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1]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全国养牛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生产发展,为提高规模肉牛场的综合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规模肉牛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现结合我养牛合作社实际,对养牛户的圈舍建设做一下基本介绍:

一.建场选址

(一) 地形地势的选择

牛场用址要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需求,牛场应选在地势干燥,平坦,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地下水位低,易于组织防疫,易于排水并且有缓坡的开阔地方,地面坡度以1—3度较为理想,总坡度应向南倾斜,山区或丘陵地带应把牛场建设在山坡南面或东面。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场址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

(二) 场区土壤的选择

牛场用地土质要坚实,最好是沙质土壤。沙质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有利于牛舍的清洁和卫生。

(三) 水源的选择

牛场供水量应充足,取用方便,水质应该清洁,卫生。(每头成年牛每日耗水量约45—60公斤)

(四) 电力充足可靠

电力充足才能确保照明和饲料加工。

(五) 交通便利

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2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它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场不少于1000米

(六) 以下区域不得建场

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泥严重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等洪涝威胁地段。

二.规划与布局

(一) 场区规划原则

建筑紧凑,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到将来扩建和改造的可能性

(二) 规模肉牛养殖场规划面积一般按每头10平方米计算,具体按牛只的大小而定。

(三) 牛场分区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各功能区间距应不少于50米,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

1. 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等。

2. 生产区设在场区中间,主要包括牛舍与有关生产辅助设施。

3. 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低处,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牛舍,贮粪场,装卸牛台和污水池。兽医室,隔离牛舍应设在距最近牛舍50—100米以外的地方,应设后门。

4. 饲料库和饲料加工车间设在生产区,生活区之间,应方便车辆运输。

5. 草场设置在生产区的侧向,有专用通道通向场外,草垛距离房舍50米以上,牛舍一侧设饲料调制间和更衣室。

6. 与外界应有专用道路相连通,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

三.牛舍建筑

牛舍采用敞棚式或半开放式修建。

(一) 排列方式

牛舍内部排列方式视牛场规模而定,主要有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内径跨度4.5米—5米;双列式内径跨度10米—11米,采用对头式饲养。

(二) 建筑结构

牛舍可采用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每栋牛舍长度根据养牛数量而定,两栋牛舍间距不少于5米。

(三) 内部设施

1. 牛床

牛床是牛吃料和休息的地方,牛床的长度依牛体大小而定。一般牛床设计是使牛前躯靠近料槽后壁,后肢接近牛床边缘,粪便能直接落入粪沟内即可。实际生产中牛床一般按长1.8米,宽1.2米修建。牛床应前高后低,保持平缓的坡度,以利于冲刷和保持牛床干燥。牛床最好以三合土(石灰、粘土和砂子混合)为地面,即保温又护牛蹄。

2. 粪尿沟

位于牛床后端,宽25厘米—30厘米,深10厘米—15厘米,并向贮粪池一端倾斜2度—3度。

3. 饲喂通道

单列式位于饲槽与墙壁之间,双列式位于两槽之间,宽度1.3米—1.5米。

4. 清粪通道

清粪通道也是牛进出的通道,多修成水泥路面,路面应有一定坡度,并刻上线条防滑。清粪通道宽1.0米—1.2米。

5. 饲槽

饲槽建成固定式的或者活动式的均可。水泥槽,铁槽,木槽均可用作牛的饲槽。饲槽长度与牛床宽相当,上口宽60—70厘米,下底宽35—45厘米,近牛侧槽高40—50厘米,远牛侧槽高70—80厘米,底呈弧形,在饲槽后设栏杆,用于拦牛。

6. 工作间与调料室

双列式牛舍靠近道路的一端,设两间小屋,一间为工作间(或值班室)另一间为配料室,面积12—14平方米。

7. 运动场

饲养种牛,犊牛的牛舍,应设运动场。运动场多设在两舍间的空余地带,四周栅栏围起,将牛拴系或散放其内。其每头牛应占面积为:成牛15—20平方米,育成牛10—15平方米,犊牛5—10平方米。运动场的地面以三合土为宜。在运动场内设置补饲槽和水槽。补饲槽和水槽应设置在运动场一侧,其数量要充足,布局要合理,以免牛争食,争饮,顶撞。

8. 消防

消防通道可利用场内道路,紧急情况时能与场外公路相通;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系统。

9. 卫生防疫

牛场四周修建围墙,防疫沟,并应修建绿化隔离带,牛场大门和后门入口处设车辆强制消毒设施;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隔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设人员更衣消毒室,在牛舍入口处设地面消毒池。

10. 环境保护

新建牛场必须进行环境评估,确保牛场与周围环境互不污染。应采用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固体粪污以高温堆肥处理为主。

11. 场区绿化

场区绿化区的修建应结合场区和牛场之间的隔离,遮荫及防风需要进行。可根据当地实际种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的树种和花草,不宜种植有毒,有刺,飞絮的植物。

四.环境污染治理

(一) 废水

牛场产生的废水,应采用沼气发酵工艺处理。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沼渣)可做堆肥。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向外排放。

(二) 粪尿

采取“生物高温发酵”,“沼气发酵”和“液体氧化池循环曝气”三结合的方式处理粪便和尿液。收集的大部分干粪送入堆粪发酵场,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用作农用肥或养鱼;小部分干粪,尿及污水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处理,然后排入氧化池或田间贮蓄池进行氧化处理后用作农用肥,果树肥,花圃绿地肥或养鱼;牛粪尿,污水用地下排污管输入,部分干粪用斗车从进料孔投入厌氧池,作厌氧发酵处理。

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

全国养牛业已逐渐由过去传统的生产方式向规模化生产发展,为提高规模肉牛场的综合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规模肉牛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现结合我养牛合作社实际,对养牛户的圈舍建设做一下基本介绍:

一.建场选址

(一) 地形地势的选择

牛场用址要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需求,牛场应选在地势干燥,平坦,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地下水位低,易于组织防疫,易于排水并且有缓坡的开阔地方,地面坡度以1—3度较为理想,总坡度应向南倾斜,山区或丘陵地带应把牛场建设在山坡南面或东面。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场址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

(二) 场区土壤的选择

牛场用地土质要坚实,最好是沙质土壤。沙质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雨水,尿液不易积聚,有利于牛舍的清洁和卫生。

(三) 水源的选择

牛场供水量应充足,取用方便,水质应该清洁,卫生。(每头成年牛每日耗水量约45—60公斤)

(四) 电力充足可靠

电力充足才能确保照明和饲料加工。

(五) 交通便利

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2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它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场不少于1000米

(六) 以下区域不得建场

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泥严重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等洪涝威胁地段。

二.规划与布局

(一) 场区规划原则

建筑紧凑,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要综合考虑到将来扩建和改造的可能性

(二) 规模肉牛养殖场规划面积一般按每头10平方米计算,具体按牛只的大小而定。

(三) 牛场分区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各功能区间距应不少于50米,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

1. 生活管理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以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等。

2. 生产区设在场区中间,主要包括牛舍与有关生产辅助设施。

3. 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低处,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牛舍,贮粪场,装卸牛台和污水池。兽医室,隔离牛舍应设在距最近牛舍50—100米以外的地方,应设后门。

4. 饲料库和饲料加工车间设在生产区,生活区之间,应方便车辆运输。

5. 草场设置在生产区的侧向,有专用通道通向场外,草垛距离房舍50米以上,牛舍一侧设饲料调制间和更衣室。

6. 与外界应有专用道路相连通,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

三.牛舍建筑

牛舍采用敞棚式或半开放式修建。

(一) 排列方式

牛舍内部排列方式视牛场规模而定,主要有单列式和双列式。单列式内径跨度4.5米—5米;双列式内径跨度10米—11米,采用对头式饲养。

(二) 建筑结构

牛舍可采用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每栋牛舍长度根据养牛数量而定,两栋牛舍间距不少于5米。

(三) 内部设施

1. 牛床

牛床是牛吃料和休息的地方,牛床的长度依牛体大小而定。一般牛床设计是使牛前躯靠近料槽后壁,后肢接近牛床边缘,粪便能直接落入粪沟内即可。实际生产中牛床一般按长1.8米,宽1.2米修建。牛床应前高后低,保持平缓的坡度,以利于冲刷和保持牛床干燥。牛床最好以三合土(石灰、粘土和砂子混合)为地面,即保温又护牛蹄。

2. 粪尿沟

位于牛床后端,宽25厘米—30厘米,深10厘米—15厘米,并向贮粪池一端倾斜2度—3度。

3. 饲喂通道

单列式位于饲槽与墙壁之间,双列式位于两槽之间,宽度1.3米—1.5米。

4. 清粪通道

清粪通道也是牛进出的通道,多修成水泥路面,路面应有一定坡度,并刻上线条防滑。清粪通道宽1.0米—1.2米。

5. 饲槽

饲槽建成固定式的或者活动式的均可。水泥槽,铁槽,木槽均可用作牛的饲槽。饲槽长度与牛床宽相当,上口宽60—70厘米,下底宽35—45厘米,近牛侧槽高40—50厘米,远牛侧槽高70—80厘米,底呈弧形,在饲槽后设栏杆,用于拦牛。

6. 工作间与调料室

双列式牛舍靠近道路的一端,设两间小屋,一间为工作间(或值班室)另一间为配料室,面积12—14平方米。

7. 运动场

饲养种牛,犊牛的牛舍,应设运动场。运动场多设在两舍间的空余地带,四周栅栏围起,将牛拴系或散放其内。其每头牛应占面积为:成牛15—20平方米,育成牛10—15平方米,犊牛5—10平方米。运动场的地面以三合土为宜。在运动场内设置补饲槽和水槽。补饲槽和水槽应设置在运动场一侧,其数量要充足,布局要合理,以免牛争食,争饮,顶撞。

8. 消防

消防通道可利用场内道路,紧急情况时能与场外公路相通;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的给水系统。

9. 卫生防疫

牛场四周修建围墙,防疫沟,并应修建绿化隔离带,牛场大门和后门入口处设车辆强制消毒设施;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隔离。在生产区入口处设人员更衣消毒室,在牛舍入口处设地面消毒池。

10. 环境保护

新建牛场必须进行环境评估,确保牛场与周围环境互不污染。应采用污染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固体粪污以高温堆肥处理为主。

11. 场区绿化

场区绿化区的修建应结合场区和牛场之间的隔离,遮荫及防风需要进行。可根据当地实际种植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净化空气的树种和花草,不宜种植有毒,有刺,飞絮的植物。

四.环境污染治理

(一) 废水

牛场产生的废水,应采用沼气发酵工艺处理。处理废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沼渣)可做堆肥。废水处理达标后,再向外排放。

(二) 粪尿

采取“生物高温发酵”,“沼气发酵”和“液体氧化池循环曝气”三结合的方式处理粪便和尿液。收集的大部分干粪送入堆粪发酵场,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用作农用肥或养鱼;小部分干粪,尿及污水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处理,然后排入氧化池或田间贮蓄池进行氧化处理后用作农用肥,果树肥,花圃绿地肥或养鱼;牛粪尿,污水用地下排污管输入,部分干粪用斗车从进料孔投入厌氧池,作厌氧发酵处理。


相关文章

  • 肉牛养殖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实施方案
  • 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 可研报告实施方案 2016年5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要 一.项目名称:××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建设单位:××××众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 所有制形式:私营 ...查看


  • 湘东农场肉牛养殖计划书
  • 湘东农场肉牛养殖计划书 湘东农场肉牛养殖计划书 ................................................................................................ ...查看


  • 项目可行性报告
  • 新巴尔虎右旗达赉苏木阿尔山宝力格嘎查 温都日乐牛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新巴尔虎右旗达赉苏木阿尔山宝力格嘎查温都日乐牛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主管单位:新右旗财政局 (三)项目建设性质和项目建设 ...查看


  • 中国畜牧兽医年鉴_各地畜牧业_安徽省畜牧业
  • 全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专项经费8691.04万元.省财政共下达受H7N9流感影响扶持家禽业发展补助资金12081.52万元. 57.85元/千克.56.43元/千克和3.64元/千克,与上 年同比分别增长34.44%.25.4 ...查看


  •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
  •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7]111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企业: 省农牧厅制定的<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 ...查看


  • 现代畜牧业实施意见
  • 衡水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送审稿)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滨湖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冀政[2011]135号),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方 ...查看


  • 养殖基地简介
  • 会宁县万吉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养殖基地简介 一.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的背景优势 养殖业是甘肃省会宁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宁县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当地农户收入的近一半靠养殖业来实现.发展好养殖业将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振兴会宁经 ...查看


  • 畜牧养殖业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畜牧养殖场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单位名称:xxx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编 制 人:xxx 编制时间:xxx年xx月 1 项目名称: 牛羊养殖场建设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 负 责 人: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年饲养肉牛 ...查看


  • 黎平县生态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前景初探
  • 黎平县生态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前景初探 黎平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位于东经108°37′-109°31′,北纬25°44′-26°31′.全县总面积6661500亩(4441平方公里),全县共有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