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方言由哪几大方言区组成?每一种方言区;2、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语音;1、名词解释:;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素、音节、声母、韵母、;元音、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区别;3、辅音和声母的异同;4、元音和韵母的异同;5、舌尖元音单韵母与舌面原因i有什么不同?;6、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七”“八”的

《现代汉语》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方言由哪几大方言区组成?每一种方言区的代表话是什么?占汉族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2、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语音

1、名词解释: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素、音节、声母、韵母、声调、音位、 元音、辅音。

2、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3、辅音和声母的异同。

4、元音和韵母的异同。

5、舌尖元音单韵母与舌面原因i有什么不同?

6、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七”“八”的变调、哪些词读轻声、儿化的音变规律和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第三章 文字

1、汉字的造字法

2、附录一 常见的别字

附录二 容易读错的字

第四章 词汇

1、会用“替代法”分析诸如“蝴蝶”是一个语素还是两个语素。

2、会分析一个语素是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还是不自由语素。

3、单纯词的涵义、分类。

4、合成词的涵义和分类。

第五章 语法

1、会用中心词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

2、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

3、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语法特征,并能根据词的语法性质对其分类。

4、实词的运用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课本中的例句。

5、连词“和(跟、同、与、及、以及)”在语法上有什么异同。

6、结合例句分析连词“和”和介词“和”的区别。

7、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的语法特征。

8、结合例句分析语气词“的、了”跟助词“的、了”的区别。

9、虚词的运用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课本中的例句。

10、五种常见的语法失误以及课本中的病句。

11、复句的类型,多重复句的划分。

第六章

1、辞格的具体运用。

第1-6章课本中讲授内容所涉及到的所有课后练习。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构成的。

2、从结构成分角度看,音节中yuan的韵母是___________韵母。

3、汉字的构造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4、语素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6、词是指词在_______的分类,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看词的__________。

7、名词经常充当_______、_______,而名词前面一般不能用________修饰。

8、语法是语言的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9、“我刚到昆明”中的“到”是____词,“他没有买这本书”中的“没有”是______词。

10.语言的功能主要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 工具,是 的工具,是 的重要工具,是 的载体。

1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 、 的普通话。这几个方面说的实际就是现代汉语在 、 、 三个方面的标准。

12.统一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 和 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13、现代汉语有 方言,它们分别是 、 、 、 、 、 、 。北京话是 的代表,上海话是 的代表,客家方言的代表话是 ,赣方言的代表话是 。

14.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方面。

15.南京话属于 方言,杭州话属于 方言,台湾和海南使用的方言主要是 方言,港、澳同胞使用的方言主要是 方言。

16.文字一般具有 、 、 三要素。

17.“笨”的声旁为“ ”,形旁为“ ”,从构造方式上看,它们分别是是 字和 字。

18.语素分类,教材介绍了三个标准。它们分别是: 、 和 。

19.语素按音节划分,可分为 、 和 ;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划分,可分为 、 和 。

20.一般说来 意义比较实在,构词能力强,所以它又叫作“实语素”或“ ”; 意义比较空灵,构词能力较弱,所以它又叫做“虚语素”或“ ”。由 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 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21.合成词中,词根与词根组合的词叫 ,又称组合式;词根与词缀组成的叫 ,又叫附加式。

22.流连”是单纯词中的 词,“嘀咕”是 词,“叮咛”是 词。

23.现代汉语语法单位有四级: 、 、 、 、 。

24.汉语词的语法分类的标准是 。

25.词的语法功能表现为:① ,② 。

26.双音节动词常见的重叠形式是 ,双音节形容词一般以 的方式重叠。

27.“门口站着一位老教授”这一句话中的名词是 、 ,动词是 ,形容词是 。

28.“遵照学校的指令才这样做的”这句话中的介词是 ,副词是 ,代词是 。

29.句类是按照句子的 划分出来的类别,分为 、 、 、 四种。“你去不去?”是 句,“什么事你都过问。”是 句,“随手关灯。”是 句,

(1)具有( )性,表现为( );

(2)具有( )性,表现为( );

(3)具有( )性,表现为( );

(4)具有( )性,表现为( );

(5)具有( )性,表现为( )。

31、句法成分是( )成分。

主语是( ),指出谓语说的是( )或( )。

谓语是( ),说明主语( )、( )和( )。动语是( )的成分,宾语是( )的对象。

32、.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三个方面:( )( )( ),主要是( )。

33.语法功能包括( )( )和( )。

34.形态标准包括( )和( )。

35.意义标准指( )。

36.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 )词。

37.虚词即( )。

38.实词根据不同句法功能及组合能力,可分为( )十类。

39.虚词根据其同实词或短语的关系,可分为( )四类。

40.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1)经常充当( )( ),多数能作( )语,不能作( )语。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 )短语,一般不能加( )词。

(3)名词不能用( )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 )名词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5)( )名词是一个封闭的小类。

41.动词包括:

(1)( )动词:走、看、听、批评

(2)( )动词:爱、恨、喜欢、希望

(3)( )动词:有、出现、消失

(4)( )动词:是

(5)( )动词:能、需要、要、敢

(6)( )动词:来、出、过、回、开、开来、起来

42.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 ),多数能带( )。

(2)可以受( )的修饰,心理活动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不受程度副词( )的修饰。

(3)多数动词能带“着、了、过”。( )动词、( )动词不能。 不可以说“遗失着” 是因为( ),

不可以说“逝世过”是因为( )。

43.有些动词可以重叠,单音动词按( )式,双音动词按( )式重叠,重叠后附加( )( )( )意味(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

44.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 )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本身含有程度意义,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红了脸”“端正态度”“坚定信心”中“红”“端正”“坚定”都应看成( )词。

有些性质形容词能重叠,单音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 )(的),多数双音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 ),少数双音形容词按( )式重叠。有的双音形容词还有一种不完全重叠式:( ),含贬义。形容词重叠后语义加重,程度加深,可以说附加了( )的意义,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45.副词的类型

(1)( )副词 真 好 怪 贼

(2)( )副词 都 就 只

(3)( )副词 已、曾、刚、才、正、在、将、就、常

(4)( )副词 再、又、还、再三、屡次、一再、往往

(5)表示( ) 亲自、互相、陆续、悄悄

(6)表示( ) 准、不、没、没有、别、未必、未、勿

(7)( )副词 难道 岂 究竟 偏偏 索性 简直

(8)( )副词 却、既、又、也、就、才、还

37.介词的类型

(1)表( ):自、从、向、朝、往、由、沿着、顺着、在

(2)表( ):从、自从、在、于、当、趁、由、向、于、至

(3)表( ):把、对、连、将、给、对于、为(人民)

(4)表( ):跟、同、关于、对于

(5)表( ):由于、为了、为着、为

(6)表( ):比、和、跟、同、(亦属对象)

(7)表( ):按、以、按照

(8)表( ):被、叫、让、给、归、由、把(将)、管

(9)表( ):除了

46、介词的类型

(1)表( ):自、从、向、朝、往、由、沿着、顺着、在

(2)表( ):从、自从、在、于、当、趁、由、向、于、至

(3)表( ):把、对、连、将、给、对于、为(人民)

(4)表( ):跟、同、关于、对于

(5)表( ):由于、为了、为着、为

(6)表( ):比、和、跟、同、(亦属对象)

(7)表( ):按、以、按照

(8)表( ):被、叫、让、给、归、由、把(将)、管

(9)表( ):除了

47、词例辨析:连词与介词 “和、跟、同、与”

用作介词,口语用( ),书面语用( )。

用作连词,一般用( ),( )带有书面语色彩。

48、( )助词 的、地、得

( )动态助词 着、了、过

(1) “着”:( )助词(又称“进行体”),表示动作行为( )或状态( )。

(2)“了”:( )助词,表示( )的意义。

(3)“过”:( )助词,表示( )的意义。

49、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果然( )、应该( )高级( )、黑色( )、偶尔( )、果然( )、 虽然( )、对于( )、怎么( )、年级( )、原因( )、自动( )、

自从( )、自得( )、自己( )、及其( )、极其( )、因为( )。

二、名词解释

1、现代汉语 2、方言 3、语言 4、文字

5、 语素 6、词 7、合成词 8、语法 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10、词类 11、实词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字典上的汉字就是规范汉字。( )

2、汉语中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都是单纯词。( )

4、“徘徊”和“人民”都有两个语素。( )

5、“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含有七个语素。( )

6、读音相同,字形相同的,肯定是一个语素。( )

7、“老张、老乡、老练、老人”的“老”都是前缀。

8、“日光灯、派出所、玫瑰花儿、录音机、田径队”都是由三个语素组成的词。

9、凡是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都是实词。( )

10、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

11、“这些话我是清楚的。”一句中的“的”是结构助词。( )

12、“我刚到昆明”的“到”是介词。( )

13、从语法角度看,状语只能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前,而不能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 )

四、单选择题:

1.指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病入膏盲 B、 C、 如火如茶 D、

2.下面四组词中,结构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作息 休戚 乾坤 B、开关 得失 臆测

C、忘记 罗列 始终 藏否 D、往返 简陋 父母

3、下面四组词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汽车 驾车 电车

C、 老虎 老乡 老友 B、纸张 布匹 花朵 船只

D、木头 石头 馒头 山头 罐头

4.下列词语依次是名、动、形的一组是

A、生活 迅速 C、理想 方便 B、热爱 充实

D、白菜 进行

5.下列词语全是名词的一组是 。

A、过去 未来

C、立刻 现在 B、将来 刚才

D、顿时 历来

6.下列词语全是副词的一组是

A、当然 突然

C、忽然 公然 B、果然 安然

D、显然 既然

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句型不同的一句是

A.雨下得真大! B

!

8.“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情”的毛病属于

A.句式杂糅 B.语序不当 C.搭配不当

D C.天仍然下着雨。 D.好冷的

9.“十分明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别有用心的”中的“十分明显”是 。

A.状语 B.主语 C.定语

D

五、简述题

1、简述语素和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现代汉语》期末复习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语方言由哪几大方言区组成?每一种方言区;2、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第二章语音;1、名词解释:;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素、音节、声母、韵母、;元音、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区别;3、辅音和声母的异同;4、元音和韵母的异同;5、舌尖元音单韵母与舌面原因i有什么不同?;6、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七”“八”的

《现代汉语》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现代汉语方言由哪几大方言区组成?每一种方言区的代表话是什么?占汉族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

2、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语音

1、名词解释: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素、音节、声母、韵母、声调、音位、 元音、辅音。

2、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3、辅音和声母的异同。

4、元音和韵母的异同。

5、舌尖元音单韵母与舌面原因i有什么不同?

6、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七”“八”的变调、哪些词读轻声、儿化的音变规律和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

第三章 文字

1、汉字的造字法

2、附录一 常见的别字

附录二 容易读错的字

第四章 词汇

1、会用“替代法”分析诸如“蝴蝶”是一个语素还是两个语素。

2、会分析一个语素是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还是不自由语素。

3、单纯词的涵义、分类。

4、合成词的涵义和分类。

第五章 语法

1、会用中心词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

2、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

3、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语法特征,并能根据词的语法性质对其分类。

4、实词的运用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课本中的例句。

5、连词“和(跟、同、与、及、以及)”在语法上有什么异同。

6、结合例句分析连词“和”和介词“和”的区别。

7、结构助词和动态助词的语法特征。

8、结合例句分析语气词“的、了”跟助词“的、了”的区别。

9、虚词的运用可能出现的错误以及课本中的例句。

10、五种常见的语法失误以及课本中的病句。

11、复句的类型,多重复句的划分。

第六章

1、辞格的具体运用。

第1-6章课本中讲授内容所涉及到的所有课后练习。

《现代汉语》期末考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构成的。

2、从结构成分角度看,音节中yuan的韵母是___________韵母。

3、汉字的构造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4、语素按音节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义具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6、词是指词在_______的分类,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看词的__________。

7、名词经常充当_______、_______,而名词前面一般不能用________修饰。

8、语法是语言的___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

9、“我刚到昆明”中的“到”是____词,“他没有买这本书”中的“没有”是______词。

10.语言的功能主要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 工具,是 的工具,是 的重要工具,是 的载体。

1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 、 的普通话。这几个方面说的实际就是现代汉语在 、 、 三个方面的标准。

12.统一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 和 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13、现代汉语有 方言,它们分别是 、 、 、 、 、 、 。北京话是 的代表,上海话是 的代表,客家方言的代表话是 ,赣方言的代表话是 。

14.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方面。

15.南京话属于 方言,杭州话属于 方言,台湾和海南使用的方言主要是 方言,港、澳同胞使用的方言主要是 方言。

16.文字一般具有 、 、 三要素。

17.“笨”的声旁为“ ”,形旁为“ ”,从构造方式上看,它们分别是是 字和 字。

18.语素分类,教材介绍了三个标准。它们分别是: 、 和 。

19.语素按音节划分,可分为 、 和 ;按构词功能和构词位置划分,可分为 、 和 。

20.一般说来 意义比较实在,构词能力强,所以它又叫作“实语素”或“ ”; 意义比较空灵,构词能力较弱,所以它又叫做“虚语素”或“ ”。由 构成的词叫单纯词,由 构成的词叫合成词。

21.合成词中,词根与词根组合的词叫 ,又称组合式;词根与词缀组成的叫 ,又叫附加式。

22.流连”是单纯词中的 词,“嘀咕”是 词,“叮咛”是 词。

23.现代汉语语法单位有四级: 、 、 、 、 。

24.汉语词的语法分类的标准是 。

25.词的语法功能表现为:① ,② 。

26.双音节动词常见的重叠形式是 ,双音节形容词一般以 的方式重叠。

27.“门口站着一位老教授”这一句话中的名词是 、 ,动词是 ,形容词是 。

28.“遵照学校的指令才这样做的”这句话中的介词是 ,副词是 ,代词是 。

29.句类是按照句子的 划分出来的类别,分为 、 、 、 四种。“你去不去?”是 句,“什么事你都过问。”是 句,“随手关灯。”是 句,

(1)具有( )性,表现为( );

(2)具有( )性,表现为( );

(3)具有( )性,表现为( );

(4)具有( )性,表现为( );

(5)具有( )性,表现为( )。

31、句法成分是( )成分。

主语是( ),指出谓语说的是( )或( )。

谓语是( ),说明主语( )、( )和( )。动语是( )的成分,宾语是( )的对象。

32、.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三个方面:( )( )( ),主要是( )。

33.语法功能包括( )( )和( )。

34.形态标准包括( )和( )。

35.意义标准指( )。

36.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的是( )词。

37.虚词即( )。

38.实词根据不同句法功能及组合能力,可分为( )十类。

39.虚词根据其同实词或短语的关系,可分为( )四类。

40.名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1)经常充当( )( ),多数能作( )语,不能作( )语。

(2)名词前面一般能够加上( )短语,一般不能加( )词。

(3)名词不能用( )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 )名词除了能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经常作状语,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

(5)( )名词是一个封闭的小类。

41.动词包括:

(1)( )动词:走、看、听、批评

(2)( )动词:爱、恨、喜欢、希望

(3)( )动词:有、出现、消失

(4)( )动词:是

(5)( )动词:能、需要、要、敢

(6)( )动词:来、出、过、回、开、开来、起来

42.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 ),多数能带( )。

(2)可以受( )的修饰,心理活动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以外的其他动词不受程度副词( )的修饰。

(3)多数动词能带“着、了、过”。( )动词、( )动词不能。 不可以说“遗失着” 是因为( ),

不可以说“逝世过”是因为( )。

43.有些动词可以重叠,单音动词按( )式,双音动词按( )式重叠,重叠后附加( )( )( )意味(动作的动量少或时量少)。

44.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 )形容词大都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重叠式和状态形容词本身含有程度意义,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红了脸”“端正态度”“坚定信心”中“红”“端正”“坚定”都应看成( )词。

有些性质形容词能重叠,单音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 )(的),多数双音形容词的重叠形式是( ),少数双音形容词按( )式重叠。有的双音形容词还有一种不完全重叠式:( ),含贬义。形容词重叠后语义加重,程度加深,可以说附加了( )的意义,不再受程度副词修饰。

45.副词的类型

(1)( )副词 真 好 怪 贼

(2)( )副词 都 就 只

(3)( )副词 已、曾、刚、才、正、在、将、就、常

(4)( )副词 再、又、还、再三、屡次、一再、往往

(5)表示( ) 亲自、互相、陆续、悄悄

(6)表示( ) 准、不、没、没有、别、未必、未、勿

(7)( )副词 难道 岂 究竟 偏偏 索性 简直

(8)( )副词 却、既、又、也、就、才、还

37.介词的类型

(1)表( ):自、从、向、朝、往、由、沿着、顺着、在

(2)表( ):从、自从、在、于、当、趁、由、向、于、至

(3)表( ):把、对、连、将、给、对于、为(人民)

(4)表( ):跟、同、关于、对于

(5)表( ):由于、为了、为着、为

(6)表( ):比、和、跟、同、(亦属对象)

(7)表( ):按、以、按照

(8)表( ):被、叫、让、给、归、由、把(将)、管

(9)表( ):除了

46、介词的类型

(1)表( ):自、从、向、朝、往、由、沿着、顺着、在

(2)表( ):从、自从、在、于、当、趁、由、向、于、至

(3)表( ):把、对、连、将、给、对于、为(人民)

(4)表( ):跟、同、关于、对于

(5)表( ):由于、为了、为着、为

(6)表( ):比、和、跟、同、(亦属对象)

(7)表( ):按、以、按照

(8)表( ):被、叫、让、给、归、由、把(将)、管

(9)表( ):除了

47、词例辨析:连词与介词 “和、跟、同、与”

用作介词,口语用( ),书面语用( )。

用作连词,一般用( ),( )带有书面语色彩。

48、( )助词 的、地、得

( )动态助词 着、了、过

(1) “着”:( )助词(又称“进行体”),表示动作行为( )或状态( )。

(2)“了”:( )助词,表示( )的意义。

(3)“过”:( )助词,表示( )的意义。

49、指出下列词的词性:

果然( )、应该( )高级( )、黑色( )、偶尔( )、果然( )、 虽然( )、对于( )、怎么( )、年级( )、原因( )、自动( )、

自从( )、自得( )、自己( )、及其( )、极其( )、因为( )。

二、名词解释

1、现代汉语 2、方言 3、语言 4、文字

5、 语素 6、词 7、合成词 8、语法 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10、词类 11、实词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1、字典上的汉字就是规范汉字。( )

2、汉语中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都是单纯词。( )

4、“徘徊”和“人民”都有两个语素。( )

5、“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含有七个语素。( )

6、读音相同,字形相同的,肯定是一个语素。( )

7、“老张、老乡、老练、老人”的“老”都是前缀。

8、“日光灯、派出所、玫瑰花儿、录音机、田径队”都是由三个语素组成的词。

9、凡是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都是实词。( )

10、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

11、“这些话我是清楚的。”一句中的“的”是结构助词。( )

12、“我刚到昆明”的“到”是介词。( )

13、从语法角度看,状语只能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前,而不能放在动词形容词之后。( )

四、单选择题:

1.指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病入膏盲 B、 C、 如火如茶 D、

2.下面四组词中,结构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作息 休戚 乾坤 B、开关 得失 臆测

C、忘记 罗列 始终 藏否 D、往返 简陋 父母

3、下面四组词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汽车 驾车 电车

C、 老虎 老乡 老友 B、纸张 布匹 花朵 船只

D、木头 石头 馒头 山头 罐头

4.下列词语依次是名、动、形的一组是

A、生活 迅速 C、理想 方便 B、热爱 充实

D、白菜 进行

5.下列词语全是名词的一组是 。

A、过去 未来

C、立刻 现在 B、将来 刚才

D、顿时 历来

6.下列词语全是副词的一组是

A、当然 突然

C、忽然 公然 B、果然 安然

D、显然 既然

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句型不同的一句是

A.雨下得真大! B

!

8.“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情”的毛病属于

A.句式杂糅 B.语序不当 C.搭配不当

D C.天仍然下着雨。 D.好冷的

9.“十分明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别有用心的”中的“十分明显”是 。

A.状语 B.主语 C.定语

D

五、简述题

1、简述语素和词的区别。


相关文章

  • 初二期末复习计划
  • 初二期末复习计划一:初二期末复习计划 一.梳理课本,使本学期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系统化. 二.分项复习 1.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 A.阅读本册所有的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B.古诗文默写:应该认真地背诵,正确规范地书写. C.综合性学习活动 ...查看


  • 期末如何复习语文
  • 期末如何高效复习语文 一.教材复习 指导思想:教材中有的必考项目一定扎实掌握,争取基础知识拿满分! 1.考试之前用两周时间把课文后面的字词练习几遍,标准是:会读.会写,形近字能辨别.可以请家长协助听写. 2.文言文的书下注释用一周时间再背诵 ...查看


  • 怎样做好期末复习迎考工作
  • 怎样做好期末复习迎考工作 期末临近,各科陆续进入复习迎考阶段,忙活了一学期,正是收获的时节,为保证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搞好期末复习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好期末复习迎考工作呢? 一.精心设计,调动兴趣 复习课最忌炒旧饭.满堂灌,这样容易令学生疲 ...查看


  • 初三期末学习总结
  • 一.暑假补课到开学第一个月,认真讲解"北师大版"语文中的每单元的前两课以及重点古诗文.讲课时注重文体知识并适当补充"中语人教版"里比较典型的文章.比如讲<最苦与最乐>时,除了补充议论文三要 ...查看


  • 初中期末复习计划
  • 篇一: 月考刚结束,就要面对期末.哎!真是不简单. 这不,又要期末了,老王非要搞什么期末考试复习计划,是啊!快要期末考试了,在月考的时候,做哪个题那个题不顺利,眼看又要期末了,可不能再和月考一样了,做题不顺利了!也该是时候制定个期末考试复习 ...查看


  • 2013贵州省情
  • 2013年7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 期末复习指南 "贵州省情"课程是贵州省教育厅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所有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贵州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计划贵州省情课程名称为&quo ...查看


  •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书
  • 安县中学高2013级2014年秋语文期末复习计划 临近期末,课程已基本结束,为更高效地进行期末复习,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做好期末复习准备工作 要明白复习的重要性.复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消化吸收,查漏 补缺,强化巩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 ...查看


  • [孔孟论学习]
  • <孔孟论学习><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yu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wǎnɡ dài 不悱不发fěi 举一隅yú 奕之为数yì 辟若掘井( ...查看


  •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红领巾广播稿
  • 红领巾广播稿<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林东小学五(1)中队 xx年7月3日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五年级(1)班宋飞越同学.张玉明同学,今天我为大家广播的是:<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