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中国工程院
撰文|王扬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本号主编)
责编|姚兰婷
● ● ●
朱光亚,湖北武汉人,1924年12月25日生于宜昌。
抗战爆发后,他随家人西迁重庆,进入抗战中新建的重庆南开中学。朱光亚在名师特别是比他年长8岁的物理老师魏荣爵的教导下,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重庆南开是一所非同寻常的中学,该校的毕业生中仅两院院士就有30余位。朱光亚和老师魏荣爵于1980年同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学部委员”)。朱光亚曾自豪地说:“两弹一星的核心组员中有四分之一是我们中学毕业的!”其中朱光亚和周光召名列“两弹一星元勋”,分别担任过中国工程院院长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杰出人才大都毕业于1949年以前的重庆南开中学。
1941年夏,不满17岁的朱光亚考入中央大学物理学,次年转入西南联大,成为吴大猷教授的得意门生,1945年毕业后留任助教。同年,原子弹爆炸,震撼世界,也改变了朱光亚一生的命运。
?图1 朱光亚的西南联大毕业证书
为了学习原子弹制造,国民党政府决定选派优异人才赴美学习原子弹制造技术。朱光亚和李政道一道,被吴大猷教授选中。1946年8月,朱光亚等人随华罗庚教授赴美。没想到抵美后,由于美国政府禁止外国人进入原子弹有关机构,学习原子弹制造技术的愿望落空了。于是朱光亚进入吴大猷任教的密执安大学,攻读与原子弹相近的核物理专业。就是那时候,朱光亚开始崭露头角。他仅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看那时他和杨振宁、李政道的合影,他们英气逼人,意气风发,不愧一代人杰。然而命运使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杨、李留在美国,迅速崛起,再过六七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朱光亚则选择了回归到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国之前,朱光亚和其他留学生签名发出一封给留美中国学生的公开信,呼吁他们回国参加建设。几十年后,李政道开玩笑说:“当初蒋介石派的五个人,只有派朱光亚是派对了,他回来是做原子弹了。”
?图2 留美期间与杨振宁、李政道在一起
1950年春,朱光亚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两年多之后,他被调到新建的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物理系任教。1952年春,朱光亚被派往朝鲜,作为翻译参加板门店停战谈判,亲眼看到美国军方对我进行“核讹诈”。这进一步激发了朱光亚为中国制造核武器的心愿。那件见证过板门店谈判的军大衣,他前后穿了十多年。即使后来他已是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还是穿着那件军大衣。
1955年初,中共中央决策研制原子弹,朱光亚被调回北大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1957年,他被调至我国早期原子能研究的大本营——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朱光亚参加了研究性反应堆的建设工作,他领导设计、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迈出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
在原子弹研制正式上马后,年仅35岁的朱光亚于1959年7月调至核武器研究院任副院长,主抓科研业务工作。一年之后,苏联专家全部撤走。起步不久的原子弹研制工作遭受重大挫折,有的人甚至以为中国的原子弹不知何年何月才造得出来。然而此后的两年,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朱光亚居功甚巨。到1962年,二机部就向毛泽东提出两年之内进行核试验的目标。朱光亚为此编写了据称是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为原子弹研制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蘑菇云在戈壁滩升腾而起的时候,40岁的朱光亚热泪盈眶。他终于实现18年前赴美时的原子弹之梦,而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迅速迈升。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朱光亚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的作用,被他的同事和学生誉为“技术上的诸葛亮”、“中国的奥本海默”。此后的二三十年,朱光亚一直领导着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他先后领导了氢弹、地下核试验等工作。1970年调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以后,朱光亚指导潜艇核动力、核材料技术的研究发展,指导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国防关键技术报告制定等重大工作。他支持和思考“军转民”“军民结合”等发展中国高技术方面的事业。作为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成员,他还亲自参与组织《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的起草。他说,我这辈子做的就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武器之父。
?图3 1966年国庆节,朱光亚与彭桓武、邓稼先在天安门城楼上
?图4 朱光亚晚年在工作中
在81岁高龄退休之前,朱光亚不仅担任着我国国防科技部门的高级领导人,同时也先后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我国科技界的高级领导人和代表人物之一。但他为人一贯低调。1999年,朱光亚等23为杰出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之后,社会上对这些“元勋”大加宣传,纷纷出版他们的传记,但朱光亚一再谢绝。在他应中国科学院约请撰写的核武器研制工作回顾的文章中,他列举了很多科学家的具体贡献,而只字不提自己,所有以他为主的工作的主语都是“我们”,而不是“我”。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87岁。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科学春秋
在科学中寻觅历史
在历史中思索科学
微信ID:kexuechunqiu
图片来自中国工程院
撰文|王扬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本号主编)
责编|姚兰婷
● ● ●
朱光亚,湖北武汉人,1924年12月25日生于宜昌。
抗战爆发后,他随家人西迁重庆,进入抗战中新建的重庆南开中学。朱光亚在名师特别是比他年长8岁的物理老师魏荣爵的教导下,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重庆南开是一所非同寻常的中学,该校的毕业生中仅两院院士就有30余位。朱光亚和老师魏荣爵于1980年同时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称“学部委员”)。朱光亚曾自豪地说:“两弹一星的核心组员中有四分之一是我们中学毕业的!”其中朱光亚和周光召名列“两弹一星元勋”,分别担任过中国工程院院长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杰出人才大都毕业于1949年以前的重庆南开中学。
1941年夏,不满17岁的朱光亚考入中央大学物理学,次年转入西南联大,成为吴大猷教授的得意门生,1945年毕业后留任助教。同年,原子弹爆炸,震撼世界,也改变了朱光亚一生的命运。
?图1 朱光亚的西南联大毕业证书
为了学习原子弹制造,国民党政府决定选派优异人才赴美学习原子弹制造技术。朱光亚和李政道一道,被吴大猷教授选中。1946年8月,朱光亚等人随华罗庚教授赴美。没想到抵美后,由于美国政府禁止外国人进入原子弹有关机构,学习原子弹制造技术的愿望落空了。于是朱光亚进入吴大猷任教的密执安大学,攻读与原子弹相近的核物理专业。就是那时候,朱光亚开始崭露头角。他仅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看那时他和杨振宁、李政道的合影,他们英气逼人,意气风发,不愧一代人杰。然而命运使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杨、李留在美国,迅速崛起,再过六七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朱光亚则选择了回归到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国之前,朱光亚和其他留学生签名发出一封给留美中国学生的公开信,呼吁他们回国参加建设。几十年后,李政道开玩笑说:“当初蒋介石派的五个人,只有派朱光亚是派对了,他回来是做原子弹了。”
?图2 留美期间与杨振宁、李政道在一起
1950年春,朱光亚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两年多之后,他被调到新建的东北人民大学(即吉林大学)物理系任教。1952年春,朱光亚被派往朝鲜,作为翻译参加板门店停战谈判,亲眼看到美国军方对我进行“核讹诈”。这进一步激发了朱光亚为中国制造核武器的心愿。那件见证过板门店谈判的军大衣,他前后穿了十多年。即使后来他已是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还是穿着那件军大衣。
1955年初,中共中央决策研制原子弹,朱光亚被调回北大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1957年,他被调至我国早期原子能研究的大本营——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朱光亚参加了研究性反应堆的建设工作,他领导设计、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迈出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
在原子弹研制正式上马后,年仅35岁的朱光亚于1959年7月调至核武器研究院任副院长,主抓科研业务工作。一年之后,苏联专家全部撤走。起步不久的原子弹研制工作遭受重大挫折,有的人甚至以为中国的原子弹不知何年何月才造得出来。然而此后的两年,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朱光亚居功甚巨。到1962年,二机部就向毛泽东提出两年之内进行核试验的目标。朱光亚为此编写了据称是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为原子弹研制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蘑菇云在戈壁滩升腾而起的时候,40岁的朱光亚热泪盈眶。他终于实现18年前赴美时的原子弹之梦,而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迅速迈升。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朱光亚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的作用,被他的同事和学生誉为“技术上的诸葛亮”、“中国的奥本海默”。此后的二三十年,朱光亚一直领导着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他先后领导了氢弹、地下核试验等工作。1970年调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以后,朱光亚指导潜艇核动力、核材料技术的研究发展,指导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国防关键技术报告制定等重大工作。他支持和思考“军转民”“军民结合”等发展中国高技术方面的事业。作为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成员,他还亲自参与组织《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的起草。他说,我这辈子做的就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武器之父。
?图3 1966年国庆节,朱光亚与彭桓武、邓稼先在天安门城楼上
?图4 朱光亚晚年在工作中
在81岁高龄退休之前,朱光亚不仅担任着我国国防科技部门的高级领导人,同时也先后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我国科技界的高级领导人和代表人物之一。但他为人一贯低调。1999年,朱光亚等23为杰出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之后,社会上对这些“元勋”大加宣传,纷纷出版他们的传记,但朱光亚一再谢绝。在他应中国科学院约请撰写的核武器研制工作回顾的文章中,他列举了很多科学家的具体贡献,而只字不提自己,所有以他为主的工作的主语都是“我们”,而不是“我”。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87岁。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科学春秋
在科学中寻觅历史
在历史中思索科学
微信ID:kexuechunq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