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押解是司法警察的常规业务工作之一,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1月3日制定印发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提解、押送任务作出了全面、详细的规范,它是当前司法警察执行押解任务时的重要规范和法律依据。司法警察要按时、准确、安全地将被押解人押解到指定地点,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拟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司法警察;押解;注意的问题
一、押解的概念及特点
押解是司法警察将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强行提解、押送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或审判等活动的一项强制措施。它包含着以下的含义:执行押解任务的必须是司法警察;押解的对象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提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必须办理必要的法律手续;押解是一种强制性行为,不是以被押解人的意志为转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必须服从司法警察的指令。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押解任务时有些什么特点呢?第一,司法警察执行押解任务必须具有按时性,应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按照计划,适时地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押解到指定地点。做到不迟不误,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押解工作具有强制性,押解工作是强制被押解人从某一地点到另一地点的过程,至于什么时间走、到什么地方,不是以被押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而确定的。第三,押解工作具有危险性,因为押解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主要是处于一种运动状态。第四,押解任务具有艰巨性,有的押解任务在车上进行,有的押解任务在船上进行,而有的押解任务则需徒步进行。既有从外地押解回本地,也有从本地押往外地的,被押对象各不相同,而且在押解途中情况千变万化。因此司法警察在押解过程中,需长途劳累,昼夜工作,吃住不便,甚至风餐露宿,生活非常艰苦。第五,严肃性,押解工作既然是一种强制行为,就必须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
二、押解组织与实施
(一)出发前的组织实施
1.验收提押票及有关诉讼文书。
2.根据被押解人的数量、案件类型及其他要求,配备押解人员的数量,押解重刑犯、要犯和死刑犯时,要指定负责人。
3.检查押解所需的枪支、戒具等装备是否齐全有效,根据不同的押解方式选用不同的戒具,配备不同的枪支。
4.押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乘坐飞机,应事先与民航安全部门联系,并按民航的有关规定执行押解。
5.押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乘坐火车,应事先与列车长和乘警联系,上车后禁止被押人坐在靠窗的座位,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被押人伺机逃脱。
6.押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乘坐轮船,应事先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尽可能与其他乘客隔离安置,禁止被押人上甲板活动,并严密监视,防止意外发
生。
7.参加押解任务的司法警察,应按规定着警服,佩带警衔标志。
8.了解被押解人关押地点,防止走错、押错,以免延误开庭时间。
(二)在羁押场所的实施
1.司法警察到羁押场所提解、押送被押解人,应遵守羁押场所的有关规定。
2.提押被押解人时,须持盖有法院公章的、手续完备的提票或有关诉讼文书,并按提押票的内容逐项核对被押解人的基本情况。
3.一次提解数名被押解人,除逐个核对外,还要在离开监所时认真清点人数,防止差错。
4.提押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应当有女司法警察在场。
5.提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应向其宣布纪律,并责令其严格遵守。
(三)押解途中的实施
押解途中,押解人员必须尽职尽责,严密警戒看管。在押解途中,要时刻观察周围环境,防止有团伙犯罪分子劫持被押对象。执行押解的司法警察要进行分工,各负其责,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值班人员更要注意观察被押人的动静,发现可疑苗头,及时处置,以防被押人乘人睡觉逃跑和闹事。总之,要根据不同的押解方式,司法警察在押解过程中应遵守不同的要求,随时观察途中情况的变化,发生问题应及时解决。
(四)押解被押解人进入法庭
押解被押解人进入法庭后,应听从审判长的指令。将被押解人押至法庭时,动作要规范、文明,态度要严肃,思想要集中,严密注视被押解人动态,防止发生意外。
将被告人押入法庭时,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的侧后,手抓被告人的肘部,步伐要规范;将被告人带到指定位置,面对审判人员站立。法庭押解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站姿或坐姿;公诉人起诉书宣读完毕之前和法庭宣判时,司法警察采用站姿,站立于被告人侧后方,单手抓住被告人肘部,另一手自然下垂,两脚跟靠拢并齐,双腿挺直,自然挺胸;其余时间司法警察可以采用坐姿,坐于被告人侧后方,上身挺直,双臂放于大腿或椅子扶手上,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三名司法警察押解重大案件被告人时,应始终采用站姿。其中,两名司法警察分别位于被告人两侧后,一手抓住被告人的肘部,另一手自然下垂;另一名司法警察在被告人身后,保持立正姿势。
三、押解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处置
押解中发生突发情况时,押解负责人及押解人员要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将发生的情况及时
报告法警队负责人或院长,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根据押解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处置。一是押解途中遇到家属或其他人哄闹情形应向其讲清干扰公务违法行为的危险性,及时制止哄闹行为;遇有家属或其他人谩骂、威胁押解人员的,应对其首要分子实施警告,及时制止。制止不听时,可以对首要分子使用警械或采取强制措施;导致对押解人员使用暴力、抢夺枪支和武装劫持罪犯的,可以依照《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条例》使用武器。二是押解途中遇到押解对象的家属、亲友要求会见或递送食品、衣物等情形者,应讲明政策,及时规劝,押解过程中不准接见和递送食品、衣物。如发现有强行要求接见和递送食品、衣物,阻扰前进时,应提出警告,将押解对象带走,或阻止押解对象的家属、亲友,直到不能接触到押解对象为止。三是押解途中因故停留遇有群众围观时,应劝说围
观群众远离,并设置警戒线,以劝阻为主,积极宣传法律,语言要文明。四是被押解人脱逃的,应立即组织人员追捕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追捕中被追捕人行凶或抢夺枪支、残害人民群众,经鸣枪警告不能制止时,可以开枪射击。五是押解中被押解人发生病症的,应及时报告,有条件的应到当地公安医院检查治疗,条件不具备的,可与有关部门联系,就近治疗。但不论采取任何方式治疗,都应在司法警察严格监控下进行;被押解人需要上厕所的,应事先查看厕所及通道是否安全可靠,被押解人进入厕所时,押解人员必须将其控制在视线和有效处置距离内。五是押解途中交通堵塞时,应及时与交通警察联系或由开道的司法警察尽快疏通道路,确认道路不能通行的,应绕道前往,没有其它路线可绕行的,应及时设置警戒。
总之,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会遇到各种特殊的情况,司法警察要严格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的规定,始终保持警惕,恪尽职守,保证押解任务能够及时、安全、准确地完成,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
[2]周安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3]李宝林.探讨争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处置突发事件的理性思考.
[4]覃倩倩.浅谈司法警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5]金川.司法警察概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由胡赪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XJK011CZJ077)。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押解是司法警察的常规业务工作之一,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11月3日制定印发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提解、押送任务作出了全面、详细的规范,它是当前司法警察执行押解任务时的重要规范和法律依据。司法警察要按时、准确、安全地将被押解人押解到指定地点,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拟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司法警察;押解;注意的问题
一、押解的概念及特点
押解是司法警察将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强行提解、押送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或审判等活动的一项强制措施。它包含着以下的含义:执行押解任务的必须是司法警察;押解的对象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提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必须办理必要的法律手续;押解是一种强制性行为,不是以被押解人的意志为转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必须服从司法警察的指令。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押解任务时有些什么特点呢?第一,司法警察执行押解任务必须具有按时性,应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按照计划,适时地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押解到指定地点。做到不迟不误,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押解工作具有强制性,押解工作是强制被押解人从某一地点到另一地点的过程,至于什么时间走、到什么地方,不是以被押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而确定的。第三,押解工作具有危险性,因为押解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主要是处于一种运动状态。第四,押解任务具有艰巨性,有的押解任务在车上进行,有的押解任务在船上进行,而有的押解任务则需徒步进行。既有从外地押解回本地,也有从本地押往外地的,被押对象各不相同,而且在押解途中情况千变万化。因此司法警察在押解过程中,需长途劳累,昼夜工作,吃住不便,甚至风餐露宿,生活非常艰苦。第五,严肃性,押解工作既然是一种强制行为,就必须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
二、押解组织与实施
(一)出发前的组织实施
1.验收提押票及有关诉讼文书。
2.根据被押解人的数量、案件类型及其他要求,配备押解人员的数量,押解重刑犯、要犯和死刑犯时,要指定负责人。
3.检查押解所需的枪支、戒具等装备是否齐全有效,根据不同的押解方式选用不同的戒具,配备不同的枪支。
4.押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乘坐飞机,应事先与民航安全部门联系,并按民航的有关规定执行押解。
5.押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乘坐火车,应事先与列车长和乘警联系,上车后禁止被押人坐在靠窗的座位,必要时可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被押人伺机逃脱。
6.押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乘坐轮船,应事先与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尽可能与其他乘客隔离安置,禁止被押人上甲板活动,并严密监视,防止意外发
生。
7.参加押解任务的司法警察,应按规定着警服,佩带警衔标志。
8.了解被押解人关押地点,防止走错、押错,以免延误开庭时间。
(二)在羁押场所的实施
1.司法警察到羁押场所提解、押送被押解人,应遵守羁押场所的有关规定。
2.提押被押解人时,须持盖有法院公章的、手续完备的提票或有关诉讼文书,并按提押票的内容逐项核对被押解人的基本情况。
3.一次提解数名被押解人,除逐个核对外,还要在离开监所时认真清点人数,防止差错。
4.提押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应当有女司法警察在场。
5.提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罪犯应向其宣布纪律,并责令其严格遵守。
(三)押解途中的实施
押解途中,押解人员必须尽职尽责,严密警戒看管。在押解途中,要时刻观察周围环境,防止有团伙犯罪分子劫持被押对象。执行押解的司法警察要进行分工,各负其责,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值班人员更要注意观察被押人的动静,发现可疑苗头,及时处置,以防被押人乘人睡觉逃跑和闹事。总之,要根据不同的押解方式,司法警察在押解过程中应遵守不同的要求,随时观察途中情况的变化,发生问题应及时解决。
(四)押解被押解人进入法庭
押解被押解人进入法庭后,应听从审判长的指令。将被押解人押至法庭时,动作要规范、文明,态度要严肃,思想要集中,严密注视被押解人动态,防止发生意外。
将被告人押入法庭时,司法警察位于被告人的侧后,手抓被告人的肘部,步伐要规范;将被告人带到指定位置,面对审判人员站立。法庭押解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站姿或坐姿;公诉人起诉书宣读完毕之前和法庭宣判时,司法警察采用站姿,站立于被告人侧后方,单手抓住被告人肘部,另一手自然下垂,两脚跟靠拢并齐,双腿挺直,自然挺胸;其余时间司法警察可以采用坐姿,坐于被告人侧后方,上身挺直,双臂放于大腿或椅子扶手上,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三名司法警察押解重大案件被告人时,应始终采用站姿。其中,两名司法警察分别位于被告人两侧后,一手抓住被告人的肘部,另一手自然下垂;另一名司法警察在被告人身后,保持立正姿势。
三、押解过程中突发情况的处置
押解中发生突发情况时,押解负责人及押解人员要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将发生的情况及时
报告法警队负责人或院长,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根据押解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处置。一是押解途中遇到家属或其他人哄闹情形应向其讲清干扰公务违法行为的危险性,及时制止哄闹行为;遇有家属或其他人谩骂、威胁押解人员的,应对其首要分子实施警告,及时制止。制止不听时,可以对首要分子使用警械或采取强制措施;导致对押解人员使用暴力、抢夺枪支和武装劫持罪犯的,可以依照《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条例》使用武器。二是押解途中遇到押解对象的家属、亲友要求会见或递送食品、衣物等情形者,应讲明政策,及时规劝,押解过程中不准接见和递送食品、衣物。如发现有强行要求接见和递送食品、衣物,阻扰前进时,应提出警告,将押解对象带走,或阻止押解对象的家属、亲友,直到不能接触到押解对象为止。三是押解途中因故停留遇有群众围观时,应劝说围
观群众远离,并设置警戒线,以劝阻为主,积极宣传法律,语言要文明。四是被押解人脱逃的,应立即组织人员追捕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追捕中被追捕人行凶或抢夺枪支、残害人民群众,经鸣枪警告不能制止时,可以开枪射击。五是押解中被押解人发生病症的,应及时报告,有条件的应到当地公安医院检查治疗,条件不具备的,可与有关部门联系,就近治疗。但不论采取任何方式治疗,都应在司法警察严格监控下进行;被押解人需要上厕所的,应事先查看厕所及通道是否安全可靠,被押解人进入厕所时,押解人员必须将其控制在视线和有效处置距离内。五是押解途中交通堵塞时,应及时与交通警察联系或由开道的司法警察尽快疏通道路,确认道路不能通行的,应绕道前往,没有其它路线可绕行的,应及时设置警戒。
总之,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会遇到各种特殊的情况,司法警察要严格按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的规定,始终保持警惕,恪尽职守,保证押解任务能够及时、安全、准确地完成,保证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
[2]周安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执行押解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3]李宝林.探讨争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处置突发事件的理性思考.
[4]覃倩倩.浅谈司法警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5]金川.司法警察概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由胡赪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XJK011CZJ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