期以来是建立在运输超载这个基础之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将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才能保证价格具有竞争力,加上目前很多生产制造企业把运价作为选择物流供应商的首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超载就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压缩成本无奈的必然选择。
2、二腌二榨:物流招标
物流招标是企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方式,也是广大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物流业务订单的重要途径。
但是,在物流招标实践中,一些物流招标企业有一些认识误区:一是条件过于苛刻,认为条款越多、越细、越严对自身越有利;二是频繁招标,认为这样才能不断降低成本;三是唯低价论,认为低价格就是降低物流成本。尽管如此,在我国一些大型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中,往往有10多甚至20多家企业参与投标,其中不乏国际著名的物流企业。这说明,还是有很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自身的生存出发,愿意接受物流招标企业“压榨”,这也是一些企业每年都要例行开展物流招标工作的原因。快速消费品行业就有很多典型的案例。
同时,在另一些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也采取物流招标的方式将自身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但他们更看重的是一种长期合作关系,一个合同往往签3-5年。但这些生产制造企业也是会“压榨”第三方物流企业利润的,因为他们往往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承诺每年降低一定比例的物流服务费用,一直“榨”到第三方物流“难以忍受”的地步。比如,目前我国的家电制造企业在原材料价格成本将难以再压
缩的情况下,要想在硝烟四起的市场上获得较强的竞争力,每年都要压缩至少3%-5%的物流费用,而一压再压的物流成本直接转嫁给了与之签约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业始终逃脱不了在物流招标中被“压榨”的命运。因为,如果你不愿意被压榨,或者不愿意被压榨得太多,你就会失去赢得市场的机会。
3、三腌三榨:成本剧增
第三方物流面临的成本压力是方方面面的,政策因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是燃油价格上涨。
燃油费用是物流企业的三大成本之一,燃油价格的持续上扬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仍然是一项十分可观的成本费用。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每升汽油上调0.25元,意味着物流企业的成本上升约6个百分点,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小幅挤压。面临这样的成本压力以及第三方物流业的竞争激烈,虽然一些综合型物流企业可通过其他的增值业务来抵消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但对于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由于害怕客户流失,都不敢率先提价,默默承受着成本上升带来的利润损失。
其次是交强险。
2006年7月1日起,涉及全国1.3亿辆机动车的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正式亮相后,在第三方物流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主要原因就是交强险直接大幅增加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
有分析认为,交强险一方面是“贵”,另一方面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方面。深圳某业内人士曾算测算比较发现,2006年7月1日以前商业第三者险的保额是交强险的8.33倍,而保费只有交强险的
0.767——这也就是说意味着在基本保障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交强险保费是商业第三者险保费的10倍以上。同时,业界反映的“不合理”方面,主要集中在交强险要求牵引车和半挂车同时投保,大大增加了营运成本,实际上,一般从事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牵引车都是一辆牵引车配有多辆半挂车,集装箱牵引车和半挂车作为一个营运整体,而不应该两个都投保。
第三是高速公路计重收费。
为了治理屡禁不止的“超载”现象,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已经逐步被提上了议程,一些省市在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计重收费时间表。
福建省从2007年5月20日正式实施的高速公路计重收费,基本费率为0.09元/吨公里;重庆市从2007年6月1日在所有已通车运营的高速公路对载货类车辆(含客货两用车)进行计重收费,计重收费基本费率为0.08元/吨公里,超载部分要高额交费。
据初步测算,高速公路运费将增加1-1.5倍,从目前路费成本一般占到运输总成本20%的情况来看,第三方物流企业无疑将承担更大的成本压力。
此外,全国各地的地方保护主义和乱设关卡、乱罚款现象,也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的重要客观因素。
二、第三方物流“绝地求生”
通过上述“三腌三榨”,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说处于一种“绝地求生”的境况。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并不完善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发展,第三方物流以一种“背水一战”的气概,不断加强自身修炼,打造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1、积极建立与完善面向顾客价值的物流经营模式。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逐步由面向市场竞争的物流经营模式向面向顾客价值的经营模式转变,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自身最有竞争力的物流细分市场作为核心业务,培养和引进中高级物流专业人才,建立柔性的、快速反应的物流运营体系,为顾客提供最有价值的物流服务。
2、积极融入企业供应链管理。少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客户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一些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这对于提高企业反应速度、节约交易成本、降低库存水平、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服务水平、增加企业利润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利于双方建立诚信、稳定的合作关系。
3、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建立一套自己的物流运营标准化体系,而且积极与客户就物流运营过程中的物流包装、物流单据、物流数据交换等的标准化进行沟通、实现行业物流的标准化,从而提升其在相关行业物流体系中的竞争力。
4、积极开展物流信息系统化建设。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一个基本特征,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特别是WMS 仓库管理系统、TMS 运输管理系统、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商品运输追踪系统、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甚至建立自己的SCM 供应链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通过互联网与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的资源共享,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从而实现物流的可视化、敏捷化。
5、积极推进开展物流增值服务。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发展各种物流增值服务,比如开展流通加工、配送、全程代理等业务,甚至还包括提供物流策略和解决方案、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仓单抵押等金融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也提升自身抵抗各种基础性物流服务运营风险的能力。
6、积极巩固发展物流基础设施与服务网络。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一方面加大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增加、更新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实现物流运营的机械化、自动化,提高物流操作效率;另一方面,加强物流服务网点、网路建设,加大与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互补性的资源整合,搭建强大物流服务网络与业务拓展网络平台。
7、积极推广各种物流管理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采用精益物流、Milk Run循环取货、集并运输、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物流单元化、看板、JIT 准时制、共同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成本最优的物流解决方案;同时,也
广泛应用Internet/Intranet、数据库技术、POS 、EDI 、Barcode 、3G 等现代科学技术,大大提高物流运营的准确度、可视度和效率。
经过这一系列的苦心经营,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得以在“三腌三榨”的环境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尽管如此,优胜劣汰的自然淘汰规律一直都在虎视眈眈地关注着每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
三、换个思维方式吃“榨菜”
企业物流成本优化是一个大菜盘,如果只想让第三方物流企业单方面往盘子里面补充“榨菜”,只会越吃越少,而且最后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会失去再往你盘子里补充“榨菜”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如何往菜盘里不断填充“榨菜”,必须靠物流服务需求方与供应方来共用制作“榨菜”、甚至共同种植制作“榨菜”所需要的“青菜头”,这样才能实现菜盘中“榨菜”供应的源源不断,才能实现“榨菜”的色、香、味的不断创新。我们可以称之为企业物流成本的“榨菜理论”。
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这一点。第三方物流这盘“第三利润源泉”的“榨菜”,不能以牺牲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为代价来提升自身的价值,挖掘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应当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因此,一些企业已经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换了个思维方式吃“榨菜”,改变以往的“你赢我亏”、“你赢多我就亏得多”的物流价格博弈关系,逐步向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共同挖掘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一个典型的参考案例是,本田汽车公司成立一个技术专家服务组,专门对供应商、销售商进行技术知道和服务指导,促进他们改善对
质量、成本、交货期的管理。如果他们因为管理改善降低了成本10%,则双方各分享5%的好处。
实际上,我国大型生产、流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势头已经出现,而且大型生产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合资成立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模式。因为采取这种战略合作的方式,既可以利用双方的资源优势,又不会失掉对物流业务的掌控权,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型生产制造与流通企业的青睐。目前,宝钢、海尔、哈飞汽车、中核集团、TCL 等都与中远物流结成战略合作关系;长安集团、长虹集团都与我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集团民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长虹民生物流有限公司。由于吃“榨菜”思维方式的转变,也产生了一批新兴的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总之,第三方物流绝不是“最后一盘榨菜”。不仅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企业物流成本优化菜盘中“榨菜”的提供者,物流需求企业同样也是这盘“榨菜”的创造者。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企业以怎样的思维方式和博弈竞合方式来面对企业物流成本优化菜盘,这才是决定第三方物流发展命运的核心与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