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诗文妙句

2006年佛教对联新增

三世三千佛

一尘一劫波

俗务莫争,须救燃眉之急

归程未了,何能歇路为家

注:《来果禅师语录》卷1云:“类于挑重担人,本拟归家放下,无奈身疲力极,竟尔歇路为家,自称潇洒,乐以为常,可是家乎?欲了归程,何能止此。”

见如破石,行易知难彻悟难,看穿以后无余事

修若断丝,行难知易空谈易,做到之前应少言

注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注重强调“知易行难”,如《伪古文·尚书·说命》云:“非知之艰,行之维艰”。民谚亦有云:“三岁小童识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明代王阳明在其“知行合一”说中提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孙中山在其《孙文学说——知难行易的思想建设》中更是明确提出“知难行易”的思想。

注2:佛教有云:“见道如破石,修道如藕丝。”盖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虽猛利,却易断除,故譬如破石;然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虽钝弱,然断之反难,故譬如断丝。

佛性神奇含妙法,妙法难思,妙心妙色妙音声,于法不应说断灭相

凡情躁动执浮尘,浮尘本妄,浮想浮生浮世界,对尘唯有作因缘观

注1:《金刚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注2:浮尘: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称浮尘。

注3:浮想:虚妄不实之思想也。《圆觉经》云:“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注4: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之道理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也。《宋高僧传》云:“接飞花坠叶,作因缘观。”

若有此经,则为是塔

但离诸相,即见如来(题《金刚经》)

注1:《金刚经》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注2:《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遇事不争,弱水一瓢吾足矣

闭门慎独,举头三尺尔知乎

心贵诚,言贵实,言出真心常合道

业有果,事有因,事成定业不由人

注:定业:决定受异熟果之业为定业。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

三千世界,不出此心,皆为阿赖耶识随缘变现

五蕴根身,本来无我,只是补特伽罗取趣轮回

注1:阿赖耶识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

故亦称初能变。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

注2:补特伽罗:意译为人、众生、数取趣。指轮回转生之主体而言。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诸趣轮回者。

注3:佛教主张无我说,故不承认有生死主体之真实补特伽罗(胜义之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权便之故,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之补特伽罗)。然部派佛教中,犊子部、正量部、经量部等,却承认补特伽罗为实有。

滚滚红尘,茫茫业海,花花世界,几人愿出离?叹有情,苦乐轮回恒趣趣

生生不已,念念无常,运运密移,哪个能逃脱?唯觉者,身心寂灭永如如

苦海轮回,法尔真如,念人生之杳杳

妙心自在,冥然常乐,共天地而悠悠

方便度人,如来应世

慈悲济众,菩萨发心

芸芸众生,都是光中化佛

纷纷万象,无非梦里空华

见惯人情莫奈何,莫说人生无后报

经多世事已平淡,已知世界有玄机

2007年佛教对联新增

莫怪我敞开大肚,舒展笑颜,善恶悉知,信毁普观,而于世事了无牵挂,若看破了红尘,参透了万法,粉碎了虚空,随缘任运,无住无方,无着无依,便是这般逍遥自在的模样

只见她常洒杨枝,遍施甘露,寻声救苦,化身应物,为度众生永不止休,须饱经了磨难,精进了累劫,终成了正果,乘愿再来,不离不舍,不移不退,才有如此悲切仁慈的心肠

(题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

人性从来皆彼此

事情过去也平常

得道全由心放下

立言只在理持平

一思极苦身毛竖

常念众生心血流

修行须断不活畏

放下无如必死难

注1:不活畏:又作不活恐怖。五怖畏之一。初修行之人虽行布施,犹存我想,尚爱自身,深恐尔后难维生计,故常积存资财,未能尽施所有,称为不活畏。

注2:《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见道之前,犹存五畏

回心以后,只有三多

注1:见道: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

注2:五畏:指五种怖畏,即见道以前之人(或称初学菩萨)有五种怖畏之心。又作五怖畏、五恐怖、五怖。即:(一)不活畏,初学之人虽行布施,然恐己不能活,故每每不能尽其所有。(二)恶名畏,例如初学之人虽欲化度众生而入于酒肆之间,然未能安行自若,因恐他人讥谤之故。(三)死畏,又作命终畏。虽发广大之心,施与财物等,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又作堕恶趣畏。造不善业,恐堕三涂恶道,故恒怖畏。(五)大众威德畏,于大众中或有威德者之前,恐自己

言行有失,而不能善解法义,作狮子吼。此五种怖畏,于入初地时即远离之。

注3: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

注4:三多: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

一丝未断成牵挂

万事莫如破执迷

心无盘算得天助

事有营求失佛缘

心中小我不抛却

大事面前难放开(蹉对)

贪爱、我慢、诸见,无非戏论

两舌、恶口、绮语,亦是妄言

注1:《佛性论》卷3云:“戏论有三︰(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

注2:十恶中属于口业的有四: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心高翘时,要低头反省

情热烈处,须冷眼旁观

闭一只眼睛,内观己过

留几分田地,让与人耕

注:内观:音译作毗婆舍那、毗婆遮那。即观、观法与正观。即不向外求而深自内省,使内心趋向于真理之观察,亦指佛教一般之实践修行。

凡人难忍自夸者

智者尤怜我慢人

我慢: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即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

顺流难入涅槃道

逆境多为增上缘

注1:顺流:作随流。谓众生随顺三界、六道生死之流,而轮转于迷界。如众生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违背涅槃之道;即为流转生死之因果。反之,断三界惑障,违逆生死之流,趣入涅槃之道,则称为逆流;即为还灭之因果。

注2:增上缘:一切事物中,能助成其他事物生起,或者至少不妨碍他物之生成的,即谓增上缘。因此,凡对某事物之生成具有影响力或支配力者,即为该事物之增上缘。亦即一切现象中,能促成“果”的间接原因,或与果有关而不妨碍果之生起的事、物,就是增上缘。佛教又将逆缘称为逆增上缘,指恶师恶友等遮难、诱惑,以及诽谤正法等逆事,有时能成为进入佛道之因缘。

顺心常是迷魂酒

逆境多为增上缘

意有高低难放下

心无得失总持平

能安心者得天下

肯低头时是主人

如花妻子,读书儿子,说穿了徒争面子

锦绣文章,金玉印章,到头来空费周章

抱女过河无四相

舍舟登岸证三空

注1:抱女过河:禅宗有一故事:日本禅师坦山,一次与师弟外出,遇一女子过不了河,坦山便抱着她涉水而过。过了很久,师弟忍不住问他:我们出家人,应该不近女色,你怎么能抱一个女子呢?坦山说道:我早已将她放下,但你却一直背着她。

注2:四相:佛教的四相有多种含义。在此指《金刚经》所说的对于生命现象的四种妄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注3:舍舟登岸:在此指《金刚经》所说:“汝等比丘,知

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注4:三空:佛教的三空有多种含义。在此指依所执而分空为三种,即:我空,又作人空;法空;俱空,即我法俱空。

噉不求之食

住无主之林

注:《大日经·持明禁戒品第十五》云:“噉不求之食”。

原创佛教对联集《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 全篇在网上也有,地址有以下几处:

http://www.wcai.net/couplet/dazhi1200/00.htm

(此处最方便阅读)

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4&ID=185563&page=1

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203&ID=32589&page=1

[/watermark]

2006年佛教对联新增

三世三千佛

一尘一劫波

俗务莫争,须救燃眉之急

归程未了,何能歇路为家

注:《来果禅师语录》卷1云:“类于挑重担人,本拟归家放下,无奈身疲力极,竟尔歇路为家,自称潇洒,乐以为常,可是家乎?欲了归程,何能止此。”

见如破石,行易知难彻悟难,看穿以后无余事

修若断丝,行难知易空谈易,做到之前应少言

注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注重强调“知易行难”,如《伪古文·尚书·说命》云:“非知之艰,行之维艰”。民谚亦有云:“三岁小童识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明代王阳明在其“知行合一”说中提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孙中山在其《孙文学说——知难行易的思想建设》中更是明确提出“知难行易”的思想。

注2:佛教有云:“见道如破石,修道如藕丝。”盖于见道可断之迷理惑,其性虽猛利,却易断除,故譬如破石;然于修道可断之迷事惑,其性虽钝弱,然断之反难,故譬如断丝。

佛性神奇含妙法,妙法难思,妙心妙色妙音声,于法不应说断灭相

凡情躁动执浮尘,浮尘本妄,浮想浮生浮世界,对尘唯有作因缘观

注1:《金刚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注2:浮尘:一切有为之诸法,虚假不实,污染真性,故称浮尘。

注3:浮想:虚妄不实之思想也。《圆觉经》云:“众生寿命皆为浮想。”

注4:因缘观:观十二因缘之道理而悟生死流转之理也。《宋高僧传》云:“接飞花坠叶,作因缘观。”

若有此经,则为是塔

但离诸相,即见如来(题《金刚经》)

注1:《金刚经》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注2:《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遇事不争,弱水一瓢吾足矣

闭门慎独,举头三尺尔知乎

心贵诚,言贵实,言出真心常合道

业有果,事有因,事成定业不由人

注:定业:决定受异熟果之业为定业。善之定业,定受乐果,恶之定业,定受苦果。

三千世界,不出此心,皆为阿赖耶识随缘变现

五蕴根身,本来无我,只是补特伽罗取趣轮回

注1:阿赖耶识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此识为宇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此识亦为能变现诸境之心识,

故亦称初能变。由于有阿赖耶识才能变现万有,故唯识学主张一切万有皆缘起于阿赖耶识。

注2:补特伽罗:意译为人、众生、数取趣。指轮回转生之主体而言。数取趣,意为数度往返诸趣轮回者。

注3:佛教主张无我说,故不承认有生死主体之真实补特伽罗(胜义之补特伽罗),但为解说权便之故,而将人假名为补特伽罗(世俗之补特伽罗)。然部派佛教中,犊子部、正量部、经量部等,却承认补特伽罗为实有。

滚滚红尘,茫茫业海,花花世界,几人愿出离?叹有情,苦乐轮回恒趣趣

生生不已,念念无常,运运密移,哪个能逃脱?唯觉者,身心寂灭永如如

苦海轮回,法尔真如,念人生之杳杳

妙心自在,冥然常乐,共天地而悠悠

方便度人,如来应世

慈悲济众,菩萨发心

芸芸众生,都是光中化佛

纷纷万象,无非梦里空华

见惯人情莫奈何,莫说人生无后报

经多世事已平淡,已知世界有玄机

2007年佛教对联新增

莫怪我敞开大肚,舒展笑颜,善恶悉知,信毁普观,而于世事了无牵挂,若看破了红尘,参透了万法,粉碎了虚空,随缘任运,无住无方,无着无依,便是这般逍遥自在的模样

只见她常洒杨枝,遍施甘露,寻声救苦,化身应物,为度众生永不止休,须饱经了磨难,精进了累劫,终成了正果,乘愿再来,不离不舍,不移不退,才有如此悲切仁慈的心肠

(题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

人性从来皆彼此

事情过去也平常

得道全由心放下

立言只在理持平

一思极苦身毛竖

常念众生心血流

修行须断不活畏

放下无如必死难

注1:不活畏:又作不活恐怖。五怖畏之一。初修行之人虽行布施,犹存我想,尚爱自身,深恐尔后难维生计,故常积存资财,未能尽施所有,称为不活畏。

注2:《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

见道之前,犹存五畏

回心以后,只有三多

注1:见道:指以无漏智现观四谛,见照其理之修行阶位。见道以前者为凡夫,入见道以后则为圣者。

注2:五畏:指五种怖畏,即见道以前之人(或称初学菩萨)有五种怖畏之心。又作五怖畏、五恐怖、五怖。即:(一)不活畏,初学之人虽行布施,然恐己不能活,故每每不能尽其所有。(二)恶名畏,例如初学之人虽欲化度众生而入于酒肆之间,然未能安行自若,因恐他人讥谤之故。(三)死畏,又作命终畏。虽发广大之心,施与财物等,然恐死而不能舍身命。(四)恶道畏,又作堕恶趣畏。造不善业,恐堕三涂恶道,故恒怖畏。(五)大众威德畏,于大众中或有威德者之前,恐自己

言行有失,而不能善解法义,作狮子吼。此五种怖畏,于入初地时即远离之。

注3:回心:本意谓回转心意。即改变对世俗欲望之追求与邪恶之心,转向善道,并从此皈依佛教,成虔诚之佛教徒。

注4:三多:多近善友,多闻法音,多修不净观也。又多供养佛,多事善友,多问法要也。

一丝未断成牵挂

万事莫如破执迷

心无盘算得天助

事有营求失佛缘

心中小我不抛却

大事面前难放开(蹉对)

贪爱、我慢、诸见,无非戏论

两舌、恶口、绮语,亦是妄言

注1:《佛性论》卷3云:“戏论有三︰(一)贪爱,(二)我慢,(三)诸见。”

注2:十恶中属于口业的有四: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

心高翘时,要低头反省

情热烈处,须冷眼旁观

闭一只眼睛,内观己过

留几分田地,让与人耕

注:内观:音译作毗婆舍那、毗婆遮那。即观、观法与正观。即不向外求而深自内省,使内心趋向于真理之观察,亦指佛教一般之实践修行。

凡人难忍自夸者

智者尤怜我慢人

我慢:谓视我为一己之中心,由此所执之我而形成憍慢心。即恃我而自贡高,慢他也。

顺流难入涅槃道

逆境多为增上缘

注1:顺流:作随流。谓众生随顺三界、六道生死之流,而轮转于迷界。如众生起惑造业,随顺生死之流,违背涅槃之道;即为流转生死之因果。反之,断三界惑障,违逆生死之流,趣入涅槃之道,则称为逆流;即为还灭之因果。

注2:增上缘:一切事物中,能助成其他事物生起,或者至少不妨碍他物之生成的,即谓增上缘。因此,凡对某事物之生成具有影响力或支配力者,即为该事物之增上缘。亦即一切现象中,能促成“果”的间接原因,或与果有关而不妨碍果之生起的事、物,就是增上缘。佛教又将逆缘称为逆增上缘,指恶师恶友等遮难、诱惑,以及诽谤正法等逆事,有时能成为进入佛道之因缘。

顺心常是迷魂酒

逆境多为增上缘

意有高低难放下

心无得失总持平

能安心者得天下

肯低头时是主人

如花妻子,读书儿子,说穿了徒争面子

锦绣文章,金玉印章,到头来空费周章

抱女过河无四相

舍舟登岸证三空

注1:抱女过河:禅宗有一故事:日本禅师坦山,一次与师弟外出,遇一女子过不了河,坦山便抱着她涉水而过。过了很久,师弟忍不住问他:我们出家人,应该不近女色,你怎么能抱一个女子呢?坦山说道:我早已将她放下,但你却一直背着她。

注2:四相:佛教的四相有多种含义。在此指《金刚经》所说的对于生命现象的四种妄执︰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注3:舍舟登岸:在此指《金刚经》所说:“汝等比丘,知

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注4:三空:佛教的三空有多种含义。在此指依所执而分空为三种,即:我空,又作人空;法空;俱空,即我法俱空。

噉不求之食

住无主之林

注:《大日经·持明禁戒品第十五》云:“噉不求之食”。

原创佛教对联集《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 全篇在网上也有,地址有以下几处:

http://www.wcai.net/couplet/dazhi1200/00.htm

(此处最方便阅读)

http://bbs.lnd.com.cn/dispbbs.asp?boardID=114&ID=185563&page=1

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203&ID=32589&page=1

[/watermark]


相关文章

  • 读书之乐乐无穷--面向未来的阅读积累
  •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借助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新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第一学 ...查看


  • 王维的诗与佛家思想
  • 王维的诗与佛家思想 佛教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传播和发展,至唐代,已和中国的本土文化进一步融合,获得了独自发展的态势.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各宗派创立,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士大夫研习佛学理论成风,与各宗派名僧进行佛学义理 ...查看


  • 阑入_张居正_的鲁迅诗句
  • 蜀园书话 蜀 园 书 话 阑入<张居正>的鲁迅诗句 □高 低 熊召政先生创作的四卷本长篇历史小说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以其<张居正> .>第四卷<火凤凰>第422页,(张)司礼监掌印太监 ...查看


  • 古诗词阅读理解
  • 古诗词阅读理解(八年级下册)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一.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今存900多首诗歌,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是我国文 ...查看


  • 语文手抄报:古诗文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指出:"应积极提倡语文综合性学习.--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查看


  • 描写春天的诗句: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春日归山寄孟浩然>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原文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塔 ...查看


  • "三教"融会集一身香山居士姑苏客--白居易在苏州
  • "三教"融会集一身香山居士姑苏客--白居易在苏州 作者:俞朝卿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596    更新时间:2009-4-12 "三教"融会集一身香山居士姑苏客--白居易在苏州 俞朝卿 ...查看


  • 四字成语:超字开始的四字成语
  • 超超玄著的意思 ,超超:形容高超;玄:微妙;著:明显.言论.文辞高妙明切. 超超玄箸的意思及近义词 ,超超:高超;玄:微妙;箸:通"著",明显.指言论文辞高妙又明切 超群轶类的成语意思及歇后语 ,见"超群拔类& ...查看


  • 文化艺术节策划方案
  • 文化艺术节策划方案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在中国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步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尤在唐宋时期中国老百姓将当时中国仕女的形象对美的观念结合在圣观音上形成了中国百姓心目中仪表庄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佛,观世音菩萨家喻户晓.&quo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