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一)推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情况,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情况
目前全市签订集体合同1265个,应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643个,已签订专项集体合同514个。其中单签312个,附件49个,专章153个。签订区域性专项集体合同7个,行业性10个。规模以上企业较为规范,签订率为100%。
(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执行及履约情况。包括女职工“四期”保护、工资待遇、安全卫生、妇科病检查、生育保险、休息休假等权益是否纳入合同文本并有效落实
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较为规范,都能紧紧围绕女职工的劳动就业、工资分配、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待遇、教育发展等内容,特别是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等“四期”保护,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有毒有害工种防护,生育保险,妇科疾病普查等权益,纳入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文本并有效落实。注重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实效性,一是组织“女工生理健康知识”讲座,结合公司女工体检检查出的女性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对女性的子宫疾病及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筛查与自检,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培
训。二是每年组织女职工进行一次妇科健康检查,对从事有毒工作的女职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时间按工时计算,并承担相关检查费用。三是由行政、工会、基层单位出资为女职工办理女性安康保险。四是基层单位对于处于“五期”的女职工给予特殊照顾,特别是对孕期的女职工暂时脱离生产岗位,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对产假、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各项待遇严格按公司规定执行,给予特殊照顾。加大对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力度,成为女职工维护合法权益的保护伞,在签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合同这项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签订前注重调研;二是在签订中注重协商;三是签订后注重督导。推进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真正保护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对各企业单位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内容做了详细规定,严格把关,做到细而不繁、多而不杂,涵盖女职工权益的各个方面,每个企业工会都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将女职工的劳动权利、男女同工同酬、“四期”保护、政治、文化、教育、发展权利等内容纳入合同文本,突出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的性能,增强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市有些企业已将“四期保护”扩展至“五期”,更加全面地维护了女职工的特殊利益。
(三)推进实现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全覆盖工作目标的新举措
1、领导重视,建立机制。
我市工会在建立工会女职工组织并已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实现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全覆盖工作方面,始终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原则;坚持将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融入工会工作全局的原则;坚持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与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的“三同步”原则;坚持在平等协商中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原则。形成稳步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全力推进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覆盖面,建立起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合同考核机制。全市各级工会建立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合同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了已签订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实效性。成立女职工权益维护领导小组,对女职工权益维护特别是女农民工权益维护、合同签订、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将合同的签订、执行情况纳入工会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考核之中,在评选先进时实行一票否决。
2、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增强工作的可操作性,确保工作有章可循。针对各企业所有制、女职工人数以及工会自主权等情况的不同,深入企业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宣传、教育、推进工作。改制后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虽然企业没有签订专项合同,但女职工各项福利和权益保护工作开展的较为规范,为保障维权工作的合法
化,帮助企业将现行的各项措施整理、分类、细化,写入专项集体合同文本,为企业女职工更好地维权建立起长效机制。
3、借势助推,全面铺开。
(四) 推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观因素
一是认识程度不到位,企业主以追求经济利润、扩大再生产为目的,雇用临时工较多,对女工专项权益维护表现很不积极,给工程推进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是收入相对稳定、待遇相对高的岗位少,为保住养家糊口的“饭碗”,女职工在维权方面基本没有更多的奢望和要求。
2、客观因素
一是非公企业发展状态不稳定,签约数和履约情况不好掌握。
二是有的专项集体合同签约程序还不够规范,影响履约效果。
三是履约监督力量薄弱,无法保障监督工作正常开展。
(五)意见和建议
1、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对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领导进行有关《工会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政策、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让企业领导意识到维护女职工权益的重要性,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加强女职工素质
教育。进一步加强女职工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培训指导。此项工作专业性较强,建议举办培训班,增强工会女职工干部对下指导能力。
3、建立长效监督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执法检查力度,联合人大、劳动保障等部门,定期对企业落实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侵犯女职工权益的企业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对侵权情节严重的依法认真查处。
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一)推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基本情况。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情况,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情况
目前全市签订集体合同1265个,应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643个,已签订专项集体合同514个。其中单签312个,附件49个,专章153个。签订区域性专项集体合同7个,行业性10个。规模以上企业较为规范,签订率为100%。
(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执行及履约情况。包括女职工“四期”保护、工资待遇、安全卫生、妇科病检查、生育保险、休息休假等权益是否纳入合同文本并有效落实
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较为规范,都能紧紧围绕女职工的劳动就业、工资分配、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待遇、教育发展等内容,特别是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等“四期”保护,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有毒有害工种防护,生育保险,妇科疾病普查等权益,纳入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文本并有效落实。注重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实效性,一是组织“女工生理健康知识”讲座,结合公司女工体检检查出的女性常见病、多发病的情况,对女性的子宫疾病及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筛查与自检,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培
训。二是每年组织女职工进行一次妇科健康检查,对从事有毒工作的女职工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体检时间按工时计算,并承担相关检查费用。三是由行政、工会、基层单位出资为女职工办理女性安康保险。四是基层单位对于处于“五期”的女职工给予特殊照顾,特别是对孕期的女职工暂时脱离生产岗位,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对产假、哺乳期的女职工的各项待遇严格按公司规定执行,给予特殊照顾。加大对女职工特殊权益的保护力度,成为女职工维护合法权益的保护伞,在签定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合同这项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签订前注重调研;二是在签订中注重协商;三是签订后注重督导。推进了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真正保护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对各企业单位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内容做了详细规定,严格把关,做到细而不繁、多而不杂,涵盖女职工权益的各个方面,每个企业工会都结合本行业、本单位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将女职工的劳动权利、男女同工同酬、“四期”保护、政治、文化、教育、发展权利等内容纳入合同文本,突出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的性能,增强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可操作性。目前,我市有些企业已将“四期保护”扩展至“五期”,更加全面地维护了女职工的特殊利益。
(三)推进实现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全覆盖工作目标的新举措
1、领导重视,建立机制。
我市工会在建立工会女职工组织并已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实现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全覆盖工作方面,始终坚持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原则;坚持将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融入工会工作全局的原则;坚持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与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的“三同步”原则;坚持在平等协商中更好地代表和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原则。形成稳步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全力推进签订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覆盖面,建立起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合同考核机制。全市各级工会建立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合同监督检查机制,确保了已签订的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实效性。成立女职工权益维护领导小组,对女职工权益维护特别是女农民工权益维护、合同签订、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将合同的签订、执行情况纳入工会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考核之中,在评选先进时实行一票否决。
2、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增强工作的可操作性,确保工作有章可循。针对各企业所有制、女职工人数以及工会自主权等情况的不同,深入企业开展不同侧重点的宣传、教育、推进工作。改制后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虽然企业没有签订专项合同,但女职工各项福利和权益保护工作开展的较为规范,为保障维权工作的合法
化,帮助企业将现行的各项措施整理、分类、细化,写入专项集体合同文本,为企业女职工更好地维权建立起长效机制。
3、借势助推,全面铺开。
(四) 推行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观因素
一是认识程度不到位,企业主以追求经济利润、扩大再生产为目的,雇用临时工较多,对女工专项权益维护表现很不积极,给工程推进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是收入相对稳定、待遇相对高的岗位少,为保住养家糊口的“饭碗”,女职工在维权方面基本没有更多的奢望和要求。
2、客观因素
一是非公企业发展状态不稳定,签约数和履约情况不好掌握。
二是有的专项集体合同签约程序还不够规范,影响履约效果。
三是履约监督力量薄弱,无法保障监督工作正常开展。
(五)意见和建议
1、强化宣传,扩大影响。对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领导进行有关《工会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政策、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让企业领导意识到维护女职工权益的重要性,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加强女职工素质
教育。进一步加强女职工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加强培训指导。此项工作专业性较强,建议举办培训班,增强工会女职工干部对下指导能力。
3、建立长效监督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执法检查力度,联合人大、劳动保障等部门,定期对企业落实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侵犯女职工权益的企业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对侵权情节严重的依法认真查处。