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之约》教学案例
上饶县二小 吴道财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12月26日,我和本校两位老师,来到了依山傍水的华坛山小学参加第十九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会。虽然冬寒料峭,但是一走进校门,立刻被华小孩子热情的欢迎驱散了。参观完多姿多彩的社团和大课间展示,我聆听了王梅芬老师执教的《蒙 娜丽莎之约》一课。徐老师把教学环节分为四个板块:1.激趣导入 了解名画 2.自学导航 初
识魅力 3.合作探究 感受魅力 4.体会写法 拓展迁。
一、激趣导入,了解名画
师: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多媒体出示: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的微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一起去探访蒙娜丽莎。 (板书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评析: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学的第一锤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徐老师用栩栩如生的油画导入课文,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让学生伴随着轻柔的音乐静静地欣赏名画,接着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对这幅世界名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期待。此环节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对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同时在书写课题的时候,老师也温馨提示学生看老师书写课题,这看似一个简单的细节,但老师规范工整地书写很好地对学生书写习惯进行了强化,可以预防学生趁机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正如有效教育中的挤掉了泡沫。
二、自学导航 初识魅力。
自学导航单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自学生字词,二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课前老师把自学导航单发给了同学,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到了“蒙娜丽莎”的魅力。
评析:课堂中的自学展示,不仅检测了学生的自学效果,更是对本课生字词的强化。在“肖像、脸颊、悄然、难以捉摸、矜持、微抿”这些词语中,老师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肖”“ 颊”“ 悄”“ 矜”“ 抿”进行了两人读、指名读、带读、全班读的多次强化,这种语言文字的训练非常扎实有效。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名画的魅力,老师在自学导航单中设计了这样的: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世界名画?如果说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把这幅画画得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去感受画的整体——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三、合作探究 感受魅力
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是本课的重难点。于是徐老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首先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探究的问题:“课文从怎样从正面介绍《蒙娜丽莎》的魅力呢?接着呈现探究问题的方法:默读课文5—7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批注。(A先独立思考;B接着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后把一致想法呈现到中卡上;C最后展示汇报)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老师给出了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的交流探究。在学生汇报之后老师进行了小结: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最后老师还用 多媒体出示一下一段资料帮助学生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有效地防止了假合作。我想这就是较之曾经在课改现场会上听到的课,这堂课显得更为真实一些的原因。在小组合作中,人人有话说,听的同学也能做到认真倾听。小组交流后老师用了一句约定“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楼”很快地让学生安静下来,化动为静。然而,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学生的中卡上的字太小,以至于在后面听课的老师纷纷用相机拍摄,也难以看得清中卡上的字,显然其他学生也是在“空看”。徐老师总共让两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汇报,这两个小组都是只推荐一名汇报员进行汇报。这是小组分工不合理的体现。而且,在表达呈现方面也很欠缺,汇报的同学羞涩、拘谨不能做到面向多数。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受不深,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学生汇报展示之后徐老师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入一段资料让学生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微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此举可谓“锦上添花”。
四、体会写法 拓展迁移
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想象)
师:也就是说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不光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的情景和想到的融合起来,把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背后丰富情感用语言描写了出来。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出示达芬奇的另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神态,结合自己想到的,描述画面的内容。
评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语文教学要以教材为例子,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的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本节课中,徐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生动传神的句子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学生有章可循,水到渠成。
纵观本节课,徐老师的这节课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利用“自学导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到“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皆围绕教学重难点层层推进。在学生交流汇报后,徐老师再用课件出示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回归语文课堂本质,蒙娜丽莎的美丽也将永远定格在学生心中。但是由于单元组训练不是很成熟,导致汇报交流形式单一,小组分工不合理。在合作探究环节老师给出的问题没有什么探究的价值,学生也只能是初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没有创造性的理解。如果把问题设计为:为什么说“作者在蒙娜丽莎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可蒙娜丽莎却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那么学生就可以从不同的向度进行探究学习,通过交流后,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案例
上饶县二小 吴道财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12月26日,我和本校两位老师,来到了依山傍水的华坛山小学参加第十九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会。虽然冬寒料峭,但是一走进校门,立刻被华小孩子热情的欢迎驱散了。参观完多姿多彩的社团和大课间展示,我聆听了王梅芬老师执教的《蒙 娜丽莎之约》一课。徐老师把教学环节分为四个板块:1.激趣导入 了解名画 2.自学导航 初
识魅力 3.合作探究 感受魅力 4.体会写法 拓展迁。
一、激趣导入,了解名画
师: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多媒体出示: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的微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一起去探访蒙娜丽莎。 (板书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评析:著名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学的第一锤应该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徐老师用栩栩如生的油画导入课文,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让学生伴随着轻柔的音乐静静地欣赏名画,接着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对这幅世界名画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起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期待。此环节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对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同时在书写课题的时候,老师也温馨提示学生看老师书写课题,这看似一个简单的细节,但老师规范工整地书写很好地对学生书写习惯进行了强化,可以预防学生趁机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正如有效教育中的挤掉了泡沫。
二、自学导航 初识魅力。
自学导航单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自学生字词,二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课前老师把自学导航单发给了同学,学生通过自学,掌握了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受到了“蒙娜丽莎”的魅力。
评析:课堂中的自学展示,不仅检测了学生的自学效果,更是对本课生字词的强化。在“肖像、脸颊、悄然、难以捉摸、矜持、微抿”这些词语中,老师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肖”“ 颊”“ 悄”“ 矜”“ 抿”进行了两人读、指名读、带读、全班读的多次强化,这种语言文字的训练非常扎实有效。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名画的魅力,老师在自学导航单中设计了这样的: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世界名画?如果说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把这幅画画得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去感受画的整体——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三、合作探究 感受魅力
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是本课的重难点。于是徐老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首先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探究的问题:“课文从怎样从正面介绍《蒙娜丽莎》的魅力呢?接着呈现探究问题的方法:默读课文5—7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下你的批注。(A先独立思考;B接着小组内相互交流,探讨后把一致想法呈现到中卡上;C最后展示汇报)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老师给出了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的交流探究。在学生汇报之后老师进行了小结: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最后老师还用 多媒体出示一下一段资料帮助学生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给出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有效地防止了假合作。我想这就是较之曾经在课改现场会上听到的课,这堂课显得更为真实一些的原因。在小组合作中,人人有话说,听的同学也能做到认真倾听。小组交流后老师用了一句约定“欲穷千里,更上一层楼”很快地让学生安静下来,化动为静。然而,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学生的中卡上的字太小,以至于在后面听课的老师纷纷用相机拍摄,也难以看得清中卡上的字,显然其他学生也是在“空看”。徐老师总共让两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汇报,这两个小组都是只推荐一名汇报员进行汇报。这是小组分工不合理的体现。而且,在表达呈现方面也很欠缺,汇报的同学羞涩、拘谨不能做到面向多数。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感受不深,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学生汇报展示之后徐老师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引入一段资料让学生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微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此举可谓“锦上添花”。
四、体会写法 拓展迁移
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想象)
师:也就是说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不光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的情景和想到的融合起来,把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背后丰富情感用语言描写了出来。接着老师用多媒体出示达芬奇的另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神态,结合自己想到的,描述画面的内容。
评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语文教学要以教材为例子,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的读写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本节课中,徐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生动传神的句子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学生有章可循,水到渠成。
纵观本节课,徐老师的这节课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利用“自学导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到“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皆围绕教学重难点层层推进。在学生交流汇报后,徐老师再用课件出示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回归语文课堂本质,蒙娜丽莎的美丽也将永远定格在学生心中。但是由于单元组训练不是很成熟,导致汇报交流形式单一,小组分工不合理。在合作探究环节老师给出的问题没有什么探究的价值,学生也只能是初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没有创造性的理解。如果把问题设计为:为什么说“作者在蒙娜丽莎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可蒙娜丽莎却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那么学生就可以从不同的向度进行探究学习,通过交流后,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