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知识点定义

集合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 ,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 , ,则 ;

③若 且 ,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 、?的区别;(2) 与 的区别;(3) 与 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二.例题讲解:

【例1】已知集合M={x|x=m+ ,m∈Z},N={x|x= ,n∈Z},P={x|x= ,p∈Z},则M,N,P满足关系

A) M=N P B) M N=P C) M N P D) N P M

分析一:从判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别入手。

解答一:对于集合M:{x|x= ,m∈Z};对于集合N:{x|x= ,n∈Z}

对于集合P:{x|x= ,p∈Z},由于3(n-1)+1和3p+1都表示被3除余1的数,而6m+1表示被6除余1的数,所以M N=P,故选B。

分析二:简单列举集合中的元素。

解答二:M={„, ,„},N={„, , , ,„},P={„, , ,„},这时不要急于判断三个集合间的关系,应分析各集合中不同的元素。

= ∈N, ∈N,∴M N,又 = M,∴M N,

= P,∴N P 又 ∈N,∴P N,故P=N,所以选B。

点评:由于思路二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归纳假设,没有从理论上解决问题,因此提倡思路一,但思路二易人手。

变式:设集合 , ,则( B )

A.M=N B.M N C.N M D.

解:

当 时,2k+1是奇数,k+2是整数,选B

【例2】定义集合A*B={x|x∈A且x B},若A={1,3,5,7},B={2,3,5},则A*B的子集个数为

A)1 B)2 C)3 D)4

分析:确定集合A*B子集的个数,首先要确定元素的个数,然后再利用公式:集合A={a1,a2,„,an}有子集2n个来求解。

解答:∵A*B={x|x∈A且x B}, ∴A*B={1,7},有两个元素,故A*B的子集共有22个。选D。

变式1:已知非空集合M {1,2,3,4,5},且若a∈M,则6?a∈M,那么集合M的个数为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变式2:已知{a,b} A {a,b,c,d,e},求集合A.

解:由已知,集合中必须含有元素a,b.

集合A可能是{a,b},{a,b,c},{a,b,d},{a,b,e},{a,b,c,d},{a,b,c,e},{a,b,d,e}.

评析 本题集合A的个数实为集合{c,d,e}的真子集的个数,所以共有 个 .

【例3】已知集合A={x|x2+px+q=0},B={x|x2?4x+r=0},且A∩B={1},A∪B={?2,1,3},求实数p,q,r的值。

解答:∵A∩B={1} ∴1∈B ∴12?4×1+r=0,r=3.

∴B={x|x2?4x+r=0}={1,3}, ∵A∪B={?2,1,3},?2 B, ∴?2∈A

∵A∩B={1} ∴1∈A ∴方程x2+px+q=0的两根为-2和1,

∴ ∴

变式:已知集合A={x|x2+bx+c=0},B={x|x2+mx+6=0},且A∩B={2},A∪B=B,求实数b,c,m的值.

解:∵A∩B={2} ∴1∈B ∴22+m?2+6=0,m=-5

∴B={x|x2-5x+6=0}={2,3} ∵A∪B=B ∴

又 ∵A∩B={2} ∴A={2} ∴b=-(2+2)=4,c=2×2=4

∴b=-4,c=4,m=-5

【例4】已知集合A={x|(x-1)(x+1)(x+2)>0},集合B满足:A∪B={x|x>-2},且A∩B={x|1

分析:先化简集合A,然后由A∪B和A∩B分别确定数轴上哪些元素属于B,哪些元素不属于B。

解答:A={x|-21}。由A∩B={x|1-2}可知[-1,1] B,而(-∞,-2)∩B=ф。

综合以上各式有B={x|-1≤x≤5}

变式1:若A={x|x3+2x2-8x>0},B={x|x2+ax+b≤0},已知A∪B={x|x>-4},A∩B=Φ,求a,b。(答案:a=-2,b=0)

点评:在解有关不等式解集一类集合问题,应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作出数轴来解之。

变式2:设M={x|x2-2x-3=0},N={x|ax-1=0},若M∩N=N,求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集合。

解答:M={-1,3} , ∵M∩N=N, ∴N M

①当 时,ax-1=0无解,∴a=0 ②

综①②得:所求集合为{-1,0, }

【例5】已知集合 ,函数y=log2(ax2-2x+2)的定义域为Q,若P∩Q≠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先将原问题转化为不等式ax2-2x+2>0在 有解,再利用参数分离求解。

解答:(1)若 , 在 内有有解

令 当 时,

所以a>-4,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若关于x的方程 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

点评:解决含参数问题的题目,一般要进行分类讨论,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讨论,怎样可以避免讨论是我们思考此类问题的关键。

一、集合的概念

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如(1)阿Q正传中出现的不同汉字(2)全体英文大写字母。任何集合是它自身的子集.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

集合的分类:

空集的定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空集的性质: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 表示方法:用符号ø表示。

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

交集: 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

例如,全集U={1,2,3,4,5} A={1,3,5} B={1,2,5} 。那么因为A和B中都有1,5,所以A∩B={1,5} 。再来看看,他们两个中含有1,2,3,5这些个元素,不管多少,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那么说A∪B={1,2,3,5}。 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A∩B。

有趣的是;例如在1到105中不是3,5,7的整倍数的数有多少个。结果是3,5,7每项减1再相乘。48个。

无限集: 定义:集合里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有限集:令N*是正整数的全体,且N_n={1,2,3,„„,n},如果存在一个正整数n,使得集合A与N_n一一对应,那么A叫做有限集合。

差:以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差(集)

注:空集包含于任何集合,但不能说“空集属于任何集合”.

补集:属于全集U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即CuA={x|x∈U,且x不属于A}

空集也被认为是有限集合。

例如,全集U={1,2,3,4,5} 而A={1,2,5} 那么全集有而A中没有的3,4就是CuA,是A的补集。CuA={3,4}。

在信息技术当中,常常把CuA写成~A。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

『说明一下:如果集合 A 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 B 的元素,则 A 称作是 B 的子集,写作 A B。若 A 是 B 的子集,且 A 不等于 B,则 A 称作是 B 的真子集,写作 A B。

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

二、集合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每一个对象都能确定是不是某一集合的元素,没有确定性就不能成为集合,例如“个子高的同学”“很小的数”都不能构成集合。这个性质主要用于判断一个集合是否能形成集合。

2.互异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如写成{1,1,2},等同于{1,2}。互异性使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两个相同的对象在同一个集合中时,只能算作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a,b,c}{c,b,a}是同一个集合。

4.纯粹性:所谓集合的纯粹性,用个例子来表示。集合A={x|x

5.完备性:仍用上面的例子,所有符合x

集合有以下性质:若A包含于B,则A∩B=A,A∪B=B

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1.列举法﹕常用于表示有限集合,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1,2,3,„„}

2.描述法﹕常用于表示无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用文字﹐符号或式子等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x|P}(x为该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属性)如:小于π的正实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0

3.图式法(Venn图)﹕为了形象表示集合,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或者说圆圈),用它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三、常用数集的符号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6)复数集合计作C

集合的运算:

集合交换律

A∩B=B∩A

A∪B=B∪A

集合结合律

(A∩B)∩C=A∩(B∩C)

(A∪B)∪C=A∪(B∪C)

集合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集合德.摩根律

Cu(A∩B)=CuA∪CuB

Cu(A∪B)=CuA∩CuB

集合“容斥原理”

在研究集合时,会遇到有关集合中的元素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合A的元素个数记为card(A)。例如A={a,b,c},则card(A)=3

card(A∪B)=card(A)+card(B)-card(A∩B)

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B∩C)-card(C∩A)+card(A∩B∩C)

1885年德国数学家,集合论创始人康托尔谈到集合一词,列举法和描述法是表示集合的常用方式。

集合吸收律

A∪(A∩B)=A

A∩(A∪B)=A

集合求补律

A∪CuA=S

A∩CuA=Φ

设A为集合,把A的全部子集构成的集合叫做A的幂集

德摩根律: A-(BUC)=(A-B)∩(A-C)

A-(B∩C)=(A-B)U(A-C)

~(BUC)=~BU~C

~(B∩C)=~B∩~C

~Φ=E ~E=Φ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a1,a2,a3,„,an,a(n+1),„ 简记为{an},项数有限的数列为“有穷数列”(finite sequence),项数无限的数列为“无穷数列”(infinite sequence)。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如:1,2,3,4,5,6,7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如:8,7,6,5,4,3,2,1 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各项呈周期性变化的数列叫做周期数列(如三角函数);

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如:2,2,2,2,2,2,2,2,2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通项公式不唯一)

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中数的总数为数列的项数。特别地,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n=f(n)。

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它的通项公式是a(n)=f(n).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前n项和公式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不过建议你采用观察法:

Sn = a1 + a2 + a3 +.....+ an

Sn = an + a(n-1)+........+ a1

两式相加,注意到共有n项,并且对应项均等于a1+an = 2*a1+(n-1)d,

(根据an = a1 + (n-1)d)

所以2Sn = n*(2*a1+(n-1)d)

Sn = n*(2*a1+(n-1)d)/2

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An+1/An=q, n为自然数。 (An为前一项,An+1为后一项)

(2)通项公式:An=A1*q^(n-1);

推广式: An=Am·q^(n-m);

(3)求和公式:Sn=nA1(q=1)

Sn=[A1(1-q)^n]/(1-q)

(4)性质:

①若 m、n、p、q∈N,且m+n=p+q,则am·an=ap*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 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5)“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

(6)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A的n次方。

数列极限的定义

设 {Xn} 为实数列,a 为定数.若对任给的正数 ε,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 n>N 时有∣Xn-a∣

其实意思就是这个数列趋向于一个数,这个数就是数列的极限。

n>N的意思就是这个数列不一定每一项都是趋向于这个数的,但是必须在数列的某一项后面的所有项都趋向于这个数

例如数列,-1,3,4,-3,-5,6,1/2,1/3,1/4,1/5.....这个数列开始的项都没什么规律,但是从1/2这项开始,后面的项都是趋向于0的,所有这个数列的极限就是0,也就是n>6,此时N=6,满足∣Xn-a∣

函数极限的概念

设函数f(x)在|x|>M时有定义,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E(无论E多么小),总存在正整数X(X>=M),使得适合不等式|x|>X的所有x,对应的函数值f(x)都满足|f(x)-A|

我的问题是:若给定的是y=sinx 也能找到|sinx-0|

好像有点明白了 就是说E本身就是一个无穷小量的概念 “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E(无论E多么小)”,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f(x)-A|必须是一个无穷小量 区别于E是一个固定的值 这样类似sinx这样存在一个固定值中的有界函数是不能存在于一个无穷小量的范围之内 哪怕这个这个固定值再小 只要是写得出数字就不行

是这个意思吧

集合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归纳: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 ,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并集:A∪B={x| x∈A或x∈B}

5)补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则? A ;

②若 , ,则 ;

③若 且 ,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 、?的区别;(2) 与 的区别;(3) 与 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二.例题讲解:

【例1】已知集合M={x|x=m+ ,m∈Z},N={x|x= ,n∈Z},P={x|x= ,p∈Z},则M,N,P满足关系

A) M=N P B) M N=P C) M N P D) N P M

分析一:从判断元素的共性与区别入手。

解答一:对于集合M:{x|x= ,m∈Z};对于集合N:{x|x= ,n∈Z}

对于集合P:{x|x= ,p∈Z},由于3(n-1)+1和3p+1都表示被3除余1的数,而6m+1表示被6除余1的数,所以M N=P,故选B。

分析二:简单列举集合中的元素。

解答二:M={„, ,„},N={„, , , ,„},P={„, , ,„},这时不要急于判断三个集合间的关系,应分析各集合中不同的元素。

= ∈N, ∈N,∴M N,又 = M,∴M N,

= P,∴N P 又 ∈N,∴P N,故P=N,所以选B。

点评:由于思路二只是停留在最初的归纳假设,没有从理论上解决问题,因此提倡思路一,但思路二易人手。

变式:设集合 , ,则( B )

A.M=N B.M N C.N M D.

解:

当 时,2k+1是奇数,k+2是整数,选B

【例2】定义集合A*B={x|x∈A且x B},若A={1,3,5,7},B={2,3,5},则A*B的子集个数为

A)1 B)2 C)3 D)4

分析:确定集合A*B子集的个数,首先要确定元素的个数,然后再利用公式:集合A={a1,a2,„,an}有子集2n个来求解。

解答:∵A*B={x|x∈A且x B}, ∴A*B={1,7},有两个元素,故A*B的子集共有22个。选D。

变式1:已知非空集合M {1,2,3,4,5},且若a∈M,则6?a∈M,那么集合M的个数为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变式2:已知{a,b} A {a,b,c,d,e},求集合A.

解:由已知,集合中必须含有元素a,b.

集合A可能是{a,b},{a,b,c},{a,b,d},{a,b,e},{a,b,c,d},{a,b,c,e},{a,b,d,e}.

评析 本题集合A的个数实为集合{c,d,e}的真子集的个数,所以共有 个 .

【例3】已知集合A={x|x2+px+q=0},B={x|x2?4x+r=0},且A∩B={1},A∪B={?2,1,3},求实数p,q,r的值。

解答:∵A∩B={1} ∴1∈B ∴12?4×1+r=0,r=3.

∴B={x|x2?4x+r=0}={1,3}, ∵A∪B={?2,1,3},?2 B, ∴?2∈A

∵A∩B={1} ∴1∈A ∴方程x2+px+q=0的两根为-2和1,

∴ ∴

变式:已知集合A={x|x2+bx+c=0},B={x|x2+mx+6=0},且A∩B={2},A∪B=B,求实数b,c,m的值.

解:∵A∩B={2} ∴1∈B ∴22+m?2+6=0,m=-5

∴B={x|x2-5x+6=0}={2,3} ∵A∪B=B ∴

又 ∵A∩B={2} ∴A={2} ∴b=-(2+2)=4,c=2×2=4

∴b=-4,c=4,m=-5

【例4】已知集合A={x|(x-1)(x+1)(x+2)>0},集合B满足:A∪B={x|x>-2},且A∩B={x|1

分析:先化简集合A,然后由A∪B和A∩B分别确定数轴上哪些元素属于B,哪些元素不属于B。

解答:A={x|-21}。由A∩B={x|1-2}可知[-1,1] B,而(-∞,-2)∩B=ф。

综合以上各式有B={x|-1≤x≤5}

变式1:若A={x|x3+2x2-8x>0},B={x|x2+ax+b≤0},已知A∪B={x|x>-4},A∩B=Φ,求a,b。(答案:a=-2,b=0)

点评:在解有关不等式解集一类集合问题,应注意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作出数轴来解之。

变式2:设M={x|x2-2x-3=0},N={x|ax-1=0},若M∩N=N,求所有满足条件的a的集合。

解答:M={-1,3} , ∵M∩N=N, ∴N M

①当 时,ax-1=0无解,∴a=0 ②

综①②得:所求集合为{-1,0, }

【例5】已知集合 ,函数y=log2(ax2-2x+2)的定义域为Q,若P∩Q≠Φ,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先将原问题转化为不等式ax2-2x+2>0在 有解,再利用参数分离求解。

解答:(1)若 , 在 内有有解

令 当 时,

所以a>-4,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变式:若关于x的方程 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答:

点评:解决含参数问题的题目,一般要进行分类讨论,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讨论,怎样可以避免讨论是我们思考此类问题的关键。

一、集合的概念

一定范围的,确定的,可以区别的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其中各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如(1)阿Q正传中出现的不同汉字(2)全体英文大写字母。任何集合是它自身的子集.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

集合的分类:

空集的定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空集的性质: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 表示方法:用符号ø表示。

并集:以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或B∪A),读作“A并B”(或“B并A”),即A∪B={x|x∈A,或x∈B}

交集: 以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或B∩A),读作“A交B”(或“B交A”),即A∩B={x|x∈A,且x∈B}

例如,全集U={1,2,3,4,5} A={1,3,5} B={1,2,5} 。那么因为A和B中都有1,5,所以A∩B={1,5} 。再来看看,他们两个中含有1,2,3,5这些个元素,不管多少,反正不是你有,就是我有。那么说A∪B={1,2,3,5}。 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A∩B。

有趣的是;例如在1到105中不是3,5,7的整倍数的数有多少个。结果是3,5,7每项减1再相乘。48个。

无限集: 定义:集合里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有限集:令N*是正整数的全体,且N_n={1,2,3,„„,n},如果存在一个正整数n,使得集合A与N_n一一对应,那么A叫做有限集合。

差:以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为元素的集合称为A与B的差(集)

注:空集包含于任何集合,但不能说“空集属于任何集合”.

补集:属于全集U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即CuA={x|x∈U,且x不属于A}

空集也被认为是有限集合。

例如,全集U={1,2,3,4,5} 而A={1,2,5} 那么全集有而A中没有的3,4就是CuA,是A的补集。CuA={3,4}。

在信息技术当中,常常把CuA写成~A。

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叫有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叫无限集,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记做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的真子集,任何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子集、真子集都具有传递性。

『说明一下:如果集合 A 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 B 的元素,则 A 称作是 B 的子集,写作 A B。若 A 是 B 的子集,且 A 不等于 B,则 A 称作是 B 的真子集,写作 A B。

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

二、集合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每一个对象都能确定是不是某一集合的元素,没有确定性就不能成为集合,例如“个子高的同学”“很小的数”都不能构成集合。这个性质主要用于判断一个集合是否能形成集合。

2.互异性:集合中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如写成{1,1,2},等同于{1,2}。互异性使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两个相同的对象在同一个集合中时,只能算作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a,b,c}{c,b,a}是同一个集合。

4.纯粹性:所谓集合的纯粹性,用个例子来表示。集合A={x|x

5.完备性:仍用上面的例子,所有符合x

集合有以下性质:若A包含于B,则A∩B=A,A∪B=B

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1.列举法﹕常用于表示有限集合,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1,2,3,„„}

2.描述法﹕常用于表示无限集合,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用文字﹐符号或式子等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x|P}(x为该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P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共同属性)如:小于π的正实数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0

3.图式法(Venn图)﹕为了形象表示集合,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或者说圆圈),用它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三、常用数集的符号

(1)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称正整数集,记作N+(或N*)

(3)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称作整数集,记作Z

(4)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5)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6)复数集合计作C

集合的运算:

集合交换律

A∩B=B∩A

A∪B=B∪A

集合结合律

(A∩B)∩C=A∩(B∩C)

(A∪B)∪C=A∪(B∪C)

集合分配律

A∩(B∪C)=(A∩B)∪(A∩C)

A∪(B∩C)=(A∪B)∩(A∪C)

集合德.摩根律

Cu(A∩B)=CuA∪CuB

Cu(A∪B)=CuA∩CuB

集合“容斥原理”

在研究集合时,会遇到有关集合中的元素个数问题,我们把有限集合A的元素个数记为card(A)。例如A={a,b,c},则card(A)=3

card(A∪B)=card(A)+card(B)-card(A∩B)

card(A∪B∪C)=card(A)+card(B)+card(C)-card(A∩B)-card(B∩C)-card(C∩A)+card(A∩B∩C)

1885年德国数学家,集合论创始人康托尔谈到集合一词,列举法和描述法是表示集合的常用方式。

集合吸收律

A∪(A∩B)=A

A∩(A∪B)=A

集合求补律

A∪CuA=S

A∩CuA=Φ

设A为集合,把A的全部子集构成的集合叫做A的幂集

德摩根律: A-(BUC)=(A-B)∩(A-C)

A-(B∩C)=(A-B)U(A-C)

~(BUC)=~BU~C

~(B∩C)=~B∩~C

~Φ=E ~E=Φ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a1,a2,a3,„,an,a(n+1),„ 简记为{an},项数有限的数列为“有穷数列”(finite sequence),项数无限的数列为“无穷数列”(infinite sequence)。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增数列;如:1,2,3,4,5,6,7

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如:8,7,6,5,4,3,2,1 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的数列叫做摆动数列;

各项呈周期性变化的数列叫做周期数列(如三角函数);

各项相等的数列叫做常数列。如:2,2,2,2,2,2,2,2,2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项an与项的序数n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注:通项公式不唯一)

递推公式:如果数列{an}的第n项与它前一项或几项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中数的总数为数列的项数。特别地,数列可以看成以正整数集N*(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an=f(n)。

如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则它的通项公式是a(n)=f(n).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你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前n项和公式也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不过建议你采用观察法:

Sn = a1 + a2 + a3 +.....+ an

Sn = an + a(n-1)+........+ a1

两式相加,注意到共有n项,并且对应项均等于a1+an = 2*a1+(n-1)d,

(根据an = a1 + (n-1)d)

所以2Sn = n*(2*a1+(n-1)d)

Sn = n*(2*a1+(n-1)d)/2

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An+1/An=q, n为自然数。 (An为前一项,An+1为后一项)

(2)通项公式:An=A1*q^(n-1);

推广式: An=Am·q^(n-m);

(3)求和公式:Sn=nA1(q=1)

Sn=[A1(1-q)^n]/(1-q)

(4)性质:

①若 m、n、p、q∈N,且m+n=p+q,则am·an=ap*aq;

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 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

(5)“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

(6)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

注意:上述公式中A^n表示A的n次方。

数列极限的定义

设 {Xn} 为实数列,a 为定数.若对任给的正数 ε,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 n>N 时有∣Xn-a∣

其实意思就是这个数列趋向于一个数,这个数就是数列的极限。

n>N的意思就是这个数列不一定每一项都是趋向于这个数的,但是必须在数列的某一项后面的所有项都趋向于这个数

例如数列,-1,3,4,-3,-5,6,1/2,1/3,1/4,1/5.....这个数列开始的项都没什么规律,但是从1/2这项开始,后面的项都是趋向于0的,所有这个数列的极限就是0,也就是n>6,此时N=6,满足∣Xn-a∣

函数极限的概念

设函数f(x)在|x|>M时有定义,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E(无论E多么小),总存在正整数X(X>=M),使得适合不等式|x|>X的所有x,对应的函数值f(x)都满足|f(x)-A|

我的问题是:若给定的是y=sinx 也能找到|sinx-0|

好像有点明白了 就是说E本身就是一个无穷小量的概念 “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E(无论E多么小)”,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f(x)-A|必须是一个无穷小量 区别于E是一个固定的值 这样类似sinx这样存在一个固定值中的有界函数是不能存在于一个无穷小量的范围之内 哪怕这个这个固定值再小 只要是写得出数字就不行

是这个意思吧


相关文章

  •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反函数教学的研究
  •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反函数教学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1. 前 言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高中对函数内容的学习是初中函数知识的深化和延伸.反函数是研究两个函数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反函数的掌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函数 ...查看


  • 再度审视燃烧热概念
  • 再度审视燃烧热概念 巍山一中 谢忠立 关键词:燃烧热 .压强.温度 内容摘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2月第3版,2010年7月第一次印刷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在第一章第二节对物质的 ...查看


  •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倪诗婷.高瑜婷.孙于惠.金梦蝶 导师:李金其 摘要:大学数学和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脱节,会直接影响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浙江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角度研究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问 ...查看


  • 如何夯实高一数学基础
  • 如何夯实高一数学基础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 顾日新 "夯实高一数学基础是学好高中数学,决胜高考的一把利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一.数学基础的内涵 无论是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课程标准>,还是国家出台的 ...查看


  • 浅谈高中函数中的周期问题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高中函数中的周期问题 作者:渠伟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5年第02期 高中的周期问题是一个小而常用的知识点.说它小:课本只在三角函数性质中给出了定义,篇幅较 ...查看


  • 高中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姚振飞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5期 摘 要: 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解析几何最值问 ...查看


  • 高中生物学的概念与命题
  • 作者:郑春和 课程·教材·教法 2011年10期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阐述课程目标时,将"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 ...查看


  •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程晴晴 (安徽师范大学2011级数学教硕班 242400) [摘要]概念教学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概念的形成, 概念 掌握的心理过程对我们教学有很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概念,数学概念,概念形成.概 ...查看


  • 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中误差教学比较研究
  • 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期末论文 高中与大学物理 实验中误差教学比较研究 学 院 物电学院 专 业 教育硕士 年 级 授课教师 姓 名 奚兴基 学 号 [1**********] 时 间 2012年7月 高中与大学物理实验中误差教学比较研究 奚兴 ...查看


  •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老师)
  •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lg x },B ={y |y =lg x },C ={(x , y ) |y =lg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