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感知交给学生,把语言交给课堂
——小探初中语文中写人记事类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概括
【铁厂初级中学刘焕锋[email protected]】
语文教学中,必然涉及到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其中不乏写人记事类的文章,不论现代文也好,文言文也罢,人物形象的概括往往是一节课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高效的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和进行语言文字的概括呢?有没有科学的方法可以借鉴呢,本文权作一个小小的探究。
语文新《课标》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有详细的要求,其中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提出“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课标》表述的很明确,要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更应让学生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达出来,而中、高考的历届试题导向,也是这样要求的。那么如何做到呢?
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是学生已经疏通了文章的脉络,感知了文章的大意。我认为做到这些,还不到组织学生探讨人物形象的火候。在前面的两个基础上,必须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精彩的语段细节进行再阅读、勾画甚至做上自己的注解或者点评。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学生的点评或者注解非常准确,只需要学生能通过这种方式,关注到文章中精彩的细节记叙和描写即可,至于用什么样的措辞和语言,只要能个性化的展示他的体验就行了。
当学生勾画甚至点评完毕后,小组讨论就是必要的。在讨论这个环节,可以让发言的学生先将自己勾画的内容,带上自己的情感朗读一部分,再和同组人员展开讨论。
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倾听,对于精彩小组的讨论发言,应在班级内给予展示。当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根据倾听过程,指导班级内人物形象的讨论,这个环节,只要求学生能就事论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说出来就可以,要求人人都有话说,哪怕只是一个词语。学生说,教师的任务是在黑板上予以记录。
当所有小组发言完毕时,教师引导大家的注意力到大黑板上,看看大家集体概括的词语,让大家按照从主要方面到次要方面、不重复、选择最优词语这三个原则,逐一对黑板上罗列的词语进行删留和排序(遵照前面的三原则)。
这时似乎就得出了最佳的词语,人物形象的概括似乎就完成了。不然,这是学生的勾画和概括,但为了更客观全面的解读文本,教师还需提醒引导学生是否有所疏漏,具体到哪一段、哪一句甚至与某个标点符号。让学生在教师明确的引导下,对所疏漏的情节进行再细读和概括。到这里好像齐全了,不然。
以上得出的仅仅是对人物形象感知的零散词语,好的人物形象绝不仅仅是一堆琐碎的词语集合,更应该是一段凝练的精彩点评,应该客观准确,更应该富有情感。这时,所有的阅读结果就应该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来,有理有据、有感有情。对于阅读而言,每一次人物形象的概括不也是一次绝佳的语言训练吗?
以上过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结构图表示出来,就是:个人阅读→勾画→个性精读点评→小组讨论→班级发言→教师提示→再读概括→语言组织→教师点评。再精炼些,其实也只有两步,即:深入感知→语言表达。对于感知的环节,可以放在学生的预习中完成,在课堂上,教师最主要要组织好班内发言探讨和语
言组织表达上。
所有的感知是个性的,就像一百个观众心中有一百个哈姆莱特一样,语文课堂中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和表达,也应该是个性化的,任何唯教参是从、以讲代学生思考、提炼的做法都是偏颇的。标准答案只能作为借鉴,让学生深刻感知、提炼表达的过程,也就是体验和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过程,要相信学生的阅读和感知,更要对其感知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兼其二者,就是语文。
把感知交给学生,把语言交给课堂
——小探初中语文中写人记事类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概括
【铁厂初级中学刘焕锋[email protected]】
语文教学中,必然涉及到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其中不乏写人记事类的文章,不论现代文也好,文言文也罢,人物形象的概括往往是一节课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指导学生高效的完成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和进行语言文字的概括呢?有没有科学的方法可以借鉴呢,本文权作一个小小的探究。
语文新《课标》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有详细的要求,其中关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提出“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课标》表述的很明确,要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但是我认为这还不够,更应让学生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表达出来,而中、高考的历届试题导向,也是这样要求的。那么如何做到呢?
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是学生已经疏通了文章的脉络,感知了文章的大意。我认为做到这些,还不到组织学生探讨人物形象的火候。在前面的两个基础上,必须指导学生对文章中精彩的语段细节进行再阅读、勾画甚至做上自己的注解或者点评。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学生的点评或者注解非常准确,只需要学生能通过这种方式,关注到文章中精彩的细节记叙和描写即可,至于用什么样的措辞和语言,只要能个性化的展示他的体验就行了。
当学生勾画甚至点评完毕后,小组讨论就是必要的。在讨论这个环节,可以让发言的学生先将自己勾画的内容,带上自己的情感朗读一部分,再和同组人员展开讨论。
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倾听,对于精彩小组的讨论发言,应在班级内给予展示。当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根据倾听过程,指导班级内人物形象的讨论,这个环节,只要求学生能就事论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说出来就可以,要求人人都有话说,哪怕只是一个词语。学生说,教师的任务是在黑板上予以记录。
当所有小组发言完毕时,教师引导大家的注意力到大黑板上,看看大家集体概括的词语,让大家按照从主要方面到次要方面、不重复、选择最优词语这三个原则,逐一对黑板上罗列的词语进行删留和排序(遵照前面的三原则)。
这时似乎就得出了最佳的词语,人物形象的概括似乎就完成了。不然,这是学生的勾画和概括,但为了更客观全面的解读文本,教师还需提醒引导学生是否有所疏漏,具体到哪一段、哪一句甚至与某个标点符号。让学生在教师明确的引导下,对所疏漏的情节进行再细读和概括。到这里好像齐全了,不然。
以上得出的仅仅是对人物形象感知的零散词语,好的人物形象绝不仅仅是一堆琐碎的词语集合,更应该是一段凝练的精彩点评,应该客观准确,更应该富有情感。这时,所有的阅读结果就应该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来,有理有据、有感有情。对于阅读而言,每一次人物形象的概括不也是一次绝佳的语言训练吗?
以上过程,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结构图表示出来,就是:个人阅读→勾画→个性精读点评→小组讨论→班级发言→教师提示→再读概括→语言组织→教师点评。再精炼些,其实也只有两步,即:深入感知→语言表达。对于感知的环节,可以放在学生的预习中完成,在课堂上,教师最主要要组织好班内发言探讨和语
言组织表达上。
所有的感知是个性的,就像一百个观众心中有一百个哈姆莱特一样,语文课堂中对人物形象的感知和表达,也应该是个性化的,任何唯教参是从、以讲代学生思考、提炼的做法都是偏颇的。标准答案只能作为借鉴,让学生深刻感知、提炼表达的过程,也就是体验和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过程,要相信学生的阅读和感知,更要对其感知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兼其二者,就是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